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概论答案合并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3425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概论答案合并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医学概论答案合并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医学概论答案合并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绪论 练习题答案名词解释 1、生物医学模式:在立足于生物科学的基础上,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必须也能够在器官、细胞和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和/或化学变化,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和/或理化的特定原因,都应能找到相应的治疗手段的医学模式。问答题 1、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论点?答: 这一模式在立足于生物科学的基础上,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必须也能够在器官、细胞和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和/或化学变化,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和/或理化的特定原因,都应能找到相应的治疗手段。特别是近年来,生物医学以分子生物学为带头学科,已形成一个有五十多个门类数百个分支的庞大学科体系,在阐明疾病机制和创新治疗技术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大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2、为什么要进行医学模式的转变?答: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群中年龄结构、疾病谱、死因谱、生活方式和行为、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与理化、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心理紧张、吸烟、环境污染、行为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居死因前4位的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意外死亡。生活方式主要与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有关,目前对健康危害最大的因素是不良生活方式。公害、交通事故、自杀、吸毒、酗酒、饮食过量及各种心因性疾病显然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与意外死亡密切相关;保健服务制度也成为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 生物医学模式日渐显露出严重的局限性。为了达到整体健康的目的,在预防和治疗实践中,不仅要注意影响人群健康的生物学因素,同时也要注意心理、环境和社会因素。尤其是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人口的高速增长、生物环境和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生物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社会因素,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然而,只注意人体形态、功能、生物、生化变化的生物医学模式,不能解决上述日益增长的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从而必须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和研究疾病的社会防治问题。因此,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是现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答:在重视和肯定生物因素的前提下,把人类的健康置于社会系统中,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对象中的地位。对医学的需求由面向个体的医疗保健,向面向群体的卫生保健转化。对疾病的防治更重视与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非传染病,将疾病的医治扩展到对人群的健康监护,以提高生活质量。健康不仅是指体强无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4、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答:1、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医学的研究和服务对象是人,人的生命活动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其复杂性大大超过其他自然界科学。至今生命科学中的未知领域远比其他自然科学为多,有待于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很多,例如肿瘤、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的病因远没有搞清。2、临床工作的紧迫性:临床上面对的是病人,不可能等待未知因素全部搞清楚后再去防治,只能努力减少这些未知因素,最大限度地缓解病人的痛苦,挽救和延长病人的生命。这是与许多应用于科学的显著区别之一。3、医学上的重大课题多在临床实践中提出:从医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对疾病的新认识都是由临床医学而不是基础医学开始启动。例如艾滋病(AIDS)就是首先在临床上发现一批病人具有相似的免疫力低下的一系列病症,确定为一种未知的新病种,从而基础医学深入研究其本质。对疾病的认识也是临床上先总结出这些疾病的表现规律,然后才进行基础研究。至今仍有大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不能圆满地解释。因此,临床医学事实上起着科学发现和科研起点的作用。在临床上,要从防治疾病的要求出发,善于发现问题,不放过一切科学发现的机会。4、临床医学是检验医学成果的基础:无论是基础医学还是其它学科的医学成果,都必须在临床应用中得以检验。离体研究的成果不一定适用于整体或在体的情况;动物实验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取代人体实验的结果。5、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答:临床医学的学科大体上有五种分类方式。1、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 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疾病归在内科学,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疾病归在外科学。