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韩信研究之系列报告.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3910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阴侯韩信研究之系列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淮阴侯韩信研究之系列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淮阴侯韩信研究之系列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话说淮阴侯韩信上天要造就一个天才,除了要给她磨难外,一定还要让她留下一些缺陷。或是生理上的,或是心理与性格上的,或是某种嗜好方面的。象诗仙李白之纵酒,乐圣贝多芬之耳聋,哲学家尼采之极度狂妄。谁也不会否认,我们二千二百年前的同乡淮阴侯韩信,也是一位非凡的天才。那么,他也一定有缺陷。他的缺陷是什么呢?我们正是带着这个问题去研究探索和发现韩信的。在我们即将写就这个报告时,不能不以极其复杂而痛苦的心情承认:作为天才军事家的韩信,没有生理上的缺陷或不良嗜好;他的缺陷就是掩蔽在大将军的气概下的市井之心。我们多么希望韩信身上的缺陷不是这个,因为正是这个缺陷把天才送上了断头台。写完这个报告时我们酸楚了很长时间。原来,发现真相并不完全都是喜悦!我们是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实事求是地研究韩信的。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我们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而非臆造的、平民化的而非神话的韩信。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把一个真实淮阴侯告诉每一个人,特别是每一个淮阴人。如果您在看完这份研究报告后,觉得我们对韩信的批评太过了,那么,我们只能诚恳告诉您:可能是我们太忠实于历史了。当然,我们一定还有许多不足,我们的努力还很不够,但我们还是希望,每一个看过这份报告的人都能肯定:这个报告中的韩信,又向历史的真实靠近了一步!淮阴侯是贵族出身吗?在中国,大凡有些名望的人,都会为自己或被别人对身世追根溯源。或是找出将门虎子的传承关系,以耀祖而自耀;或是理出王侯种姓的脉络谱系,以示其正统。唐太宗李世民尊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为祖宗,明太祖朱元彰也曾奉南宋儒学大师朱熹为先祖。有些平民百姓,也会扯上一个与自己血缘无干的名人为同宗祖辈,并因此而分外得意,阿Q式的虚荣心也能得到极大的满足。淮阴侯韩信,秦末农民革命战争中仗剑从军的英雄,楚汉战争中威震诸侯的军事无才,“战必胜,攻必克”的一代名将,无疑最能满足我们作为淮阴(今淮安)人的历史虚荣心。对于韩信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汉代风云人物,一些急于创新且想像力极其丰富的淮阴侯研究专家,以及一些民间野史秩闻的写手,开始不肯承认韩大将军“贫下中农”兼“无产阶级”出身的史实,而冠之以贵族后裔或没落贵族的头街,似乎这样的出身才符合韩大将军的威名。更有人干脆称之为韩国(战国七雄之一)贵族的后裔。“韩信贵族论”者有三大立论依据,且让我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依据史实来作一番考证与推敲。其依据之一是淮阴侯列传中,写有韩信“好带刀剑”与“杖剑从之”这二段话中的“剑”字。立论者以为,古代佩剑难铸而昂贵,非贵族不得佩戴。此话没错,但这是指青铜剑。到了战国后期,冶铁技术发达普及,一般军士所用刀剑均为铁质。故一般铁剑,造价较低,相对易得,根本无需贵族身份即可佩之。何况,韩信又处于“礼崩乐坏”的秦末乱世呢?其实,韩信“好带刀剑”,不过是那时的年轻人的一种时髦,类似于今天的年轻人都爱在腰间别一只手机而已。若以此证明韩信乃贵族之后,那么今天的年轻人岂不个个是贵族?其依据之二是淮阴侯列传中漂母的一句话。韩信曾到城外河边钓鱼。虽然鱼没有钓到,却遇到了一位善良的漂絮大妈。她看韩信饿得可怜,就供他吃了几十天。韩信很感激,就对漂母说了一些将来要重谢的话。漂母听了很生气,回道:“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问题就出在“王孙”二字上。王孙一词本意确为王公贵族子弟。但漂母所说的王孙则非此意。唐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注解道:“言王孙公子,尊之也”。也就是说,漂母称韩信为:“王孙”,实为一种对年轻人的尊称。“吾哀王孙而进食”,其意也就是:我可怜你象一个公子才给你饭吃。白居易的名篇送别上“又送王孙去”中的“王孙”,也是对对朋友的尊称。故而,以漂母的一言,定韩信为贵族子弟也是不足信的。其依据三是一份神秘的韩氏宗谱。据立论者称,这本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本的韩氏宗谱,存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原公镇韩氏后裔处;这是当年汉王刘邦的封国,而非韩国祖地。宗谱中对韩信身世记载为:“韩氏本姬姓之苗裔,周襄王时,有食采于韩者,因以为姓焉起世为晋卿,确有可考六传。而与赵、魏二家三分晋地,化家为国。其傍支之子抱其宗谱以奔楚,二传而生(韩)信。”我们先不论其宗谱的真伪,且看谱中所言。前面几句,不过是抄袭史记.韩世家而已。后面关键一句又模糊不清。请问,什么叫“其傍支”?既是宗谱,为什么无名无姓?“其傍支”又何时奔楚?要知道,淮阴之地可是在楚国灭掉越国、鲁国之后才属楚国的。再有,既是“抱其宗谱而奔楚”,韩信作为独苗,应知其“宗谱”。为何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料中均无记载?特别是司马迁,他为求证韩信的身世,曾于韩信被杀70年后亲临淮阴寻访考察。可以说,以司马迁的严谨认真,且身为国家史官,若真有所谓韩氏宗谱,司马迁不可能不知,也就不可能不记载。在史记中,凡有贵族血统的人物,无论嫡传还是庶出,司马迁都有记载。如孔子世家之孔子,齐悼惠王世家中之刘肥,留侯世家中之张良,韩信卢绾列传中的韩王信,以及司马穰苴列传中的田穰苴。若韩信果是贵族后裔,若果有那本所谓韩氏宗谱,如此精细的司马迁会置史实于不顾吗?显然,宗谱之据荒诞不稽。“韩信贵族论”者还有一个推论。他们说,韩信若非贵胄,得贵族之教育,其军事天才从何所来?