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六年级问题.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51115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六年级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五六年级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五六年级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里边处于大哥哥大姐姐的地位,他们一方面对母校和老师充满感情,另一方面又不满足于小学生活,向往进入新的更高一级的学习环境。六年级学生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他们在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其他实际问题上还很不成熟,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六年级学生接触社会的面比以前广,吸取的信息也更多,对社会现象和国内外新闻比较关心,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还不善于正确地进行判断与辨析。六年级学生敬仰英雄和名人,爱抄名人名言,想当英雄,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又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他们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比较熟练,但又不会觉得不屑做或不能坚持做;同学间在学习上的差距已较明显,部分同学有松劲厌学情绪。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1. 教学的语言材料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反映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例如Myself,My family, My school及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这些语言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简到繁、逐渐展开。2. 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韵律诗歌、寓言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3. 教学的语言材料真实、实用。学生在课上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二)语言功能、结构、话题、任务有机结合1. 以话题为核心,以功能和结构为主线,以任务型活动为目标安排各单元或各课的教学。2. 通过视、听、说、玩、唱、画、游、读、写、译等饶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习得”与“学得”结合,使学生逐步培养起初步的语感。3. 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输入,特别是声像材料的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拼读的习惯。小学英语教学不宜以语音、语法知识为主,切忌不顾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成人化教学。更不可追求英语学科高标准要求,要把握好程度和份量,不可超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小学英语课程规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如话题的范围和接触的词汇总量(600700),以及视、听、说、读、写、玩、演等活动能力的要求等应适合大多数学校。各地区学校的要求可以上下浮动,但切不可要求过高,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三)教学方法多样,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长,采用综合的教学路子。情景法、视听法、直接法、结构法、功能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浸法、折衷法、综合法等,只要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都可以采纳。2. 创设情景、相互交流、激励情意,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每当孩子们进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们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此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动机和情意受到了很大的激励。3. 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习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结合。通过大量的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的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4. 设计任务型活动(taskbased activities),开放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思维。这类活动,可以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进行特定的语言活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课堂上所设计的任务一般都要给一些语境(图示或文字说明)和词语提示,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启发学生动脑思考(brainstorming),这不仅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求同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更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四)教学组织和课堂安排灵活,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 短时间、高频率、保证学生多次接触英语和足够的实践量。由于小学英语课每周仅可能有23课时,为保证让学生多一些接触英语,可把一整节课(45分钟)改成两小节课,这样每周至少有4次英语课。在一些大城市里,理想的做法是上小班课,以2030人为宜,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效益,加大每个学生的实践量。2. 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3. 课堂上课桌椅的摆放形式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秧田式、半圆式、全圆式、双圆式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这样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互相关心,合作的团队精神。(五)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优化教学过程1. 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投影、录音、录像、CD、VCD、DVD等多媒体软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还可以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的示范,即语言使用的场合、时间、对象等,而且还有体态语(body language)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示范。2. 多种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4.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过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一点对课时少的小学英语课尤为重要。(六)运用激励机制,评价形式多样化,鼓励小学生积极进取1. 