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主要理论基础.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8062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患沟通主要理论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医患沟通主要理论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医患沟通主要理论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患沟通学第三章 医患沟通主要理论基础掌握 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含义;伦理学的性质和任务、医学与伦理的关系;医患关系的伦理特征,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医患沟通的伦理原则心理学的含义及与医患沟通的关系;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改变及意义;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医事法的概念、特征、内容及表现形式;医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医事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医事法律中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医事法的实践意义及在医患沟通中作用沟通的概念,熟悉沟通的基本模式、层次、常见类型;沟通的要素、作用;沟通的成功要素;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熟悉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的含义与主要内容;医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医患沟通的伦理学基础医患沟通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医患关系作为医疗过程中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关系,首先具有普遍的伦理特征,因而成为医学伦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医患沟通必先以伦理道德为基础,才具有正当合理性,伦理道德不仅为医患沟通确立价值导向,而且也为其提供行为规范和准则。 一、 伦理学的一般概述 1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含义 要了解什么是伦理学,首先必须弄清伦理和道德的概念。伦理(ethics)一词包含了“伦”和“理”,“伦”,即人伦,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意为事理、道理、规则,“伦理”顾名思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理”,即:“人伦之理”、“做人之理”。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说”,实际上就是阐述了处理人与人之间五种主要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道德(morality)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道”本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德”是指人们懂得了“道”,“内得于已,外施于人”,即:使自己有所得,给别人带来好处。“德”字之形,就有“两人”相处,从“直”从“心”,把“心”放正的意味。“伦理”和“道德”是内涵相通、词义相近的两个概念,差别只在于人们日常使用中,对道德的理解是侧重于个体行为和道德实践,而对伦理的解释偏向于社会公理和道德理论。所以,通常把以道德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叫做伦理学。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BC.384-322)时期伦理学就创立起来了。 2伦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1)伦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伦理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道德学说。属于哲学学科的范畴。它主要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结构、发展规律;研究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研究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等,由此而形成义务论、美德论、人道论、价值论、功利论、正义论等一系列道德理论。 义务论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重视道德自律和无私奉献;美德论崇尚个人的品德完美,倡导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人道论主张“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维护人的尊严,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争取人的解放,求得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功利论强调以人们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基础和基本标准,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正义论要求公平、公正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合情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尽管由于意识形态的缘故,伦理学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面貌,但伦理学不变的宗旨是寻求“善”的理论,寻求人生的幸福。 (2)伦理学是一门规范学科:伦理学的宗旨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规范的框架,借以回答何为正当行为或应当怎样行动的问题。这种道德行为规范,不同于法律等社会行为规范,它不是依靠强制力量所维系和推行,而是强调内心的自觉、内在的信仰和主体的自律,因此它是一种较为深刻、较为高层次的行为规范。弗兰西斯培根说:“伦理使人庄重”,人们遵从道德规范行事,就能提升人格境界,净化心灵世界,脱离低级趣味。由于道德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的、永恒存在的现象,只要有人与人的关系存在,只要一个人的行为涉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就存在道德问题和道德现象。因而道德规范无人不需,无事不有,无时不在,它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公共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形成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婚姻道德、政治道德等庞大的规范体系,构成伦理学的主体部分,凝集成诸如仁慈、诚实、自尊、智慧、节制、勇敢、公正、宽容等为人类所共识的基本德目。