还有理疗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营养治疗学和心理治疗学等。 2、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 传统的妇产科学、儿科学, 近年来的老年病学、围生医学, 还有危重病医学、职业病学、男性病学等。3、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科: 口腔科学、皮肤病学、眼科学、神经病学、耳鼻喉科学、内分泌学等。这类学科的数目还在不断增加,如心血管 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骨科学、泌尿外科、胸外科等。4、按病种建立的学科: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等。5、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 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目前已提出将影像诊断技术(X线、CT、MRI、超声、同位素等)统一成立医学影像学,有利于各种诊断技术革新之间的协调、补充、融合,从而提高诊断水平。6、医学工程技术在临床医学发展中的作用。答:医学工程技术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方法, 促进了整个医学领域突飞猛进地发展,使得医学研究和疾病诊治的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深化了医学的认识水平16世纪显微镜的发明和切片、染色相应技术的改进,使医学的认识迈进细胞水平。电子显微镜的和扫描电镜的问世,以及相配套的超薄切片技术、冷冻切片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荧光标记技术等一系列医学技术的应用,将医学的认知推进到超微结构的亚细胞水平。近年来遗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正被用于研究影响遗传的各种因素、基因的细微结构和相互作用于的机制。可望通过识别病损和突变基因,快速、早期诊断疾病;也可望通过干预或用健康的基因代替病损基因来治疗疾病。这一系列新的现代医学工程技术不仅开辟了一条防治疾病的新途径,也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到了分子水平。2、推动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1)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现代医学工程技术提供了各种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对探究病因、确定病变部位和判断机体功能状态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血、尿常规目前都可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血细胞分析只需不到2的全血,数分钟内可得出各种结果。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像(CT)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快速处理X线扫描所得到的光量信息, 显示体内某一层组织的密度影像而进行临床诊断。1972年英国研制的第一台CT的分辨率比普通X线强100倍。十多年来经历了4代更替,应用范围从头部扩展到全身,扫描时间由5缩短到2,最新的第5代CT扫描时间仅为1/100。(2)治疗技术的提高: 介入性治疗的发展就是以导管技术及相关器械的新进展膦基础的,例如经皮穿刺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用球囊导管逆行送入冠状动脉狭窄处,加压充盈球囊,扩张狭窄处使血管内径增大,从而改善心肌血借助。自1977年第一例PTCA术开展以来,由于该技术简便、创伤小已面为当令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技术之一,并因此而掀起了心血管病学的一场革命,形成了心血管病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介入心脏病学。外科手术与新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现代外科技术。例如腔镜技术已使用权外科手术的概念大大改变,不开腹进行胆囊、卵巢囊肿摘除等腹腔手术已得以推广,不开胸的胸腔手术也已在临床上应用。人工低温术和人工心肺机的应用开拓了心脏外科的新领域。器官移植技术是现代外科技术的又一飞跃,各种人工器官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已形成一门新的分支学科移植外科,成为取代病变器官的重要手段。此外,无痛无血的激光手术刀、超声波手术刀等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大大减少了病人的创伤,拓宽了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提高了手术质量和水平。总之,临床医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向医学工程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促进了医学工程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临床医学的诊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每一项医学工程技术的新成果又大大推动了临床医学的进步。7、现代医学发展的特点?答:1、向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1)形成了一大批以分子生物学为带头学科的分子医学学科群:研究工作由细胞水平向亚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深入,形成了一批如分子药理学、分子肿瘤学、分子内分泌学等新的学科。使得一些疾病的病因研究获得了重大突破,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显示出良好和广阔的前景。(2)向群体、环境、社会与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进行全面的研究: 在“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职业医学、地理医学、宇宙医学、临床医学等一批新学科出现。2、学科体系微分化与积分化并进(1)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向纵向和横向分化: 现代医学在近代医学分科的基础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对象,因而学科不断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学科的精细分工朝纵向和横向发展,如心血管内科纵向分化出心电图学、骨外科、泌尿外科、心脏外科、整形外科、显微外科、器官移植外科等。据日本统计,全世界目前已有独立的医学专业学会500余个,医学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就达219个。(2)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综合: 在医学专业不断分化的同时,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是现代医学的又一显著特点。