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的成绩和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可采用口头表扬和精神奖励的方式,如奖给小红花、红星、纸制奖牌等。特别要注意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2. 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低年级(三、四年级)以口语活动为主,高年级(五、六年级)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口试检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试主要检查听和读的技能。这里介绍一种评价的方式,即项目(project)。请看All about me 这个项目。这个项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必须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autonomous learning skill)、思考能力(thinking skill)、查考能力(reference skill),还要有与同伴合作学习的精神(cooperative learning)。当他们完成这个项目后,让各组学生设计封面,把自己的作品装订成册,在班里展出。这种展示学习成果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成功感,因而能增强他们的信心。Project这种活动可以用于评价,也可用于日常教学。在形成性评价中使用这种方法不仅仅可以测试出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测试出学生的能力。(An examination is to see what the students know. A project is to see what a student can do.)1、对培养兴趣认识。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一般来说,小学生刚从学龄前的游戏活动进入系统的学习阶段,他们对学习的动机比较模糊,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就是兴趣,而兴趣又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性因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握好小学生的初步兴趣,这种初步兴趣就是学生在开始学习英语时有一种很强的好奇心,而这种初步兴趣是极不稳定的。作为教师要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升华为热情和爱好,就要在教学活动中下工夫,要懂得童年期的心理特征,要懂得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不是来源于英语语言本身,更多的则是来自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形式。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形式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那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初步兴趣就会丧失殆尽,更谈不上对英语的热情和爱好了。2、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因素。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哪些呢?首先是英语老师自己。阿兰佩斯说过:“在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是教师本人,他要提供信息,唤醒和训练学生的某种兴趣,某种能力。”作为一名老师,对工作要有热情和责任心,在课堂上,你要想办法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你的身上,这就要看我们老师上课的技能和技巧。如果老师的态度过于严肃,一本正经,教学方式过于死板,仅仅要求学生读、背、写,这肯定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小学生来说,犹如刚学飞行的雏鸟,他们需要呵护。因此,在所有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中,教师的影响最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还包括: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考试和教材的影响等。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兴趣。打个比方说,就像一出戏,老师是导演,学生的演员,教材则是剧本。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情感、习惯、语言、心理等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尽量挖掘教学中新奇有趣的东西,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在活动中他们才能主动参与,对学习内容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并能达到教学效果。 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应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教学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干扰,并辅助以手势、动作、表情等,让学生边听边理解老师的意图。用英语组织教学,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吸引学生的主意力,使其产生兴趣。长此以往,还能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入竞争机制,注意差异,创造成功机会,给予激励评价。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儿童更是有很强的表现欲。老师要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学生一旦领略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一定会增强学习的内动力,提高学习兴趣。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增强学习兴趣。二、在教学活动中,要有轻松和谐的语言教学氛围1、以情感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付以真爱,要以情感人,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老师和学生对英语教与学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情感的积极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是老师、也是朋友教师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学生面前是一名教师,而且更要注意与学生做知心朋友,要使学生觉得你亲切可敬。在教学中,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而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教师是语言活动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也是关键作用。教师的思想、教学态度、性格、志趣和情感等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在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和蔼,平易近人,语言里要流露出安慰和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任何训斥、讥笑和讽刺都不利于双边活动的开展,还将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关心、帮助学生,积极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对有困难的学生更要耐心帮助,同时鼓励他们要互相关心和帮助。