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三二模汇编-探究实验(学生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698246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初三二模汇编-探究实验(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初三二模汇编-探究实验(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年初三二模汇编-探究实验(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实验汇编1(2020 宝山区二模)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的直接手段,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两组化学实验。 探究中和反应放热实验.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观察到的现象是_;.有同学认为甲不能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其理由是_;.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 探究碳的氧化物性质实验.装置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 D 中的实验现象是_;.装置 B 中的试剂是_,其作用是_;.装置 E 的作用是_。2(2020 奉贤区二模)资料表明,许多金属的盐溶液对 H O 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小刘同学欲对此进行研究。2 2查阅资料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12 2 2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实验一小刘将 CuCl 溶液滴入双氧水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2小刘认为上述过程中 CuCl 溶液作了 H O 分解的催化剂。2 2 2实验二小刘想起盐由两部分组成,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中哪种组成起催化作用,他做了下图所示的对比实 验。若要证明 CuCl 液中的 Cu 对 H O 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观察到试管 c 中无明显现象外,还需观察到的 现象为_。小王同学则认为由此得出“CuCl 溶液作 H O 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不严谨,还需要补充实验来进一步探究,2 2 2他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三X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得出结论要证明 CuCl 溶液作 H O 分解的催化剂,须满足以两个方面的条件:2 2 2从定性角度需观察到_(填写字母)的现象。A 实验一B 实验二2C 实验三从定量角度需得到的关系式为 m =_(用 m 和 m 表示)。1 2 33(2020 嘉定区二模)化学实验室里,同学们准备研究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性质。在配制 NaOH 溶液时,看到盛有 NaOH 固体的试剂瓶上标注着“NaOH 含量不少于 96.0%”,便对该瓶试剂 成分产生了质疑: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查阅资料工业上制取 NaOH 的反应原理:2NaCl+2H O2通电2NaOH+H +Cl 2 2然后蒸发溶剂获得NaOH 固体(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杂质只有氯化钠;乙同学认为杂质还可能含有碳酸钠,原因为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设计实验取样溶于水,并分成两份。步骤 1:向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_色。步骤 2: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步骤 3:向步骤 2 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_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实验结论乙同学的猜想正确。请分析:.上述实验中步骤_(填序号)是没有必要进行的。II.步骤 2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_。同学们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 CO 气体,没有明显现象,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反应的发生:2(不考虑氢氧化钠中的极少量杂质)32 2 实验 1实验 2实验 3现象:烧杯中溶液几乎充满整个 试管。现象: 充分反应后,红墨水最终 呈现左高右低现象。现象: 滴加试剂 X 后,溶液中出 现大量白色沉淀。I .实验 3 中加入的试剂 X 是_ (任写一种符合要求的试剂)。II.实验 1、2 在设计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验证反应物的消耗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但有同学对实验 1 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 CO 与 NaOH 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查阅资料:室温下,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而碳酸钠难溶于酒精。据此,同学们设计了实验4,请你补充 完整。实验 4 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分析实验 4 与实验_(填实将 CO 气体不断地通入 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观 察现象。_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 实发生了化学反应。验序号)的设计思想是一 致的,都是根据生成物的 性质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4(2020 金山区二模)化学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分组实验。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都呈中性。(1)第 I组实验:探究酸和碱的反应。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振荡后,再逐滴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测得溶液的pH7该 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2)第组实验:为了探究一瓶忘记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提出猜想)4猜想 1;溶质是氢氧化钠;猜想 2:溶质是_;猜想 3:溶质是碳酸钠。 (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_ 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猜想 3 成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交流讨论)老师问:“若向少量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猜想 3 一定成立吗?”同学们交流讨论后, 一致认为猜想 3 不一定成立,原因是_。(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组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进行集中处理。若使废液中只含有一种 溶质氯化钠(酚酞除外)则需向废液中加入_。