如儿科学、妇科学、产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了围生医学;数学和医学间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形成了卫生统计学;其他还有临床药理学、介入诊治学、仿生学等。3、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的交叉和渗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如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等,与医学的交叉和渗透也日益加细,产生了诸如社会医学、心理学、行为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等新学科。哲学对医学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循证医学的新概念被逐渐引入临床医学领域,不仅改变了以个人临床经验和推论为基础的认识方式,还改变了以病理生理学等实验或临床指标为评价标准的临床实践,以小范围或小规模临床研究结果为基础制定临床指导原则的传统医学模式,推动了医学思维方法的转变和更新,为医学工作者提供了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及快速获取信息的方法,指导临床医学实践,成为科学防病治病的指南。4、现代医学技术具有高科技的特色临床医学在充分应用基础医学和高科技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诊断和治疗方法。在诊断方面,影像学包括CT、MRI、数字减影、超声、同位素等医学图像的计算机处理技术达到高度精确;应用医用光导纤维技术的各种内窥镜和导管等无创、微创性直视检查技术,可深入到人体各个脏器和部位,获得准确的形态、功能、病理诊断;21世纪诊断学的突破可能通过人体基因谱的分析,全面检出遗传性和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使得这类疾病能够得到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在治疗方面,应用高科技,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对新药、生物技术产品、大量自然药物的开发,大大丰富了治疗手段,提高了疗效;通过内窥镜操作手术,不仅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创伤,而且使外科学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心脏起搏器、人工器官等高科技产品应用于临床,使得一批以往无法治疗或终末期病人重新获得了新生;21世纪治疗学上的最大突破可能是基因治疗,不仅可能用相对简便的方法治疗众多基因缺陷与变异所致的疾病,而且还可能通过基因重组和修补,改进人体的生理功能。高科技不仅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原动力,而且也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和灵魂。症状学 练习题1答案名词解释 1、symptom症状:病人能够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如头痛、乏力、多梦、呼吸困难等。2、sign体征: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如心脏杂音、肺部音、皮疹、肝啤肿大等。有些异常改变病人能主观感觉到,其他人也能客观检查到,所以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呼吸困难、发热等。热型:体温曲线的形态(形状)。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长时间维持在3940,一天体温波动1。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弛张热remittent fever:体温39 ,一天内体温波动2。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orthopnea端坐呼吸:平卧位感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躯干上部直立可使该症状消失缓解的现象。简答题 1、问诊的内容。答: 住院病历所要求的内容, 包括: 一般项目 general data, 主诉 chief complaints, 现病史 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既往史 past history, 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个人史 personal history, 家族史 family history。 2、现病史的内容。答: 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1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起病情况:急骤、缓慢,与某些因素的关系;患病时间:几个症状时按时间顺序,按年、月、日、小时、分钟计;2主要症状的特点:部位、性质、时间、程度、加重与缓解因素;3病因与诱因;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主要症状的变化,新症状的出现;5伴随症状:重要阴性症状也应反映;6诊治经过:病名、药名、剂量、疗程;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变化。3、非感染性发热的常见原因。 答: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4、发热的伴随症状。 答: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虫病等。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5、发热的治疗要点。答:(1)病因治疗:如感染性疾病需使用有效抗生素。(2)对症治疗:(1)降温: 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冰袋等), 药物降温(柴胡、安痛定肌注等), 病因未明确前,慎用或禁用激素降温。(2)其它: 各系统症状的对症处理,如:止咳化痰、止呕等。6、端坐呼吸的机制。答:卧位时胸腔内血容量增多(500ML) 肺淤血 肺活量降低(25%35%) 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病人直立 右心房的水平位置高于某些内脏、下肢 血容量再分配 低位内脏、下肢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流量减少 肺淤血减轻 肺的顺应性、肺活量增加 症状消失。7、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临床意义。答: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见于:左心衰竭、严重二尖瓣狭窄,伴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压力升高。端坐呼吸的严重程度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右心衰竭使肺瘀血,端坐呼吸困难,任何肺部疾患动员辅助呼吸肌均可能引起端坐呼吸。 