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1课描龙画2.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8841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第1课描龙画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四年级第1课描龙画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四年级第1课描龙画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 描龙画凤教材分析 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涉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上下数千年,龙已渗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与沉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成为一种符号与一种血肉相连的感情!“龙的子孙”“龙的传人”那些称呼,常令人们冲动、发奋、骄傲。 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从细致观察和深入描画上都有进一步的提高。而且,本课和前面接连的两课都是线描练习,并且是递进关系。因而,从此意义而言,盼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很好地掌握目的。 教学目标 1.观赏装饰造型的艺术品,了解龙凤的造型特色及利用的多样性。 2. 能够用线描的方式,运用龙凤纹样进行装饰画练习。 3. 使学生愿意了解中国传统的龙凤文化。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的龙凤文化。教学难点能够运用龙凤纹样进行装饰画练习。 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初步了解 了解龙凤的艺术形象是本科研讨学习的本体,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感受龙凤造型的艺术魅力。 二、深化研讨 欣赏呈现在陶瓷、修建、服饰、书法等诸多方面的龙凤形象,感受到龙凤形象是和我们的社会、历史、文化亲密相关的。 教师引见:龙凤的来源;主要历史时代龙凤的造型特征及色彩特性;龙凤与官方习俗节日;龙凤在文学、艺术等各种文明形式中的体现;龙凤的精神意味等,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巧,创造性地对待答题。 三、自由创作 学生围绕主题自由创作,然后先归类整理或列出和美术相对密切的条目,然后,让学生以分组或者个人的形式,应用网络、书籍、影视、访问等形式进行探究活动,然后散中发表个人的成果,得出结论。四、教后札记 第二课 昆虫与花朵 教材分析 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现今已知的昆虫品种超过 100,000 种,占已知动物品种的3/4到4/5;昆虫与人类有着极端亲密的关系。已知对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益虫约有 10,000 种以上,尽管人们用尽各种措施防治害虫,全世界每年仍有20%的农产品被害虫毁掉。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人死于疟疾等由昆虫传播的疾病。当然,很多有益的昆虫,如蜜蜂、蚕等,已成为人们所利用,至今仍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花卉也是种类繁多,形态万千。人们爱花、养花、赞美花,花早已是美的化身,是美好幸福的象征。学情分析 通过观察昆虫,探索神奇美妙的大自然,懂得了劳动的光荣和成功背后的汗水。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从引导学生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也轻易见到的昆虫与花卉入手,仔细观察和描画自己喜欢的昆虫与花朵的不同形态,并将其组织在自己的画面中。同时也使学生对大自然中独特的微观世界有进一步的了解。唤起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生命奥秘、珍爱生存环境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细心观察,精致刻画昆虫与花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2.通过在画面中组织昆虫和花朵,提高学生对画面美感的把握能力。 3.通过对昆虫和花朵的表现,使学生感受美术语言的神奇,唤起学生对生命与环境的热爱,使之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描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教学难点精细描绘昆虫与花朵。课前预备 搜集昆虫与花朵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引出主题 出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昆虫,让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特征、姿态。 二、分析作品 1、指点欣赏作品,学习线条的细粗变化。同时介绍画的简单知识,强调认真观察在绘画中的主要作用。 2、欣赏学生优秀作品,侧重讲他们的不同处置手法。进一步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 3、学生讨论。学生欣赏、了解、重点观察在绘画中的作用,分析观察各种动物的构造与花纹。 三、完成作业 学生仔细观察,并用既定作品构图;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仔细观察,完成写生 。 第二课时 一、回顾知识 简略温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结合上节课的完成情况,让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各种动物,您发现了他们有哪些特征? 1、 说一说,所画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 动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二、继续创作 1、以小组方式进行研讨、讨论学生作画。 2、学生继续作画,教师巡视辅导。要强调用线时,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层次等变化三、展示评价 1、小组自评。 2、全班互评。 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形作概括性的评价。 小组提交较好的作业。四、教后札记 第三课 自行车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入手,通过观察其形状、了解其结构、总结其形态特征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并尝试用线的形式把自行车的整体形态或局部特征表现出来。 