他们不能想象一个平民之家也可以出现一个伟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势造英雄。刘邦、朱元彰莫不如此。其实,从小就“志与众异”的韩信,既能忍“胯下之辱”,又何以不能自学成才呢?三年的反秦战争又使韩信在实战中增长了才干。经过贫穷和战争的洗礼,聪明智慧的韩信为什么不能从一介平民而成为天才的军事家最后让我们来反证一下。假设韩信是韩国贵族后裔,且有宗谱可查,可为什么韩信被封为楚王之后,不去韩国寻根问祖,报荣耀于同宗及祖先,却直奔淮阴走亲访友,寻仇报恩呢?韩信对有一饭之恩的漂母尚以千金重谢,对于自己的祖藉地却忘却不拜,这能说得通吗?其实,韩信的出身,司马迁已经说得很清楚。“始为布衣”,而且很穷,“常从人寄食饮”,甚至穷到“其母死,贫无以葬”的地步。韩信就是一个与贵族身份没有任何关系的,淮阴的“贫下中农”兼“无产阶级”,而且是一个看似现世不恭,其志与众不同;虽为无业游民,胸怀报国之志的典型的淮阴人。写到这里,也许有朋友要问,何必对韩信的身世如此较真呢?我们想说明的是,作为韩信故里的后人,我们有责任尽可能按历史的真实向世人介绍淮阴侯,而不能为了给先人脸上贴金而臆造历史。另外,韩信的真实身世,足以向世人,特别是向淮阴的青年朋友们阐明一个道理:无论出身,无论贫富,无论社会地位如何,只要胸怀报效祖国的壮志,发愤图强,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你也能成为当世之韩信,成为21世纪的风云人物。淮阴侯的悲剧人生在淮阴侯人生喜剧的高潮过后,我们发现,紧随其后而来的却是一幕沉重的悲剧。韩信由楚王而谪为淮阴侯,由淮阴侯沦为铤而走险的叛乱者,最后被一个阴险狠毒的女人斩杀于长乐宫钟室,接着夷灭三族。形势的逆转就是这么快,韩信的人生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威震四方的诸侯王,是如何沦为吕后的刀下之鬼的?很多人以为,韩信悲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功高盖主,为刘邦忌恨所致。就象韩信自己所说的:“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那么,辅佐汉高祖的萧何、张良、陈平、周勃、灌婴等为什么没有被杀呢?而实际上,刘邦把韩信囚至长安以后也没杀他,还让他留了一个淮阴侯的封号。不然,司马迁就不可能写淮阴侯列传了。当然,客观地讲,滥杀功臣之事几乎在每一朝代都会发生,这是封建帝王残忍猜忌的本性和稳固家天下的欲望所致。韩信的悲剧自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自身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当我们以理性客观的态度,深入的剖析淮阴侯悲剧演变的过程,就不难发现其悲剧人生的五大根源。一、韩信自小家境贫寒,父母早逝,无依无靠,无亲无教。虽然他凭借自己的刻苦自学与聪明天赋,终成一代名将,但毕竟缺少健全的家庭教育和处世教育,缺乏对帝王本质的认识,更缺乏必要的政治远见。从而导致韩信这个天才的军事家,经常犯低级的政治错误。二、韩信悲剧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错误是贪功伐齐。本来,齐国已被汉王派去的使臣郦食其说服,同意和平归顺。可韩信在其谋士蒯彻的鼓动下,置楚汉战争之大局于不顾,置汉王被围荥阳的困境于不顾,又骤然攻打齐国,从而严重破坏了刘邦的战略布署。试想这样的自私贪功的将军,在现代战争中该当何罪呢?三、在淮阴侯的悲剧人生中,发生过二次向汉王敲竹杠的事件。汉四年(前203年),韩信平定齐国,而汉王此时正被困荥阳等待韩信发兵救援。韩信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不仅不发兵救援,反而以所谓便于管理为理由,要刘邦封他为所谓“代理”齐王。汉王无奈何之下,只好先咽下这口气,派张良去封他为正式齐王,之后方才发兵。不久汉王要求韩信率大军参加对楚军的大决战,他依然按兵不动。直到汉王依张良计,向韩信明确了战争胜利后的封赏范围,这才大军南下。韩信这二件极不光彩也极为愚蠢的挟主行为,实在是政治低能儿所为。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对此善罢甘休。四、在韩信的悲剧人生中,出卖老友钟离眜,是最为人们所不齿的,这也是他必然走向悲剧终点的道德原因。说起钟离眜,该算是韩信的同乡。他的老家在曾属于淮阴地区的灌云县,离韩信家乡不过100公里。钟离眜确是贵族出身。大概是与韩信同时投奔项梁的缘故,又同是年轻人,家乡也靠一块,也很会打仗,曾数度围困汉王于绝境,加之二人都很有军事才能,大有英雄间惺惺相惜的感觉,故彼此关系很好。虽在楚汉战争中,二人各为其主,但友情不曾中断。项羽兵败之后,钟离眜就投到时为楚王的韩信处。这件事刘邦也知道,也想要钟离眜的人头。但因为钟离眜是在楚王的封地,有韩信护着,也无可奈何。其实如果韩信一开始就以政治原则为借口,不收容钟离眜,后人也无可厚非,可偏偏在汉六年(前201年),当有人诬告韩信谋反之后,他竟想起要借老朋友的人头媚上而自保,这实在是卑鄙的小人之举。钟离眜见韩信如此要求,便自刎成全了他,死前,钟离眜悲愤的骂韩信道:“公非长者!”并预言:“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果然,汉王没有因为他杀了钟离眜而不逮捕他。先是削王为侯,五年后被诛灭三族。五韩信悲剧的终场,他被杀的直接原因是:挑动并参与了陈豨的谋反。淮阴侯列传上写得很清楚。韩信在陈豨赴任代相监边前,曾挑动他说:如果你在边关造反,“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汉十年(前197年),陈豨果然造反,韩信又“阴使人至希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并开始实施:“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兵以袭吕后、太子。”后因其家奴之弟(舍人乐说,后封为慎阳侯)告密而未成。由此可见,韩信的悲剧人生,也是被他自己一步一步推向终极的。淮阴侯的悲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太史公在淮阴侯列传的结语中写道:“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遗憾的是,“假令”是不存在。那么就让韩信的悲剧人生,给予今天的人们以更多的反思和启迪吧。淮阴侯与淮阴打开中国地图,你可能已经看不到叫做淮阴的城市;翻开中国历史,你不可能看不到淮阴侯韩信的名字。如果说,是伟大的司马迁使韩信的名字彪炳史册,那么,就是淮阴侯韩信,让中国二千多年来的历史不敢遗漏淮阴。