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规划的基本法律制度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41122218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震减灾规划的基本法律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防震减灾规划的基本法律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防震减灾规划的基本法律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震减灾规划的根本法律制度主讲教师:张建毅主讲教师:张建毅第二章第二章 防震减灾规划防震减灾规划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会同国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上的部门或者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上一级防震减灾规划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一级防震减灾规划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备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备案。案。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应当遵循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应当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预防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预防的原那么,以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为依据,的原那么,以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为依据,并充分考虑人民生命和财产平安及经济社会并充分考虑人民生命和财产平安及经济社会开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需要。开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需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需要,及时提供有关资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需要,及时提供有关资料。料。第十四条 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震情形势和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布局,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救援措施,以及防震减灾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保障措施。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应当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震监测台网建设、震情跟踪、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准备、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等作出具体安排。第十五条 防震减灾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征求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防震减灾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第十六条 防震减灾规划一经批准公布,应当严格执行;因震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开展的需要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第一节第一节 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意义、权限和类型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意义、权限和类型第二节第二节 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原那么和依据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原那么和依据第三节第三节 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第四节第四节 防震减灾规划的报送与公布防震减灾规划的报送与公布第五节第五节 案例示范案例示范第一节 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意义、权限和类型一、意义 防震减灾规划是加强地震灾害预防,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的重要依据。防震减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制定防震减灾规划,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步骤,是增强防震减灾能力的需要。第十二条二、权限和类型防震减灾法第十二条防震减灾法第十二条编制类型:国家、省(区、市)级、县(市)级编制主体:政府有关部门行使专项规划的编制权编制方式: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第二节第二节 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原那么和依据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原那么和依据一、编制原那么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预防第十三条二、编制依据根底: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 震情是指有关地震活动和地震影响危险性的情况,也就是说某一地区震情是指有关地震活动和地震影响危险性的情况,也就是说某一地区范围内地震活动的历史背景及未来长期、中期、短期的趋势。范围内地震活动的历史背景及未来长期、中期、短期的趋势。震害预测指全国或某一地区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动、地震区划或震害预测指全国或某一地区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动、地震区划或小区划、工程建筑易损性分析的根底上,对未来某一时段因地震可能小区划、工程建筑易损性分析的根底上,对未来某一时段因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其分布的估计。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其分布的估计。第三节第三节 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一、一般内容第十四条 震情形势和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布局,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救援措施,以及防震减灾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保障措施。1编制的背景以及本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现状;2指导思想、编制原那么及规划的总体目标;3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建设;4防震减灾法规体系建设;5防震减灾根底设施与技术系统现代化建设;6防震减灾科学技术开展规划;7地震监测预报方案;8国土利用规划、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已建成建(构)筑物抗震加固,次生灾害防范等;9地震应急及紧急救援工作体系建设;10震后救灾与恢复重建准备;11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一般内容的法定细化:一般内容的法定细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用地抗震类型分区地质破坏和不利抗震地形影响估计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评价与规划根底设施抗震防灾要求与措施供电、通信、交通、供水、供气燃料等系 统的抗震性能评价医疗、通信、消防建筑抗震性能评价重要建筑抗震性能评价及防灾要求新建工程抗震防灾要求城区建筑抗震建设与改造要求和措施地震次生灾害防御要求与对策避震疏散场所与疏散通道规划布局和安排西昌市防震减灾西昌市防震减灾-场地规划场地规划东京都主要道路及避难场所分布示意图东京都主要道路及避难场所分布示意图二、地震重点监视区必备内容 应当对区域的地震监测台网建设、震情跟踪、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准备、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等作出具体安排。第四节第四节 防震减灾规划的报送与公布防震减灾规划的报送与公布第十五条一、广泛征求意见Eg:Eg:?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假设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假设干意见?咨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咨询有关专家的意见 公布规划草案或者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公布规划草案或者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 第十六条二、报批公布与修订程序 防震减灾规划一经批准公布,应当严格执行;因震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开展的需要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防震减灾规划编制的依据是震情和震害预测,并要考虑经济社会开展情况。而以上这些要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规划编制部门要根据震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开展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修订。第五节第五节 案例示范案例示范一、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1年)二、连云港城市总体规划(2021-2030年)三、连云港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1年)四、江安县防震减灾规划(2021-2021年)江安县人民政府文件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江安县防震减灾规划(20212021年)?已经县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二二九年三月九日九年三月九日江府发202119号江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安县防震减灾规划(20212021年)的通知讨论 讲解-西昌市防震减灾规划西昌市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安宁河断裂南北地震带1西昌市是高烈度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危险性高比较 讲解-东京都地区防灾规划作业作业2.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应当遵循怎样的原那么和依据?3.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都包括哪些?4.对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应该 作出哪些具体安排?6.我国的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1年)和新修订的防 震减灾法中的第三章-防震减灾规划之间是如何衔接 的?P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