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造型表现能力的写生练习课,通过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对自行车的特点和结构进行恰当的探究,并引导他们尝试利用各种线条表现自行车的不同外型结构或细部特征。可以通过对自行车的发展史、自行车中的人性化设计、自行车与交通安全等相关知识的解说,拓展学生想象空间,使学生在用线条表现自行车的同时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例如可以加入设计个性车或设计个性零部件等环节。这样会使所描绘出的自行车愈加生动,同时也使学生的个人思惟和感情得以宣泄和表达。 教学目标 1.通过多角度观察、分析、描绘自行车,提高学生观察和运用线条的能力。 2.使学生体验观察与发现的乐趣,感受线条的神奇,培养他们用线条表现形象的乐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教学难点用写生的方法描绘自行车。 课前准备 课本和相关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出主题 开门见山直接引出主题自行车。 二、深入分析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条有什么不同? 你还见过哪些不同外形的自行车?它们有什么独特特征? 再看这几幅图的区别,你能说说有什么不同? 提问:想不想画自行车? 2、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上的学生作品,是用什么来表现画面的。 3、展示几幅巨匠作品和部分学生作品,让学生讨论:这些画为什么画的好,哪些地方不足等等。(要求注意观察线条的变化,粗细,淡浓等等) 三、演示示范 1、教师演示:从自行车最远的部位开端,掌握好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详细画出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用肯定的线条画出部分特点。 2、教师示范自行车的写生方法。 四、布置写生 把学生带到室外,进行实物写生。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评价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展示几幅写生的局部较好和整体较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六、教学札记 第四课 趣味小台历 教材分析 台历是学生平时常常见到的东西,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大家记忆时光,同时还能起到记录事情和备忘录的作用。现代的台历设计得越来越美观,越来越个性化,选取的材料越来越考究,制作也越来越精致。因为其玲珑、雅观、实用、个性化的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学情分析 课本中挑选了各具特点的学生作品,从材料、制作手法、创意上都有不同,在开展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般学生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制作有趣的台历。 2.在制作台历中,理解如何合理地布置学习和生活时间。 3.喜欢用各种材料制作台历,点缀自己的生活空间。 教学重点学生能过自己动手制作有趣的台历。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创造性的利用材料制作新颖、有趣。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材料和有特色的台历。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让我们打开台历来看看吧。台历有什么作用呢?台历放在什么地方?我们来给新的一年或新的一周制作一个台历好吗? 二、欣赏分析 出示台历范品:台历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台历要搁稳在桌上,必需坐起来。怎样使小纸片坐起来?生尝试动手,请几位学生上台试着做。 怎样让合好的基座愈加有趣呢?师示范用对折的办法,将基座剪制成双兔形状。 讨论:你有什么新的设计主意和创意? 学生尝试第二次创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使制作更精致? 三、学生作业 讨论: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日历? 四、展示评价 评比最“开心”的台历。 带着这些问题的学生在观察时会更有针对性,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五、教学札记第五课 行走的动物 教材分析 制作会行走的动物,可谓历史久远,如三国时,诸葛明设计的“木牛流马”,当代曾经有人成功仿效;木偶剧中,艺人操作的木造动物形象;皮影戏中能动的皮影动物形象;现代儿童玩具如用手拍、口吹等“驱动”的折纸“小青蛙”;利用“发条”机械动力或者电机驱动的各种玩具动物等,这些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完善结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丰富着孩子们的生活。 学情分析 通过教学拓展的学习,意在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为了表演、展示、评比,动脑筋,找材料,想办法让动物动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表演展示,给学生以发表创做意图的空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活动,掌握“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平面创造的思想方法、造型方法和驱动行走的科学方法。 2.通过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形成程序严谨的操作认识。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增强学生关注“动物美”、关注“废物美”、寻求“艺术美”的审美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立体造型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如何让动物动起来。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知识和图片。 教学流程 一、赏析图片 通过观察动物图片和废旧材料图片,进行组合联想,引导创作思维。 二、分析探究 小组讨论:平面造型组合方法和动物行走的方法。 剖析各种动力驱动行走的方式、了解相关材料。 三、自主创作 小组集体合作,各有分工制作,表演、竞赛、展示。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生采取的“动”起来的方法。 四、展示评价 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相结合的评价。 重要关注作品的新鲜性、适用性等原理。 