可以说是淮阴的水土,养硬了淮阴侯的翅膀,成为他四海翱翔的起点。而第一个使淮阴享誉九州,名扬天下的也正是淮阴侯韩信。没有韩信,历史当如何彰显淮阴?有了淮阴侯,淮阴的历史底蕴厚重、大气磅礴。淮阴侯,淮阴人的自豪与骄傲。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上,记载了三位与淮阴侯有特殊遭遇的淮阴人。我们且从这里,更深的挖掘一下淮阴侯与淮阴的关系,以及淮阴人对淮阴侯的深刻影响。淮阴侯列传上紧接着布衣韩信出场的淮阴人,便是下乡南昌亭亭长及其妻子。韩信曾多次在亭长家混吃混喝。或许亭长可怜韩信这个失去双亲的孤儿,或许他以为帮助贫穷的韩信也是自己亭长的责任,所以对此也没多说什么。但有一次,韩信竟赖在亭长家一连吃住了几个月。亭长没说什么,但亭长的夫人感到实在负担不起,害怕长此以往吃穷了家底。但她也不好意思明里赶韩信走,无奈之下,就想到只能早上早起做饭,在韩信醒来前就吃完。这样,当韩信起床后,晃着膀子去吃饭时,看到人家没为他留饭,便什么明白了。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傲,在大发一通雷霆之后,竟与亭长绝交而去。看到这里,我们都觉得韩信如此不可理喻。他自己不自觉,还埋怨人家耍大牌,好象人家欠他似的。其实,当我们透过这一现象时,应该感觉到韩信并不是骗吃骗喝的泼皮,而是一个志存高远,而又实在无力生计,不得不依此下策的潜龙。他所以离开亭长家时怒气冲冲,实在有一种现今的淮阴青年身上也有的,“凭我这样,到哪儿不吃香喝辣的”倔劲和自信。果然,韩信十年之内便以楚王的身份衣锦还乡,并特地跑到亭长家,拿出大概远高于当年人家给他吃喝费用的百钱还账。然后,又按当年公子哥的脾气说亭长道:“老兄啊,你可是一个没远见的小人啊!当年为什么不把好人做到底呢?”言下之意,亭长你今天该后悔了吧?事实可以想见,敦厚的亭长待楚王一走,一定会狠狠地埋怨老婆一通的。淮阴侯列传中,在亭长之后出场的淮阴人便是千古扬名的漂母。和亭长一样,人们不知道漂母的姓氏,却都承认漂母的形象光彩照人。所以这样说,不是因为漂母“见信饥,饭信”,而是我们从中看到漂母心灵的善良慈爱。更重要的是,漂母所为是不图回报的。当韩信吃了顿饱饭之后,便向漂母夸海口:“吾必有以重报母”,结果被漂母一顿臭骂。面对这样一位品行高尚的大妈,韩信无言以对,只把恩情铭记在心。在韩信荣归故里时,首先找到漂母谢恩,并赐千金。韩信如此重报漂母,实在是源于漂母饭信的无私与真诚啊!至于说漂母去世后,韩信令十万大军携土成冢的故事,似不可信。因为韩信在楚国封地仅一年,就被刘邦谪为淮阴侯并囿于京城长安了,况且韩信在楚国时,也是没有什么兵权的。但我们从此故事中,可以看出韩信对漂母的感恩之情是很深的!韩信与漂母的故事已成为千古美谈,历代文人墨客为此题诗无数。其中,唐代刘长卿曾做诗经漂母墓一首,诗仙李白也曾在诗中提出及:“瞑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可想漂母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淮阴侯列传中再一个出场的淮阴人,便是屠中少年。这个屠户的儿子未必是一个小混混,或许还很有些勇气与见地。他看到长得高高大大的韩信,成天挎一把剑招摇过市,很不舒服。所以就想要让韩信难堪一下,让他知道羞耻。这天,他在街上又碰正闲逛的韩信,便把他拦下,当着满街的行人挑衅说:“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韩信一时大窘,瞪着眼,涨红了脸看了屠中少年好久,终于决定不必去作无谓牺牲。便“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李白曾有诗云“淮阴市井笑韩信”即乃依此故事而作。象屠中少年这样的好事者、惹事者,乃至打抱不平者,在今日之淮阴也非鲜见。司马迁的神来之笔,仅用50字,便把韩信受辱的经过与反应,以及韩信、屠少、市人之心态刻划的入木三分。那么,在韩信作为楚王回乡之后又是如何对待屠中少年的呢?韩信不仅没有报复他,反而任命他做了楚国国都的公安局长中尉。另外,韩信还当众人夸他:“此壮士也。”韩信这样处理一个让自己蒙受奇耻大辱的人,可以说是以德报怨。这虽然有收买人心和作秀的成份,但也足见韩信对家乡乡亲的胸襟还是很宽大的。上面我们通过淮阴侯与三位老乡的恩怨,基本上了解了韩信的为人、个性及其处世方法。从中我们既看到家乡淮阴对韩信成长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感受到他对家乡人民的厚重感情。仅此而言,韩信就值我们今日之淮阴百姓深深的怀念与爱戴。淮阴人民感谢上苍给了淮阴一个韩信;淮阴侯韩信,早已成为淮阴文化历史的世界性品牌。“淮阴侯”将必为淮阴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城建、旅游等事业,提供巨大的动力和契机。淮阴侯与西楚霸王看过史记、汉书的人知道,淮阴侯韩信与西楚霸王之间没有多少瓜葛。他们一个是汉军阵营中的大将,一个是威震诸侯的楚国统帅;一个生于平民之家,一个系出贵族名门;道不同,谋不合,性格也不同,把他们扯到一块儿是何缘故呢?不错,史记中写到韩信与项羽有直接关系的文字大概只有三处。前二处写在淮阴侯列传中。第一处写道:“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这里写韩信先投项梁,默默无闻,再转入项羽帐下任侍卫官。因多次献计于项羽而不用,汉元年又投奔了初到汉中的汉王。当然,韩信之所以离开项羽,还跟项羽的残暴猜忌、胸无大志有关。另外,项羽为人的“匹夫之勇”与“妇人之仁”也深为韩信所鄙视。第二处写道:“楚王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项羽因韩信打败了他手下的猛将龙且而感到惊恐,派淮阴侯老乡(盱眙曾属淮阴)去说服他反汉或中立。结果韩信一口回绝,不过韩信还未忘记请武涉转达自己对老首长的谢忱:“幸为信谢项王。”第三处描述记载在高祖本纪中。“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以上是写楚汉战争中,项羽与刘邦间决定命运的大决战垓下之战。这是韩信与项羽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面交锋。结果,韩信大军大败项羽,为汉皇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书不可能把历史上发生的一切都告诉后人,韩信和项羽的关系可能不仅限于上面介绍的那么简单。我们先把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的一系列军事动作,作一番回顾。