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7368342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 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党全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理念的自觉性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要论述,对于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建设美丽中国”等专题中都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大意义。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环境就 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是最公 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以新 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群众对 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 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日益广泛。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 山也不可或缺,而且是金山银山不能代替的。当各类环境污 染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绿水青山就更为珍贵,而且是 一种“共同财产”,人人都可共享,提供这种最公平、最普 惠的公共产品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意愿。建设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之 义。在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 义中,习近平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已到了必须加大生态 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时候了,也到了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的 时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既要创造更多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 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 环境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简单用征服自然的程度来 判断全面小康或现代化实现的进度,显然是片面的。习近平 同志在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 点问题中说,如果盲目开发造成破坏,今后花多少钱也补 不回来。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生存环境的情 怀。在弘扬塞罕坝精神中,习近平同志基于生态的永续 价值高瞻远瞩地要求“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 更清的优美环境”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中,他通过“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史例,诠释了“保 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辩证 关系。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永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资源开发利用既 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 基。从代际公平上讲,每一代人在满足自身发展和消费需要 的同时,都应该自觉承担起责任,兼顾后代发展的需要。习 近平同志的许多重要论述,体现了为子孙后代着想的殷殷情 怀和历史担当。坚持绿色发展是关于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的重要论述,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推进 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 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此,我们必 须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 场深刻革命”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 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 方式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 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 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 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 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资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 和前提。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 法抗拒的规律。那些为了 GDP而造成“生态赤字”和“环境 透支”的发展模式不仅不能成功实现发达状态,相反却会出 现生态与经济的同步衰退与崩溃。绿色发展是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在建设世界科 技强国中,习近平同志要求“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 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当以生态文明为标志的 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大势所趋时,绿色发展便成为当今科技 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 期待,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 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让老百姓在享受物质财富增 长的同时,还能同步享受生态财富的福利。为此,党的十九 大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 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 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绿色发展必须节约能源资源。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 中,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 失之难存”要求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我国主流的生 产生活方式。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现在,环境承载能 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能源资源匮乏已构成人类社会发展 的主要瓶颈。稀缺就需要合理利用,如何做到合理利用?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为我们建设“两型”社会,推进生产方式、消费方 式革命性变化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以系统工程思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 习近平同志指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 章立制。”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 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章立制。在树立“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中,习近平同志鲜明提出要把生态 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人与自然关系构成的社 会是环境自由与环境限制、环境利益与环境责任、环境权利 与环境义务相统一的社会。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功能就是通 过产权界定和明确责任尽可能减少“公用物悲剧”的发生。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 制不健全有关。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一 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约束性制度缺失。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 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论述,一个突出感受就是“严”字,即源 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 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按照系统思维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 设涉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两大方面,而生态环境制度 又包括国土空间布局、源头保护、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内 容;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又包括资产产权、资源有偿使用监管 等内容。可以说,生态文明制度具有全方位、全地域、全过 程特点。习近平同志按照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思路, 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要求完善生态文 明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 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 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许多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论述,都体现了系统 性、整体性、协同性思维。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改革的 推动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 我国环保管理体制中,习近平同志提出“实行省以下环保 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这一重大改革有利于增 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为克服一些地方重 发展轻环保、干预环保监测监察执法明确了路径。按照这一 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 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 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 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 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 法职责。”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综合性和环境监管的综合性特 点。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受益。学习习近平谈治 国理政第二卷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我们深刻 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 行者、推动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取向。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 志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关于“要加强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的要求,发动群众、 教育群众,将环保意识植根在每个人心中,把更加自觉珍爱 自然、更加积极保护生态作为公民的基本美德。把制度设计的行为规则变成自觉的行为规范。在对新 常态怎么看,新常态怎么干中,习近平同志要求在保护生 态环境的过程中“形成内生动力机制”只有让人们自觉地 把制度设计的行为规则变成自己的行为规范,生态文明制度 才有实效。我们要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制度为基础,引导全 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 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形成一个生态意识 自觉、生产行为自重、生活行为自束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 方式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 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良好风尚。”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人人都是主角,应在衣、 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 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 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