巧妙的利用材料的质感、色彩、形态是本课的重点,使学生能根据搜集材料的具体形态、色彩、肌理等可能性,进行有效的创造。五、教后札记 第六课 老鼠嫁女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册第六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范畴。这节课涉及的是民间剪纸艺术。剪纸在我国民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曾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剪纸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十分简单,易于操作,造型的概括性很强,表现内容丰富多样。 教材就老鼠嫁女这个有趣的民间故事,让学生了解剪纸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点,学习剪刀造型的基本技巧,并通过几种基本技法的学习来表现出小鼠的根本特征,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概括能力、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剪纸作为学生活动中不可缺乏的材料,在美术课程当中有相当的比重。因为剪纸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学生易于掌握和操作。新事物的表现手法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剪纸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锤炼和提高,学生们在高兴的活动中能创造出丰厚多彩的作品,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 设计思路 以小老鼠的形象贯穿始终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剪纸的乐趣。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运用基本的剪纸技法单独来完成创作内容。 一、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引出老鼠的形象特征。二、通过老鼠嫁女的小故事展示出生动有趣的剪纸造型,由此,使学生了解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三、认真观察剪纸作品与画的区别,并分析出剪纸常用的几种剪法。四、通过老师的示范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剪纸的基础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想象老鼠嫁女时的热烈场面,打开学生的思路,把握基本技法进行创作。五、单独欣赏作品,让学生对自己或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传统艺术剪纸,掌握剪纸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剪纸的赏析和制作,了解民间剪纸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对物象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师生、生生的真挚交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基础技巧的掌握。教学难点所剪老鼠形象造型逼真,特征明显。 课前准备 教师器具:剪纸作品若干幅、剪刀、彩纸、铺板。 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猜谜语引出主题,讲老鼠嫁女故事。 二、分析比较,不同感受 师:出示的示范作品是哪种形式? 观察分析:它和平时画画有什么不同吗? 三、激发兴趣,引导创作 用剪纸的方法来表现老鼠嫁女的热烈场面,示范剪法并讲授: a)剪出大形象:特性,静态。 b)剪出花纹:对折剪。 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你要剪一个什么样的小老鼠,它在嫁女的队伍里做什么? 四、体验创作,教师提示 1、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2、对学生有目的的指导: a)强调老鼠的特点,提示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b) 大胆入手,概括外形。 c)用什么剪法来装饰? 五、展示欣赏,交换评价。 评价要点:1、老鼠形丰满,装饰到位。 2、创意新鲜,想象力丰富。 3、学生之间互相欣赏评价,提出建议。六、教学札记第七课 色彩的冷暖 教材分析 色彩感觉有冷暖差别,色彩的冷暖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冷暖感觉实为触觉对外界的反映,当太阳晒到皮肤上,或每当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时,我们都会觉得暖和。当站在湛蓝的大海边,在蓝色的高山顶以及蓝白色的雪地上时,我们会感到凉爽。久而久之由于经验及条件反射作用,使视觉变为触觉的先导,当看到红、橙、黄等色时就感到温暖。看到蓝、蓝紫、蓝绿时就觉得冷。这是从生理及心理条件反射的角度谈色彩的冷暖。 学情分析 本课所出现学生绘画作品中有冷色调、暖色调、冷暖对比色调。冷色调中有小面积的相对暖或比较暖的色彩与之对比。相反,在暖色调中也有小面积的相对冷或对比较冷的色彩与之对比,使统一中有变化。冷暖对比色调中,冷暖色所占面积相对接近,但总有一方强一些,一方弱一些,以达到和谐效果。无论哪一幅的色彩冷暖都很好地与所表达的内容相谐调,使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给学生的创作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色相环,认识冷色和暖色,了解色彩冷暖的基本知识,能够意识到色彩的冷暖在艺术中和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通过创作实践,能够体会到色彩的冷、暖和作品主题、内容的重要关系。 3. 喜欢探索色彩的世界,愿意尝试用色彩的冷暖表现作品。教学重点认识冷暖色,了解色彩冷暖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色彩冷暖知识描绘画面。课前准备 准备和色彩冷暖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二、深入分析 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色彩有冷与暖。 三、讲解新课 1、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让学生来亲身感受。 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看哪位同学观察的细心。 教师依据回答情形小结:这是由于它们有不同的色调。通过观看比较,我们领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好比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橙色,另一个屋子涂成蓝色,两间房子给人的感觉差异便很大。