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第二次学调历史试卷B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3993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期第二次学调历史试卷B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上期第二次学调历史试卷B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上期第二次学调历史试卷B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期第二次学调历史试卷B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社会形态B . 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起始于170万年前,终止于公元前21世纪C . 原始社会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时期D .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2. (2分) (2019七上大洼期中) 使河姆渡、半坡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 学会建造房屋B . 自然环境的变化C . 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D . 掘井引水方便3. (2分) (2019七上福田期末) 有诗云:“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占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 A . 北京人B . 河姆渡人C . 半坡人D . 山顶洞人4. (2分) (2016七上潜江期中)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 .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B . 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C . 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D .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5. (2分) (2017七上南京期中) 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为“夏传子,家天下。”与此有关的制度是( ) A . 奴隶制B . 世袭制C . 禅让制D . 封建制6. (2分) (2016七上相城期中) 盘庚迁都于殷的主要作用是( )A . 巩固了中国北方边疆B . 使商朝统治稳定一下来C . 促进了商朝农耕发展D . 争取到了人民的支持7. (2分) 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编钟,出土的省份是( ) A . 湖南B . 湖北C . 陕西D . 四川8. (2分) 晋文公名重耳,他曾经在外流亡多年,到过楚国,得到楚成王的帮助,离开时,他做出承诺,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定要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后来晋楚交战,晋文公信守诺言,巧妙用计,大败楚军。这次战役发生在( ) A . 牧野B . 城濮C . 桂陵D . 马陵9. (2分) 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富国强兵”的是哪一条( )A . 建立县制B . 承认土地私有C . 奖励耕战D . 允许土地买卖10. (2分)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彩迷人。请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字体( )甲骨文 小篆 金文 行书 隶书A . B . C . D . 11. (2分) 如果你要了解孔子的言论,你需要去查阅( )A . 道德经B . 孟子C . 春秋D . 论语12. (2分) (2015七上泉港月考) 在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局面出的原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B . 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地冲击,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时期C . 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D . 当时国家是实现了统一,人们有言论自由13. (2分) (2016七上石柱月考) 香港歌星刘德华一曲中国人唱遍了华夏神州,其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华大地上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 )A . 夏B . 商C . 周D . 秦14. (2分) (2017七上广东期中) 下图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与图中对应的朝代是( )A . 夏朝B . 秦朝C . 元朝D . 清朝15. (2分) (2017七上南京期中)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与材料中的人物有关史事是( ) A . 建立张楚B . 巨鹿之战C . 灭亡秦朝D . 约法三章16. (2分) (2016七上北海期末) 东汉初年,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被称为“光武中兴”,它赞扬的是谁的功绩?( )A . 王莽B . 刘秀C . 刘邦D . 刘彻17. (2分) (2016七上宜兴期中) 中国古代把“社会安定,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裕的统治时期”称之为“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和谐“治”世是( )A . 文景之治B . 光武中兴C . 开元之治D . 贞观之治18. (2分) 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 )A . 长平之战B . 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C .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D . 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19. (2分)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实质上是( )A . 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B . 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之间的关系C . 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D .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20. (2分) (2017天山模拟)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一词,他把丝绸之路的开通定在公元前114年。其依据应该是( )A . 张骞出使西域B . 西汉与乌孙和亲C . 汉武帝大败匈奴D .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21. (2分) 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是人类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下面哪一古代人物的创新体现过这一点( )A . 李冰B . 蔡伦C . 李时珍D . 毕昇22. (2分) 袁浩同学要制作介绍古代中医学成就的网页,下列人物可以选作素材的是( )张仲景 华佗李时珍 宋应星A . B . C . D . 23. (2分) 如果你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导演,下列场景中唯一有可能在剧中出现的是( )A . 官渡之战前,袁绍通过运河将军队迅速调往前线B . 曹操用齐民要术指导屯田农民提高生产技术C .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发射火炮、火箭,点燃曹军的战船D . 在手术之前,华佗先给病人服下“麻沸散”24. (2分) (2017七上连城月考)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这部史学名著是( ) A . 汉书B . 后汉书C . 三国志D . 史记25. (2分) (2017七上滨海月考) 道教在我国形成是在( ) A . 春秋时期B . 战国时期C . 西汉时期D . 东汉时期26. (2分) 史记记载了从中国上古开始到西汉时期,长达3000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下列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 刘邦建立汉朝B . 项羽自刎C . 陈胜起义D . 刘备建蜀国27. (2分) (2016七上长春期末) 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 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B . 刘邦在成都建立蜀汉C . 曹操建立魏国D . 诸葛亮派船到达夷洲28. (2分) (2017七上徐州月考)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 A .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B . 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C .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 . 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29. (2分) (2018九上邗江期末) 三国时代,斑斓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 . 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B . 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 .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D . 孙权称吴王,吴国建立30. (2分) (2018九下大兴模拟) 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北民的大量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国家统一社会秩序安定江南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5分)31. (20分) (2017怀化)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此次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中国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会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于什么时候?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谁?(2) 明朝前期,明成祖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决定派谁出使西洋?他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3)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了顺应这一趋势,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那一个国际组织?(4) 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融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潮流?32. (25分) 歌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材料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材料四:“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材料五:“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 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3) 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4) 哪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5) 哪次会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5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