韩信先助刘邦平定三秦之后,独领一军开辟北线战场,从擒魏、取代、仆赵、胁燕、代齐到南灭楚于垓下,韩信的这一进军路线,恰好与项羽当年率大军救赵、灭代、过魏进关中的路线大致相同,不过时间隔了近一年,方向正好相反,项羽由东向西,韩信自西向东。犹为巧合的是,让项王名震诸侯的巨鹿之战,和使韩信名扬天下的井陉口之战都是在赵国打的,都是二人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杰作。如果我们把这二次战役作一些简单的比较,就会发现更为惊人的相似。二次战役同是以少胜多的范例,同是背水一战。项羽是破釜沉舟,韩信是陷之死地而后生。所不同的是,井陉口战役组合了更多遣兵布阵的艺术。写到这里,我们要问读者朋友,项羽在打巨鹿之战的时候,韩信在哪里?这时,所有的朋友都会猛醒:哎呀,那会儿韩信不正跟着项王做侍卫官吗?历史上很多惊人相似的事件背后,不是都有着不易为人察觉的内在联系吗?写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把西楚霸王及楚国的概念跟大家交待一下。否则,对于韩信与项羽的关系,我们就难以深究了。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依秦灭楚前的版图,楚分为东、西、南三楚。南楚其包括今武汉周边及长江中游广大地区。所谓西楚,是指彭城(徐州)一带及其西南面的豫皖地区。但西楚霸王却独占天下九郡(秦时全国共36郡),包括彭城以东长江下游的广大东楚地区亦为项羽管辖。那么项羽为什么偏偏自称为西楚霸王呢?大家知道,韩信也被刘邦封过楚王,其境地大约就是项羽为西楚霸王时占据的东西楚地区。韩信的家乡淮阴就属于楚国。其实,韩信的家乡并入楚国时,距韩信出生只有大约70年时间。在此之前,淮阴之地先后属于徐戎、淮夷及吴越等国。那么楚国历史的渊源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周成王年间(约前1000年左右),楚国始建于丹阳(今湖北秭归),史称西楚,亦称古楚。在周庄王及楚文王统治时期(前689前677年),迁都新邑,亦称为丹阳(今湖北枝江西),史称南楚。这里的西楚南楚概念与秦汉时所指不同。春秋时,楚庄王曾为五霸之一,其疆域之广大已超过周朝的任何一个诸侯国。战国楚怀王时(前328-前299年),楚灭越国,尽占今江浙地盘,也就在这一时期淮阴侯的家乡并入了楚国。后来,秦国在统一中国前灭掉了楚国。在秦末农民革命战争中,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成为一支义军领袖,他依谋士范增之计,立原楚怀王的孙子心为楚王,以盱眙为首都,复壁了楚国。几个月后,又迁都到了彭城。通过以上赘述,我们可以得出项羽自命为西楚霸王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他要标榜自己是楚国正统与正宗的继任者。上面文字,也清楚的表明了韩信与项羽同属于楚国的遗民。下面,我们再回到项羽本纪的开头。“项藉者,下相人也,字羽。”那下相是哪里呢?秦汉时的下相,就是今天的宿迁市。秦统一六国后,下相和韩信的家乡淮阴属地,基本都属于泗水郡(汉为临淮郡)。可就在10年前(公元1996年),项羽的家乡和韩信的家乡乃同属于地级淮阴市。写到这里,大家不禁要说,原来如此!是的,四年的楚汉战争,名义和实质上都是刘邦与项羽间争夺政权的政治斗争,但由于刘邦所依重的军事主力是韩信,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楚汉战争又是是韩信与其老乡、老首长项羽之间的战争,换言之,整个楚汉战争乃是淮阴人在打淮阴人,老乡打老乡啊!而最后,项王因不愿过江东而自刎,淮阴侯则死于一妇人之手。呜呼,淮阴侯何故偏遇西楚霸王耶?淮阴侯与汉高祖我们中国人使用的语言是汉语,中国人的主体部分是汉族人,历次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史称汉化。一个中国人,无论你走到世界何处,只要你会说汉语,会写汉字,人家就会认定你是汉人。中国人还被称之为“唐人”,那是因为近三百年繁荣鼎盛的唐王朝的缘故。那么,中国人被称为汉人,无疑是因为有着四百年基业的汉朝以及刘邦、项羽、萧何、韩信的缘故。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且回到汉元年,即公元前206年,这一年,秦王朝被刘邦、项羽率领的起义军及各路诸侯合力击败,项羽因为自己在灭秦斗争中功勋巨大,挟义帝而封十八诸侯王。他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巴蜀一带的汉王。刘邦的侯国基本上位于汉中向西并函盖巴蜀。汉中在今天陕西西南汉中市一带,汉中之地实际上是汉王与张良赂贿项伯后得到的封地。项羽所以把灭秦功劳巨大的刘邦封至地偏荒芜的巴蜀地区,那是因为害怕刘邦在中原与他争天下。汉书.萧何传写刘邦在得知被封于巴蜀之地后,勃然大怒,竟要发兵与项羽拼命。他手下的大将周勃、樊哙、灌婴都劝他,可不管用。萧何又劝他,苦口婆心的说了许多道理。最后搬出周书上的话“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来劝他,还是不行。没办法,萧何又引用了一条俗语,说:“天上有河汉,地上有汉国,”汉国能与上天河汉对应,这“汉”字是何等吉利的美名啊!这样刘邦才接受封国并任萧何为丞相。这样说,大家知道了这“汉”是项羽封的,是萧何苦劝刘邦而留下的。最后,又是韩信打着汉红旗,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故而“汉”与刘邦、项羽、萧何、韩信有着不解之缘。刘邦在还汉元年由沛公而成为汉王,在打败项羽后,同汉王而成为汉高祖皇帝。此后的汉朝乃是继秦帝国一统中国之后的又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至此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也就在此时基本确立。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文字,开始统称为汉字、汉语。仅凭一个“汉”字,中华民族就将万世景仰伟大而光荣的高祖刘邦。当然,高祖成就这么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必然少不了象韩信这样能征贯战的军事天才。韩信与高祖的关系既充满喜悦,又令人悲伤。下面,就让我们认真而理性的探讨一下淮阴侯与汉高祖的关系。汉元年,也就是汉王刚到汉中的时候,年轻的韩信从项羽那里投奔到汉王帐下。此时韩信约二十出头,汉王则年届五十了。在萧何的竭力保荐下,与韩信素未谋面的刘邦,竟一句话就任命这个年轻的后生做了大将军。随即统帅三军平定三秦。