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人民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58085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三)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江苏镇江一模)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可分为公子、卿大夫、士三层;到战国时期,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种变化说明()A等级制度逐渐消失B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儒学思想产生影响 D官僚政治已经确立B战国时期等级制度仍然存在,并未逐渐消失,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变,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大夫或士大夫”称谓含义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大夫或士大夫”称谓变化与儒学思想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官僚政治已经确立,故D项错误。2(2019河南联考)春秋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认为:“恶是自然,而善”却是人为的,只有用礼义对人性加以节制、改造,才能把人导入善。”材料中的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孟子 B墨子C韩非 D荀子D根据材料中“恶是自然只有用礼义对人性加以节制、改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荀子的“性本恶”思想,故D项正确。孟子主张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改革和法治,排除A、B、C三项。3孟子认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而这一权利属于天,否定了由天子个人的意志决定帝位传承方式的观点。并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可见,孟子主张()A君权神授 B以民为本C天命有常 D天人感应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意思是“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由此可见,孟子主张以民为本;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4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A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C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D对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批判C依据“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得出君与民的关系如同舟与水的关系,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故C项正确;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不是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故A项错误;此时君主专制还没有建立,故B、D两项错误。5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该思想属于()A儒家 B墨家C道家 D法家B材料“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体现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故选B项。A、C、D三项的思想主张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6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这反映了道家()A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B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C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D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A由材料可知,知道家推倒一切旧制度的真实目的是建立新制度,所以无论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还是“小国寡民”的社会,都只是手段和措施,其根本目的在于结束春秋战国的战乱局面,重建社会秩序,故A项正确;B、D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7中国著名哲学史家詹剑峰曾说:“凡物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与他这一认识较为接近的观点是()A万物一齐 B仁者爱人C道法自然 D严刑峻法C由材料信息可知,材料观点认为,自然界外物发展变化并不因为人的活动而改变,即材料强调要顺应自然,故选C项;“万物一齐”的意思是世上的万物是一样的,不符合顺应自然的意思,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法家思想,排除B、D两项。8孔子援引古代权威周文王和周公来支持自己的学说;道家为了能胜过儒家,请出伏羲、神农等;法家却主张“美当今”,反对“法先王”。这主要表明()A儒、道两家倡导兼容并包原则B法家因注重改革而受民众欢迎C法家更具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D儒、道与法家的服务对象不同C由材料可知,孔子和道家为提升自己的地位,纷纷从历史中寻求支持,法家则重视当今时代的改革,反对学习先代,体现出法家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C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兼容并包”,A项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众的态度,B项不正确;三者均是为统治者服务的,D项不正确。9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B“仁者无敌于天下”“一同天下”“一心定而王天下”“令行禁止于天下”表明各家都主张统一,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10西汉陆贾说:“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吸取这一教训,西汉的做法是()A奉行儒学,以德治民 B封诸侯王,因俗而治C设中朝官,强化君权 D清静无为,与民休息D材料“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反映了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故西汉的做法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故D项正确;西汉初没有奉行儒学,故A项错误;封诸侯王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设中朝官,也与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无关,故C项错误。故选D。11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天生就善的“圣人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的“中民之性”、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的“斗筲之性”。其区分人性的目的是论证()A刑罚在对万民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B君主权威至上的重要作用C加强君权施道行王教化的合理性D后天教育可以促进人性向善C材料中“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是对人性进行的分类,主要是适应汉武帝时期思想统治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思想教化,不是刑罚,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加强思想统治,不是强调君权至上,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论述后天教育的作用,故D项错误。12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天”的哲学的目的是()A神化儒家学说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C由材料信息可知,董仲舒以“道德之天”为核心,将“仁”与“天”结合,其主要目的是要求君主效法道德之天,进而把儒家的仁德之政与西汉的治国策略相结合,以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独尊儒术”,故A项错误;董仲舒改造儒学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天人合一”,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苏北四市一模)儒、法两学派思想是古代中国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性而已(如果只有本性),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荀子材料二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呵斥)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1)根据材料一,归纳荀子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政治背景。(15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韩非子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秦朝施政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问主张,根据“今人之性,固无礼义”得出人天性不知礼义(或人性本恶);根据“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得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获取礼义;根据“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得出礼义规范个人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背景,根据所学知识,从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分析。第(2)问主张,根据“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得出以法治国;根据“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得出厚赏;根据“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得出重罚;根据“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得出法令统一。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消极:造成暴政,激化矛盾。答案:(1)主张:人天性不知礼义(或人性本恶);通过学习、思考获取礼义;礼义规范个人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背景: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封建制确立),礼崩乐坏。(15分)(2)主张:以法治国;厚赏;重罚;法令统一。影响:积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消极:造成暴政,激化矛盾。(10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是考试大国,也是考试古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广义上的考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逐渐形成了包括考试制度、考试观念和行为等方面在内的“考试文化”。中国古代繁荣的农耕经济为考试提供了物质基础。小农经济孕育了务实中庸的思维模式、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些都影响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指引着知识分子参与到考试中来,城市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进步又使大规模考试成为可能。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更是因其蕴含的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被欧美国家广泛借鉴,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这一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材料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看似只要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关就可以,实则不然。材料内容特别提示了我们答题的主要方向,即经济作为物质基础的作用以及政治对文化领域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答案:示例一观点:经济发展(生产力进步)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2分)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促进“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宋元时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并壮大,推动了文学的世俗化、平民化,如宋词、话本、元曲呈现繁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早期反专制思想出现,传统儒学发展到新阶段。(10分)示例二观点:政治制度发展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2分)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瓦解,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政治条件。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大一统”局面的需要,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促使知识分子批判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工商皆本等,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10分)-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