只有老师给学生以真爱,把他们当成朋友,学生才会大胆地、主动地、毫无顾虑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学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三、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培养技能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到,小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还很弱,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灌输大量的语言知识,要充分利用图片、挂图、实物、多媒体、录音、录像等教学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游戏、英语竞赛、表演、英语歌曲、儿歌等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才能使学生的听力、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要重视英语的基础训练,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地运用英语的基本技能。在培养习惯方面,教师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的同时,要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运用英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多听、多说、敢于大胆开口,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另外,书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之一,从小学起教师就应当狠抓学生的书写教学,并常抓不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要起到示范和身教的作用,教师自己的书写首先要做到工整和规范,这样才能做到言传身教。 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时,要始终把以上三个特点融于教学之中,因为,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有轻松和谐的语言教学氛围,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而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好英语的保证。培养兴趣的方法:1、故事引导,营造气氛低年级学生,天真烂漫,爱听故事是他们的本性。每次上新课,我尽量以讲故事开头,来导入新课。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讲课的正题中去。通过小故事开头,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联系生活,培养兴趣这一点尤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们要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从生活中产生问题,会给学生亲切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让他们发现,原来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如此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能解决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这就充分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本质。通过有意识地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孩子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孩子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一定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3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电脑多媒体教学集声、色、光、图为一体,在数学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其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我在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讲解中,一般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多种感观同时受到刺激,对枯燥的知识产生形象而深刻的记忆,而且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把知识点分解成动态的画面,产生动画片般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4游戏教学,寓教于玩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注意力易分散是儿童的特点。有研究表明,他们的注意(有意注意)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如果能妥善地引入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势必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课堂气氛妙趣横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当然,其尺度要把握得当,否则有误人子弟之嫌。5激励评价,快乐数学小孩的学习受情绪影响比较大,他们需要不断地肯定、鼓励和赞扬,以增加其成就感和自信心,这样就会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激发他们不断努力,取得新的进步。心理学家将学生的学习动力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于他人的肯定,这是外在的激励;另一类来自于对学习本身的成功体验,这是内在的激励。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总是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这样就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这是一种强烈的外在激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使学生在一种高涨的情绪中进行学习,充分享受从学习中得到的快乐。6课外活动,激发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往往会对其一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结合数学教学,组织好各类活动,通过活动帮助、指导小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小学语文学科的九个特点从学科地位和作用的角度看,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一)基础性小学语文知识的学前启蒙和正规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这一时期获得的语文知识,应对促进学生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基础性的知识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根据我国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根据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小学语文学科总的基础目标可作如下概括:1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名称、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见部首,一年级应认识1000个左右高频字,其中400个左右会写;二年级应认识2000个左右高频字,其中1000个左右会写;五年级后应认识国家颁布的全部2500个常用字和500个左右的次常用字,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能用铅笔、钢笔(能用毛笔更好)正确书写,并有一定的速度。2拼音:掌握所有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读音,熟悉书写规则和拼音方法。认识大写字母。3词汇:掌握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由常用字构成的约8000个常用词语(含成语)。4语法:知道汉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和数词、量词、副词、连词等基本词类的一般特点。