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II)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221984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8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II)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II)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II)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II)一、选择题(3分12=36分)1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A响度较大B音调较高C音调较低D响度较小2如图所示,是发生日食的情况,月球把太阳遮住了一半,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月牙形的B圆形的C树叶形的D小孔的形状3三个试管中分别装甲、乙、丙固体,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丙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丙之间的质量关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B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C乙的质量大于丙的质量D乙的质量小于丙的质量4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5大雪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A大雪后,气温降低,人的听觉变迟钝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6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7当太阳射向月亮的光被地球挡住时,地球上的人会观察到月食设想一下:若干年后,我国的航天员成功登月,此时恰好在地球上出现月食现象,那么航天员会()A观察到月食B观察到日食C同时观察到日食和月食D观察不到日食和月食8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工路等交通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9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筷子小名同学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若小名从杯子正面观察,可能观察到筷子和筷子在杯中水下部分的成像情况最可能的是()ABCD10如图所示,两平面镜OA、OB夹角为,位于镜前P点的某人分别在OA、OB镜内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A1;1B2;1C2;0D1;011以平面镜MO和NO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侧面EN上开有一个小孔P,如图所示一位观察者在盒外沿与EN平行的方向走过时,通过P孔能几次被S所发出的光照射到()A1次B2次C3次D4次12以下关于厨房中的物理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化石油气是利用降温的方法使其液化的B烧热的油锅里掉入几滴水,水迅速汽化,甚至“溅出”,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高C烧开的水上方冒“白气”,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滚烫的肉汤却不冒“白气”,那是因为厚厚的油层阻碍了水的汽化二、填空题(2分7=14分)13沪蓉快速铁路是横贯东西的又一铁路大通道,有多趟动车停靠麻城城北站,为了节省列车进出站的时间,有人建议设计移动站台,使动车组不停车,乘客上、下车,则移动站台的要求是14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的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1)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上/下)拐弯了(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向(上/下)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15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距离s和在某金属管道内传播同样距离所需时间之差为t,且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声音在该金属管道内的传播速度是16在野外有一种获取饮用水的方法用大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扎紧袋口随着植物中水的不断和,经过一段时间,塑料袋的内表面上就会出现一层水珠17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西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午后,随着太阳西斜,应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三、综合运用(6分+4分+4分+4分+10分=28分)18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 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19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A的位置,请画出:(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0如图所示,在x轴的原点放一点光源S,距点光源为a处放一不透光的边长为a的正方体物块若在x轴的上方距x轴为2a处放一平行于x轴且面向物块的长平面镜,则在正方体x轴上被点光源S发出经长平面镜反射而照亮的长度为21小宇同学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2)DE段物质的温度为,这是一个过程22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 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选填“在”或“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2)记录的位置;(3)量出小明的位置与的距离(4)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选填“秒表”、“刻度尺”)(5)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之一)四、实验与计算题(7分+5+10分=22分)2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00.511.522.533.544.55温度/8620000012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4)由图象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选填“变化”或“不变”)24小华设计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的像: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实验记录如表所示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光屏上的像玻璃后的像很近无缩小正立较远无缩小正立很远无缩小正立小华得出的结论是:凸面镜只能成、的像25今年暑假,明明乘火车去上海观看世博会长为120m的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40m/s的速度匀速前进,乘务员在车厢尾部听到火车鸣笛后迅速以3m/s的速度往车头方向赶,此时列车刚好上桥当他走到车头时恰好听到从前面山崖传来的回声,列车也正好通过大桥求:(1)大桥的长度;(2)火车鸣笛时距山崖有多远(忽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耗,声速为320m/s)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沙港中学xx学年八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3分12=36分)1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A响度较大B音调较高C音调较低D响度较小【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解答】解:当拿根铁棒敲打车轮时,则轮胎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即轮胎内空气越充足,敲击时轮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因此凭借声音的高低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2如图所示,是发生日食的情况,月球把太阳遮住了一半,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月牙形的B圆形的C树叶形的D小孔的形状【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立的实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这个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2)日食是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解答】解: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树叶的缝隙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孔,阳光通过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因为月亮挡住了射向地球的部分光线,所以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形状是月牙形的故答案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日食的形成原因,知道日偏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