8、酸中毒性大呼吸(Kussmaul呼吸)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答:机制: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强烈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呼吸中枢, 使呼吸深长而规则,常伴鼾声。常见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症状学 练习题2答案名词解释 1、referred pain牵涉痛(感应痛):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称为牵涉痛。例如阑尾炎的早期,疼痛常发生在上腹部或脐周围;心肌缺血或梗塞,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左臂尺侧或左颈部体表发生疼痛;胆囊疾患时,常在右肩体表发生疼痛等等。是内脏引起的疼痛,刺激经内脏神经传入,影响相应脊髓节段而定位于体表,即更多具有躯体神经传导特点,疼痛程度剧烈,部位明确,局部有压痛、肌紧张及感觉过敏等。简答题 1、呕血的临床意义。答:按上消化道出血、呕血的来源分类阐述:1、食管出血、呕血见于: 反流性食管炎 静脉曲张 胃食管连接处撕裂 食管癌 主动脉瘤破裂; 2、胃和十二指肠出血、呕血见于: 消化性溃疡 急性(应激性)溃疡 胃静脉曲张 胃炎(阿司匹林、乙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管扩张症 肿瘤:癌肿、内瘤、良性肿瘤; 3、其它出血、呕血见于: 主动脉小肠瘘 胰腺炎 胆道出血 血液恶病质 抗凝治疗 胶原性疾病 尿毒症; 最常见的呕血原因为: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糜烂性胃炎(乙醇阿司匹林), 食管静脉曲张, 返流性食管炎。2、咯血的常见病因。答:支气管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3、维持血液、组织液动态平衡的主要因素。答: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间隙静水压 维持体液平衡的因素发生障碍 产生水肿4、昏迷的临床意义。答:昏迷的常见因素:1、感染性疾病: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病毒素侵入中枢神经引起昏迷;脑与脑膜感染病原体直接损害中枢神经引起昏迷。2、颅脑非感染性疾病:脑卒中、脑瘤、颅脑外伤脑组织受到破坏、压迫,脑细胞功能严重障碍引起昏迷。3、代谢紊乱:肝硬化、糖尿病、尿毒症、低血糖病 脑细胞代谢障碍,代谢生成的有毒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昏迷。4、中毒:一氧化碳、安眠药、有机磷农药、酒精中毒 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引起昏迷。5、物理因素:高热、中暑、电击、溺水、冻僵 大脑皮质功能受损 发生昏迷。6、内分泌功能障碍:脑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危象 引起昏迷。体格检查 练习题1答案名词解释 1、physical examination体格检查: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来了解病人身体状况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2、spider telangiectasia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为蜘蛛痣。蜘蛛痣的发生一般认为与肝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减弱有关。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时。3、liver palm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退色。4、vital sign生命体征: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如脉搏、呼吸、和体温等。5、direct light reflex瞳孔直接对光反射:用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双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6、indirect light reflex瞳孔间接对光反射:隔开两眼,一侧瞳孔受光刺激,对侧瞳孔立即缩小。7、chest respioration腹式呼吸:胸廓下部及上腹部动度较大的呼吸。8、abdominal respioration胸式呼吸:胸部动度较大的呼吸。9、vocal tactile fremitus语音震颤:病人发出声音,音波产生的震动沿着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鸣的震动,医生可以用手触知。10、rales啰音: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分为干啰音 rhonchi、湿啰音 moist rale。简答题 1、一般体格检查的项目。答:一般体格检查的项目包括: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发育与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皮肤、淋巴结等。2、头颅大小异常和畸形的常见类型及其原因?答: 小头:常伴有智力发育障碍; 尖颅:先天性疾患与指(趾)畸形; 方颅:小儿佝偻病; 巨颅:脑积水; 长颅:Marfan综合征、肢端肥大症。3、胸部体表骨性标志。答:胸部体表骨性标志有胸骨、胸骨角、第七颈椎棘突、肩胛下角、第十二肋骨。4、潮式呼吸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答:特点:由浅慢 深快 浅慢 暂停 下个周期 周而复始。临床意义: 严重中枢神经疾病: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 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巴比妥类中毒; 老年人深睡时脑动脉硬化。体格检查 练习题2答案名词解释 1、第二心音反常分裂(逆分裂):指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吸气时分裂变窄,呼气时变宽。见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高血压。2、额外心音:指在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附加心音,与心脏杂音不同。多数为病理性,大部分出现在S2之后即舒张期。3、gallop rhythm奔马律:为出现在第二心音后的附加心音,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合成的韵律极似马奔跑时马蹄触地发出的声音,故称奔马律。奔马律是心肌严重受损的重要体征之一,它的出现和消失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ardiac murmurs心脏杂音:除心音、额外心音之外,由心室壁、瓣膜、血管壁振动所致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异常声音。5、scaphoid abdomen舟状腹:由于消瘦、脱水,全腹凹陷成舟状,见于恶病质。6、McBurney点(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三分之一处,阑尾炎或者附件炎的压痛点。