两间房子给人温度区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因为橙色能加快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热;而蓝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减慢,给人感觉较冷。 2、结合生活实践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想我们刚才作品中所看到的,再联想一下可以发觉,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什么事物经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地面、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小结:看来我们自己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要常常注意观察事物,就能够帮助我们体会颜色外的冷与暖。比如:什么色彩属于暖色,什么颜色属于冷色。 四、作业要求 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画出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照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自主创作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强烈对比颜色,使画面产生对比中的美感。 调色时笔要洗干净,涂色要匀。 六、展示评价 评价学生作业,课堂小结:将学生作业分为冷、暖、暖色调中偏冷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全体展示。评出涂色较匀、色彩搭配较佳的作业,及时表扬鼓励。七、教学札记第八课 我的小笔筒 教材分析 在现代生活中,笔筒已不只作为寄存笔类的器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笔筒在外形、色彩和材质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个小小的笔筒,置于案头,显得趣味盎然,它体现出主人的品位与格调,表现出一定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展示了制作者的不凡才华。 学情分析 教材中的图片为学生展示了笔筒的制作步骤,学生可以通过图示掌握笔筒的制作方法。如:用泥工刀挖出简单的图案,或者用捏、堆、塑等方法制作小笔筒。另外,教材还向学生提供了用不同手法制作的笔筒,如用泥工刀刻出花纹形成镂空效果的笔筒,模仿树根制作的笔筒,有用泥捏出花朵做装饰的笔筒,还有用搓泥条的方法堆塑出的有趣的人物笔筒,都能给学生很多的启发。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把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并能合理运用切、挖、雕、塑等方法进行装饰。 2.学生愿意学习和了解泥板成型的基本手法,进行泥工练习。 3.通过设计制作笔筒,使学生逐步形成装饰、美化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泥版造型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这些方法。 课前准备 准备和笔筒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出示笔筒,了解笔筒的文化外延以及笔筒独特的欣赏和珍藏价值。 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造型装饰不同的图案,如笔筒的形状设计为竹节的外形,那么可以用熊猫的图案来装饰笔筒。使学生有目标有意识地进行加工装饰。 二、技法分析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造型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 把泥平均按压成片,用泥工刀挖出所要的图案; 把泥搓成条状盘成笔筒造型; 用泥工刀把笔筒的外表涂平整。 三、尝试创作 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探索新的表现方法。 如:用泥如何表现镂空效果,用泥表现不同的材料。 四、交换评价 主要关注点:造型独特、装饰有特色,实用、雅观等。五、教学札记第九课 用色彩画心情 教材分析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对不同的色彩也逐步形成了某些特定的感受和理解,并赋夺其特定的含义,如“绿色象征着生命与和平,红色代表着革命与热情”等。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利认为:“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入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在美术作品中,色彩往往是一种先声夺人的传达要素,把最直接的信息达给观者,色彩成了画家们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气氛,表达思想和感受的有利手段。 学情分析 色彩是最基本的美术语言,当孩子第一次用色彩涂抹时,就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一般来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会越来越倾向于用写实性色彩进行表现,不管是在描绘形象还是运用色彩时,他们都在有意无意地追求“真实”,但是这种追求“真实”的写实性色彩表达方式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的。 教学目标 1.欣赏画家名作,了解其运用色彩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色彩表达的感受和认识。 2.初步了解色彩这一美术语言,尝试大胆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心情。 3.愿意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心境。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色彩的这一美术语言,尝试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心情。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课前准备 准备和色彩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他的心情怎样的呢?他说的对不对?教师让学生用一种方式来表现,提问:有谁能把他的特征表现出来呢?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的? 二、讲授新知 1、你们想不想了解我的脾气呢?出示单色范画:谁来猜一猜:老师的心情有什么特点?你怎样发觉的呢? 点、线、面不同,表现的也不一样。而人的心情是多种多样的。 2、师出示彩色范画:教师这里有一幅作品,一眼看上去,与前几幅有什么不同啊?