了解汉语基本句子的形态,知道一般复句的基本结构。5作文:知道简单记叙文、学生最常见的小议论文、应用文和诗歌的基本样式及特点;熟悉一般表达方法和最基本的文章结构方法。能在规定时间内写一篇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的文章,语句通顺、思想健康、立意新颖,有真实感受。知道常见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会正确书写。6朗读、背诵、说话: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轻、重读和适当停顿;五年在课内和课外应有100120万字的阅读总量,懂得常用语文工具书的查法;能熟练背诵指定的名篇佳作,至少能记住100篇可作为范例的文章;在当众发言前,能记住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顺序等;能用普通话当众回答问题或与人交流,能连贯、得体地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如果说,一个小学生能全面达成以上目标,即可认为其语文基础已够扎实的话,那么,除此之外的知识就是非基础的语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非基础的知识是可以的,但是在课程和教材中若随意增加非基础的内容和要求,就会造成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降低课堂教学效益。反之,在我们的课程和教材中,如有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经常被忽视的话,无疑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二)人文性从学科联系和学科德育的角度看,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首先关注的是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是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特别是对他们人文情感的熏陶。多年来,我们见到的各种小学语文教材的语言中无不充满了人类丰富、美好的情感,不仅在选作课文的童话、诗歌、散文、小说里,在编者精心设计的练习里,在与学生的任何语言交流中,甚至在大多数实用文体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人类应有的美好情感。如果说,文以载道的“道”中除了政治思想内容之外,还应包含人类所有灿烂文化和美好情感的话,那么,文以载“文(文化)”或文以载“情”则是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文化情境,以文激情、以情激情、以境陶情,才可能以文教人、以情感人,以健康、优美、高尚的人文情境育人。只有工具性而没有人文性的语文课是不可思议的,大概事实上也是不存在的。语文课程和教材除了要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外,还应使其达成以下几个基本方面的人文目标:1知道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知道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应初步具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2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初步具有为集体服务的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热心参与适合儿童参加的公益活动;初步具有坦率、真诚、合群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怀。3初步具有热爱学习,并善于在实践中、劳动中学习、向优秀人物学习的品质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态度,初步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4对自然美和人格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初步具有健康的审美观。5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懂得爱惜自己的声誉,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相信自己只有通过学习和努力,自己所预期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明白任何人的帮助都是暂时的和有限的,都不能代替自己的努力。我们若在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编写中紧紧抓住上述人文目标,就能不断给学生以学习动力,也抓住了教学生学会做人的根本。(三)部分工具性我们说语文只具有部分工具性,首先是因为语文学科的所有领域和所有语文产品确实并不都有工具性。一般地说,如果不是在打比方,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那些催人泪下的情节和那些美好、独到的意境不具有这种工具性,其所具有的主要是形象性和思想情感的感染性;在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发表的新闻、社论等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也不具有这种工具性,有的只可能是舆论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而不等于我们常说的那种语文工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似乎只有语文工具书才具有语文工具性,而实际上语文工具书和小学语文教材一样,所应具有的只是典范性和可查找性。尽管上述这些离开了语言文字,一切就会化为乌有或根本什么都谈不上,但是,这就如同任何一部自然科学著作或一部哲学著作离开语言文字这个载体,同样也什么都谈不上一样,其中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精神并不等于语言文字。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文,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用来从事下一步学习、工作和交际的语言文字材料本身。换句话说,语文这个工具常常仅限于语文形式或语言文字材料这一半。另外,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把语言文字看作是思维和表达的工具,而不看作是思维和表情达意的材料。殊不知,从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功能看,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文字是语言的外壳,主要体现的是材料性而非工具性。写文章、说话有如盖楼,语言文字基本上是起着砖瓦和预制件的作用而不是起瓦刀的作用。因此,我们说语言文字是基础工具,还不如说语言(有时包括文字)是材料和载体更为切合实际,这是说语文只有部分工具性的又一个原因。从学习过程和活动的角度看,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实践性、累积性和外显性特征。(四)实践性从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过程看,记住语文的实践性特征更为重要。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掌握。学生离开了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即便在语文课上能够学到一些知识,也因不能运用而无法巩固和转化为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语文实践和语感培养为基础,把默读、朗读、背诵、说话、书写、作文六项主要语文技能作为学生练习和实践的基本点。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像对待外语一样,把语文技能分解成“听”、“说”、“读”、“写”四大项,但是实践证明,“听”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和通用能力,并不能像“读、背、说、写”那样形成可灵活运用的语文技能技巧。对于正常儿童在学前阶段就早已听懂、听熟的母语来讲,“听”的训练基本上仅囿于“注意听”的范畴。过去我们对于“听”的所有切实可行的要求,几乎都是通过“注意”来解决的。“听”对于学习语文的要求是如此,对于学习其他任何知识,都概莫能外。反过来,“听”也不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正如语文老师常对学生说的:“你只是听,所以你忘了;而你读过了,所以你记住了;你运用了,所以你理解了。”