7、shifting dullness移动性浊音:根据游离腹水随体位转换而发生浊音区的改变,用来检查有无腹水的存在,一般在 1000ml以上才能扣出。8、杵状指(趾):远端指(趾)节呈杵状膨大,与指端缺氧、代谢障碍、中毒性损害有关。9、deep reflex深反射(tendon reflex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10、superficial reflex浅反射: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的反射。11、indirect corneal reflex间接角膜反射:刺激一侧角膜,引起对侧眼睑闭合。12、meningeal irritation sign脑膜刺激征:脑膜或脑膜周围病变时,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反射。简答题 1、第一心音的发生机制及听诊特点。答:第一心音的产生机理:二尖瓣、三尖瓣关闭引起的震动,因不同步而形成二个成分M1及T1。标志心室开始收缩。听诊特点:声音较响;音调较低;性质较钝;占时较长(持续时间约0.1s);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心尖部最强。2、第二心音的发生机制及听诊特点。答:第二心音的产生机理:主要原因是主、肺动脉瓣关闭引起的震动,因不同步而形成二个成分A2及P2。其它原因为:房室瓣开放、心肌舒张、乳头肌、腱索引起的震动;血流对大血管壁的冲击。标志心室开始舒张。 第二心音的听诊特点:强度较低;音调较高;性质较清脆;占时较短(持续约0.08s);在心尖搏动后出现;心底部听诊最清楚。3、腹部触诊应包括哪些内容?怎样进行腹部触诊?答:腹部触诊应包括:腹壁紧张度rigidity、压痛和反跳痛tenderness rebound tenderness、肝脾等腹内脏器情况organs、腹部包块mass、液波震颤flud thrill、振水音succussion splash。腹部触诊时,病人仰卧、屈腿、平静呼吸,医生站右侧、手温暖、动作轻柔,自左下逆时针方向到脐,由浅到深,由健侧到患侧,边触诊边观察,手脑并用。器械检查 练习题1答案名词解释1、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体表心电图:描述心脏生物电活动的曲线图形。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产生的动作电流可经体内组织传导至体表,体表心电图是心肌电活动变化的体表记录。2、mean electrical axis平均心电轴(心电轴):每一心动周期中的一个最大综合心电向量。3、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增加心脏工作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判断冠状循环功能的一种测试方法。4、心室晚电位:QRS波终了之前已经出现的并延伸入ST段内的低振幅、高频碎裂波。5、食道心电图:将电极经食管放置在不同位置,描记出的心电图。6、心电向量:心脏电激动过程中产生的既有强度,又具方向性的电位幅度。7、ultrasonograghy(USG)超声成像: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人体组织器官的声学特性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信息,经处理后形成图形和曲线,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物理检查方法。8、doppler effect多普勒效应:声源与接收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声波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频率的变化称为频移Fd。简答题 1、心电图的阅读方法。答:1、先将各导联依次排列:、aVR、aVL、aVF、V16共12个导联;2、检查操作过程有无伪差,导联有无接错,标准电压是否正确,有无减半电压; 3、寻找P波,找出P波与R波之关系,确定心律、心率;4、测定P-R间期、Q-T间期、QRS时间;5、测定电轴有无偏移,各导联P、QRS、ST、T、U波之形态、电压、时间及其相互比例,初步判定心电图是否正常; 6、结合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用药、临床诊断后填写心电图报告,作出心电图诊断。2、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适应证。答:1、临床上疑为冠心病者; 2、40岁以上有冠心病易患因素的无症状者; 3、评价抗心绞痛药物、其他方法对冠心病的效果; 4、测定心律失常的性质。3、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答:1、心律失常诊断、疗效观察:这是主要的应用,通过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分析,可以诊断心律失常,判断疗效;2、心肌缺血诊断、疗效观察:通过发现各种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可以诊断冠心病; 3、评价人工心脏的起搏功能; 4、测定心率变异性HRV。4、超声检查的特点和优点。答:特点: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强;信息的显示有多种方法。优点:无损伤、无痛苦、无辐射;实时、快捷、准确、方便。5、超声成像的局限性。答:图象易受气体和皮下脂肪的干扰;对骨骼、肺、肠道的检查受到限制;伪像干扰;图象显示范围较小。6、超声图像分析的主要内容。答:1)形态轮廓;2)内部回声;3)后壁及后方回声;4)周邻关系;5)血管分布及其血流参数;6)活动度和活动规律;7)排空功能。7、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答:1)探测血流状态;2)鉴别动脉和静脉;3)探测血流速度、血流量、血流阻力;4)估测压力差;5)判断反流与分流。器械检查 练习题2答案名词解释 9、康普顿散射:光子与自由电子或原子中束缚得不太紧的电子碰撞,将一部份能量传递给电子,使之脱出原子成为反冲电子,光子则因损失能量成为能量更小的光子,且改变运动方向。10、螺旋CT扫描技术:采用连续进床式螺旋层面扫描,获得容积数据,然后进行薄层面重建和多方位图像重建的CT扫描技术。11、CT仿真内窥镜检查技术:病变部位螺旋扫描,获得容积数据,然后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内腔重建,以观察内腔结构变化的CT扫描技术。12、多层CT扫描技术:采用不同或相同尺寸的多排探测器组合,在一次扫描中完成多层数据采集的CT扫描技术,该技术能加快扫描速度,降低X线管的负荷,缩短扫描时间。简答题 8、X线检查的优点与限制。答:(1)X线检查的优点:普及、迅速、经济;永久性图像记录;目前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2)X线检查的限制:组织密度差小的器官组织分辨力低;部分造影有创伤,有碘造影剂过敏反应。9、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答:(1)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颅平片、蝶鞍改变、颅内生理性钙化斑移位,可显示颅骨外伤、炎症、肿瘤病变;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脑池造影可检查脑内肿瘤占位;(2)脊柱:各种外伤骨折、脱位、退行性病变、感染、肿瘤,脊髓造影可观察椎管内占位病变位置; (3)头颈:各种发育异常、外伤、感染、肿瘤、肿瘤样病变; (4)呼吸系统:肺发育异常、感染、肿瘤、胸膜、纵隔病、炎症、肿瘤;(5)循环系统:各种心血管发育异常,先天、后天性心肌病及心瓣膜病,心包疾病; (6)消化系统:各种心血管发育异常,炎症、梗阻、肿瘤; (7)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炎症、肿瘤; (8)骨关节系统:外伤骨折、脱位、发育异常、炎症、肿瘤、肿瘤样病变。