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20770637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重要有: ( 1 )集体教育活动。全班幼儿共同参与,教师面向全体小朋友。短时间提供大量共同经验,注重教育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小朋友在活动中互相启发、发展自律、合伙意识。但是集体教育活动容易导致不能充足考虑每个幼儿的特点、爱好、需要,幼儿的体现机会少,不利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多种能力。 ( 2 )小组活动。幼儿分小组进行活动,教师提供环境和材料,发挥间接指引的作用。幼儿自主摸索、协作的机会更多,可以充足体现自己,有助于独立、自主、协作等精神的培养。幼儿小组合伙能力的培养是小组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 ( 3 )个别活动(区角活动)。幼儿独自活动,教师予以个别指引。有助于因材施教,发挥小朋友的主体性。个别活动对师资、设备有更高的规定,对教师的教育技巧规定更高。 教育活动中各个要素是互相作用的,这种互动应当让幼儿处在积极积极的活动状态。作为教师,要善于分析、判断和反思,采用恰当的教育形式,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形式,争取教育的最优化。目前,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重要是集体、小组、区域活动,这三种形式各具特点,适合于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需要。 一、集体活动 (一)集体活动的特点 集体活动是教师对幼儿进行的有目的、有筹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可以使幼儿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应的教育信息;教师能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充足运用教育资源,增进所有的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一定发展。 集体教育活动的长处是幼儿要学会倾听,并要大胆体现自己的见解:要学会遵守活动规则,并会合适地自律:要集中学习某方面的知识技能;这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和知识的获得有积极的协助。集体活动的缺陷在于,同一时间内全班幼儿以同样的速度学习相似的内容,教师难以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别,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同样的。 (二)集体活动的指引要领 在新时期的课改冲击下,一说到集体活动很容易被看作是灌输式的教学,这事实上是对集体活动的曲解。集体活动也可以采用启发、引导、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等教学措施,做好如下两点就能获得较好的活动效果: 第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措施。 1、明确活动目的。教师应充足理解、分析教材,明确活动的重点、难点,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设计分解重难点的措施,以便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 2、充足做好准备。材料的性质、多少以及演示时间,或者幼儿桌椅的摆放等,教师在心理上都应了如指掌,并能纯熟地进行操作。 3、拟定教学措施。教师要针对不同性质的活动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措施,如解说法、演示法、操作法、游戏法、引导法等。 第二,要分析幼儿的学习措施。 1、分析活动的内容。一般来说,活动内容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运动动作,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每一学科领域内容也许互相渗入:或认知与情感相结合,或认知与动作相结合等;对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活动内容,教师要充足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获得感性的经验。对认知与动作相结合的活动内容,教师要提供多种感性材料,让幼儿尝试、操作与发现。 2、理解幼儿的认知状况。认知构造是存在小朋友头脑里的知识构造,原有的认知构造对新的学习会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1)针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别,准备深浅不一的问题与操作材料,提出不同的活动规定,尽量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发展:(2)注意新知识的难度要适应幼儿原有的结识构造,让幼儿能在原有的基本上得到发展,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3)注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整体性,特别是数学,由于小朋友的认知构造是从教学的知识构造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学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4)预见幼儿在学习新知识时也许面临的种种困难,也许提出的多种问题,并进行有关的准备,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 3、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年龄越小的小朋友,越需要将感觉、运动系统和直接经验融入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和具体形象的范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发展是有差别的,应在教育活动中逐渐增长抽象、概括的学习内容,以适应幼儿的发展。 4、调动幼儿学习的爱好。教师一种鼓励的眼神,一句关爱的话语,一种亲切的拥抱,一种轻柔的抚摸,一朵红花的奖励,都能让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承认及成功的自豪感,这些都也许成为影响幼儿积极学习的因素。因此,教师应与幼儿建立密切的合伙关系,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学得轻松快乐。 第三,整合多种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和载体。它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并能充足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积极性、发明性,使幼儿扩大原有知识构造,从而形成新的认知构造。