(3)伦理学是一门价值学科:伦理学的宗旨是为人类造福,为人类谋利益,因此伦理学在整个人文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扬善抑恶的特殊功能,起着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维护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秩序,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4)伦理学是一门实践学科:伦理学的研究绝不满足于在理性的范围内说明人的行为的正当性,更重要的是为人的行为实践提供指导,教导人们践履道德规范,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所以伦理学是面向现实的一门学科,它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关系到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安身立命和修身养性。 3医学与伦理的关系 医学是真、善、美的统一。医学的“真”,体现于它的科学性。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必须建立在对疾病与健康正确认识、正确治疗的基础上;医学的“美”体现在它的艺术性,医学不仅维护和塑造人体美,而且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体现人文情怀,注重个性特征,因人、因病、因地、因时施治,讲求服务的艺术;医学的“善”就是它所具有的“道德性”,医学是最能体现道德性和人文精神的学科之一。 医学的道德性集中体现在医德之中,医德作为医学职业道德首先体现在医学的性质、任务和目的中。医学生誓言开宗明义地宣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死安危和切身利益;救死扶伤,助人为乐,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充满人道主义的伦理精神;现代医学的目的不仅要求防病治病,延年益寿,更强调提高生命质量,优化生存环境,增进身心健康,把医学造福人类的理想上升到新的境界。其次,医学的道德性还体现在医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整个过程和全部活动中,体现在医务人员个人的思想、行为、态度、作风、品格之中。不讲道德的医学,人类是无法接受的,“没有医学伦理学,医生就会变成没有人性的技术员、知识的传播者、修理器官的匠人或者无知的暴君” (西塞尔内科学17版前言)。 在医学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医德的思想源源流长,医德的华章灿若星辰,医德的风范千古传颂。仁爱救人,一视同仁,清正廉洁,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医道互敬,关心病人,是中外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我国古代医圣孙思邈的大医精成论,以及当代一系列国际医德法典日内瓦宣言、国际医德守则、国际护士守则等,是医务界庄重的医德承诺;扁鹊、华佗、李时珍、巴士德、白求恩、李月华、赵雪芳、吴登云等,是医务工作者追崇的道德楷模。医学因为其“伦理性”而获得崇高的声誉和地位,伦理道德指引医学健康发展的道路,架设医学通往未来的桥梁。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医学又面临新的道德挑战。市场规律的作用,在强化人们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利益意识、人才意识、等价交换意识的同时,也容易助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意识和行为。高新医学技术的发展,如器官移植、基因技术、人工生殖技术及大量先进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疾病诊疗的精度、速度,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给人们带来诸多忧虑、困惑和不安,如医患关系物化、医疗高消费、家庭婚姻模式嬗变、人伦关系紊乱、人体器官商品化等,所有这一切常常使伦理道德陷于两难境地。时代呼唤伦理道德走出重围,呼唤为正确处理医者利益和患者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技术利益和人类利益、当代人的利益和子孙万代的利益指点迷津。 二、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医患关系的伦理特征 自从医学作为一种职业活动形成以来,就存在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着伦理的、心理的、法律的、技术的、经济的种种属性。但它首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的处理涉及生死攸关的责任问题,因而医患伦理关系是医患关系最基本、最普遍的内涵。这种伦理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1)具有一致性和相容性:首先,医患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患者求医,医生施治,都是为了治愈疾病,恢复和维护健康,医患双方是为了恢复、维护、增进健康而走到一起来的。其次,医患双方的利益是互相依存的,医患双方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必须通过对方获取价值的满足,即医生运用自身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为患者解除疾苦,实现自身价值,患者也在此过程中满足了自身的健康的需求。没有患者,医者的价值无从体现;没有医者,患者的健康难以自保,医患双方共同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再次,医疗的过程是医患双方互动、互利、互补、互助的过程,只有彼此信任,互相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具有不平衡性和矛盾性:虽说医患双方的人格是平等的,患者对于医疗也有一定的参与权、自主权,但是,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的权威性、技术的专业性,使其往往处于主导的、支配的、决定的地位;而患者总是处于被动的、依赖的、受人操纵的地位,遂使得双方地位不平衡。再加上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各自对对方的期待不同、各人的价值观、生活阅历、认知态度也有差异,医患之间常常会出现隔阂、矛盾、冲突甚至纠纷,这就需要彼此加强沟通,并在沟通的过程中用道德规范等加以调解。 2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医患沟通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医患关系的伦理性质,决定了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伦理道德奠定医患沟通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们的行为总要受到目的和动机的支配,医患沟通必要性的前提首先存在一个“为什么”的问题。是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患合作,达成相互共识而行医患沟通;还是出于私利的计算,为了唬弄病人或推卸责任而与病人交流,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前者是合乎道德的,后者有违道德。人们是否从道德的愿望出发施行沟通,其情形、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正心才有诚意,“诚于中而行于外”,医患沟通的前提是彼此双方的诚意,尤其是医者对患者利益的忠诚,因为患者处于“求医”,被支配、遭受疾病折磨的弱势地位。举例而言,出了医疗事故差错,医方希望通过沟通取得患者或患方的谅解,但若医方一味遮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向患者作出负责的解释,医患双方就难以达成共识。当然如果患方不讲道德,企图敲诈勒索,医患双方也不可能有效沟通。