5(2020 静安区二模)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 A、B、C、D 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 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5KClA 沉淀是碳酸钙B 清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C 清液中一定没有氯化氢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_。6(2020 闵行区二模)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如图实验,补全实验报告:序号目的步骤加入 5mL1%NaOH 稀溶液 I现象与结论探究_ II滴加 2 滴酚酞试液酚酞的作用是 _逐滴加入 1%稀盐酸并搅拌I加入少量样品检验 NaOH 已变质II加入适量水溶液现象是_验证 KCl 不能无限 溶解加入_I 20时加入 50g 水II 加入 10gKCl 并搅拌至少加入_(已知:20,S =34g/100g 水)7(2020 闵行区二模)“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测定某 废铜屑(含铜、铜锈、氧化锌)中铜元素的含量,以便合理回收金属,化学小组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分别 用如下方法获取相关数据。62 (查阅资料)铜锈的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 (OH) CO2 23;Cu (OH) CO2 2 32CuO+CO +H O2 2Cu (OH) CO +2H SO =2CuSO +CO +3H O 2 2 3 2 4 4 2 2(设计与实验)(实验分析)方法一:在装置 A 中添加用于通入 H 的玻璃导管_;加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方法二:装置 B 中“足量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是_。此步骤还可证明锌 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理由是_。实验中,待锥形瓶内的反应结束后,可用注射器向瓶内多次来回推 入空气,其目的是_。为测定废铜屑中铜元素的含量,结合图中装置需要称量并记录的数据有_、 _。(实验反思)通过分析写出方法二比方法一的一条不足_。78(2020 浦东新区二模)利用物质的性质能帮助我们开展科学探究。 认识物质氢氧化钠碳酸钠俗名_、 火碱、苛性钠纯碱、苏打所含原子团氢氧根_用途精炼石油等生产玻璃制品等定性检测为检测久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试管 1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试管 2 中观察到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试管 3 中观察到产生_。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试管_(选填“1”、 “2”或“3”) 中的实验。若要判断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请你选择上述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液体继续实验,完成下表。试管的编号试管_(选填“1”、“2”或“3”) 定量测定实验操作_现象和结论_为了测定 ag 变质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浓硫酸具有吸水性):8实验步骤和数据:组装装置,检查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加入药品,称量 C 处装置质量为 bg,滴入足量 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称暈 C 处装置质量为 cg;后续处理。实验分析:I.判断碳酸钠已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II.利用实验数据,可得变质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用字母表示)。.所得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可能的原因是_(写出一点即可)。9(2020 青浦区二模)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能相互发生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系列实验 实验一: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 A 、B 两个方案。方案 A方案 B(1)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_(填“A”或“B”)。(2)方案 B 中,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_。实验二: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 13 克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计算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92 32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进行计算)_实验三:为研究碳酸钠、氢氧化钙、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1)A、C 中酚酞均变_色,证明 Na CO 和 Ca(OH) 溶液呈碱性。(2)B、D 试管内的物质在烧杯 E 中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由此能否说明 B 中 有反应物剩余?请你判断及说明理由_,E 中的溶质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是_(填化学式),可能 含有的是_(填化学式)。10(2020 松江区二模)为了探究碳与氧化铜反应的气体产物中是否有一氧化碳,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过程。 (装置 B 和 D 内均是足量澄清石灰水)A 处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现象是_。B 处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能说明 A 处反应的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依据的一个现象是_。为进一步确定碳与氧化铜反应产生一氧化碳的质量,该同学测量了如下数据:10A 处试管内物质B 处瓶内物质C 处玻璃管内物质D 处瓶内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量ab c d(g)则一氧化碳的质量 m(CO)=_。(用上述字母表达)停止实验,待 C 处玻璃管冷却,倒出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看到_现象,则推出固体的成 分是氧化铜和铜。11(2020 徐汇区二模)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A实验中铜片上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热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可得出的结论是_、_; 用 B 装置做该实验的优点是_.为探究物质有关性质,某同学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 瓶口密合在一起(如图所示)。观察到 A 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B 中最终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但需要很长时间。 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113 2 312(2020 徐汇区二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 NaOH 溶液的小烧杯中,进行“酸 碱中和反应”的探究活动.