您感觉到是什么心情呢? 色彩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远比单色的更强,所以对心情的体现就更明显。 3、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看到,每种颜色都有它的代表性,每种颜色构成的对比也不相同,所以把他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让人联想到不同的心情。 三、分析 深入学习:不同的脾气及脾气的表现手法 这里还有几幅图,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作品当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发现吗?感受到什么了?然后在小组当中把你的感受、发现交流一下。 四、练习 由点、线、面和色彩的不同组合,能感受到更多的特点,而且还发现了多种的表现手法。如今,你们想不想运用刚才学得的知识来表现你所熟悉的人呢?这人可以是你的同窗,可以是你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是你的教师。 五、评价 1、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相结合 2、出示优秀学生的作品:我们的画还可以将它做成独一无二的工艺品,来点缀我们的生活。六、教后札记第十课 我的家、你的家 教材分析 “家”是一个充满着幸福、快乐、温馨的字眼,“家是心灵和身体的栖息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幸福的家。我们每个家的设计也都有不同的风格,无论房间的大小,还是色彩的使用,以及室内的陈设都流露出主人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思想。家居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室内陈设要有重点,有次序,房间家具的材料和风格要统一,家具要有恰当的比例,色彩和装饰风格要谐调等等,这些都是使房间产生舒适、和谐、美感的要素。其次,每个房间的布置又要根据不同的要有所区别,突出房间的功能性和适用性。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家居环境的设计,并创作一个本人喜欢的房间模型。以此来使学生的空间感,色彩搭配以及综合运用材料制作做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本的图片中,为学生展示了几种不同风格特色的房间设计,以及一些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家具模型,这些能够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在学习活动中,还安排了让学生勾画设计草图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制作前有明确的设计思路,避免漫无目的的制作,养成做事计划性和条理性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设计制作一个立体的房间模型,要求有简单的家具。 2.可以注意到室内空间物品形色的合理搭配, 3.养成做事条理的好习惯,并逐步形成设计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家居环境设计,使学生空间感、色彩搭配以及综合运用材料制作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学难点能够设计简单的加剧,并合理搭配室内物品。课前准备 准备房间的模型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展开讨论: 色彩搭配方面、家具设计方面、材料运用方面 二、自主探究 学生分组交流,把带来的各种材料进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从材料的特征、色彩等方面进行讨论,知道哪些东西适合做什么。 三、分组创作 制作家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巧妙利用现成材料进行添加、挖刻和装饰,还要充分应用材料现有的颜色等。 四、游戏评价 创设一个“串门”的情景,分组协作的同学可以派一名同学作为讲授员,带“客人”进行参观,并对自己小组中有特点的设计进行具体地介绍:色彩是否协调、家具是否适合房间的效果、家具的设计如何等等。五、教后札记第十一课 物象重组 教材分析 埃及金字塔前耸立的狮身人面像,安徒生童话中的小美人鱼,中国传统的图腾形象“龙” 这奇异的形象,吸引着人们的视线,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遐想。这种将一个或几个自然物象进行分解后再重新组合起来创造出新形象的手法就是“物象重组”,在艺术创作中、广告招贴中常常可以见到。利用物象重组的方法创造出的新形象,给人新奇、强烈的视觉感受。本课教学内容,给孩子新奇之感,学生易于接受,在这种近似游戏的绘画创作活动中,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 教材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呈现了汽车剑龙作品和埃及狮身人面像,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作品较有童趣,表现风格也不尽相同,能够给学生以启迪。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物象重组的方法创作出有趣生动的新形象。 2.学生通过创造新形象,获得形象思维和表现技巧的发展。 3.学生喜欢物象重组的练习,从中能够获得乐趣。教学重点学习物象重组的方法,创作出生动有趣的新形象。教学难点如何巧妙重组物象。 课前准备 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讲“小美人鱼”的故事入手。 欣赏埃及狮身人面像、美人鱼雕塑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 二、分析范作 学生欣赏、观察、分析课本上范品。 思考:这些形象是将哪些事物进行了重组? 它是怎样巧妙利用该事物的特点进行组合的? 组合后的新形象与原相对比,感觉有何不同? 帮助学生了解物象重组是怎样的一种表现方法,领会到物象重组所给人的这种奥秘独特的感受和独具匠心的魅力。 三、创作表现 可以采用绘画的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最直接也易于表达学生的创作思路;也可以采用画报拼贴,橡皮泥捏塑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四、交流评价 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拘泥于表现技巧上,关注不同的创意,要重点表扬。 五、拓展延伸 建议学生尝试利用电脑进行创作。六、教后札记 第十二课 多变的大自然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造型、表现”范畴的教学要求而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课题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灵活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选取“多变的大自然”这样的创作题材,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愿望。 