现在许多的医患纠纷最后诉诸法律,与先前的沟通缺乏道德基础不无关系,值得反思。 (2)伦理道德创设医患沟通的良好氛围:医德是调整医患关系、医务人员相互关系以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涉及医务人员的心理、意识情感、态度、作风、行为、意志、信念等一系列问题。医患沟通包含了医患之间认知沟通、情感沟通、行为沟通以及语言的、非语言的沟通。医务人员坚持病人至上的医德观,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全面了解和掌握病人的疾病状况、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家庭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就能贴近病人,有的放矢实现良好的沟通。医务人员遵循医德,规范行事,热忱待患,文明礼貌,尊重病人,优质服务,使病人感到亲切和温暖,可以拉近医患的情感距离,利于沟通中心心相印,情理相融。医务人员良好的医德行为、医德语言、医德作风,可以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依赖感和医疗勇气,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意志脆弱现象,从而有利于医务人员通过沟通,顺利开展医疗工作。(3)伦理道德防范和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无非起到这样一些作用:一是了解病人,搜集资料。通过沟通了解病人的需要、愿望、疾病及家庭社会背景,收集病情和病史资料,反馈病人的治疗和病症体验,征询病人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解释说明,规劝指导,改变行为。医务人员向患者说明病情及治疗情况,使病人理解医嘱,自觉遵从医嘱,与医者合作。通过沟通影响患者的知觉、思想及态度,进而改变其行为;三是建立和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彼此情感和交流,减少双方的矛盾冲突。而患者想从医患沟通中得到的是知识、信息、理解、同情、体谅、宽慰、疗效等。当彼此的沟通期望无法实现时,医患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冲突,而当这种矛盾激化、不得不借助行政或法律手段加以调解时就酿成医患纠纷。 (4)伦理道德提供医患沟通的行为准则:伦理道德是调整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医患沟通是特殊的人际互动行为,两者之间具有共通性。伦理道德在一般人际交往层面提倡真心诚意、与人为善、文明礼貌、推已及人、豁达谦让、宽容大度、平等尊重、言而有信等道德要求,以及在医学职业领域要求的仁慈博爱、一视同仁、知情同意、保守医密、医行端庄、医言温文、医术精淇、医风廉洁等医德规范。对于指导医患的思想行为,保证医患沟通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医患沟通的伦理原则 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不仅需要有效的交流技巧、语言艺术、认知基础、心理共鸣,还需要高尚的道德修养。在医患沟通中,医患双方必需遵循的伦理原则有: 1以人为本,发扬人道 患者是人,医者也是人,人与人相处,首先要讲“人道”。医务人员要把病人当人看待,不应把病人当作生物机器、“练靶”工具、实验品、“摇钱树”或者“出气包”;也不因为病人疾病所致的思维混乱、意识障碍、人性扭曲、行为退化而予以歧视。祖国传统医德历来强调“医乃仁术”,“仁”即“两人”,“仁者爱人也”。行医当以仁为本,仁爱救人,仁至义尽,同情、关心、体贴病人;真正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病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掌握病人的思想、情感,满足他们的需要。惟有如此,医患之间才有沟通的基点和契合点。 2平等公正,诚信友爱 医患相处,首先应该讲人格的平等,彼此尊重对方的信仰、意志、行为、性格、习惯等。特别是医者不能因为患者亲疏有别、地位高低、容貌美丑、钱财多寡、病情轻重而态度不一;也不能因为职业的特权和优越感以“恩赐者”自居,对病人颐指气使。只有把病人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看待,对病人一视同仁,才能营造医患沟通的良好氛围。我国中山医科大学的医务人员提出 “医生既是病人的老师,又是病人的学生,既是病人的亲人,又是病人的知音,”的观点,很有新意。老师者,在于指导病人与疾病作斗争;学生者,在于学习病人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通过病人了解疾病的症状和治疗的反映;亲人者;在于体谅同情病人的疾苦,给予病人温暖和慰藉;知音者,在于平等交流,达成共识。这种认识不失为医患沟通的经验之谈。 平等公正的伦理原则,还要求医患间权利、义务的对等性、统一性和平衡性。医务人员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尽救死扶伤、防病治病、解除痛苦、助人健康、宣传教育、发展医学之义务,同时保障病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医疗权、知情权、隐私权、监督权、诉讼权、求偿权等。患者也应尊重医学科学与医务人员,遵守就诊道德,配合医者治疗。医患之间保持公正,才能使双方心态平衡,关系协调,友好合作。 诚信包括诚和信两方面:“诚”即诚实、诚恳。真实不欺的品质要求人有真心、真言、真行,真诚地待人处事,反对欺骗和虚伪。 “信”即信用、信任,指遵守诺言的品德。它要求人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要言而有信,诺而有行,行而有果,以信用取人。诚实守信互为因果、互为表里,诚实是守信之后表现的品德;守信是诚实的依据和标准。诚是基础和本体,信是理性实践精神的外在表现。当前医务界不诚信问题比较严重,如制假造假、虚假广告、过度医疗、滥施检查、盲目手术、夸大病情、违规收费等,严重降低了患者对医院、医生的信任度,增加了医患沟通的难度。 3举止端庄,语言文明 举止端庄和语言文明既是一般人际交往理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医学职业道德的传统规范。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名医、西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说过:“医生有两件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语言,二是药物。”我国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论中谆谆告诫医者:“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姣不昧。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淡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黔己德。”新中国一代医圣、协和医院已故的张孝骞教授也强调:“仪表端庄,和蔼可亲,主动周到,不仅是一般服务态度问题,而且是临床工作需要。”这些都是取信于病人,协调医患关系,沟通医患情感,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 医患沟通是一门艺术,这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往往是通过医护人员的角色形象表现出来的。医务人员的外貌服饰、言行举止、态度气质给病人造成的“第一印象”,直接关系到医患之间的人际吸引力和亲和力。因此在医患沟通中必须遵循医行端庄、医言文明、态度和蔼等医德规范。医行端庄一是要做到仪表整洁大方,外貌服饰给人以沉着、稳重、干练、可靠的形象,切忌衣冠不整、穿着离奇、不修边幅、浓妆艳抹;二是要行为得体,把握分寸。检查治疗,手法要轻柔娴熟;接触异性病人,要心正无邪;病人急救关头,要沉着镇定。避免操作粗暴、举止轻浮、处事急躁。 语言是沟通医患心灵的桥梁,是彼此交流思想情感的纽带。口语是最基本、使用频率最高的医患沟通方式。医德要求医务人员的语言一要讲求科学性。