整合内容时应注意:在选材时不应有“专家至上、教材第一”的选材观,而对每个教材中的活动设计都应根据本班状况和本地区的实际进行;同步将新的教育观、小朋友观融入教材中,“生活即教育,到处有教育”,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中寻找幼儿感爱好的、有助于幼儿积极摸索的、蕴含丰富教育价值的“教材”。 (三)集体活动的有效运用 有许多教育内容是适于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一方面,健康领域的动作技能及自我保护等常识:社会领域中有关行为规范、活动的规则,有关的社会知识或概念艺术领域中绘画、手工、泥工、舞蹈动作等:语言领域的文学活动、戏剧活动和欣赏等。另一方面,幼儿都感爱好的内容,或不需要幼儿摸索、个别化学习的内容,如讲故事,学唱歌曲、体育游戏等适合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固然,这些内容也可以以小组、个别活动等形式进行,只是效果不如集体活动。 二、小组活动 (一)小组活动的特点 小组活动是指将一种班级的幼儿分为几种小组,每组由教师带领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再互换。分组教学能有效解决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的状况,使教师能更好地关注每个孩子,事实上小组活动只是小型化的集体活动。 (二)小组活动的指引要领: 小组教学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同样,除了要注意教学措施、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外,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方面,在空间上要避免干扰。两个小组要安排在不同的区域,如一组在教室,另一组在卧室,或者一组在教室,另一组在走廊等。 另一方面,在内容上要避免反复。如一组是结识“电话”,理解电话的特性和用途,另一组是做做玩玩,事实上,第二组活动的开展要有第一组活动的基本,教师应在指引幼儿制作时就引导她们理解电话的外形特性,但在互换小组后,这一组还要进行结识活动,对这组孩子来说,她们的学习是反复的,学习的内容对她们来说缺少挑战性和新颖性。 第三,保证小组活动的正常互换,使每个孩子能获得同等的学习机会。 (三)小组活动的有效运用 1、直接提成若干组。如果教学内容适合分组,此类小组活动可以在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活动区中进行,如一组是美术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在美工区进行活动,一组是语言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在语言区进行活动。 2、集体活动后的分组。如散文欣赏活动“金色的小船”,教师先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散文的画面美和意境美,然后,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体现散文。 3、各功能室的分组。由于空间的分开,便于教师的指引,如在同一段时间,一种班的孩子可以提成两组,一组在音乐活动室,进行节奏乐活动,组在科学室活动,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科学实验;或者一组在教室活动,一组在某个功能室活动。教学内容放在功能室进行可以充足运用功能室的条件,节省教师准备材料的时间,由于空间大,更有助于幼儿活动。三、区域活动(一)区域活动的特点区域活动又称区角活动,指幼儿在班级中创设的区角中进行的自主的学习活动。文中所指的区域活动是介于集体教学活动与自主性游戏活动之间的,呈半开放、半松散的特点,是一种狭义的“区域活动”。目前,许多幼儿园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教师会结合主题在活动区中投放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在活动区中积极摸索与学习,每个区域教师均有设定的目的和幼儿的核心经验。(二)区域活动的指引要领1、拟定弹性目的,及时进行调节。如,小班区域活动夹豆豆,教师通过让幼儿用筷子夹豆豆,发展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但在实际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夹不住,急于求成,浮现了用手抓的现象,最后教师将夹豆豆改为“喂小猪”:即用汤匙将豆豆放进小猪的嘴里,动作的难度下降,有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幼儿的活动爱好大大提高。2、提供具有层次性、丰富性和新颖性的操作材料。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投放适于摸索、操作和比较的感性材料,使幼儿能在原有水平上产生新的突破。如制作不倒翁,教师通过提供小石块、橡皮泥、纸团、乒乓球、可乐罐等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学习制作不倒翁,幼儿在摆弄的过程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就会积极摸索、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措施。3、细心地观测与记录。当幼儿在区域中学习的时候,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敏感地捕获来自幼儿的信息反馈,并及时记录下来,如幼儿的对话、解决问题的方式、幼儿参与活动的状况等,作为下阶段的区域活动材料更换、目的变化的根据。(三)区域活动的有效运用1、与主题结合的区域活动。即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与主题活动有关。在某一种新的主题活动开展后,教师一方面要考虑,在活动区中提供那些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摸索,激活幼儿的思维。2、与幼儿发展水平结合的区域活动。即设定的区域活动内容、投放的材料与幼儿发展水平有关。投放的材料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可针对幼儿的强项或弱项来进行,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3、拟定主指引区。在制定周筹划时,要考虑设立23个主指引区,制定每个区域的活动目的和幼儿的核心经验,投放、添置不同层次的材料,这样便于教师进行重点的观测与指引。4、拟定活动规则。如规定入区的人数,拿放材料的规定,活动区的互换,活动区规则的遵守,有序地进行活动等。规则的制定最佳是教师和幼儿互相讨论,教师可以启发幼儿自己用绘画或小制作的形式来体现,这样幼儿就能积极地遵守规则。在自主选择区角的状况下,教师可以提示幼儿每周必须进主指引区活动一次。总之,这三种教学形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灵活地运用,可以先集体后小组,或先小组后集体;也可以先集体后区域,或先区域后集体。适合的才是最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