学情分析 本课教材的主体课文语言生动,图片典型,能够很好的提示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和经验,教师应当充分的加以利用。学生作品从创作的形式和工具应用的角度上,给了学生提示。例如,愤怒的火山是用油画棒和水粉相结合,以浓重的色彩,表现出火山喷发时,强烈奔放的感受。狂风暴雨是以疏密组织不同的线,给人视觉上的对比,画面以单色为主,同样表现了小作者独有的一份感受。沙尘暴来了和山洪爆发则表现的是生活事件和场景。沙尘暴来了还应用了喷洒颜料的方式,很好地表现出沙尘暴来时那种黄沙漫天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能够选取恰当的表现形式,大胆表现对大自然的感受。 2.使学生逐渐形成关注自然的意识,同时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感受,是本课的创作基础,也是教学的难重点。 课前准备 查阅必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 分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对自然的变化要充分的感悟。让每个学生都能加入到交流和讨论中。 二、谈话交流 重点交流:学生对大自然的知识了解有哪些,对大自然最感兴趣的关注点在哪里,对自然灾害的观念和立场怎样等等。 三、自主创作 引导学生关注:选取怎样的表现形式和工具能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四、展示评价 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设计意图,不要拘泥于表现技巧上,关注奇妙的创意,要重点表扬。 结合自己印象最深、最打动自己的地方谈谈。五、教后札记 第十三课 我设计的新机器 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器的制造有了更加明确的用途,珍妮机使纺织益提高了40倍以上,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使工业摆脱了对自然能源的依赖,使出产效力几倍几十倍地提高,成为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通用便利的动力机器。在随后的发明中,发电机产生的电力代替了蒸汽动力成为新能源,电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机器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在工业、纺织业,农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在学生大胆想象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所以,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启发学生在设计新机器的时候,要注意体现机器的科技含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新机器如何为人类服务等方面做文章。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巨大贡献,能够合理利用材料进行创作。 2.提高学生充分表现设计意图的能力。 3.使学生喜欢用美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教学重点了解科技带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贡献,能够合理运用材料进行创作。教学难点如何表达出准确的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查找机器发展的历史和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 一、激趣揭题 提问:你目睹过哪些有意义的新发明,它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你觉得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利的地方,你认为可以设计什么样的机器来解决问题? 你觉得现在使用的机器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以为如何改进这些机器,能方便人们的使用等等? 二、深入讨论 出示不同历史时期的纺车图片,逐步让学生了解纺车演变的历程。 让学生把课前搜集的资料和有关的内容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教师恰当引导学生从科技的角度进行展示和阐明,进一步明白设计意图。 三、创作展评 创作的同时就可以进行展示,把好的设计展示给别人,以使其他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 作品完成之前,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推荐自己的作品,经过讨论推荐出最有创意、最有实用价值的新机器。四、教学札记第十四课 绘画日记 教材分析 绘画日记分文字部分和绘画部分。文字部分有日期、天气的记录,以及或繁或简的对事物的文字描写。画面可以主要用线描表现,也可以用其他各种形式。在画纸上,画面和文字可分别表现,也可把文字记在画面里,或把绘画穿插在文字中。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并应用到生活中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果学生能够长期坚持进行绘画日记的练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对生活细致深入的观察和感受,都有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材展示了两类学生作品,一类是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另一类是由同学们合作完成的绘画日记。学生用真诚的心、五彩的笔、生动的文字记录着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表达着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些作品对于其他学生会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绘画日记的表现方式,并能运用到生活中来。 2. 逐渐养成仔细观察和体会生活,认真表现生活的好习惯。 3. 愿意进行绘画日记练习并成为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一个途径。教学重点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学难点将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准备本人最得意的“绘画日记”的素材。