做到规范表述、言能达意、通俗易懂、实事求是,不故弄悬虚、不夸大其词,不轻下结论,不欺诈病人或病人属家;二是要注意艺术性。言语的方式、内容、场景都应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对性格内向的病人多用同情体贴的话语;对重危患者多用鼓励和解释的语言;术前沟通谋求知情同意,术后沟通意在排忧解难;病人隐私只在私下了解,不要公开张扬。三是要遵守保护性。用礼貌性的语言保护病人的自尊;用保密性的语言,保护病人的隐私;用安慰性、鼓励性、解释性和积极暗示的语言,保护病人的心理。要知道言语不当,轻则使患者动气、紧张、郁闷、沮丧;重则引发医患纠纷,导致医源性疾病。曾有一病人因心肌梗塞住院治疗,病情已趋稳定要求出院回家。病房护士对此很不耐烦,脱口而言“象你这样住单间病房的病人,进来的没几个能出去。”一句话导致病人绝望,当夜跳楼身亡。可见医务人员的语言修养是何等重要。态度是人们对外界事物和现象体验的情绪流露。态度往往通过人们的语言、行为、表情、姿态予以表达。在医患沟通中,患者期望医者的是亲切、温和、诚恳、沉稳、宽容、友善的道德态度,而非生、冷、硬、顶的不良态度。国内媒体曾有报道,在公众民意调查中,我国医务界在社会窗口服务部门评价中被定为“冷漠一号”,以至有作者感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医院如今是最令人生畏的地方之一。”姑且勿论这种结论是否贴切,但可以想见,如此状况将给医患沟通带来什么影响? 当然,在医患沟通中,要求医务人员文明行医,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应要求患者、患方文明就医,遵守公德。患者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尊重、友好、礼貌,同样可以加固医患联系的纽带,使医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工作上的支持。 4知情同意,保守医密 知情同意是现代医疗实践中十分强调的一项伦理原则。知情权和选择权是病人的权利,也可以说是医患沟通的具体方式和必要程序。作为一项伦理原则,它要求医务人员详细而真实地向患者告知有关诊断结论、病情预后、治疗目的、方法,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及其利弊和费用开支、预期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风险等等,让病人在不受任何指示、干涉、暗示、引诱的情况下,自由自主地选择诊疗方案。知情同意的目的在于尊重病人自主权,鼓励医患双方理性决定、协作配合、责任分担。为此,临床上建立了手术谈话签字制度、输血同意签字制度、化疗同意签字制度、病重病危通知签字制度等等。 知情同意原则的实践运用,依赖于医患沟通的基础,又促进医患双方的沟通。要实现真正的知情同意,就要求医务人员及时耐心、细致、负责、充分地告知和解释有关病情和医疗信息,而且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使病人理解医者的告知,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不少医务人员常常犯错误。有的习惯于“为病人作主”,越俎代庖,独断专行,无视病人自主权;有的告知不充分,不坦诚,当讲的不讲,以致一旦发生不良后果而酿成医患纠纷;有的有意无意渲染治疗风险,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如有一位年轻医师在与一位患心肌梗塞的病人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的谈话时说:“冠造只能对你有好处,没有任何危险。”这位64岁的家庭妇女问:“冠造万一有危险,会是什么情况?”医生答道:“哎,该死的活不了,象某某这么大的干部,得心肌梗塞才一周,只是排便用力一下就死了”语音未落,病人吓得面色腊黄,躲进被窝,邻床的病人也跟着发颤,谈话被迫终止。还有的医务人员知情同意不及时,术前不告知、术后告知;术中更换手术方案不告知,造成医患纠纷;还有的医务人员习惯于让病人家属知情同意而无视病人本人的意愿,以致发生悲剧。又如一位产妇难产,其丈夫胆小怕事,逃避剖宫产签字,而医院不顾产妇苦苦哀求手术,消极等待,最后导致产妇子宫破裂,母子身亡。这些知情同意过程中都存在不良沟通的问题,值得医者深刻反思。 保守医密是一项传统的医德规范,在医患沟通中也应被遵循。比如,出于保护性医疗的要求,为了使病人保持有利于疾病治疗和康复的良好心境,允许医生不向病人直接透露不良的诊断和预后,说些“善良的谎言”。例如现在社会上谈癌色变,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癌症病人如若知道真相,往往丧失治疗信心,或因考虑治疗费用等问题而拒绝治疗。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癌症都不可治,一些癌症特别是早期发现的癌症是可以治疗的。因此对这样的病人在让其家属知晓病情的前提下,对于患者实行保密治疗是有益的。再比如,医患沟通和疾病诊治过程中,医者会了解和得知有关病人的隐私与秘密,如生理缺陷、变态行为、不良生活方式、不道德行为等等,对此医务人员在不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应严守病人的秘密,否则医患沟通就丧失信任的前提,沟通就无法继续。有例可证,曾有一位女病人到医院就诊,一开始就要求医生为她保密,医生作出承诺后,她才允许医生给她看病,并说出了“未婚先孕”的情况,但医生在诊断宫外孕后却违背病人的意愿通知了其父母,结果导致母女不和,医患冲突。5医术精湛,优质服务 医德一贯强调,医者必须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养成严谨的作风,严肃的态度,严密的观察、严格的纪律、熟练的操作。古人云:“为医之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医本活人,医术不精,反为天折”。因此医者应做到“无一病不穷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医术精湛是衡量医德水平的重要尺度,德术并举是合格医务人员的永恒标准。医患沟通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解除病痛,恢复健康,提高医学服务对象的生命质量和价值。要实现这一医学目的,不仅需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良好意愿和思想,更需要治病救人的真才实学。医者高超的技艺、优质的服务、可靠的医疗质量,既是医患沟通的条件,也是医患沟通的保障。 现实中大多数的医患纠纷是因医疗质量问题引起的,有的是因为对医疗效果认识分歧,更多的是因为医疗事故、差错。倘使医务人员该治好的病没治好,该救活的命没救活,或者因责任心不强,技术粗疏,给病人造成痛苦和伤害,医者何颜面对患者?如何取信患者?象这几年屡见报端的什么手术剪、纱布条遗留腹中、六龄女童阑尾手术被扯掉子宫、十岁儿童右膝病灶清除结果做了左膝、女大学生胸膜炎穿刺结果刺破肝脏死亡等等。相反医务人员的优质服务、优良效果,却能化解患者认知障碍,求得医患共识。例如某医院收治一位气管异物的小男孩,当时,医生告知家长必须行气管切开术方可救治,但孩子的家长不懂医,不理解,认为气管切开肯定就没救了,因而拒绝手术。医患沟通的心理学基础一、沟通与心理学沟通(Communication)是指信息的交流和分享,以建立共同的看法;心理学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形式及内隐、外显行为。因此,医患沟通与心理学关系密切,以至于一门以医患沟通为重要内容的交叉学科医患心理学已初见端倪。首先说,沟通的形式、技巧和效果与心理学关系密切,也就是说沟通的过程自始至终反映、折射着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沟通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描述与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有关。沟通既然是一种行为,比如交谈或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就可以进行观察和描述,在此基础上找出行为中或行为背后隐含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把这种特定的行为与其隐含的内容做规律性的联系就是行为科学的研究课题之一。