(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课时跟踪检测(三)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宋元时期-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435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课时跟踪检测(三)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宋元时期-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课时跟踪检测(三)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宋元时期-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课时跟踪检测(三)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宋元时期-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三)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宋元时期(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A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B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C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D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解析:选A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述及隋代史官的作用,而B、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通过题干中所述及的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参与政治管理并没有淡化其历史记录的职能,故D项错误。2(2019河南中原名校第五次质量考评)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事”等宰相名号,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避免出现权臣专权D使三省六部间相互牵制解析:选C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分割相权,而未涉及到提高政府效率,故A项错误;分割相权的目的在于加强皇权,而非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据材料“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结合所学可知,宰相权力逐渐被分割,避免宰相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三省之间相互牵制,而未涉及到六部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3下表列举的是古代诗歌中关于武则天的评价。据此能够得出的合理结论是关于武则天的()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中宫第五:居中履正,禀和体微。仪刑赤县,演教椒闱。陶钧万国,丹青四妃。河洲在咏,风化攸归 唐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 元叶颙樵云独唱:天人共愤世皆嫌,垂拱焉能二十年?谁信裙钗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A.有虚怀纳谏的胸襟B治国才能值得肯定C当政推动社会繁荣D当政有违儒家伦理解析:选B材料强调的是武则天的治国才能而非虚怀纳谏,故A项错误;由材料“居中履正,禀和体微”“临轩御乾坤”可知是对武则天治国才能的肯定,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武则天的个人才能而非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4(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起点考试)唐代都城寺庙宫观星罗棋布,城内利用寺庙祭日人多之际经常举行“庙会”等流动交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唐代的庙会()A反映唐代市民文化繁荣B展现了城市的繁华景象C推动市坊制度逐步瓦解D为草市活跃提供了条件解析:选B唐代庙会仅是市民文化的一种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城内利用寺庙祭日热闹非凡”,可知展现的是城市的繁荣景象,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城市结构、布局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都城的景象,并非草市,故D项错误。5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潮侵袭,万亩农田被淹。吴越国王钱镠组织人力修筑海塘堤坝,使钱塘江附近逐渐变成富庶的农业区。这反映了()A藩镇林立的局面难以抵御灾害B人口大批南迁引发环境问题C政治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D北方经济发展依仗南方财富解析:选C材料中吴越国王对吴越境内的经济进行恢复与发展,不涉及吴越与其他政权并立的事,故A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吴越境内万亩农田被淹是由于遭到海潮侵袭,与北民南迁无关,故B项错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治相对稳定,因而吴越政权能组织人力修筑海塘堤坝,使钱塘江附近逐渐变成富庶的农业区,故C项正确;材料中吴越属于南方割据政权,吴越境内经济恢复对北方不会构成影响,故D项错误。6(2019湖南株洲一模)北宋初年,赵普为宰相,与枢密使李崇矩相交甚好。李以其女嫁赵之子,宋太祖知道后非常不满。李崇矩与赵普一上朝,同处等候奏事,太祖也令二人互相隔开。宋太祖的这些举动()A防止结党营私威胁中央集权B造成了宰相权力趋于分散C强化宗族观念防止外戚干政D维护封建礼制以巩固统治解析:选B宰相和枢密使都属于中央政府官员,与中央集权无关,故A项错误;北宋设置枢密使以分割宰相的军权,这就造成了宰相权力的分散,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强化宗族观念,故C项错误;宋太祖让宰相与枢密使“相互隔开”与维护封建礼制无关,故D项错误。7唐宋时期的庄园具有“藏富于民”“为国守财”“为国养民”的特点,与乡村社会的宗族组织融合,庄园经济与乡村社会关系密切。这说明当时的庄园()A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B一定程度上代行乡村治理职能C实行类似西周的宗法制度D推动了乡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B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目中“与乡村社会的宗族组织融合,庄园经济与乡村社会关系密切”相符,故B项正确;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8. (2019四川成都二模)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 面向海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A根源于游牧民族的式微B得力于世界市场的出现C受制于东南部地狭人众D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变动解析:选D两宋时期出现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对立的局面,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故B项错误;受制于东南部地狭人众的只是南宋,不是两宋立国态势转变的原因,排除C项;汉唐时期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而“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经济重心已在南方,故D项正确。9(2019广西百校联考)宋代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蹴鞠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作“齐云社”,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宋代蹴鞠增加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受官方支持促进文化发展D不见容于“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蹴鞠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引起人们的喜爱,而不是强调蹴鞠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错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故B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官方支持文化事业,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市民娱乐生活丰富多彩,而不是强调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故D项错误。