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 10.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57202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 10.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 10.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 10.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第三部分 第十章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选择题(2010淮安模拟)右图为参加2009年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的陕北“安塞腰鼓队”。陕西省安塞县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回答13题。1.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B.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自然因素为主C.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人为因素为主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解析:人类社会之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已存在,故只能是自然因素;人类历史时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植被破坏、轮荒、开矿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答案:A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B.风力强盛 C.土质疏松 D.高原地貌解析:水土流失是塑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而土质疏松等又是发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基础。答案:A3.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解析:现代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人类也可以根治水土流失。答案:C2009年2月1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45题。4.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乙地坡度大且无植被覆盖,故乙地是四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答案:B5.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解析: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南方农村,如果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加剧水土流失;而南方水热条件较好,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答案:C(2008海南高考)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67题。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33弱1110.115541.31534.71541814很强290.532739.4710.82122519强280.31131.2510.4520.66.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相同降雨强度下,流失泥沙量由小到大是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故D正确。答案:D7.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 C. D.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混交林地泥沙量较小,油松幼林地(单一树种)泥沙量大,故正确。开垦坡地泥沙量最大,不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故错。荒草地与油松幼林地相比,降雨强度相同条件下,荒草地泥沙量小,故错。答案:B(2010湛江模拟)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810题。8.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解析:图中曲线显示,侵蚀强度与坡度的关系是040,随坡度的加大,侵蚀强度加大;4090随坡度加大,侵蚀强度减弱。答案:C9.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解析:坡面上侵蚀强度受坡度、径流量、流速、地表植被覆盖度等影响。坡度大,受雨面积小,径流量小,因而侵蚀程度低。答案:D10.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 B. C. D.解析:图中的鱼鳞坑由于地势低洼,可以拦截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在上方植树,有利于减少泥沙注入坑中,减少对坑的淤积。答案:B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读下表,回答1112题。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植被覆盖率(%)降水量(mm/30分钟)径流量(mm/30分钟)入渗量(mm/30分钟)产沙总量(g)减流效益(%)减沙效益(%)100609.7750.230.8580.7899.30856020.4639.541.5259.7598.77706027.3132.694.3446.2796.48606038.2421.7624.1124.7780.41406041.9118.0957.2917.5353.45206042.4417.5688.7516.5127.8906050.839.17123.0700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D.径流量随入渗量减小而增大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径流量随入渗量的减小而增大。答案:D12.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最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围是 ()A.20%40% B.40%60%C.60%70% D.70%85%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被覆盖率由60%增加到70%时,减流效益可以增加21.5%,减沙效益可以增加16.07%,这一变化幅度是最大的。答案:C(2010长沙模拟)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315题。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15.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解析:本题组考查东南丘陵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红色荒漠”的自然原因是水土流失(水蚀)的结果;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加剧了土壤侵蚀。江西省丘陵山区治理水土流失,应依据山区自然条件特点,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立体农业。答案:13.C14.A15.B二、综合题16.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图1)与黄河干流含沙量和流量变化示意图(图2),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图2中A、B两条曲线中,表示流量曲线的是,表示含沙量曲线的是 。(2)青铜峡至银川的一段黄河干流绕行在黄土高原的边缘,两岸附近还有一些沙漠分布,但这一段河水的含沙量却增加很少,试分析其原因。(3)在潼关下游的干流上建设小浪底水利枢纽,其主要功能是 。(4)下图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部分自然要素关联图,将下列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入相应的方框内,使知识体系成立。A.华北平原巨厚冲积层的形成B.农业生态条件恶化C.植被破坏严重D.水土流失严重E.河流泥沙含量增加F.“地上河”的形成G.黄土土质疏松H.降水集中,多暴雨I.华北地壳缓慢下沉J.渤海形状基本未变(5)图示地区成功地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如陕西省的六道沟地区在治理中采取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并推广新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解析:(1)河口以下的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故泥沙含量急剧增大。(2)从泥沙的来源(降水多、土质疏松)和去向(地势平坦导致沉积)两个方面分析。(3)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功能主要是防洪、减淤、防凌。(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三个原因:C、G、H。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河流含沙量增大。(5)根据所学的有关工程措施的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AB(2)这一段河流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支流少、来沙少;河流流经宁夏平原时,地势平缓,大量泥沙沉积。(3)防洪、减淤、防凌,确保下游安全(4)左三框为C、G、H(可互换);中间一框为E;右上框为J;右下框为F。(5)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引水灌溉。17.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石山区。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7.8万平方千米,其中综合治理面积4.5万平方千米,实施封育保护3.3万平方千米。材料2:南方丘陵地区农业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系统示意图。 (1)江南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试分析其原因。(2)比较黄土高原与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在地理背景上的差异。比较相同点不同点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3)南方低山丘陵区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过程离不开沼气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的好处有 ()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实现有机质还田将污染物资源化解决畜牧业的饲料来源A. B. C. D.(4)林草植被在材料2所示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吸烟滞尘,调节气候 D.绿化、美化环境(5)南方低山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是 。(6)要恢复植被,必须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燃料问题。解析:同样的水土流失面积江南丘陵损失大,可从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工农业分布及土层等方面分析。两地水土流失严重,相同之处要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因为农村能源结构以薪柴为主,当地植被破坏较严重,所以治理措施应以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为主。答案:(1)这里人均土地少,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量较高,同样单位面积土地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比较大。一旦表层较薄的土层被蚀去,石质裸露,恢复几无可能。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2)比较相同点不同点黄土高原土壤抗侵蚀力差,降水集中,多暴雨;人地关系紧张、开发历史悠久、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开矿后未及时复垦生态环境脆弱,植被恢复难,常规能源丰富南方低山丘陵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生长快,常规能源短缺(3)A(4)B(5)恢复地表植被(6)开发水电、开发沼气、营造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推广节能灶等。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