例如,临床上告之病情,怎样告诉病人“坏消息”,就是一种沟通艺术并能在心理学中找到理论依据。 1因人而异有的人对坏消息惧怕得要命,有的人对坏消息拒不承认,有的人对坏消息无所谓,也有的人听到坏消息后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所以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告知患者的病情。 2循序渐进坏消息不能一捅了之,要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分期逐步地透露坏消息的内容。 3避重就轻如患者得了胃癌,开始时告诉病人患了胃溃疡,后来又提及可能有溃疡部分恶变,解释需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告知此病早期治疗效果很好,完全可以根治。当然,这要建立在患者对医生完全信任的基础上。 4鼓励信心精神调理是患者康复的基石。首先,告诉患者三分治疗七分养的医学道理,宣传“病人的本能就是自己的医生,而医生是帮助本能的”。要培养患者自我保健的能力。其次,从沟通的目的讲,沟通有两类目的。一类叫外目的,即传递信息、表露情感,宣传、影响、激励及建立共同看法,其规律涉及组织行为学,商业心理学等;另一类叫内目的,即交往、沟通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涉及心理学中需要的理论。第三,沟通的环节包括信息(信号)的发出、传输和接收,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信息(信号)的选择,整合,放大或者衰减,这里面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层面又与心理学的层面有关。最后,医患沟通是人际沟通的特殊形式,医患关系又是人际关系的特殊形式,因此,医患沟通又涉及到病人心理,医疗行为和公共关系,这些都是心理学或其分支学科研究的内容。二、心理学概述 1什么是心理学(1)从“Psychology”谈起:Psychology即心理学,其中“psycho”在希腊语中是“心灵的、灵魂的”含义。而“logy”是“讲述”的含义,合而则谓心理学是阐述心灵的学问(见现代心理学张春兴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第一版)。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心理学一般被定义为研究心理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见现代心理学张春兴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第一版)。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脑是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脑的研究与心理现象的研究不可分割。(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它既有自然学科性质,又具有人文、社会学科性质,理由很简单,心理现象的产生既有赖于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理生化为基础又受到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因此,既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又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描述、解释。 (3)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就探索、发现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特点、规律而言,心理学属于基础科学。如将心理活动及行为特点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专业,心理学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别的应用学科。属于基础学科的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属于应用学科的有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职业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 2心理学基础 (1)认知:人们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了解和把握。曾经有人把物理学解释为研究“主观的客观”,其含义就是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物质运动,作用的法则、规律。而这些法则规律是通过大脑的认识加工得到的。“主观的客观”简而言之就是头脑中的客观世界、客观规律。心理学则是研究“主观的主观”,其含义是研究认识过程(观念形成过程)本身,即客观的东西如何变成主观的东西。认知又称为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观察和思维、表象和想象等等。 (2)情绪、情感:生活中的“染色剂”、“添加剂”。如果说认知主要由客观外界的刺激所决定的话,那么人的情绪、情感更多地反映个体的主观层面。情绪说到底是和人的需要密切联系的,是一种个体与客观外界关系的反映,是人的态度的体验。符合个体需要的情境、事件产生积极的态度;反之,出现了违背个人需要的情景、事件则产生消极的情绪。比如一个人受到表扬,多得了奖金,表现出愉快的体验。这种内心的体验还会有生理上的反应,包括面部表情、形体表现,像“喜形于色”、“怒发冲冠”、“捶胸顿足”、“手舞足蹈”等,都是形容情绪变化时的表情、形体改变。正是这些喜怒哀乐伴随着每时每刻,伴随着人的一生,才使人们的生活表现的丰富多彩。情绪和情感的产生所不同的是前者多与人们的生理需要的能否满足为前提,后者与人们的社会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为前提。比如,道德感、美感。情绪的体验主要集中于大脑皮层下中枢(边缘系统的下丘脑)和植物神经系统及其所支配的脏器、组织;情感的体验则表现为右半部的大脑皮层的额叶。人类的基本情绪大体有愉快、恐惧、愤怒、悲哀等。 (3)意志:人的行为的能动方面。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如果说认知是外部刺激向意识的转化,那么,意志是意识向外部动作的转化,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动的表现。意志通过行为活动而体现出来,因此它与行为密不可分。其基本特征是:意志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意志行为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是对心理活动的主动调节;评价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是看其活动的自觉性、行动的果断性、行为的坚韧性和处世的自制性。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就是描绘一位美国青年其本人智商平平,但意志品质很好,结果取得了很多成就。 (4)人格:人的角色与面具。人格在英文中叫Presonlily,是从拉丁文persona演变来的。拉丁文的原意是面具。心理学家们对人格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目前国内普遍认同的是: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往往习惯于给病人劝告与指导,不习惯让病人作为合作者参与决策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从众型人格、内向形性格并且情绪稳定的病人可以很好地接受。可是,如果医生碰到的是一位独立型人格、外向型性格而且情绪不稳定的病人,医患双方就容易对对方的行为感到不快,不易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三 、医学心理学概述 1什么是医学心理学 (1)心身关系:心身关系既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又是医学心理的思想起源。