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学案.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3401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学案(一)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作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抒发个人雄心壮志的壮丽的诗篇。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诗歌大意】东行到达碣石山,前来饱览大海的壮观。碧波荡漾,山岛耸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阵萧瑟秋风吹过,万顷波涛汹涌澎湃。日月仿佛就在这里运行,银河仿佛就在这里闪烁着耀眼的光彩。(今日观赏大海)真是有幸极了,写这首诗来抒发我的豪情壮怀。【主题与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着力渲染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并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练习1. 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写作背景】诗人于腊月到江南,当泊舟北固山下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心中思乡愁绪,吟成此千古名篇。【诗歌大意】我要走的路还远在青山之外,乘着帆船在绿水中前进。江潮涌涨,水岸相平,两岸顿显开阔;风顺平和,白帆高悬,小船急速行驶。海日冲破残夜冉冉而升,旧年未逝,江上已呈露春意。家书如何寄故乡?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主题与赏析】这首诗既写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又表现了作者客游他乡淡淡的思乡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了这样的画面: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时间的交替,匆匆不可待,这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这两句诗还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表达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练习】1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并简析“阔”和“悬”字的妙处。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作背景】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春游西湖时写的。【诗歌大意】孤山寺北,贾公亭西,西湖的水面刚刚涨起来,朵朵白云好像和湖面连成了一片。几只早早飞出来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的树枝,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忙着啄衔软泥,它们要在哪家的屋檐下做窝?缤纷的花朵就要渐次开放,将会迷人眼目;嫩绿的春草还只能盖住马蹄。我最喜欢湖东一带风景,特别是那柳树成荫的白沙的堤,走了一遍又一遍还是逛不够。【主题与赏析】全诗描写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美好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喜悦的感情。【练习】1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早春画面。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作背景】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流落天涯,在萧瑟的秋日黄昏独自漂泊。此曲正是以这样的画面切入,表现了作者寂寞、悲凉、思乡的情思。【诗歌大意】干枯的藤蔓缠绕着枝桠纵横的老树,几只黄昏归来的乌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梢头;一股潺潺的流水从小桥下流过,桥边一座茅屋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只有它才说明这里有人迹,给这死一般寂静的一切增添了几分活气。一条灰黄色的乡村古道蜿蜒伸向远方,这深秋时节的冷飕飕寒风一阵紧过一阵,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驮着“断肠人”缓缓行进在古道上。夕阳已西下,余辉即将消尽,漫长的黑夜即将降临,眼前的一天又过去了,可是,远离故土、流落天涯的游子啊,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主题与赏析】此曲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凄愁苦和无限的思乡之情。【练习】1 前三句描绘了九种景物,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请站在“断肠人”的角度描绘眼前的这幅画景。2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附录(一)龟虽寿 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作背景】曹操击败袁绍,平定北方,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写下这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诗歌大意】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螣蛇乘云驾雾但最终也灰飞烟灭了!我就好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个人的寿命不只决定于苍天。只要善于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主题与赏析】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垂暮之年那种积极进取、壮志不衰的雄风和豪迈超脱的胸襟以及建功立业统一全国的抱负。【练习】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句历来被人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附录(二)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山林时到一位山村友人家作客所写。【诗歌大意】老友准备了饭菜,请我到农家作客。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抱,青山在城外远远地倾斜。开窗面对着晒场和菜园,一边喝酒一边畅谈农事。待到那一天九月重阳日,还要到此来共同赏菊花。【主题与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优美的山村田园风光和闲适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回归自然的情趣。【练习】1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附录(三)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写作背景】这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 ,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诗歌大意】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主题与赏析】这是以写景表达所谓“禅意”的诗。全诗突出一个“静”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练习】1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出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2 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附录(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写作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诗人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诗歌大意】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主题与赏析】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想象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本诗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练习】1.前两句侧重于写景叙事,展开联想和想象,试描绘其中所展现的画面。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附录(五)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寄给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他的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诗歌大意】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主题与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亲人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练习】1 诗中两次提及“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2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附录(六)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写作背景】杜牧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歌大意】烟雾月光弥漫笼罩着散发着寒气的秋水和江边沙滩,小船夜泊秦淮河边,靠近岸边酒家。歌女为人作乐,哪知亡国之恨?灯火通明中她们在江岸的那边,还高唱着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主题与赏析】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不顾国家安危、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练习】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情景,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的特点。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附录(七)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作背景】这首词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诗歌大意】唱一曲新歌饮一杯酒,天气和去年一样,亭台还是原来的亭台,夕阳西下何时才能再回来?无可奈何纷纷落花已经飘去,似曾相识的燕子今又翩翩归来,散满落花的小路上我独自在徘徊。【主题与赏析】诗人在暮春对酒当歌,面对旧日景物触发了伤春感时,孤寂失意的情怀。上片天气、亭台、夕阳,依稀去年光景;下片花落燕归,更是触目伤情,抑郁难解,只有徘徊香径而已。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联,属对工巧;思致缠绵,成为后世传诵的名句。诗人善于以工丽的词语描写景物,情文并茂,音律谐婉,创造情致缠绵,凄婉隽丽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练习】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情景。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附录(八)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写作背景】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诗歌大意】不要说下山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人白白的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以后,一座山让你经过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主题与赏析】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地比喻,通过写山行的感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眼前一时成功而满足,应不断进取。【练习】1.“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一句哲理深刻,试分析其中的哲理。2.试分析“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中“拦”字的妙处。附录(九)如梦令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作背景】这是一首忆昔词。回忆少女时期一次愉快的郊游,显现出了早年李清照开朗、活泼的少女天性。【诗歌大意】常常记起当年外出野游,在溪边亭子里游玩到日落西山的情景,由于陶醉于溪边美景,以致记不清回家的路。尽兴游玩荡舟,竟把小船划到莲花塘深处去了。因为天色渐晚,拼命划船,桨声、水声、人声惊起了沙滩上的沙鸥、白鹭。【主题与赏析】 如梦令是一篇追忆性的文字,讲述了一日泛舟郊游,流连忘返,导致酒醉后迷路误入荷花丛中的欢乐情景,反映了词人无忧无虑的生活,抒发了热爱生活和热爱自然的情感。【练习】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情景。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附录(十)观书有感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背景】以理入诗,是宋诗的特点;而于形象中寓深刻的道理,正是宋诗的成功之处。这首小诗正体现了宋诗的特点。【诗歌大意】半亩大的池塘像镜子一般明净彻底,天光云影在方塘中摇曳流动。要问它为什么如此清澈,因为上有源头,使活水不断流来。【主题与赏析】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寓理于诗,抒发了自己在看书学习时的独特体会感受。以池水源头作喻体,比喻在学习中只要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就能进步不已。【练习】1.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画面。2.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