接着,汉王又让韩信率领一支远征军,从汉军主力的北线,开辟第二战场,以期实现对楚军的战略包围,韩信不负汉王重望,自魏国一直打到齐国,一路秋风横扫,所向披靡,为汉王立下盖世高功。而韩信所率的北线部队,已由一开始的独立先遣支队,发展壮大成为威震天下的汉军的实际主力。韩信的军事天才及其军事胜利,让汉王大喜过望,相见恨晚,并对韩信寄予了特别的信任与厚爱。正如韩信自己所言:“汉王遇我甚厚,”“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并对轮番劝其自立为王的人表示,对汉王“我背之不祥,虽死不易”(见淮阴侯列传)。可见这时韩信与刘邦的关系已非同一般,相当的铁。随军事胜利与战功的日益扩大,韩信本人的市侩之心开始悸动。他日渐淡忘了汉王对他的知遇之恩,淡忘了汉王对他的宠爱与信任,淡忘了是汉王让他从一个小小的军需官,一跃而成为统帅三军的大将军,并任由他挥洒军事才华;东进西击,自由驰骋。韩信先是贪功代齐,再是不适时宜的以不光彩的方式,勒索汉王封他为齐王,后又不讲任何理由的失信于汉王,不按期参加消灭楚军的大会战,致使“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见高祖本传),直到汉王作了割地封王的许诺后,方才率大军南下。试看,韩信的这些表现,还象一个汉王手下宠信的将军吗?如果说,此时的韩信已不是一个军人,而是一个不择手段取利的生意人,是一点不为过的。而韩信的这些市井所为,不正是在为将来的杀身之祸埋种子吗?作为淮阴的后生,每当谈到韩信与刘邦的关系时,我们都有极其复杂而矛盾的心性,一方面,我们不能不由衷的赞赏家乡的骄子,韩信的军事天才与功勋;一方面,却又不能不为韩信的糊涂,最后被吕后杀害而深深的痛惜。我们不愿相信,高祖和萧何怎么能舍得把一个被他们慧眼相中的天才送上断头台?汉王一统天下后,韩信曾二次被告谋反。第一次可以确认为诬告,但被由楚王贬谪为淮阴侯。第二次,可以说确有其事,但不仅谋反未成,韩信自己反而被骗入宫杀害。说到韩信被杀的根源及与刘邦的关系,还是司马光分析的深刻精当。他说:“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信之功也。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夫以卢绾里闬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始,汉与楚相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攻楚而信不至;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信复何恃哉!”(见资治通鉴?汉纪四)以上这段话,司马光没有回避刘邦的责任和错处,并明确指出了韩信叛逆的缘由和被杀的根源。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要说的是:为什么汉朝一统天下之后,高祖没有立即诛杀韩信呢?当马上打天下成为过去,自然也不能用马上治天下了。这时的韩信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刘邦可以立即“兔死狗烹”。然而,直到最后,刘邦也未杀韩信。杀韩信的,是在刘邦远征陈豨叛乱时,由吕后一手操办的。可以说,即使韩信有未遂谋反之罪,若是刘邦正在京城,他也未必一定被杀。我们这样说,并非空穴不风,也不是在为刘邦作辩词。如果我们全面地了解一下刘邦的为人之道,便不难作出客观的结论了。前面我们说过,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刘邦的历史功绩,仅一个“汉”字就足以让万世景仰了。然而历代总有一些痛恨农民革命的封建卫道士们和一些喜欢饶舌的民间才子们,秽称刘邦为“阿混出身,乡里无赖和流氓皇帝。”试问陈胜、项梁、刘邦反秦起义的时候,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暴政之下的时候,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正人君子们在哪里?他们能象高祖那样,众望归之,天下英雄竞附之,一举灭秦楚之暴政吗?虽然刘邦也有许多混账地方,比如,溲溺儒冠,好酒色,好骂人。诚如魏王豹所言:“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见魏豹彭越列传),这实在是有些过分。然而,君子不以一眚掩大德。纵观高祖波澜壮阔的一生,我们不难对其为人,作出以下几条结论。一,平民风格,嬉笑怒骂,大大咧咧,不拘小节。高祖的这一点,与当年混迹于淮阴市井乡里的韩信颇为相似。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刘邦为泗水亭长时,去沛县县令家赴宴而大言“贺钱万”的故事。而正是这样一种气度的刘邦,却让吕公一眼看好,并立即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后来的吕后)嫁给了他(详见高祖本纪)。二,为人仗义,不吝钱财;仁而爱人,关怀民生。我们从高祖“夜纵徒亡”、对萧何大兴土木建央宫而大动肝火的事,以及经常为提意见的臣下动辄“赐五百金”或“赐五十金”等举动上,就可清楚地看到高祖的这些特点。三,敢作敢为,英雄豪气;能屈能伸,君子风范。这一点,我们在史记中有关高祖道斩白蛇、勇为沛公、赴鸿门宴等故事,以及多次亲征平叛定乱,都能充分的证明这一点。四,务实弃虚,实事求是;知错必改,从善如流。高祖作为秦末农村的基层干部,半生都在乡间走动。虽如韩信一样,“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但深知人民的疾苦和需求。所以,汉王的风格一向是反对腐儒的虚文一套,凡事实事求是,凡事唯实。无论是用人还是用兵,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一概遵循务实弃虚的原则。刘邦还善于纳谏,知错即改。比如,沛公攻入咸阳后,就听从了樊哙、张良的劝谏,不近美女财宝,封府库,还军霸上,从而避免了项羽的涂炭。五,坦成待人,尚贤使能;不计前嫌,豁达大度。我们从史记的多部传记中看到,高祖无论对张良还是韩信,都可谓以诚相待,对于有才能的人包括与自己有过严重过结的人,不论其出身与经历,都欣然接纳,量才重用,绝少挟私报复。我们但从高祖对待陈平、郦食其、贯高、雍齿、季布、栾布等人态度上,即可看到其坦诚大度,即使是项羽的家人,高祖亦不曾伤害,这实在难能可贵。另外,我们再听听高祖在与诸臣子评论汉兴楚亡的原因时,公开所说的三不如:“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见高祖本纪)试问历史上有哪位帝王有此坦荡胸襟?六,重友情,重乡情,重义气,惜英雄。