心与脑、脑与身体、心与身、形与神等的关系(注:此处的心是指意识活动,精神活动,心理活动)一直为哲学家、思想家们喋喋不休的争论。亚里士多德、希伯克拉底(Hippocrates)应该算是心身统一论的鼻祖。希伯克拉底用体液理论来系统论述心身统一,即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他认为,人体中的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质这四种体液是否混合得均匀平衡状态,不仅关系到身体疾病的产生与否,而且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方式、特点,这就是著名的气质理论体液说。希伯克拉底把人的四种气质比作一年四季的气候。多血质的人温而润,如似春天一般;黏液质的人冷酷无情,如冬天一样;胆汁质的人热而燥,其气质犹如夏季;抑郁质的人冷而躁,犹如秋季。 (2)医学模式的转化及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医学心理学广义上讲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从一些研究的结果看,心理现象中与健康和疾病关系密切的有心理过程中的认识、情感、意志过程和人格特征中的气质和性格。所谓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与健康相反的是疾病。健康和疾病(精神的和躯体的)是一个连续链的两极,在一定原因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些有转化作用的原因和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概括成生物、心理和社会的三类。人们曾经和正在研究这些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由于历史原因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发展了许多与医学有关的学科,并形成了对医学理论和实践起指导作用的不同医学模式。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医学心理学围绕心理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而展开。其研究范围目前尚有争论。但国内的教科书普遍认为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1)临床心理学:它主要是研究和揭示临床各科在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学问题,并运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估与治疗。临床心理学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每一个临床科室,应用前景十分远大。 (2)变态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心理与行为方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异常心理现象的判别标准及其发生原因等,它对于全面理解心理学的本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神经心理学:其主要任务在于研究人脑及其他高级神经系统功能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大脑及其他高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提供心理学的诊断依据,它对于大脑局部性病变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此外,实践证明,采用神经心理学的方法,对高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本能及其他功能性改变的检测,比现有一般的检查手段更能早期发现,并能比较精确地分析和描述这种变化。 (4)心理评估:即应用各种心理测量学的方法,对人的认知过程、智能状况、人格特征以及其他各种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和描述,它能够相对客观、准确地评价各种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它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治疗者运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病人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改善心身健康状况,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6)护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在护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指导护士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病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活动特点,做好护理工作。 (7)健康心理学:研究与心理卫生有关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探讨如何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探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人格塑造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达到促进人的心身全面健康的目的。 (8)康复心理学:研究疾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探讨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病人心理活动的规律,并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促进病人的康复。 (9)其他方面(如药物、疼痛、缺陷心理学等):研究药物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及影响药物疗效的心理因素;研究疼痛时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研究在心理或生理上存在缺陷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等。 3病人心理学 了解沟通对象的心理状态,对于良性医患沟通的形成很重要,从心身关系的角度看,人的身体(生理)功能同心理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心理的变化可以导致身体的反应或改变,出现“心身反应、心身障碍”等;另一方面身体的病变也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其中一些可称作“身心反应”或“身心障碍”。以下介绍患者中常见的一些心理改变。 (1)情绪变化:在患者的心理变化中,情绪变化是多数病人表现出的最常见、最重要的心理变化,包括情绪活动特征的变化和情绪反应。情绪活动特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情绪活动的强度与稳定性方面。譬如,久病不愈的患者多表现为要么易怒、易激惹、情绪过度反应,要表现为对各种刺激反应不足。此外,在主导心境方面常常比健康的时侯差。比如,一个在病前经常保持轻松、乐观、愉快的主导心境的人,在病中可变得紧张不安或郁郁寡欢、萎靡不振。 (2)常见的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面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威胁的重大事件,或者预示要做出重大努力的情况下进行适应时,心理上出现紧张和一种不愉快的期待。