10、疾病X线图像表现。答:不同系统、不同组织器官结构,在不同疾病,发生不同的病理改变,X线图像根据下述不同变化发现病理改变:(1)大小改变:某些器官组织在病理情况下增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瓣膜病变、幽门梗阻、肠梗阻、肾盂积水、胆囊淤胆、关节积液等;有些病变可使器官形态缩小:各种发育不良、废用性萎缩;(2)位置改变:内脏移位,各脏器的位置变异,病变邻近脏器移位,正常生理钙化移位,正常解剖关系失常(关节脱位)等;(3)形态改变:大部分疾病使器官的结构形态发生变化:各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骼关节系统的发育异常、炎症、肿瘤、外伤等; (4)轮廓改变:某些疾病(心脏病、心包病变、骨关节病)使这些器官的外形轮廓发生变化,支气管内疾病、消化系统病变使管腔内黏膜破坏、内腔形态变化;(5)密度改变:肺组织疾病、骨骼系统疾病使组织密度发生改变,肺内渗出、肿瘤使肺内密度增高,骨骼炎症、肿瘤使骨骼密度减低破坏;(6)功能改变:心包积液使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先天性心脏病使肺动脉异常搏动,膈肌麻痹使运动消失,胃肠疾病致胃肠张力、蠕动变化,胆囊炎使胆汁浓缩排空差,肾盂积水致肾脏分泌排泄功能降低等。 (7)结合临床诊断:X线图像的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其他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11、CT图像的特点。答:(1)X线束穿过人体特定层面的断面图像;(2)CT图像分辨率的决定因素是体素大小,体素的决定因素是扫描野的大小、矩阵的行列数、层厚,扫描野越小、矩阵数越多、层厚越薄,则分辩率越高;(3)CT图像对比度的决定因素是组织密度,组织密度高,则X线吸收衰减多,图像密度就高,反之组织密度低,则X线吸收衰减少,图像密度就低;(4)组织对X线吸收衰减通过量化CT值表示,单位为Hounsfield(Hu),骨皮质为1000Hu,空气为1000Hu,水为0 Hu;(5)通过CT值测量,可以发现组织密度的微小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有关疾病。12、CT检查的优缺点。答:CT优点:为体层图像,无结构重叠;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数字成像,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投影剂量小(相对于X射线成像术),动态范围大(相对于X光片),无损检测,存储方便。 CT缺点:CT检查较难发现器官组织结构的功能变化,颅底部骨伪影可影响后颅凹脑组织检查,受成像野的限制,不宜检查四肢小关节,难以显示空腔器官的黏膜变化,强化扫描时,造影剂产生副反应。 13、CT检查的临床应用。答:(1)中枢神经系统:用于检查颅脑发育异常、外伤、脑血管病、脑折质病、炎症、肿瘤、肿瘤样病变;(2)脊柱:用于检查椎体、椎间盘、椎管、脊髓病变;(3)头颈部:用于检查骨、软组织发育异常、炎症、外伤、肿瘤、肿瘤样病变;(4)呼吸系统:用于检查肺、支气管、胸膜、纵隔病变; (5)循环系统:用于检查心血管、心包病变;(6)腹部:用于检查肝、胆、胰、脾、肾上腺、肾、腹膜后、胃肠道病变;(7)盆部:用于检查男女生殖系统、膀胱、直肠病变; (8)四肢:用于检查骨骼、肌肉、关节病变。14、螺旋CT扫描技术的优点。答: 提高扫描速度,减少伪影,可以进行多期增强扫描,增加增强覆盖面; 进行容积扫描,避免了层与层之间的遗漏,可以进行任意间隔的重建; 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器械检查 练习题3答案名词解释 13、脑电图:大脑细胞电流活动的放大记录,用于研究大脑功能有无障碍。14、脑皮质电图:在开颅手术时,将电极直接放置于暴露的大脑皮质上,测得的脑电图,也可将电极插入颞叶内侧面海马、杏仁核等部位(深部电极)记录电流。15、脑诱发电位:给身体各种感受器以某种刺激后产生的大脑电活动,是一种客观的电生理学检查方法。16、肌电图:肌肉活动时的微小电位差的放大记录。简答题 15、MRI检查的成像原理。答:人体氢核质子在巨大、恒定、均匀磁场中,受射频脉冲RF激动,产生核磁共振,接收线圈接收信号,利用计算机处理信号,产生人体断面图像。 16、MRI图像的优缺点。答:(1)优点:MRI图像无射线损害,X-线波长1-0.1A,MRI:1-100m;通过梯度场、射频场的更换可完成矢状、冠状、横切、斜切等多轴成像;图像不受人体正常组织的干扰,不像CT有骨骼等干扰伪影;MRI强化扫描使用钆造影剂,无副反应。 (2)缺点:MRI成像检查时间较长,早期MRI机使用经典量子学理论,作一个T2加权成像需16min以上,近年来采用快速成像方法已缩短为5min以下;病人置于磁体内有恐惧感,现已改为宽入口短磁体可避免或消除恐惧;因成像线圈和成像野的限制,小关节小部位的成像开展不普及;机器昂贵,运行费用高,检查费用高。 17、MRI检查的临床应用。答:(1)中枢神经系统:用于检查颅脑发育异常、外伤、脑血管病、脑白质病、炎症、肿瘤等病变; (2)脊柱:用于检查椎体、椎间盘、椎管、脊髓各种病变; (3)头颈部:用于检查骨及软组织发育异常、炎症、外伤、肿瘤、肿瘤样病变; (4)呼吸系统:用于检查肺、纵隔、胸膜病变; (5)循环系统:用于检查心血管病变、心包病变; (6)腹部:用于检查肝、胆、胰脾、肾上腺、肾、腹膜后、胃肠道病变; (7)盆部:用于检查男女生殖系统、膀胱、直肠病变; (8)四肢:用于检查骨骼、肌肉、关节病变。 18、核医学的特点。答:(1)高灵敏度,目前已可测量300种以上的活体,可探测到10-910-15克;(2)无创伤性; (3)反映体内的生化和生理过程; (4)同时反映组织或脏器的形态与功能; (5)动态观察。 19、简述纤维内镜的优点。答:纤维内镜与以前各式内镜比较有以下优点: (1)导光性强、成像清晰、柔软可曲:各方向弯曲角度大(90180左右,上下配合屈曲可达240),可视野广,基本消灭了盲区,操作部有多向旋钮,使用方便,患者痛苦较少;(2)采用冷光源(卤素灯泡)照明:反射镜内真空镀法,只反射光而不反射热,故不会灼伤黏膜。 20、简述医用电子内窥镜的优点。答:比普通光导纤维内镜的图像清晰,色泽逼真,分辨率更高,而且可供多人同时观看;大大提高了诊断能力,电子内窥镜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可以观察到胃粘膜的微细结构;内镜视野宽阔,前端的弯曲角度大,避免了盲区; 可利用电视信息中心调整红、蓝、绿不同颜色去观察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达到各种组织结构的最佳分辨能力; 把图像分析技术用于电子内镜检查,可以得到胃的血流图,可以对病变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进行温度测定,还可以将超声探头装在内镜前端进行腔内超声探察; 可以利用通信线路将电子内镜图像传至远方,进行临床疾病的会诊。非药物治疗 练习题1答案简答题 1、简述科学合理的饮食原则。答:(1)在一段时间内,食品中应包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特别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及无机盐等; (2)选用的食品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同时不能过剩太多; (3)注意食品的搭配和多样化,注意膳食的平衡。