我们从高祖对张耳的关系知其重友情;从高祖回到沛县老家,“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这些事上,可知高祖重乡情。我们从高祖在处理“贯高护主”与“栾布哭彭越”这二件事上,亦深感高祖重义气,惜英雄,敬直臣。(见高祖本纪张耳列传、季布栾布列传)。即使是闻知韩信被杀,高祖心头不也是有一股怜惜之痛吗?再有,我们看看高祖在家乡亲自教一百二十名少年儿童唱歌,及其之后表现:“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见高祖本纪)。这里,我们所看到的,不正是一个完全真性情的刘邦吗?我们所感受到的高祖皇帝的情怀是何等的真挚动人!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象刘邦这样的领袖人物,凭他的人格魅力,行事魄力,以及海纳百川的胸襟,天下自有大批的英雄豪杰投附。诸如萧何、樊哙、曹参、周勃、滕公、灌婴、纪信、周荷、周昌、郦食其、陆贾、叔孙通、王陵,张良、陈平等应世之才,哪一个不是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的跟随汉王。且其始,刘邦不过为县乡小吏。即便是韩信,也是在西楚霸王号令诸侯,如日中天的时候,毅然离他而去,投向刚刚之国于汉中,正一筹莫展的汉王的。韩信曾在高祖面前骄称其带兵多多益善,但也承认高祖虽不善将兵,但善将将。高祖与韩信,一个能将将,一人善将兵,这不正是政治家与军事家的区别吗?二千年来,天才的淮阴侯有一处让人始终无法理解的地方:既然他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高祖的高明之处在于将将,并亲身感受过高祖温暖的为人与人格魅力,为什么还要纵市井之志,挟势利之心,象生意人一样算计着跟随高祖打天下呢?韩信啊,你因汉高祖的事业而名扬四海,称王封侯,为什么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开呢?你知道吗,天下有多少无用武之地的英雄,恨不能追随刘邦这样的领袖啊!淮阴侯与萧相国我们谈及韩信及其成败时,便不能不提到大汉的开国总理,相国萧何。在淮安(今楚州)城内的一处韩信祠堂里,有一副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二夫人。所谓“二妇人”,一是指漂母,一是指吕后;而“一知己”便是指萧何。如果把这副对联这样改一下,或许更工整更易懂:成败一知己,存亡二夫人。这样,大家又能很容易联想到一句俗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把韩信的人生成败归咎于萧何呢?汉元年(前206年),汉王忍气吞声的来到汉中之国,韩信也恰在此时前来投靠。起先刘邦并未注意过这个帅小伙子。后来,韩信犯法险些被杀,被汉王的小车司机太仆夏侯婴救下,还升作军需官。这样,他开始有机会与为汉王总理国务的丞相萧何接触。通过几次交谈,萧何敏锐的感到韩信是个“国士无双”的奇才,将来汉王打天下非得要韩信不可,便向汉王举荐。可汉王那时刚到汉中南郡,大事小事千头万绪,忙得焦头烂额,根本就未重视萧何的举荐。韩信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非常希建功立业的年轻人,正处于择主而事的关键期,他看上面对自己的自荐与献计没有作出反应,便打马溜之。在此之前,也有不少比韩信军衔高许多的将军开小差,萧何并未在意。可他一听到韩信也走了的消息,慌得没来得急向汉王报告一下就急追出去,过了二天总算把帅哥追了回来。随即,不顾汉王还在气头上,就向他力荐韩信。他说:汉王如果还想夺天下,就非用韩信不可。刘邦终被说动,还挑了个好日子斋戒了几天,搭了个大台子,搞了个非常隆重而正经其事的仪式,正式任命韩信为统帅三军的大将军。从此,韩信的人生步入了一个无比灿烂的黄金时期;他的军事天才得以充分施展,为汉王朝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韩信人生的喜剧性变化,验证了韩愈的一句话:世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确,没有萧何慧眼发现和不遗余力的保举,哪能有后来叱咤风云的韩大将军呢?正是这件事,让人们说了“成也萧何”这句话。那么,“败也萧何”又是怎么回事呢?汉十一年(前196年),边关大将陈豨反汉,高祖御驾亲征。本来高祖想带韩信一起去,可他借口身体不好推辞了。韩信不随高祖同去前线也就罢了,却在京城阴谋制造内乱以响应陈豨。结果被其家奴的弟弟告发到了吕后那里。吕后想召韩信进宫问罪。又怕他不来,就找萧何商议。萧何跑到韩信那里骗他说:“前方传来消息,皇上消灭了叛军,朝中的文武大臣都聚在长乐宫庆贺,你也来一下吧。”对这个消息,韩信并不知假,但照例以生病为由拒绝。萧何又说:“虽然有些小毛病,还是勉强去一下,这样起码在面子上过得去。”对相国,对自己的知遇大恩人,韩信还好说什么。那就去吧,结果,韩信一进宫,便被早以埋伏好的刀斧手拿下。随即,吕后不审讯,不请示高祖,就把韩信斩杀于长乐宫钟室,并诛灭其之三族。关于以上“败也萧何”的故事,许多史学家与老百姓都认为,作为发现韩信的伯乐,萧何所以那么做是慑于吕后的淫威被逼而为的。其实,事情的真相并不一定这么复杂。大家不要忘了,萧何发现的最优秀的千里马,不是韩信而是汉高祖刘邦。萧何发现并跟定了刘邦这匹千里马,才能功成名就,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谋反的事实面前,萧何岂能为了韩信这匹已经失势的千里马,放弃政治原则,去犯一个低级错误,去做无益于自己的事情?韩信可以为将,可以率军横扫天下,但绝不能为相。萧何也曾多次为刘邦所猜忌,并曾为此破财下狱,但萧何每次都能坦然应对,从容自如。萧何身为国相,总理国政,却从不居功自傲,甚至“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见萧相国世家)司马迁在史记的有关文字中,透露出对汉高祖定萧何为大汉第一功臣的不满,他说:因为淮阴侯等人的被贬,才使得萧何的功勋灿烂起来。然而,我们还是要客观的说,仅以萧何伯乐之功与谦逊明达,就是韩信所远不及的。那么,出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我们附带解释一下相国与丞相的关系。萧何在汉元年时便为汉王的首任丞相,到汉十一年刘邦封萧何为相国。相国与丞相权力基本一样,但属于皇帝对丞相的荣誉性加封。丞相的意思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总理国政;而相国的意思里则有,皇上不在时,你可以全权处理国政。相国为一人总理国政,如萧何、曹参都是相国,都是一人为相。