焦虑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人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一定程度的焦虑可以使个体有效的避免危险和事故,保证安全。同时适度焦虑可提高动机水平,增强工作和学习动力,也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在临床上,焦虑指一种与环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其症状包括三方面:基本内心体验是害怕、不安,情绪指向未来,预感。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的观念内容的害怕,提心吊胆,甚至恐怖。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也可表现为不由自主的震颤或发抖。伴有身体不适感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呼吸加深、加快、心悸、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无力感等。引起病人焦虑的因素有:对疾病的病因、转归、预后不明确或是过分担忧。病人希望对疾病做深入的调查,但又担心会出现可怕的结果,他们反复询问病情,对诊断半信半疑,忧心忡忡,因而产生焦虑。对某些对机体有威胁性的特殊检查不理解或不接受。病人对将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检查程序茫然不知,特别是不了解某项检查的必要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常引起强烈的焦虑反应。手术所致焦虑。大多数病人对手术有顾虑和害怕,特别是愈接近手术日期,病人的心理负担愈重,焦虑和恐惧愈明显,甚至坐卧不安,食不甘味,夜不入眠。医院环境的不良刺激,易使病人心情不佳,情绪低落。例如看到危重病人或是听到病友间的介绍,特别是看到为抢救危重病人来回奔忙的医护人员,产生恐惧和焦虑,好象自己也面临威胁。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甲亢、更年期综合症伴有焦虑。特质性焦虑,与心理素质有关。一定程度的焦虑反应可以调动机体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利于摆脱困境。但是长期过度的焦虑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妨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2)恐惧心理 恐惧也是病人常见心理反应之一。表现为害怕、受惊的感觉,有回避、哭泣、颤抖、警惕、易激动等。生理方面可出现血压升高、心悸、呼吸加快、尿急、尿频、厌食等症状。恐惧与焦虑的区别在于恐惧是有比较具体的危险或威胁,威胁不存在时,恐惧也就消失。有些检查和治疗,如剖腹探查、骨髓穿刺、碘油造影、胃镜膀胱镜检查、放射治疗、截肢、摘除器官或切除病理组织等等,确实给病人带来疼痛、不适和痛苦。引起病人情绪过度紧张,难以接受检查和治疗,不能主动配合,惧怕检查和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甚至担心再添新病,影响诊治的实施。 3)抑郁心理 抑郁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常与病人的可能丧失和实际丧失有关联。抑郁的典型特征是情绪低落。和焦虑一样,它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情绪障碍,而且正常人也经常以温和方式体验到的在这种情绪状态。作为病理性情绪,抑郁指持续时间较长的,同时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的消极情绪状态,它有如下主要表现: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失望,而不能面对与接受现实,或对现实做出歪曲的情感反应。无助感。对处境感到毫无办法,对自己的痛苦无能为力,同时也感到别人对他爱莫能助。感到精神疲惫,缺乏动力,不能振作。自我评价降低。经常表现出自责自罪。严重的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就没有意义、有自杀念头以至自杀行为。另外,抑郁症还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差、体重下降、性欲降低等特征。抑郁症常见于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外,继发于躯体疾病的也不少见,但易被忽略。例如:病毒感染、肝炎、流感、甲状腺功能减退、爱迪生病,以及某些药物、如利血平、皮质激素等都可继发引起抑郁症状。产生抑郁的原因包括:抑郁多见于危重病人或有严重丧失的病人(如器官摘除、截肢或预后不良的耍诓榧又厥背;岵怯簟垡赘兴刂收吒撞怯簟庑顺愿衲谙颍妆郏羁吹没野担苋衔虑榈慕椿岜认衷诟悖狈孕牛硐止露馈懿砩硪蛩亍绶置浠蚓诘募乇浠承膊蟾惺苄缘脑銮浚缌鞲小蕴弁吹龋赡芊怯簟?/span 4)孤独感 或称社会的隔离。病人有无聊陌生度日如年之感,常伴有不安全感,事事谨慎小心,不主动与医护人员说话,不愿与人接触,有问题不敢问,不随便与病友交谈,盼望着亲友早来探视,病未痊愈就想着回家等。住院病人远离亲人,周围都是陌生人,与医护人员交谈机会较少,有度日如年之感,很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感。特别是长期住院病人感到病房生活单调乏味,有的整夜难眠,烦躁不安,有的干脆起来踱步。由于病房内病种形形色色,病情千变万化,更加重了病人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 5)依赖心理 患病后病人大都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病人往往对自己日常行为生活自理的自信心不足,事事依赖别人去做,行为变得被动顺从,情感脆弱。一向独立、意志坚强的人变得犹豫不决,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畏缩不前等。 6)退化心理 或称退化状态,病人患病后有时会出现行为退化的表现,其行为表现与年龄和社会身份不相符。此时的突出表现就是孩子似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有:高度的自我中心,把一切事物和有关的人都看成是为他而存在的。进食要求首先照顾他,要求适合他的口味,要求别人陪伴他,替他料理一切生活琐事。与这种自我中心平行的是情绪易激惹,要求增多。兴趣狭窄。病人对环境和他人兴趣减弱,只对与他自己有关的事情感兴趣。依赖别人。病人像孩子依赖大人一样依赖别人的照顾,即使自己尚能做的事情也不愿做,等待别人来服侍他。他的情绪不稳,有时反复无常。思考时部分地丧失逻辑性与现实性,以致产生许多不合理的恐惧和幻想。对自身状况的全神贯注。病人老是想着自己的身体情况,对身体功能的轻微变化特别敏感,对自己的食物、大便以及睡眠非常关心。 7)猜疑与怀疑 猜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它是缺乏根据的揣测,会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一些病人对诊断表示疑问,主观上不愿意得病,常有“我实际上没有病”、“我怎么会得这种病”等想法。猜疑还可以泛化涉及到整个医疗过程,对治疗、用药、检验等都做猜疑反应。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觉得自己的病势加重,甚至没救了;对别人好言相劝也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总担心误诊、怕吃错药、打错针等等。由于缺乏医药常识和主观感觉异常,胡乱猜疑,胡思乱想,惶恐不安,于是产生种种质问。诸如:“我为什么该得这种病?”、“为什么同样的手术他是良性我是恶性?”等等,一些文化水平低的人群里还会有种种迷信色彩的认识,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作耐心的解释,并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医疗处置。 