营养素之间有的可以互相转换、互相补充;有的则会互相抵消、互相对抗; (4)储运、加工、烹调食品时要尽量减少营养素的破坏,并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5)保持良好的食欲,提高消化道的吸收率; (6)严格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品变质和各种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污染。2、阐述运动对机体功能的影响。 答:(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运动可使血液循环加快,表现为单位时间内心输出量的增加; (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运动需要增加氧的消耗,并使代谢产物二氧化碳循环、乳酸等物质增多,这些物质进入血液被带到全身,呼吸中枢受到刺激就会作相应调节,增强呼吸活动;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低强度的运动对胃肠蠕动排空和各种消化液的分泌仅有轻微影响, 高强度的运动则因整个机体内水分、供能物质、氧等消耗过多,消化功能会呈暂时抑制,运动有利于脂肪代谢、胆汁合成和排出,并可减少胆石症的发生;(4)对泌尿系统的影响:运动时水分从体表和肺排出增多,代谢产物增多,血浆渗透压上升,作用于肾脏,表现为尿量减少,尿液浓缩。运动时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运动量过大,尿中可出现少量蛋白和红细胞,运动量减少后这种情况消失;(5)对肌肉、骨骼系统的影响:体育锻炼可使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新陈代谢活跃; (6)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和物质代谢的影响:运动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高血糖素、生长素等分泌增多,胰岛素分泌则减少,总的生理、生化效应是使物质分解代谢和更新补充都加快。3、阐述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答:运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反应的灵敏性、准确性、协调性明显提高;用四分之三的体力跑步1h,3次周,可以解除焦虑和抑郁;更多的人在开始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后,感到睡眠更好,工作更有效率,精力更加充沛,不再感到紧张,而且戒了烟,注意饮食营养,更有自信和自尊;体育运动能培养自觉性、自制性和坚韧性,还可培养可贵的竞争意识,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别人,这些心理素质对开朗性格、坚强意志、充分的自信心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体育运动还可帮助摆脱心理挫折;锻炼的乐趣和群体的和谐可冲淡心灵上失败的阴影。4、简述直流电疗法的治疗作用。答: 直流电作用于机体,首先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产生针刺样感觉,阳极下组织兴奋性降低,阴极下组织兴奋性升高,直流电可以引起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全身电疗时下行电流有镇静作用,上行电流则有兴奋作用,直流电对周围神经的再生和骨折愈合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头部通直流电时,如通过血管运动中枢,可以使脉搏减慢,周围血管扩张, 直流电对自主神经和内脏功能具有调节作用。5、简述红外线的治疗作用。答: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红外线辐射人体时,其能量在皮肤及皮下组织中吸收,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外周阻力下降,血流加速,代谢增强,使局部组织营养得以改善; 2、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消肿:这种作用主要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继发效果。血液加速后局部渗出物引流增加,渗出物减少后组织张力下降,肿胀减轻;3、降低肌张力,增加胶原组织的延展性:热作用于皮肤后解除骨骼肌、平滑肌痉挛,治疗肌痉挛性患者效果较好; 4、镇痛作用:短时间中等热,可使皮肤感觉神经兴奋性降低,痛阈升高; 5、对新陈代谢的影响:增加新陈代谢及酶的活性; 6、消炎作用:对浅表组织的慢性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6、阐述紫外线的治疗作用。答:1、抗炎:紫外线是理疗中一种强力的抗炎症因子,尤其对皮肤浅层组织的急性炎症效果显著;2、镇痛:紫外线红斑量照射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对伴随炎症的疼痛,由于紫外线良好的抗炎症效果以及加速病理性产物的排除,故有利于解除疼痛; 3、抗佝偻病:经紫外线照射后,皮肤上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有利于骨组织的钙化; 4、脱敏:紫外线多次红斑量的照射具有脱敏作用; 5、促进再生:小剂量紫外线照射可促进组织再生; 6、促进皮下淤血的吸收:用级的红斑量紫外线照射可促进皮下淤血的吸收,尤其是对新鲜的淤血斑效果显著。7、阐述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机制。答:(1)提高机体氧含量:机体在高压氧下,氧很快进入肺泡,使肺泡呈现高分压氧状态,氧又迅速通过肺泡和毛细血管壁的膜性屏障,扩散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将氧带到全身各组织,供细胞利用,增加了组织的氧含量和氧储量;(2)对血管的收缩作用和侧支循环的影响:高压氧可使许多脏器和组织的血管发生收缩,阻抗增加,导致灌注范围内血流减少,高压氧下组织内氧张力明显提高,有利于肉芽组织耗氧产能,有利于纤维母细胞的分裂增生,有利于胶原纤维的形成,从而促成侧支循环的形成;(3)抑制厌氧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周围环境中的氧张力密切相关,按照细菌对氧的需求与否,可分为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厌氧菌只能生活在无氧和氧分压很低的环境中,产气荚膜杆菌在氧张力低于30mmHg时才能生长,在25个大气压下,人体组织氧张力可提高到使所有厌氧菌都受到抑制的程度,利用高压氧治疗气性坏疽、破伤风、放线菌病等均可收到良好效果;(4)增强放疗和化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经高压氧治疗后,某些恶性肿瘤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明显增强;(5)对禁锢于体内气泡的作用:在体内形成的气泡主要是圆柱形和球形,当受到压力时体积会缩小,可以加速体内气泡的吸收和排除。非药物治疗 练习题2答案名词解释 1、介入治疗学:是指在医学影像的导向下,经特别的穿刺针将导管插入人体病变部位,通过药物、物理、化学等手段直接消除或减轻局部病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2、人工耳蜗:是一种借助刺激耳蜗鼓阶内的听神经末梢而产生人工听觉的植入式电刺激器。3、人工视觉:模拟视觉信息传递过程,采用电脉冲直接刺激脑的中枢,在大脑皮质重建视觉的电子装置。简答题 8、简述介入治疗的特点。