而丞相则有右丞相、左丞相之分,如相国曹参之后的右丞相为王陵,左丞相为陈平,他们二人行使原来由相国一人总揽的权力。淮阴侯与留侯以前我们说过,淮阴侯韩信不应称之为韩侯。因为淮阴侯的本意为封于淮阴之地的侯爵;而韩侯之说,就易让人理解为封于韩地之侯。汉留侯张良,是受封于留县的侯,自古以来从未见称张良为张侯的。按说淮阴侯与留侯的关系似乎没有几笔可写,但如果我们如果不把张良对韩信的影响说清楚,并比较一上他们的处世为人的方法,这无疑会使淮阴侯研究中缺失了重要一章。汉二年(前205年)春,汉王亲率五路诸侯共五十六万大军大举东征。一举拿下项羽的楚国国都彭城(今徐州),但不久,就被项羽的三万人马杀得大败而逃(附注一下,历史文献上没有记载韩信参加了这次东征,他此时可能留守关中)。汉王逃到下邑,沮丧地靠在马鞍上问张良,谁可以和我共建大业呢?张良先提到英布和彭越,说他们就可以尽快的为己所用。后又说:“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见留侯世家)这句话充分表明了留侯对韩信的常识和肯定。汉四年(前203年),韩信攻占齐国后借口管理需要,要挟汉王封他为齐王。汉王大怒,是张良与陈平晓之以利害,让汉王顺水推舟的封了韩信为齐王,并让张良亲往齐国代表汉王向韩信授予印信。到这年秋天,汉王与韩信、彭城等各路诸侯大军约定日期会战,共同围歼项羽。临战之时,包括韩信在内的各路诸侯,无一按期而来,结果汉王被项羽打得大败而逃。最后还是采用张良之计,汉王向韩信等将领明确了战后割地封赏的范围之后,各路大军方才前来会战,并彻底打败了楚军。此后,就未见记载韩信与留侯有何联系了。张良是韩国贵族,相韩五世。张良的父亲去世二十年后秦国灭掉了韩国。他不惜倾全部家财,寻找敢于刺杀秦王的刺客与方式,以决心为韩国报仇。后来得到一位大力士,并铸了一只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在秦始皇东游时,狙击其于博浪沙。虽误中副车,没能砸到秦始皇,但张良此举,震惊天下。司马迁说张良形貌如美妇人,但他刺秦的豪气与胆略,虽荆轲不能过也。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为感谢张良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自己的辅佐,汉王赏金百溢,珍珠二斗。张良分文未留,随即全部送给了在鸿门宴中救过汉王的老朋友项伯。汉六年正月(前201年),汉王大封功臣,张良虽无攻城野战之功,但高祖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见留侯世家)刘邦让张良自己到齐国任选封地为三万户侯。要知道高祖封侯上千户即为大功臣了;曲逆侯陈平深得高祖倚重,为高祖六出奇计,不过封五千户。而张良一封就是三万户。但张良依然推辞,他说:“我与陛下第一次见面在留县,是上天把我交给了陛下。我不敢当三万户侯,被封在留县就满足了。这样,就有了留侯的称谓。通过对留侯的简单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淮阴侯与张良的巨大反差。淮阴侯伐功矜能,热衷于王侯名位,不惜以市侩之举要挟帝王以求封王割地;张子房淡泊名利,推赏让人,知足而常乐,不爱万金资财,弃富贵以求报仇复国。淮阴侯一旦被黜,则“日夜怨望,居常鞅鞅”,最后竟走上了谋反的不归路;张子房则功成身退,隐而静修,颐养天年。稍微作一比较,淮阴侯之势利不明,留侯之从容高洁,怎不让人不胜唏嘘呢?淮阴侯与陈丞相在跟随汉高祖打天下的诸多功臣中,陈平是以擅出奇计而著名的。当初,被人诬告谋反的楚王韩信,所以会被高祖轻松地缉拿,也是陈平的奇计所为。汉六年(前201年),刘邦收到诬告楚王谋反的报告,就问手下的众将领怎么办。许多将领都口出狂言,要“亟发兵坑竖子耳,”意思是要把韩信给活埋了。刘邦没有理睬这帮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将军们,而是问计于陈平。下面便是这主仆二人的一问一答: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者乎?”曰:“不知。”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以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奈何?”平曰:“古之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楚,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的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帝以为然。(见陈丞相世家)就是这个伪游云梦之计,使高祖不废一刀一枪,轻松拿下了楚王,囚之押解京城,黜楚王为淮阴侯。自此,韩信被软禁于长安,如龙搁浅滩,凤入巢林,彻底失势,完全掌控于高祖的手中。韩信,作为一个用兵如神,百战百胜的大将军,竟然被陈平的一个小小的诡计就骗入囚笼,可想,这个陈平自有不可小觑的地方。陈平,阳武(今河南原阳)人,与韩信一样,少时家贫,但有田三十亩,还有一位特别爱护他的哥哥伯。伯自己勤奋耕作,却听凭陈平外出游历求学。大嫂嫉恨陈平不事生产,游手好闲的浪荡公子样子,说:有这样的小叔子,不如没有。伯听到这话后,立即把老婆赶出了家门。陈平到了娶妻的年龄后,身无长技,只能靠给办丧事的人家主持丧事混日子,家又极穷,到了以“弊席为门”的惨境。所以,富人家自不可能与之结亲,穷人家也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也是命运的奇趣,偏偏有一个叫张负的富翁看中了陈平,把他那“五嫁而夫辄死”的寡妇孙女嫁给了陈平,并告诫孙女,千万不要因为陈平穷而不好好侍奉他和他的兄嫂。陈平有了这样一门亲事后,手头自然不缺票子了,交际的圈子越来越大了。从上面我们看到陈平和韩信年轻时都属贫下中农,而且同高祖一样,都不事生产。不过韩信却没有富翁相中。陈平也是在秦末农民战争早期投奔义军的。他先投魏王咎,因献计不用,并有谗言相害而投奔了项王。后又因害怕项王的猜忌乱杀而投向刘邦。汉王倒是一眼就喜欢上了高大英俊的陈平(这也同韩信类似),并越是有人不满进谗言,就越是宠信他,最后,干脆任命陈平为护军中尉,监督所有将领,这才没人再敢说什么。陈平虽不是攻城略地的武将,却是足智多谋的能臣。楚汉战争中,陈平献反间计,使项王唯一的谋士范增弃之而去;献金蝉脱壳计使汉王逃离项羽的重围。汉六年,献反客为主计擒韩信。汉七年,献特殊美人计,解高祖白登之围。汉十二年,献李代桃僵计捕樊哙。惠帝及后吕后当政时,陈平又用假痴不癫计自救保全;用擒贼擒王计,灭诸吕乱。文帝时,还用以退为进计,挤下周勃而专一为丞相。可以说:汉初除了张良,在智术计谋上无人能与陈平比肩。对于刘邦而言,天下一统前,马上之韩信最受器重;一统天下后,陈平乃是不可或缺的决策重臣。