因此,应强化朗读、背诵、说话、书写和作文在语文实践中的地位,借以促进倾听、观察、归纳、联想和想象等一般学习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实践只有技能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注意用于实践的一般能力的培养。简述如下:1听话能力:作为一种注意的能力,应能做到专心倾听他人讲话,听清音节、听准音调、听懂意思;听记一段话时,不遗漏主要内容。2观察能力:观察细致,能按照合理的观察顺序观察;善于发现事物的特点和事物之间的联系。3读解能力:知道阅读、感知和归纳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步骤。4联想和想象能力:善于即时联想,想象比较丰富,能把分散而有一定联系的知识条理化和结构化。5 创新能力:初步具有创新意识,凡事都有好奇心,善于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归纳问题和选择计划,形成可行的实践思路。看问题不墨守陈规,敢想并敢于动手操作。语文课程和教材要使学生达成上述能力目标,就必须创设让学生能主动探索、自学自练和自主评价的问题情境,必须以培养语文表达、传承和交际能力为重点。事实上,儿童的聪明才智大多是在他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五)累积性从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来看,一般是非线性的。语文学习主要是靠集腋成裘、日积月累地学习和积淀,主要是依照不断地感悟范例、积累范例、比较和运用范例的方式来掌握。这种累积性首先是基于语文学习需要自我不断感悟这一特点。我们在学一篇课文的时候,只是听老师讲就非常不够,总是要经过初读、细读和深读等几个感悟阶段,才能真正理解这篇课文。如果只读一遍两遍,无论你怎样精心,也只能做到了解一个大意,而不会领会深透,要体味并掌握文中的意境和精妙的语言就更加难以做到。只有不断领会,才能偶然得之。这种累积性还基于语文训练需要不断反复这一特点。我们看懂一篇课文并不难,做到流畅地读背说写似乎也不是很难,但是要学得很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就不容易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读书历来讲究复读和涵咏,背诵历来讲究复背,写字历来讲究历练,作文更是讲究多写和反复修改。只有不断进行语言积累、思想积累和经验积累,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这种累积性还基于语文学习需要将大量外在的语文材料不断点化成学习者自己的语言和精神这一特点。要学好语文,书读少了不行。但是教材的选文不具有可读性、科学性和思想性更不行。作为教材,选文还要脍炙人口、感人肺腑,语言优美、琅琅上口,要值得读和背;有些段落的结构、句子的形式及大量的词语要值得模仿和尝试着运用。总之,累积性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又一大特点。(六)外显性从语文学习活动的形式看,大部分都是可外显的。语言有声,文字有形,都是可以外显的。朗读、背诵、写字、说话、作文等语文基本技能在学习和运用时都是可以外显的,都具有向外传递信息的功能,即宣传和交际功能,所以相对于其他各学科的学习水平来说,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是最容易当众展示和让他人感觉到的。一个人在朗读时,人们通过欣赏,即可大致知道他的语文程度如何;一个人在背诵时,人们通过聆听,即可大致知道他的语文理解和记忆水平;一个人在书写时,人们通过观赏,即可大致知道他的书法水平、审美取向或文字速记能力;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时,人们通过倾听,即可大致知道他的认识水平、演说水平及文学水平等;一个人在作文时,也不自觉地显示出他多方面的语文才能或不足。朗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接收信息,还是为了传递和表达信息;背诵的初衷,当然也不只是为了接收信息和陶冶情感,可能更是为了展示某种信息和背诵者的语文才华。如果说,一个人的书写或作文常常是为了给人看的,那么,他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绝对就是给别人听的。总而言之,朗读、背诵、写字、说话、作文等语文技能训练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又是一种展示性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一种以学生的展示性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书声琅琅”应是小学语文教学最为明显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积极的语文学习活动时,在主观上可能并不是为了展示什么,但在客观上却一直都在展示着他的语文水平。因此,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应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充分展示语文水平的机会。这是培养学生成功意识、引导学生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跳板。从学习对象和内容的角度看,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广域性、开放性和易学性特征。(七)广域性从语文学习的内容和范围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文世界有多大,小学语文所涉及的范畴就有多大。1 若从联系生活这个角度看小学语文,三百六十行,行行都离不开小学语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几乎都要用到小学语文,小学语文知识在人类社会无所不在。小学语文学科的外延究竟有多大不清楚。我们只知道小学语文是人们随处都可听到、见到和感受到的。小学语文学科的内涵有多少,还是不清楚,我们只知道许多大文豪在晚年还能够背诵的优秀诗文,有不少其实就是小学语文课文。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我们还想说,生活中到处都有小学语文教育。 2 若从学科结构体系这个角度看小学语文,其知识体系可涉及语音学、文字学、语法学、词汇学、语用学、逻辑学、文学、哲学、美学等诸多范畴,能力体系更是涉及了阅读学、朗诵学、演讲学、写作学、心理学、交际学、书法等多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与小学语文教学息息相关。为了从各方面丰富和发展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近年来的诸多语文教材均选入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各种体裁的文章,内容更是涵盖古今、广及宇宙,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均有涉及。小学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虽然主要不是介绍语文知识的,但还是能够使我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历史沿革到当今社会发展,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精神财富,要靠语言文字来珍存和传承,现代社会政治、外交、经济、教育、文艺、军事等各方面的信息都要靠语言文字来表述与沟通,其中大量的内容都可与小学语文相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材选篇的内容一定要广泛,要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只要能够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密切联系的好文章,经过精心编排和文字加工,都可以用来做教材。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热爱生活,真正学好小学语文。(八)开放性小学语文与中学、大学语文之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分野,有许多小学课文内容在中学教材里也可看到,只是篇幅比小学教材略长一些罢了;有些大学语文课上讲的诗篇其实就是小学语文传统课文,只是教学要求有所不同罢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具有开放性的。书信、启事、通知、新闻、电报稿、广播稿、申请书、说明书八种文体的写作,有一半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已开始学习;其余在五六年级教学中要有所涉及。而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国用于高考的考试说明规定:语文高考只考查这八种文体。