答:1、具有微创性:只经过皮肤穿刺、插管,生理或手术孔道插管即可完成诊断和治疗;2、可重复性强:在一次性治疗不彻底或病变复发时,可经同样的途径重复多次治疗;3、定位准确:由于所有的操作都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使穿刺和插管准确到位,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少的盲目性;4、疗效高、见效快:对于出血性疾病,血管狭窄和其他管腔狭窄等病变,一旦介入技术成功,疗效立即可见,如出血立即停止,管腔即刻开通,伴随症状立刻消失,对于一些内外科棘手的疾病如:动静脉畸形、肝癌等中晚期癌症,介入治疗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5、并发症发生率低:不仅并发症少,而且致命和致残的严重并发症更是少见;6、多种技术可协同应用:对于某些疾病需要多种疗法同时或序贯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多种介入技术相互干扰少,协同作用强,如出血病例,介入技术先行止血,再切除原发病变,可使风险较高的急诊手术变成较为安全的择期手术。9、阐述放射治疗的原则。答:1、明确诊断:放疗时,由于射线是无选择地同时对正常及病理组织发生效应,因此必须经过病理组织、细胞学的检查,明确诊断后,再根据病况考虑放疗,如果有些病变部位难以取得病理组织或细胞学检查,则应根据其他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 2、制订综合治疗方案:应根据每一病例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单用放疗或化疗与其他疗法相配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总之,对每一病例应该选择一个最佳治疗方案,最好是在外科、放疗科、化疗科及病理科医师的共同商讨下制订; 3、选择放疗方法:确定放疗计划时,应根据病灶部位、病理类型及患者的总体情况,来确定采取根治性治疗或姑息性治疗。(1)根治性治疗:对射线敏感和较敏感的肿瘤,可采取根治性放疗以达到消失肿瘤细胞目的,如鼻咽癌、宫颈癌、皮肤癌、淋巴癌、口腔肿瘤等;(2)姑息性治疗:对晚期患者或对射线不敏感的肿瘤,如黑色素瘤、软组织内瘤、腺癌等,通过姑息疗法起到止痛、止血、减轻肿瘤压迫症状的作用; 4、确定照野,做好保护:根据病变范围,确定照射野的大小并做好敏感器官的保护; 5、放疗前的辅助工作:放疗前,对某些病例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免放疗过程中发生意外。脑肿瘤伴有颅高压者,需作颅脑减压手术;喉癌伴有气道不畅呼吸困难者,需作气管切开;食管癌有梗阻者,应作胃造瘘术;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对口腔及牙齿病变应先作处理;6、放疗过程中,应对患者作定期检查:了解放射反应疗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疗方案。10、简述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答:扶正祛邪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能治疗细菌、病毒一类的感染性疾病;止痛作用:在针灸止痛基础上发展和创造出来的针刺麻醉,进一步丰富了针灸学的内容;消除疲劳的作用:针灸足三里、合谷等穴,可使疲劳消除加快,研究认为这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实现的,关于针灸良性双向调整作用的机制和途径,实验研究虽然尚未找到经络实体,但大量资料表明,机体内经络的联系是存在的,实验证明,神经、神经体液可能是针灸作用途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流行病学 练习题答案名词解释 1、临床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为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在临床医学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观察并做出科学解释的一门学科。2、误差:在进行科学研究中,有些结果可能是偶然发生的,并不能代表事物的全部或真实现象,这些结果可能是由于观察方法和角度不正确导致结果偏离真实而出现的一种假象,这些情况称为误差。3、系统误差(偏倚):是由于研究设计和方法以及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对该项研究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等不正确,使比较的各组之间存在某种系统性的差异,也包括系统性的测量误差。4、随机误差:是指由于偶然的因素或机遇造成测量值或观察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问答题 1、阐述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试验的特点。 答:结果可靠,试验影响大。样本量大:数千至上万人;多中心:几十至几百家医疗单位;选题得当:重要的或临床有争议的题目;目的明确:评估某种治疗措施对某种疾病的真正疗效和实际应用价值;设计科学:经临床、药理、流行病学、统计学多方面专家充分论证;方案简便:便于执行;常见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终点事件:将死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作为终点指标;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前瞻性;不限制其他治疗措施:一般在其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2、阐述临床流行病学的试验设计内容。答:专业设计:明确试验对象,明确试验方法,明确观察指标,明确终点判断标准;统计设计:设计模型的选择,样本量估计,合理安排处理因素,数据处理方法,中间分析次数,即阶段资料分析次数;误差的控制等。3、阐述临床流行病学的试验设计原则。答:1、代表性:试验对象的选择应符合统计学中“样本符合总体规律”的原则。受试对象尽可能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段的病例。在病情的程度上也要有代表性,如抗高血压的药物疗效对比试验的对象应包括轻、中及重度高血压病患者;2、对照性:必须设立严格的对照,只有通过试验级与对照组的结果比较,才能了解处理因素的作用及效应的大小。对照形式:安慰剂对照、标准对照、相互对照(几个试验组相互对照)、自身对照。 3、随机性:机会均等地将试验对象分为几组,或分试验组与对照组; 4、重复性:是临床试验中保证科研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重复性要求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经得起反复验证; 5、盲性:用盲法或隐瞒被试验对象属于试验组还是对照组,可提高测量的客观性。单盲是指参加试验的研究人员知道病例分组标志,而病人不清楚;双盲指在试验中病人和研究者均不清楚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标志,只有参加随机分配的有关统计人员知道。4、 阐述临床试验的常用设计方案。 答:1、平行对照试验:指在整个临床试验过程中,每个病例由随机化方法分配,只接受一种处理因素:完全随机化对照试验:单因素设计,每个病人只接受一种治疗或处理,研究对象所分配的处理完全取决于机遇,即研究对象随机地分到各处理组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