高祖临终前,曾对吕后说:“陈平智有余,然独以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见高祖本纪)后来真实的历史是:安刘氏者周勃、陈平二人也。孝文帝二年(前178年),在韩信被诛18年后,陈平在相位上安然去世。陈平和韩信同是从项王手下投奔汉王的。陈平同韩信一样没有象张良那样功成身退。韩信的才智以及对大汉的功勋都应陈平之上,可为什么一旦天下一统,韩信即被削爵,五年后又因谋反被诛,而陈平却能历高祖、惠帝、吕后、文帝凡四世为汉之重臣,定宗庙安如磐石,称贤相善始善终呢?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有一次乡里祭祀社庙,陈平作为主刀分配祭肉的人,把肉分得非常均匀。父老乡亲都说:“好啊,陈家的后生分得真是公平!”陈平听了,感慨道:“嗟呼,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见陈丞相世家)乡亲的赞叹与陈平的感慨,显示了陈平的能力、才干和鸿鹄之志。史书上还记载了陈平在逃离项羽的路上所发生的一则故事。陈平在乘船渡江时,因船夫看他英俊不俗,猜测他可能是从军中逃出的将领,估计他随身应带了不少金玉珠宝,便想谋财而害命。陈平从船夫的眼神中看出杀机,便坦然地解开了衣襟,赤裸上身帮船夫划船,从而消除了船夫的怀疑,避免一场杀身横祸。由此我们比较一下韩信,他闻知高祖南巡,有人告之谋反,便恐慌得不知所措,实在有失大将风度。刘邦用陈平计逮捕楚王韩信后,对功臣进行了封赏。高祖封陈平为户牖侯(后改封为曲逆侯)。他辞谢道:“此非臣之功也。”上曰:“吾用先生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平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忘本也。”乃复赏魏无知;魏无知是当初向汉王举荐陈平的人。我们再看韩信,在他向汉王索封讨赏之时,何曾想到过萧何?我们不仅没有看到韩信对萧何报恩的记载,甚至没看到韩信推崇萧何的话。许多学者都毫不客气的称陈平为见风使舵的投机主义者,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然而,陈平的所作所为,乃是封建制度下,任何一个谋取求功名的平民和帝王身边的臣子所别无选择的,后世当毋庸厚非。事实上,陈平做任何事情,都能理性冷静的思考分析,不逞一时之能,不计一时之荣辱,实事求是,知己知彼,审时度势,趋利避害,韬光养晦,巧夺智取,周全适度,留有余地。所有这一切,不正是韩信身上严重缺乏的吗?而这不也正是陈丞相与淮阴侯命运截然不同的根源所在吗?淮阴侯与蒯彻淮阴侯被吕后斩杀前曾悲叹:“悔不用蒯通之计。”,那么这个蒯通是什么人物呢?他对韩信的一生有何重大影响呢?他又为韩信出了哪些计谋而令其临死前懊悔不已呢?如果说淮阴侯的人生是以悲剧终场的话,蒯通无疑就是这出悲剧的启幕者与导演。范阳辩士蒯通,又被汉高祖称之为“齐之辩士”,本名蒯彻。因避汉武帝刘彻之讳,司马迁的史记中被称之为蒯通。蒯彻如同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张仪及其同时代的郦食其一样,是专为帝王将相出谋划策,以伶牙俐齿游走四方,博取富贵功名的人。大概是在打败赵国之后,蒯彻开始进入韩信的生活,成为他重要的私人顾问。可以说,韩信一旦被蒯彻缠上,也就意味着噩梦缠身了。何出此言呢?我们且从“贪功伐齐”一事上,便可知其端倪了。在韩信受命引兵东进准备攻打齐国的途中,得知汉王刘邦的使者郦食其已鼓动其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齐王田广归顺汉王。这时的韩信本该按兵不动,待请示汉王后,或回军荥阳救援,或与郦食其一道做好安抚齐国的工作。实际上韩信本来已经准备这么做了,史记中写得很清楚:“韩信欲止”。可在这个关键时候,范阳辩士蒯彻说话了。他一方面以没有收到汉王停止攻齐命令为由,鼓动韩信进军;一方面又以郦食其作对比,制造韩信的心理失差,让他私欲膨胀,利令智昏。蒯彻说:“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之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见淮阴侯列传)。韩信被这番话蛊惑之后,悍然发兵击齐,虽终于平定齐国,却酿成许多不该发生的惨剧和恶果。其一,导致了韩信自己最终被诛于长乐宫钟室。用蒯彻之言,贪功伐齐是韩信走向断头台的第一步。其二,对齐国七十余城的攻击,导致了汉齐二军重大伤亡,荼毒生灵。其三,败坏了汉王刘邦在诸侯中诚信长者的形象。其四,使齐地人民对汉王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极不利于国家的一统。其五,严重打乱了汉王的战略布置,使汉王在荥阳陷于危险的围困之中。其六,直接导致了汉王使臣郦食其被烹杀。韩信伐齐所导致的最悲壮的惨剧是齐国英雄田横及其五百壮士自刭。这是蒯彻、韩信都始料不及的事。当汉高祖听到田横自刭后,也不禁“为之流涕!”司马迁在谈及韩信用蒯彻之计,导致田横先背汉后自杀这幕悲剧时,感叹道:“甚矣,蒯通之谋!乱齐,骄淮阴,其卒亡此二人!”(见田儋列传)。司马迁甚至为此流露出韩信被杀后刘邦不该不杀蒯彻之意!仅上面一例,大家足见所谓“蒯通之谋”的危害之深。不仅如此,蒯彻还数次鼓噪韩信背汉自立。韩信所后悔就是没有听从此计。由此,我们可见蒯彻远不止是一个辩士,还是一个阴险而不动声色的政治投机分子。试想若韩信果如其言背汉自立,蒯彻岂不有相位之赏?毕竟韩信只是军事家而非政治家,并感念汉王的恩遇而未反。其实,即使当时反汉,那么,韩信军中汉王的心腹大将曹参、灌婴等又岂能袖手旁观?即使韩信自立为王成功,凭其政治才能,又能支撑几许?另外,按我个人的推测,韩信要挟刘邦封他为齐王一事,恐怕也是蒯彻之谋。如果说韩信“贪功伐齐”可以用个人英雄主义一笔带过的话,那么,挟主封王的行为无论如何是不能逃脱杀头之罪。那么,我们要问蒯彻为什么会、为什么敢向汉大将军韩信出那些馊主意呢?史记上说“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见田儋列传)。可见蒯彻是一个能够颠倒黑白、深知权变之术的理论家级的辩士。在秦末农民战争初期,蒯彻曾帮助过陈胜部将武臣说服范阳令徐公,和平解放了范阳等三十余城。在蒯彻面前,韩信恐怕连做小学生都不够格。故而,蒯彻之言,韩信易于相信。另外,蒯彻除了有个人的政治算盘外,也深知韩信之心态。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汉记中,把韩信的心态探究的精僻到位、一针见血。他说:“夫乘时以徼其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