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我们许多同学有记日记的习惯,大部分同学都用文字记录的形式,还有一种比它更直观、更形象的表现方式,是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学生结合范画,讨论分析绘画日记的特点。 绘画日记结构除了有绘画部分和文字部分以外,还要注意有纵式、横式、两头式等。文字部分还要有日期和说明。 三、训练 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挑出内容新颖的展示一下。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想象,鼓励大胆用色。 四、展评 让大胆的学生自己讲自己的绘画日记,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可以互相提问题讨论。五、教学札记第十五课 模板上的艺术 教材分析版画是一种间接性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本课主要是学习漏印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了解漏印的特点和表现力。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增进对漏印的认识和欣赏,体会漏印的制作乐趣,加强学习的趣味性。 学情分析 漏印版画丰富了儿童美术创作的语言,增添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体会漏印的特殊美感及制作乐趣。本课的教学还要注重漏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多了解一些民间漏印,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还要注意鼓励学生探索漏印还可以应用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掌握漏印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2.培养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 3.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感受排列的秩序美感。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习掌握漏印的工艺知识及技法。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技法并运用到生活中去,设计出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作品。 课前准备 版画材料 教学流程 一、欣赏激趣 欣赏一些形式多样的漏印作品,如杯垫、装饰花边、小电器的盖布、书签、年画、贺卡,以及漏印画,或连环画。 二、制作方法 教师示范漏印的制作方法。 三、尝试创作 制版时使用刻刀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刻版印刷时垫几块纸板或旧报纸在上面,免得把课桌划坏、搞脏。 四、评价交换 学生作品做好后,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交流作品的形式,展开互评。 教师的评价可以根据作品的构思、漏印的技术、画面的形式等角度作以评价,少采取鼓励性的语言,防止挫伤学生的创作和学习积极性。五、教后札记 第十六课 电脑小画笔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活动是让学生认识Windows体系中的“绘图”软件,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并逐渐掌握用这个软件的各种工具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为学生今后使用更专业的图形处理软件打下基础。本课是学生初次在美术课上用电脑来进行美术创作,后面的教材中还陆续安排有使用电脑进行绘画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使用的软件是Windows系统中的“画图”软件。 学情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软件的基本工具,并尝试使他们绘制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能体验新的造型方法带来的乐趣,并喜欢上它。 教学目标 1.把握Windows“画图”软件基本工具的使用。 2.能够利用Windows“画图”软件中主要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3.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电脑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Windows图画软件基本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能够利用Windows图画软件中主要工具进行简单绘画制作。 课前准备 优秀绘图作品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出示范画:你们知道这些画是怎样画的吗? 这些作品就是利用电脑小画笔制作的,这种美术表现形式称为电脑绘画。 二、讲述新课 1、认识电脑小画笔程序,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第一步是认识各类工具;第两步是构图,确定主题;第三步是制作。 2、布置作业:运用所学技法,每人利用电脑小画笔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三、学生制作 1、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指导、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2、展示制作优秀的作品,并且保存上去,打印后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依据。 四、评价小结 展示作业,师生评价,指出长处与不足。五、教后札记第十七课 正月十五闹元宵 教材分析 民俗活动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通过美术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是我们每位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因此,在本套教材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民间文化、民间美术的课程内容,本课便是其中之一。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或者灯节,在民俗中是很重要的节日,已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在元宵节,各地民俗活动丰富,更是带给孩子们一份独特的欣喜和感受。以元宵节为活动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综合探究活动,易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究认识,激发起他们的美好情感。