8)愤怒 愤怒多发生于一个人在追求某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受到挫折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认为障碍是不合理的,有人故意设置的,便不仅会产生愤怒,还会造成愤恨和敌意。病人往往认为自己得病是不公平的、倒霉的,加上疾病的折磨,常常感到愤怒。也可能是对自己不能自理生活而恼火。这种莫名的怒火,可能是潜意识的。他可能向周围的人,如亲朋、病友甚至医护人员毫无理智地发泄,这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容忍力来应对。病人求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复原或康复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可能使病人受挫的障碍主要有:自然环境不利,如遥远的路程,不便的交通、不良的医院环境条件等;社会与家庭障碍,如家庭关系紧张、经济负担沉重、社会对某些疾病的偏见等;与所患疾病有关的障碍,如患无法治愈的疾病、本人期望值过高无法实现目标(如某些整容手术);医患、护患间的冲突,这是造成矶嗖朔吲闹饕颉交嗽彼淙晃税谕鸭膊越】档耐沧隽诵矶喙鳎苍诩觳楹椭瘟浦兄苯踊蚣浣拥馗嗽斐梢恍纯啵淙挥行悄衙獾模又行硕圆巳狈鹬亍匦挠胧实钡墓低行吮憬瘟菩患压榫逃谝交嗽奔际跛降汀鞑桓涸鹑危健技涞某逋挥纱吮悴交嗽北愠闪瞬朔吲氖滓勘辍?/span 9)否认心理 否认心理的表现是病人怀疑和否认自己的患病事实。否认疾病存在。有些病人在毫无思想准备前提下,对医护人员做出的病情诊断难以接受,他们常以自己的主观感觉良好来否认疾病存在的事实,多见于癌症等预后差的病人。否认疾病的严重性。某些病人虽能接受疾病的诊断,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误认为医护人员总喜欢把病情说得严重些,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半信半疑,因此不按医嘱行事。否认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上的应激,避免过分地担忧与恐惧,是应对危害情景的一种自我防御方式。但是不顾事实的否认,也会对疾病诊治造成贻误和消极作用。例如有位癌症病人,明知患病却矢口否认,拒绝治疗,半年后因癌转移而死亡。对那些延误诊治的病人进行调查大都具有否认倾向。 10)自我概念变化和紊乱 自我概念对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信与自尊感)和自我监控。一个人患病,尤其是首次患病后,自我概念常会发生变化。自我概念变化主要原因有:疾病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会损害病人的自主感和自负感,使病人对自己控制生命的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产生无助感和依赖感。疾病使病人丧失了包括健康在内的许多东西,病人感到忧郁、悲哀,导致自我价值观或自尊心的降低。疾病的应激往往会使病人担心自己不能应对外界的挑战,从而使自信心下降。自我概念紊乱指对本人的认识的消极改变或不适应,可包括体像、自尊和角色或个人身份的消极改变。体像指个人对自己身体各方面的看法的总和,包括外表、感觉反馈及内在的感觉等多项因素,也就是整体的生理形象。任何身体功能或形态改变,都会影响个人的自我概念。例如截肢的病人,对自己的身体形象要重新认识,对别人的反应要重新评价,病人必须适应与接受这些改变,以符合其体像,对自我概念作重新适应。若不能适应,就会引起对自己的消极认识。例如慢性病人不能面对现实,过高要求自己,可导致自我概念的紊乱。角色的消极改变是指无能力执行其特定角色的功能和活动。研究表明,心理应激是属于情绪状态中包含许多负性情绪的紧张状态。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都会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对医生来说,不仅需要对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治,而且要帮助病人解决某些心理和社会问题,当医生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满足上述需要时,就会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感到紧张焦虑。对护士来说,长期值夜班使生活质量下降,由于工作责任大,以及同患者及其家属和医生的关系也会造成精神压力,常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从病人方面看,生病本身就会引起心理应激,特别是患急性病时。此外,病人向陌生的医务人员求助时,对那些不得不做的检查与治疗,对生疏的环境与规章制度等,都可能紧张、焦虑。如果医患双方心理应激过于强烈,或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可能以愤怒、恐惧等情绪形式爆发出来,从而影响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 不同疾病的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同一个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甚至不同的医疗环境都会造成患者不同的心理变化,医务人员应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同时正确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诊疗和护理的期望水平。医务人员应耐心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倾诉,这样不仅能疏泄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压力,有效的与患者进行沟通,而且对治疗本身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社会心理学概述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关注以下种种认识的形成:我们怎样理解世界,人与人之间是怎样互动与交流的,社会过程怎样塑造我们的认识与社会交往,我们如何理解和判断自己和他人,我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我们怎样解释社会行为,他人和社会结构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与行动方式的。由此可知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学科。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顺从等。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 2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小群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心理相容和人际关系,社会归因和态度,这些也是社会心理领域一般问题。 (2)大群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群体中交往的特点,群体内部的动态,群体的发展及集体的形成。 (3)个性社会心理的研究:个体社会化、社会角色的获得以及和群体相互关系系统中的个性问题。 (4)社会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主要包括健康、工业生产、宣传工作等方面,以及违法犯罪和婚姻家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根据需要,在这里重点介绍人际关系的有关内容。 3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1)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的定义:人际关系指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