知道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间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三个试管中分别装甲、乙、丙固体,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丙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丙之间的质量关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B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C乙的质量大于丙的质量D乙的质量小于丙的质量【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图像综合题【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同时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解答】解:(1)晶体熔化图象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非晶体图象随时间增加温度不断上升;由图可知,这三种物质都是晶体;熔点相同可能是一种物质,甲乙熔点相同,可能是同种物质;因为乙熔化的时间比甲长,所以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故A错误B正确(2)乙丙熔点不同,所以无法从图象中比较二则的质量关系,故CD错误故选B【点评】由图象来辨别晶体非晶体,这也是晶体熔化图象中常见的问题,根据图象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4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解答】解:用酒精灯对大烧杯加热时,烧杯中的水由于吸热温度逐渐升高,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吸收大烧杯中水的热,温度也会升高,达到沸点;烧杯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以后,还在继续吸热,所以会沸腾,不断的有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由于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时,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不能再吸收热量了,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但温度很高,蒸发很快,水量也在减小故选B【点评】掌握好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并且会用这一条件分析生活中的现象5大雪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A大雪后,气温降低,人的听觉变迟钝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可归纳为“隔、吸、消”,“吸”就是把声能吸收耗散掉,达到减噪目的;最常用的吸音材料是多孔性材料,它的机理是让声波进入后,在吸音材料的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解答】解:大雪蓬松且多孔,声波进入后在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因此对噪声有吸收作用;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6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考点】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答】解:炎热的夏天,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温度很高,洒上水后,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的水蒸气再液化,变成水,自然就要放热,热量都被散发到周围的空气里,使周围空气湿度增加,减缓了身体一部分汗液蒸发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7当太阳射向月亮的光被地球挡住时,地球上的人会观察到月食设想一下:若干年后,我国的航天员成功登月,此时恰好在地球上出现月食现象,那么航天员会()A观察到月食B观察到日食C同时观察到日食和月食D观察不到日食和月食【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太阳发出的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月亮,挡住了阳光,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太阳光,此时形成日食;如果地球把射向月亮的太阳光给挡住了,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亮了,此时形成月食【解答】解:当太阳、地球与月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食;如果此时航天员在月球上,地球挡住了阳光,月球上的宇航员看不见太阳光,此时形成日食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要求我们能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8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工路等交通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应用题【分析】影响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物质的种类、压力的大小、是否有杂质种类不同,熔点一般不同;压力越大,熔点降低;当有杂质掺入时熔点降低【解答】解: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即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交通方便故选C【点评】明确晶体熔点高低的影响因素是很必要的9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筷子小名同学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若小名从杯子正面观察,可能观察到筷子和筷子在杯中水下部分的成像情况最可能的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当将筷子插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上面看起来水中的部分会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所以就会看起来向上弯折【解答】解:如图所示: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A点的像在A点,所以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筷子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水内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而且看到的是筷子在水中变粗的虚像,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时,都是将物体看“高”了,比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池底变浅等等10如图所示,两平面镜OA、OB夹角为,位于镜前P点的某人分别在OA、OB镜内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A1;1B2;1C2;0D1;0【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图析法【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人在P点时,人在两个平面镜中成的像,当眼睛和像之间没有遮挡时(成像的该平面镜除外),眼睛能看到物体像,否则看不到像【解答】解:由P向平面镜A作垂线并延长,在距离平面镜等距离的位置作出像点D,眼睛和像点D之间除A平面镜以外没有其他物体遮挡,所以眼睛能看到在平面镜A中成的像由P向平面镜B作垂线并延长,在距离平面镜等距离的位置作出像点C,眼睛和像点C之间被A平面镜遮挡,所以眼睛不能看到在平面镜B中成的像故选D【点评】物体在两个平面镜中都能成像,只是眼睛看到像是有一定范围的,当眼睛和物体的像之间没有物体遮挡时(成像的平面镜除外),是可以看到物体的像的11以平面镜MO和NO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侧面EN上开有一个小孔P,如图所示一位观察者在盒外沿与EN平行的方向走过时,通过P孔能几次被S所发出的光照射到()A1次B2次C3次D4次【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图析法【分析】光线从小孔P射出有四种情况:(1)由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直接从小孔P射出;(2)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MO反射后,直接通过小孔P的光线;(3)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NO反射后,直接通过小孔P的光线;(4)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MO反射后再经过平面镜NO反射通过P的光线【解答】解:S发出的光线,从小孔P射出,有以下四种情况:(1)由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直接从小孔P射出,如下图;(2)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MO反射后,直接通过小孔P的光线,如下图;(3)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NO反射后,直接通过小孔P的光线,如下图;(4)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MO反射后再经过平面镜NO反射通过P的光线,如下图:故选D【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规律作图,是作图的基本类型12以下关于厨房中的物理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化石油气是利用降温的方法使其液化的B烧热的油锅里掉入几滴水,水迅速汽化,甚至“溅出”,