写出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有同学猜想如下:NaCl NaCl、NaOH NaCl、HCl 有 NaCl、HCl 和 NaOH以上猜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为了验证上述合理的猜想,某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CuSO 溶液,无明显变化,4说明猜想_不正确。另有同学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 pH 试纸、铜片、AgNO 溶液、Na CO 溶液, 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 pH滴加 Na CO 溶2 3液滴加 AgNO 溶3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溶液中有 HCl试管中有气泡溶液中有 HCl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 HCl经过上述实验可确定猜想_是正确的;实验方案中错误的是_(填实验方案标号);操作有错误的实 验是_(填实验操作标号).若在烧杯中加入 2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当滴入的稀盐酸质量为 25g 时恰好完全 反应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_mol加入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精确到 0.1%)1213(2020 杨浦区二模)为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兴趣小组使用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进行如下实验。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由 A、B 反应的现象可推出 Fe 与 Zn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_。 通过比较 B、C 的反应现象,不能得出铁、锌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原因是_。充分反应后,B 中固体全部消失,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HCl,不可选择的药品是_。A Na CO 固体2 3B AgNO 溶液3C CuO D 铁粉A 与 C 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铁片与铁粉,在图一中画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时间与生成氢气的关系的图像 _。14(2020 杨浦区二模)利用创新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一:制取氧气并验证其性质写出编号 a 仪器的名称_。利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打开弹簧夹 1、关闭弹簧夹 2,在尖嘴处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_。13关闭弹簧夹 1、打开弹簧夹 2,利用_收集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B 装置中液面不再发生变化时,关 闭弹簧夹 2,将红热的铁丝(图一)放入 B 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用粉末状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利用 A 装置也可以制取 CO 的原因是_。2打开弹簀夹 1、关闭弹簧夹 2,用 3 个 250mL 的烧瓶收集满 CO 进行实验。2如图二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三个烧瓶。 得到如图三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I、曲线 1 中导致 cd 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_。II、曲线 2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比较曲线 2 与曲线 3 的差异,说明原因_。IV、根据图三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填序号)。A 1 体积水中溶解 CO 的量小于 1 体积2B CO 能与水发生反应2C CO 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2D 检验 CO 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2V、实验室制取 2.2g 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 mol?(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15(2020 长宁区)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1)如甲图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是_ (填“升高” 或“降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42(2)乙图所示,在 NaOH 溶液中通入 CO ,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如丙图。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 NaOH 与 CO 发生了反应,则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_。(3)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丙内所有物质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烧杯所得溶液缓 慢加入,全部加入充分搅拌后测得溶液 pH 为 3。在将甲烧杯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 的现象是_。最终大烧杯中除了酚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最后,调节pH 接近 7,达到排放标准。16(2020 长宁区二模)某学习小组同学欲利用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Cu (OH) CO 制备金属铜,并进行相2 2 3关的实验。实验一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步骤一:打开弹簧夹,通入氮气。步骤二:关闭弹簧夹,将 A、B、C 装置连接,并开始加热至 A 中固体质量不变,停止加热。通入氮气的作用是_;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A 中有黑色固体生成,B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除了生成氧化铜,还生成了_。装置 C 中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二用实验一中产生的氧化铜制备金属铜。方法 1:用一定量碳粉与实验一 中产生的氧化铜加热制取铜并检验产物。15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G 中溶液变浑浊。E 中试管内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装置 F 的 作用是_。实验反思:为何实验一中步骤二需要加热至 A 中固体质量不变,才停止加热。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方法 2:取适量实验一中产生的氧化铜,依据下列实验流程制取金属铜。步骤 I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观察到的现象是_;步骤 II 中滤渣的成 分是_, 在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反思:在实验二中,你认为方法 2 优于方法 1 的理由是_(写一条)。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