再如,高考考试说明中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需考查的八种修辞格,同样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从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角度看,国家制定的简化字总表常用字表新旧字形对照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标点符号用法表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以及汉字部首规范等等在大、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及其社会实践活动中执行起来,其标准大都是基本相同的。这样一来,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就不只是个基础性的问题,它是与中学和大学呈开放和连通状的。小学语文的知识结构也不是宝塔型的,而是全面向外开放的。反过来,它又常常是起铺垫作用的。因此,在小学里,要想把每个所谓知识点都一下子学深讲透,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有害无益。小学语文教材还应该体现学科的开放性。教材选篇的开放性在于它的典型性,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材中阅读与积累的开放性,要体现课内课外密切结合,练习形式多种多样,答案最好不“唯一”,因为语文中的语义和表达方式本来就不都是唯一的。识字提倡多认多复现,这样才有助于提前读写;而写字练习的要求则不可追求一次到位,也不可能做得到一步到位。只能适当放缓一些,使其逐步到位;教材中的练习要精,部分练习可选做,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做到丰富性与条理性相结合,复杂性与简明性相统一,广域性与开放性相联系。(九)易学性从小学语文学习的内容看,其广域性、开放性特点,也决定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易学性。都说语文难学,也到处听说语文难教。实际上如何呢实事求是地说,因为语文有一个庞大、复杂的学科体系,所以做一个语文专家很难,但是对于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来说,并不难,小学语文学科应是最容易学习和普及的学科之一。理由如下:1语文最容易接触和运用:一个幼儿最先听到的是语文,最先说出口的是语文,最先认识的文字是汉字,最先写的和写得最多的字是汉字,最先背诵的是唐诗,阅读得最多的书是语文类的图书。一个人到了垂暮之年,可能许多学科的知识都忘记了,但是他还可以读报,甚至能大段大段地讲文学名著;一个从未上过学的文盲可能不识数,但是可能很会讲话,无疑也听得懂别人说话,有的还会写自己的名字。听话说话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尽管任何功课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来说难和易都是相对的,但是就语文学科来说,这种易学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2到处都是语文媒介: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唾手可得,中文报刊浩如烟海,广播电视几乎家家拥有,大街小巷的中文广告和招牌铺天盖地,无论是谁,只要想学语文,就能学到语文;在教师和家长精心指导下,许多语文媒介都可选作临时教材使用,而且在任何地方都能学习。在大城市里,还有几个孩子不认识“肯德基”和“麦当劳”这几个字呢当然,在生活中也可以学数学,但是必须先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才能学习,而学习语文就无须这种转化。这也是其他许多学科无法比拟的。3语文最适合自学。一个一年级小学生如果认识了500个字,学会了汉语拼音和查字典,那他就初步具备了自学语文的能力。如果再有一套非常适合他学习的语文教材,他只要想学,即使没有教师,也能学习。这是因为好的教材中没有更多的基本原理、规则和复杂的公式需要老师讲解,不会有也不应该有他无论怎样努力也读不懂的课文,只有吸引他去阅读的更多更好的课文。语文学习是自我感悟型的。当然,如果有教师教,而且教得好,他会学得更快更出色。反过来,如果让一年级学生自学其他学科的知识,大概就没有这样轻松了。4语文的内容最容易记。语文的内容最具形象性和情感性,而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内容,人们一般是用左右脑协同记忆的,因而记得牢;语文的内容是最直接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的,而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是最容易产生联想的,联想记忆法是最可靠的记忆法之一。由于语文是生活之花的随处可见的表现形式,因而语文的内容复现率和使用频率最高,这几条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近二十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毋庸讳言,语文课上追求花架子、费时多而效率低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课上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用一串并没有多大思维训练价值的问题去诱导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时所需的那几个词,而不是引导学生主动去朗读、背诵、说话、书写和作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和语文创新,想方设法去发掘、培养和展示他们的语文才华。另外,当前的语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和练笔,作文评改总是几句套话,缺乏具体指导,考试目的不明确,考试方式单一,不能全面考查真实的语文水平,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高,让人们觉得语文难学的重要原因。诚然,小学语文学科还具有政治、历史和地理等人文学科所共有的特点如思想性等,恕不赘述。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如牢牢把握住上述九个特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就会得心应手,小学语文教学就不至于经常迷失学科方向,其困扰数十年的效益低问题也会有望得到解决。小学数学的特点1 数学与生活数学来源与生活,数学是生活中很自然并且很重要的一部分,生活中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数学的定量化特征也更多地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修养,不能割裂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在接触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去建立、修改、健全和发展的过程。2 探索性活动数学学习是学生发现、操作、尝试等主动实践活动,把数学学习当作一个解决问题的对象,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己(或与同伴合作)“探索性”活动,包括操作实验、合作探究、预测假设、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即从中发现数学、了解数学、体验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认识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3 数学意识与数学交流一研究表明,人类的一些心智活动与思维有着特别重要的关系,如语言、视觉、空间感、运动感、过程与时间感等。那么,在数学教育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如数感、符号感、空间感、度量感等,数学意识的培养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交流对数学学习同样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交流主要是数学思想的表达与接受以及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总之,数学是一种群体的活动,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是一个整和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继承的行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习者逐步成为了数学共同体中的一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