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高C烧开的水上方冒“白气”,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滚烫的肉汤却不冒“白气”,那是因为厚厚的油层阻碍了水的汽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石油气可以采取加压的措施,使其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同一气压下,油的沸点远大于水的沸点,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解答】解:A、液化气经加压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水的密度比油大,水会下沉,而油的沸点较高,沸腾的油锅中温度甚至会超过200摄氏度,此时水迅速气化,体积剧烈膨胀,导致发生物理性爆炸,并将油滴溅出,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加热时会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的密度比油大,水会下沉,油浮在上面,厚厚的油层阻碍了水的汽化,故不会有白气现象,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液化和汽化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知道水的沸点小于油的沸点二、填空题(2分7=14分)13沪蓉快速铁路是横贯东西的又一铁路大通道,有多趟动车停靠麻城城北站,为了节省列车进出站的时间,有人建议设计移动站台,使动车组不停车,乘客上、下车,则移动站台的要求是与动车组的运动方向相同,并且速度大小一样【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我们平时说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则静止;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运动【解答】解:动车组不停车,乘客上、下车,则移动站台与动车组的运动方向必须相同,运动速度的大小必须相等,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才不变,它们彼此才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故答案为:与动车组的运动方向相同,并且速度大小一样【点评】要正确解答此题,需要求学生对“相对静止”有正确的理解:相对静止的两物体必须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14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的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1)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上(上/下)拐弯了(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向下(上/下)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考点】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专题】应用题;简答题;信息给予题【分析】(1)白天的沙漠地区,地表附近空气温度高,高处空气温度低;(2)深夜,地表附近的空气温度低,高处空气温度高【解答】答:(1)声音传播时会向上拐弯因为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人的说话声会拐向高空,其结果就是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听不清对方的喊叫声了(2)深夜空气温度较地表温度高,即寺内温度高而枫桥河畔的温度较低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寺内的钟声会偏向地表,沿地表传向数里外的枫桥河畔故答案为:(1)上;(2)下【点评】这是一道探索性试题,解答此类题时要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试题呈现的问题探索性试题十分注意对学生探索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选择研究方法的能力,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等15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距离s和在某金属管道内传播同样距离所需时间之差为t,且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声音在该金属管道内的传播速度是v金=【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声现象【分析】设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为v金,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分别求出声音在空气中与在金属管道中传播的时间;根据声音在空气与金属管道中传播的时间差列方程,解方程组求出声音在金属管道中的速度【解答】解:(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距离s需要的时间t空气= ;(2)设声音在金属管道中的传播速度为v金,声音在金属管道中传播距离s需要的时间t金= ;(3)由题意知t空气t金=t;由得:=t,则=t,整理得,v金=故答案为:v金=【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变形公式的应用,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及题意列方程,然后解方程组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6在野外有一种获取饮用水的方法用大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扎紧袋口随着植物中水的不断汽化和液化,经过一段时间,塑料袋的内表面上就会出现一层水珠【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叶子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又液化为水【解答】解:植物叶子内有很多的水,叶子上有很多的气孔,叶子中的水从气孔蒸发变为水蒸气,这是汽化过程;水蒸气遇冷的塑料袋液化为水,获得饮用水故答案为:汽化;液化【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能用六种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17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西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45;午后,随着太阳西斜,应适当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关键是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根据数学平面几何知识,找出与入射角的关系,分析解答本题中的问题【解答】解:如图,1为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2=1,由平面几何知识:=3,而3=902,=901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反射光线朝正东的水平方向,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90,入射角为45,即1=45,所以=45;午后,随着太阳西斜,入射角1增大,则=901减小故答案为:45;减小【点评】在反射现象中,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本题中反射光线的方向是不变的,入射光线改变方向,入射角会变化,反射角也跟着变化,找到几何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三、综合运用(6分+4分+4分+4分+10分=28分)18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 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要根据生活经验确定题目中提到的白色的“哈气”是什么,然后再针对其形成采取相应的措施【解答】答:水蒸气遇冷才能凝结成水珠形成“哈气”,司机采取的措施都是从抑制气体液化的条件入手的在冬季,司机用暖风提高挡风玻璃的温度,使水蒸气不能在挡风玻璃上液化而形成“哈气”;在夏季下大雨时,车外温度较低,关闭车窗后,车内温度较高,挡风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水蒸气在挡风玻璃上遇冷可以液化形成“哈气”,此时打开空调制冷,使车内温度低于挡风玻璃的温度,车内水蒸气不能在挡风玻璃上液化,从而起到预防“哈气”产生的作用【点评】明确题目中所说的哈气是什么,是解决此题的入手点19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A的位置,请画出:(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所以找到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第一关键,又因为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所以找到此光线的入射点是解决本题的第二关键,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本题也就基本完成了,剩余的就是连接A1、A2点以及人眼与光线的入射点之间的连接问题了,连接时注意连线的虚实和光线的方向问题即可【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A1关于水面的像点A1,连接A1与人眼,交于水面一点O,过O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A1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反射光线,如图;(2)A2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折射光线,如图:【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的折射规律和光在空气中发生反射的规律的综合应用,要熟记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才能灵活解答本题20如图所示,在x轴的原点放一点光源S,距点光源为a处放一不透光的边长为a的正方体物块若在x轴的上方距x轴为2a处放一平行于