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717245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一、调节 二、辐辏(集合) 三、隐斜 四、调节与辐辏的关系 五、双眼视异常的基本类型 六、不等像,一 调节,(一)调节的概念,调节(Accommodation) 为调整眼的屈光力以看清外物,调节示意图,调节示意图,(二)调节的机制,参与调节的组织 睫状体(ciliary body) 悬韧带(zonule fibers) 晶状体(lens),Helmholtz认为:弹性学说 调节过程中,睫状肌收缩,睫状突形成圆环直径减小,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形成球形 Tscherning认为:晶体调节时前表面并不是形成球形而是变成双曲面形状 Ficham尸检观察囊膜:前后极处较薄,周边较厚,调节的机制,调节的机制,睫状体,悬韧带,晶状体,睫状体,调节的机制,(三)物理性调节和生理性调节,物理性的调节,纯粹是晶状体的物理性变形,它以屈光度来测量,使眼的集光力量增加10,称之为付出了10 D的调节。 生理性调节的程度,用“肌度”来表示。1肌度,即晶状体的屈光力量增加10 D的肌肉收缩力。,(四)调节相关概念,调节远点:(Far point) 当人眼在调节静止时,所能看清的最远一点称为调节远点,调节近点:(near point) 当眼在动用最大的调节力时,所能看清 楚的那一点称为调节近点; 调节范围:(range of accommodation) 调节远点与近点间距离,这范围即称调节范围,调节幅度:眼在完全休息时注视远点与使用最大屈光力注视近点,这两种情况下,屈光力的差别,以屈光度(D)为单位来表示,即为调节幅度。 若以r代表远点(m),R代表远点屈光力,p代表近点(m),P代表注视近点屈光力,a代表调节范围,A代表调节幅度 调节幅度=1/p-1/r,调节需求:处于特定距离的外物令眼看清他所需的调节量,为调节需求。 测量:为眼主点至外物距离(以米为单位)之倒数,但临床以眼镜平面为起点算起,其单位为屈光度D.,眼镜对调节需求的影响 近视者调节需求减小,远视者增大,(五)调节分类,张力性调节:人眼处于休息状态时的调节力,约为1.0D。 辐辏性调节 近感知调节 像模糊性调节,(六)调节时的联动现象,调节、集合、瞳孔缩小在看近处物体时是联系在一起同时发生的,因而称为近反射的三联运动,二、 聚散(convergence),概念 调整两眼视线夹角对准外物,以达双眼单视,获得最佳立体视。,分类 张力性聚散 调节性聚散 近感知性聚散 融像性聚散(视差性聚散),张力性聚散 眺望无限远处时,即不做任何有限距离注视单由眼外肌(主要内直肌)的肌张力维持眼位的集合成分 张力性聚散大可至内隐斜,不足可至外隐斜,融像性聚散(fusional convergence):调整调节两眼球的位置和视轴的角度,使物象保持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区(黄斑中心凹处)的集合成分,称为 可分为:正聚散(阳性融合性聚散) 负聚散(阴性融合性聚散),调节性聚散(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 注视有限距离目标时,与所使用的调节伴随 而来的集合成分,称为,近感性聚散(proximal convergence):又称接近性聚散或精神性聚散,是在注视近距离目标时,除调节引起集合外,还有一小部分由心理因素感觉目标距离较近所引起的集合,称为 正常为+2 +3度,(一)相关概念,集合远点:当注视远处物体时,不用集合作用,固当集合作用完全静止时,物体所在的点称为集合远点。 集合近点:当集合作用达到一定程度,物体再近时一眼放弃集合而突然转向外侧,形成复视,此时物体所在的点称为集合近点。,(二)辐辏需求及表示方法,辐辏需求:令双眼单视所需的辐辏量 表示法: 米角:集合程度的强弱以米角(M)表示,两眼转动中心连线与外物距离倒数,棱镜度:三棱镜度的定义为通过三棱镜观察1米处的物体,物象向三棱镜顶端移位1厘米,称为一个三棱镜度,以1表示。 为瞳距/外物距离 棱镜度与米角的关系:1MA= 3,圆周度:在几何学上普遍应用的表示角度大小的单位。 10 =1.75,隐斜,概念:在无融像需求时,两眼视线不对准视标的眼位。 分类:分离性隐斜、相联性隐斜,分离性隐斜:无融像状态下所测得的向量 排除方法 复像和分离方法 变形方法 非融像或独立视标,相联性隐斜 双眼融像状态下测出消除注视视差所需棱镜度,调节与辐辏的关系(AC/A与CA/C)),AC/A :为调节性集合(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 AC)与引起该调节性集合的调节(accommodative A)之比,即为AC/A. 单位: /D 正常值: 35 /D.平均4/1 即1D调节引起3 5辐辏的意思.,CA/C:辐辏性调节量与辐辏量之比 正常值:平均1/12,刺激性AC/A与反应性AC/A 刺激性AC/A:调节性辐辏量/调节刺激 反应性AC/A:调节性辐辏量/调节反应 调节滞后,刺激性AC/A: 计算性AC/A AC/A=集合需求-远距隐斜+近距离隐斜/调节刺激 集合需求:近距离调节(D)瞳距 或AC/A=瞳距(cm)+近测距(m)(近隐斜-远隐斜),例:患者瞳距60mm,测得DLP为4exo,近距离40cm测得NLP为6eso,计算AC/A值,梯度性AC/A AC/A=(隐斜1-隐斜2)/(调节刺激1-调节刺激2),双眼视觉异常的基本类型,辐辏不足:低AC/A,看远正位,看近中高度外隐斜 辐辏不足:低AC/A,看远外隐斜,看近更高度外隐斜 散开不足:低AC/A,看远内隐斜,明显大于看近 融像性辐辏障碍:正常AC/A,看远、看近都正位,或有低度内或外隐斜,主要障碍不在于隐斜,而在于融像性聚散幅度降低,单纯性外隐斜:正常AC/A,看远、看近均为外隐斜,两者基本相等。 单纯性内隐斜:正常AC/A,看远、看近均为内隐斜,两者基本相等。 辐辏过度:高AC/A,看远正位,看近高度内隐斜;或者看远内隐斜,看近更高度内隐斜。 散开过度:高AC/A,看远低中度外隐斜,看近隐斜明显小于看远。 垂直位异常:双眼垂直位隐斜,通常以上隐斜为准,调节不足 调节不持久 调节过度 调节失灵 眼运动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