10(2019广东肇庆一模)宋史创立道学传,认为“道”盛于三代,昭于孔子,及于孟子,孟子没而无传,千余年后,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这种认识()A突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 B混淆了儒家与道家思想C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D阐明了道学的发展历程解析:选A从材料“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可知宋代出现的程朱理学是继承了孔孟学说,是正统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道”是宋儒讲究的“性命义理”之学,以继承孔孟“道统”自居,不是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宋代程朱理学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但与材料体现的“道”的思想继承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道”兴盛于孔孟,到宋代发展为程朱理学,没有涉及之后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11如图为宋代政府翻刻本的九章算术(章节部分),其中注有“魏刘徽(数学家)注,唐朝议大夫行太史令上轻车都尉臣李淳风等奉敕注释”等内容。这表明()A算学成果受到唐宋政府的重视B数学的发展促进了印刷术进步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数学进步D古代数学日益重视推导与证明解析:选A根据“宋代政府翻刻本”“奉敕注释”等信息可知算学成果受到唐宋政府的重视,故A项正确;印刷术的进步与数学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翻刻九章算术的部分内容,未涉及数学发展的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注释的具体内容,无法体现推导与证明,故D项错误。12(2019安徽合肥二模)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这表明宋代()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C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D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宋代画家在绘画时,经过实地写生的观察训练,对每一类山,每一种岩石的质地、特征都做了研究,这就是对大自然的“格物”精神,体现了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设三十六郡(实际略多),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含后来的散州)。另一方面,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但在有“封建”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藩镇割据”。 据罗志田等主编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材料二传统社会,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实际上无法完成其名义上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只能由一个双重身份的社会阶层来完成,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有这样一个阶层代表它与高高在上的国家政权打交道,这就是“乡绅”阶层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乡绅一方面被国家利用控制基层社会,另一方面又作为乡族利益的代表或代言人与政府抗衡,并协调、组织乡族的各项活动。 摘编自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并说明这种演变的意义。(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传统“乡绅”阶层兴起的原因及意义。(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结合所学得出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据材料“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结合所学得出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在不断调整。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据材料“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得出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管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传统社会,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实际上无法完成其名义上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结合所学得出封建政权难以真正深入基层;管理范围太过广大;据材料二“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国家政权打交道”得出基层社会和地方政府缺少联系的通道。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只能由一个双重身份的社会阶层来完成”“乡绅一方面被国家利用控制基层社会”“协调、组织乡族的各项活动”结合所学得出弥补了传统社会地方政府管理的不足;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维护了基层社会秩序;据材料二“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国家政权打交道”得出沟通了基层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 答案:(1)特点: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在不断调整。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管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原因:封建政权难以真正深入基层;管理范围太过广大;基层社会和地方政府缺少联系的通道。意义:弥补了传统社会地方政府管理的不足;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维护了基层社会秩序;沟通了基层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注释:、:为店铺幌子,各书:“孙羊店”“正店”;:灯笼 如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中的情景,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图中提取一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宋代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图片细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2分)解析:由材料“、:为店铺幌子,各书:孙羊店正店;:灯笼”可以看出一些历史信息:如“店铺临街而建”“夜市”“饮食服务设施完备”,然后联系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然后对这些历史现象进行评价。另外:1.灯笼夜市,打破了时间限制;2.幌子广告宣传;3.“孙羊店、正店”饮食服务设施完备;4.轿子、骑马、马车交通工具多种多样。答案:细节:店铺临街而建。历史现象:宋代商业活动打破了空间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概述:在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宋代改变唐代的市坊分离的局面,打破官府对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评价:商业街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市坊分离的城市布局,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