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苦恼与策略.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7299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苦恼与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苦恼与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苦恼与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苦恼与策略 长顺县罗湖希望小学 柏章丽 邮编:550700摘要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在数学考试中不难发现学生由于计算出错而丢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同过去相比有下滑的趋势,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关键词 计算能力 基本能力 运算技能 学习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要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等。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小学计算教学的苦恼 1、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在办公室,常常听到老师们说:“明明是会做的计算题,可就是因为粗心给算错了。”这个“粗心”大多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大多数学生对计算题都十分轻视的,在他们看来,计算只不过是算数,是最不用动脑筋的数学题。首先是思想上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他们在计算方面的不认真,比如,在平日的测试中我们发现,题目中明明是写着128,学生在下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成182,明明是加法,学生就列成了减法。与此类似的错误并不在少数。2、课堂练习时间无保证有的教师很少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片面认为现在计算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学生做习题有机械、重复训练之嫌,翻来覆去说“算理”,挤占了练习时间,影响了学生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3、忽视口算练习有些教师和学生口算意识淡薄,忽视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口算的速度,课堂上很少安排时间进行口算训练。有的一年级学生连2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熟练,有的二年级学生连乘法口诀也没有做到脱口而出,口算是计算的基础,这样的口算水平势必影响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二、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在长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在计算上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失误,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查找怎样可以让学生减少或避免他们的计算失误,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对策。(一)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道理。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只有平时多练,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才会提高。不然,学生在计算时会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例如:在计算3520时,有学生解答成352,得到7,忘记了“20”末尾的“0”。还有的解答成3520=700,没有注意35中的小数点。这些都是平时练习不够引起的。在计算练习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在计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时,常遇到学生计算法则是正确的但结果却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有约分、通分的错误,有互化错误,也有百以内的口算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存在缺陷。为此,在练习中,应有的放矢,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加强算理的教学 1 、充分运用学具,加强直观教学。直观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调动各种感官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和逻辑能力的提高。例如学习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726,学生很难理解6除7余1,2落下来,变成12继续除教学时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写竖式,在写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写出十位上商1以后不知道再如何去做,这时让学生带着问题操作小棒。拿出72根,每10根一捆,余两根。想办法把它平均分成6份。学生动手操作:7捆平均分成6份,每份1捆,余一捆,然后再怎么分呢?在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并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把一捆拆开与零的2根合在一起变成12根就能继续再分了,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兴致很高,这时及时回到问题:“在竖式上如何表示呢”刚才的问题应仞而解。2、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研究出来的数学。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我们可以这样做的:36+87,先让学生摆小棒,很快得出结论8捆加3捆是11捆,6+7是1捆零3根,1捆零3根与11捆合在一起全部得出123根。再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竖式,先算十位得11,再算出个位以后不能直接写了,必须把十位的数字重新擦掉,再写上正确的结果。教师提出问题:“想个什么办法就不用这么麻烦呢?”学生讨论得出笔算加法计算法则的第三条:从个位算起 。 3、不断发展和完善法则。计算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百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10再减。后来学习万以内退位减法,由于被减数和减数的数位增加了,原来的法则已经不够用,所以万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便发展为:相同位数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出现。当万以内的退位减法中,出现连续退位减法的情况时,如:5000-638,退位的次数增加,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我让学生根据需要对原有计算法则做了必要的补充: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如果前一位上是0,就向前两位或者前三位连续退1作10,直到和本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为止。(三)注意算法多样化 1、鼓励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计算。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如学生在解决33-7=?这个问题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如学生借助数小棒、拨珠子等形式想到:将33分成20与13,先算13-7=6,再算20+6=26;将33分成10与23,先算10-7=3,再算23+3=26;将7分成3与4,先算33-3=30,再算304=26;将7看成10,先算33-10=23,再算23+3=26;提倡用不同方法进行计算,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创新的习惯。 2、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要遵循“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这一原则,开放的目的是让学生多一份感悟,多一份理解,提供更多的创新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填空 (1)+8= (2)21= 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一般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让学生完成书上题目,想出尽可能多的答案;第二步让学生也想出类似的题目,并在组内完成。在第一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要填出两个数,必须先确定其中的一个数,这时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要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多的填出答案;在第二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功能,在这种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保证适量练习新课程提倡个性化学习,张扬学生的个性,但是计算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其中重要的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高效的、统一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1加强口算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尤其是基本的口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在四则计算中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要求口算准确、熟练。当然,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训练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训练实现的。(1)课前34分钟口算。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计算课每节课前进行34分钟口算练习,形式活泼多样,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可以直接笔答,即手头有一张口算纸,规定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数量可以循序渐进,由少到多;也可以视算,即教师出示一题目,学生看着题目写出答案;还可以听算,即教师只报题目,学生说出答案。(2)进行针对性练习。口算训练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4637”等进位乘法,练习47+4,34+1等口算,有利于学生在计算中正确地进位。2、加强课堂练习。目前的数学课堂,在情境引入、算法多样化上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往往是前松后紧,匆忙收场,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严重不足,有的甚至下课铃声一响,教师才布置练习,导致练习不到位,所以有必要加强课堂练习。(1)留有足够的时间。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们有必要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进行纠正。(2)提高练习质量。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回到机械重复的做法。而是要在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前提下,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首先,重视练习内容的选择。包括封闭性问题,半开放性、开放性问题等,以封闭性问题为主,开放性问题为辅。其次,练习形式多样。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避免计算的单一、枯燥。从基本练习、针对练习、变式练习到拓展练习等层次要分明,难易程度适合学生。要注意练习的趣味性,在练习时添加一些新颖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第三,关注计算练习后的反思。加强练习之后的反思,能提高学生回顾、分析、判断能力。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练习效率。例如,计算12581258,常有学生得出等于1的结果。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观察算式时,要从算式的整体着眼,不能受算式的细节(数据的特点)影响,误认为是两个“1258”相除。(3)有针对性的练习:在计算教学中,除对一些易错题坚持反复练习外,还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以便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如计算360254时,不少学生往往做成:原式=360100=36,这是由于“254”这个强干扰因素的诱发,使学生忽略了运算的顺序造成错误。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式题,可组织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状态。(五)、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我认为要养成以下几个习惯: 1、看清楚。学生在计算中由于看题目过快,有时会把数看错,如2.34看成243,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前后颠倒等,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看清楚题目中数的习惯,速度不要过快,要整体记忆,不要看一位写一位,写好后可以迅速与原数比照一下等等,从而减少误看而带来的计算错误。 2、写工整。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1和7、3和8;有的擦擦写写,写写擦擦,模糊不清;有的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等等,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督促学生把数字写端正,写清楚。注意了这点计算中的错误也会降低很多。 3、算仔细。计算中的错误有时也是因为学生计算马虎造成的,如把23算成了5,或进位忘了加,或退位忘了减等等。因此在教学时不要一味要求学生算得快,而是首先要算得对,然后在正确的基础上再提出相应的速度要求,这样也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4、查认真。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等之间的逆运算关系。但小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不能自觉坚持检查和验算,敷衍了事大概看看,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检查和验算。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检查和验算的方法(如逆运算、估算、再算一次等),监督他们养成检查的习惯,另外也可通过恰当的时机让检查出错误而获得好成绩的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由于认真检查和验算所带来的成功,自觉养成主动检查的习惯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参考文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生多功能数学词典 作者:张艳军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课外数学 作者:陆婉珍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小学数学品牌 出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1年7月 (注:此文在贵州省教育学会2012年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壹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