同时,也利于广大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开发当地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 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软件的基本工具,并尝试使用他们绘制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能体验新的造型方法带来的乐趣,并喜欢上它。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2.能够利用废旧品进行创意设计制作,满足生活的需要。 3.在综合造型运动中,激发学生用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集体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制作。教学难点巧妙的创意及合理的设计。 课前准备 布置和点出学生对元宵节感兴趣的方面,利用查阅资料、拜访、上网、调查等形式进行了解。 教学流程 一、新课讲解。 1、观赏彩灯,了解彩灯的有关知识。 2、分析彩灯的构造和制作方法。 3、根据造型,讲授装饰办法。 依据画面需要固定好位置,勾画大致轮廓。 部分描绘,仔细刻画每一部分。 根据情况整体改动,加以装饰点缀,整理完成。4、学生阐述制作方法,加深印象。 二、学习活动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制作。三、自主创作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讲评 展示作业,师生评价,指出长处与不足。五、教学札记 第十八课 花鸟鱼虫 教材分析 写意花鸟画用色单纯明快,随意自然。一般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讲究墨与色的对比和巧妙搭配,墨因色而明丽,色因墨而沉着。画中色彩不受自然物象固有光、色的限制,常依据画面需要或个人爱好而随“意”赋彩。既可浓艳绚丽,又可清新淡雅,或以色代墨,或纯以水墨,均能各臻其妙,显示出一种浓郁的东方情韵和独特光彩。相对于中国人物画、山水画而直言,写意花鸟画在各方面所受束缚较少,因而在艺术表现上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画家的才干、个性和激情能得到充足的展现。作品在布局、笔墨、造型等方面皆能有大胆的处理,更能体现出画家的主观创意和匠心独运。 学情分析 从学生最易于理解和最感兴趣的花鸟鱼虫入手,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国花鸟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经典的中国花鸟画作品,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2.能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3.愿意欣赏中国花鸟画作品。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经典中国花鸟画作品,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学难点能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准备 中国花鸟画作品若干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先来听一听这首音乐表现了些什么?播放百鸟朝凤。拿起手中的笔把音乐中所听到的植物画上去。 2、展示作品后,自学书上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提问:了解本节表现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然后分组讨论:中国传统花鸟画绘画有哪些特征? 二、分析因为有着与西方不同的思维特征和从独特的笔墨写意中融合进去的绘画方法,中国现代绘画长久以来构成了自己不同的东方艺术系统,容易表现花鸟画的特征及意境。 学生再次自主欣赏中国现代花鸟画,并用一段话来表述对花鸟画的理解与感悟。 三、评价 师:怎样评价一件作品呢?有何标准? 再来看他人是如何评价的。 以欣赏的课本作品为例,介绍评价方法: 表示的对象是什么? 观察兰花、梅花、竹节和叶、菊瓣的笔墨意味? 画面的组成有什么特色? 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以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自己任选其中的局部临摹。感受一下画家在表现作品时的笔墨情趣。 学生代表站起来说所你的感受或展示一下学生的临摹作品。 四、小结 花鸟画作品抒发了画家热爱自然的情感。寻找一些有关花鸟画的美术作品,结合语文课上所学知识,写一篇300字右左的评论文。 五、教后札记全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的特点:、体现人文精神:本套教材把具体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渗透在广阔的人文背景中加以介绍和学习,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涵养丰富的人文精神,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中人的情感、态度的丰富性。、贴近学生生活:教材所选课题注重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兴趣,力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巧妙设计,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习精神:教材通过对学习内容和过程有意识的设计,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参与美术学习的全过程,掌握美术学习的方法,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本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色彩知识、线描、想象绘画、手工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花鸟画欣赏等。本册主要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三、教材重、难点:在循序渐进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教育、人文教育的教学要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提高美术素养,这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四、教学中所需要的器材:写生灯、画板、画架、剪刀、刻刀、实物投影仪、电脑、电教软件五、教具和学具:教具:彩粉笔、图画纸、多种彩笔、水粉工具、橡皮泥、手工工具及范作、教学图片、课件等。学具:彩笔、油画棒、图画纸、各色彩纸、废旧手工用品、橡皮泥、水粉用具、剪刀、刻刀、胶棒等。六、教学时间分配:本册教材共安排课时,机动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