x轴且面向物块的长平面镜,则在正方体x轴上被点光源S发出经长平面镜反射而照亮的长度为a【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一定过电光源的像点,作出点光源的像点,补出第一条的反射光线交不透明物体右侧的地面于点B,第二条的反射光线交右侧地面于点A,则AB区域即为不透明物体右侧被照亮的范围【解答】解:先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点光源S的像点S,因为S距离平面镜为2a,则S距离平面镜也为2a,那么镜中的像S与点光源S相距2a+2a=4a;连接SA,光反射到D点,连接SB,光反射到C点BE=2a,SE=3a,SS=4a,由=得:=,则SC=,SF=AFSA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SD=4a,则CD=SDSC=4a=a故答案为:a【点评】在作光源照亮的某一范围时,最关键的问题是作出被照亮范围的边缘光线,用到所学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等知识去解决21小宇同学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0;(2)DE段物质的温度为98,这是一个沸腾过程【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图象中变化曲线呈水平方向的那一段,就是晶体的熔化过程,这个过程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该晶体的熔点(2)水沸腾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由图可知,图中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说明此物质是晶体,这个过程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该晶体的熔点,从图中可以看出熔点是0;(2)DE段对应为98温度不变,但不断吸热,是水的沸腾过程故答案为:(1)BC;0;(2)98;沸腾【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的时间、特点、状态等,已知条件不是在文字说明中,而是隐含在图象中,一定要注意从图象中搜寻有用信息22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 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在(选填“在”或“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2)记录小明所在的位置;(3)量出小明的位置与玻璃屏蔽门的距离(4)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刻度尺(选填“秒表”、“刻度尺”)(5)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之一)【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分析】小明在玻璃屏蔽门中成像,小明透过玻璃屏蔽门能看到广告牌,当小明的像呈现在广告牌上时,说明广告牌在小明像的位置上,用刻度尺测量小明到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求出广告牌和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解答】解:(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广告牌在小明像的位置(2)记录小明所在的位置(3)测量小明的位置和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求出像距(4)实验时要用刻度尺测量小明到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5)测量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间接知道广告牌和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根据是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1)在;(2)小明所在;(3)玻璃屏蔽门;(4)刻度尺;(5)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点评】本题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一个具体应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能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四、实验与计算题(7分+5+10分=22分)2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用搅拌棒搅拌(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4(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00.511.522.533.544.55温度/8620000012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4)由图象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选填“变化”或“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为了能使固体物质均匀受热,常用水浴法,若物质的熔点较低,可以不对其加热,还可以用搅拌棒进行搅拌,这样不仅能够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数据;(2)在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时,不仅要记录其温度的变化情况,还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情况;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4)冰是晶体,结合图象可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2)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3)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4)由图象知,冰达到熔点后熔化,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慢;用搅拌棒搅拌;(2)状态;4;(3)见下图:(4)不变【点评】此题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考查了学生对水浴法的应用及理解,同时考查了熔化图象的画法及晶体熔化时的特点24小华设计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的像: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重合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实验记录如表所示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光屏上的像玻璃后的像很近无缩小正立较远无缩小正立很远无缩小正立小华得出的结论是: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要使像与物重合,应选择相同的蜡烛;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得出实验结论【解答】解: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重合(确定像的位置)由图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答案为:相同;重合;正立;缩小;虚【点评】此题主要是学生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基础上,试着探究凸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求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探究过程,能够进行类比探究,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对于探究实验的常规步骤要熟练掌握,只有在掌握步骤的基础上才能熟练的完成探究实验25今年暑假,明明乘火车去上海观看世博会长为120m的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40m/s的速度匀速前进,乘务员在车厢尾部听到火车鸣笛后迅速以3m/s的速度往车头方向赶,此时列车刚好上桥当他走到车头时恰好听到从前面山崖传来的回声,列车也正好通过大桥求:(1)大桥的长度;(2)火车鸣笛时距山崖有多远(忽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耗,声速为320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先根据乘务员的速度和路程求出所用的时间,此时火车通过桥的时间与乘务员行走的时间相同,然后根据火车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求出火车通过的路程,则大桥的长度等于火车通过的路程减去车长;(2)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声音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减去大桥的长度即为火车鸣笛时距山崖距离的二倍,从而进一步求出火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解答】解:(1)由v=可得,乘务员从车厢尾到车头所用的时间:t1=40s;火车通过的路程:大桥的长度:s2=v2t2=40m/s40s=1600m;大桥的长度:L=1600m120m=1480m;(2)由v=可得,声音在40s内通过的路程:s3=v3t3=320m/s40s=12800m,则火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s=(s3L)=(12800m1480m)=5660m答:(1)大桥的长度为1480m;(2)火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为5660m【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乘务员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求出时间,注意火车、声音以及乘务员行驶的时间相同;并注意回声是指来回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