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导学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80587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穿井得一人》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穿井得一人》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穿井得一人》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教案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寓言的特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多角度探究故事的寓意。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多角度探究故事的寓意。2、难点:理解寓言所蕴涵的辩证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守株待兔)二、文学常识介绍寓言的特点。 “寓”是寄物,“言”就是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杞人忧天传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在山海经、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三、重点字词及文章翻译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 ,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汲取水汲水浇田:溉音gai浇灌。汲音j。从井里打水。),常一人居外。及(等到 )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都城的人)道(谈论)之,闻之于宋君( 知道,听说)。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于介词当“向”讲。)。丁氏对(回答)曰:“得一人之使(使用,使唤),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四、课文内容探究1、穿井得一人讲了什么? 打出一口水井后,还可以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提水。2、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3、“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危害。以讹传讹4、这个寓言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杞人忧天 三重点字词及文章翻译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崩塌陷落),身亡(通“无”,没有)所寄(依靠,依附。),废寝食者。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告知,开导)之,曰:“天,积气(聚积在一起的气体 )耳,亡(通“无”,没有)处亡气。若(你)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忧崩坠乎?”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气体在一起聚积起来的。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掉下)耶?”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即使)坠,亦不能有所中(打中,击中)伤。”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其人曰:“奈地坏何?”那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晓之者曰:“地,积块(聚积在一起的土块)耳,充塞四虚(四处),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ch bc do踩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其人舍然(“舍”通“释”, 解除,消除)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四课文内容探究1、归纳这个寓言的基本内容。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2、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得人3、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 )”这句成语。杞人忧天五、课堂小结: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说过:“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清新、形象,是稚真孩童洞见世界的窗口。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以及我国诸子百家著作虽然年纪很老,却是孩子们平等的同伴。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可以自行阅读伊索寓言或托尔斯泰寓言六、积累延伸1.名言警句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2、优美语段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人生是一方田,种什么得什么是因果循环,谁也逃不掉;人生是一场戏,想什么遇什么是悲喜交替,谁也躲不开。痛就痛了,既认识了自我,也看清了他人。败就败了,既总结了过去,也迎来了未来。摔就摔了,站起来拍拍灰,没人会在乎自己摔过跤。世间多少事,经历过了,看得清了,心就静了。3、作文范文 出错“啪”的一声,手中的碗被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饭菜与碗的碎片混合在一起,洒满了一地。我也残忍地将妈妈的那颗心摔碎了,我像一只失去理智的野兽,破门而出晚秋的风冷飕飕地吹着,可心中却有一股热浪在翻滚,刚刚发生的种种情形不断地在脑海中闪现。带着一星期的疲惫,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妈妈早已精心地为我准备了一桌可口的饭菜。橘黄的灯光笼罩着小屋,桌上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显得非常的温馨。我胡乱地拨动着盘里的菜,一副挑三拣四的样子。妈妈只是一愣,也没有说什么,继续吃饭。突然,妈妈问了一句:“最近学习吃力吗?”我只是应付式地回答 了一句:“还行!”语气中带着几分生硬和不耐烦。我的这种态度引起了妈妈的不满,妈妈说了我几句:“你这是用什么态度在跟我说话?每个星期回来,都把脸一绷,你摆给谁看?”妈妈的几句话点燃了我心中那根存积已久的导火线。十五年来,我第一次对着妈妈大吼道:“我就是摆给你看的,你根本一点儿都不理解我心中的苦恼,只会说那些听了耳朵生老茧的话。”我第一次摔碗,第一次破门而出风依旧在吹,心中的那股热浪也渐渐平息。冰凉的风吹来,让我冷静了许多。我总是一味的埋怨妈妈不理解我,可是我又什么时候向妈妈说过我的心事呢?每次, 妈妈见我心情不好,总是关心地问我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我每每总是应付了事地敷衍几句。我只知一句句地埋怨妈妈不理解我,却忽略了妈妈眼神中淡淡的哀愁这一刻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残忍!我一次又一次用冷漠去刺痛妈妈的心,可妈妈她总是把无限的痛楚都埋到内心深处,依旧悉心地照顾着我,一次又一次尝试着走进我的内心世界,可我给妈妈的永远是一扇锁得紧紧的大门。“我错了,回家吗?”我犹豫了,刚才我那样冲动,妈妈会原谅我吗?风吹动着树叶,发出“簌簌”的声响,好像在催促我回家。“回家吧!去向妈妈道歉!”心里不停地对自己说。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渐渐地,我看见房屋前透出的诱人的灯火,似乎已感觉到妈妈的那份焦急一次出错的叛逆,让我重新拾起妈妈那份沉甸甸的爱。30、杞人忧天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寓言的特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多角度探究故事的寓意。3、树立用辩证的思想看待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多角度探究故事的寓意。2、难点:理解寓言所蕴涵的辩证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守株待兔)二、文学常识介绍寓言的特点。 “寓”是寄物,“言”就是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杞人忧天传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在山海经、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三、重点字词及文章翻译四、30、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寓言的特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多角度探究故事的寓意。3、树立用辩证的思想看待问题的意识。学习重点与难点1、重点:多角度探究故事的寓意。2、难点:理解寓言所蕴涵的辩证思想。学习过程一、文学常识介绍寓言的特点。 “寓”是寄物,“言”就是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三、重点字词及文章翻译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 ),家无井而出溉汲( ),常一人居外。及( )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 )道(谈论)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 )曰:“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译文: 四、课文内容探究1、穿井得一人讲了什么? 2、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3、“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危害。、4、这个寓言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课堂小结: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说过:“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清新、形象,是稚真孩童洞见世界的窗口。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以及我国诸子百家著作虽然年纪很老,却是孩子们平等的同伴。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可以自行阅读伊索寓言或托尔斯泰寓言六、拓展1、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2、人生是一方田,种什么得什么是因果循环,谁也逃不掉;人生是一场戏,想什么遇什么是悲喜交替,谁也躲不开。痛就痛了,既认识了自我,也看清了他人。败就败了,既总结了过去,也迎来了未来。摔就摔了,站起来拍拍灰,没人会在乎自己摔过跤。世间多少事,经历过了,看得清了,心就静了。3、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天空飘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4、作文范文 出错“啪”的一声,手中的碗被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饭菜与碗的碎片混合在一起,洒满了一地。我也残忍地将妈妈的那颗心摔碎了,我像一只失去理智的野兽,破门而出晚秋的风冷飕飕地吹着,可心中却有一股热浪在翻滚,刚刚发生的种种情形不断地在脑海中闪现。带着一星期的疲惫,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妈妈早已精心地为我准备了一桌可口的饭菜。橘黄的灯光笼罩着小屋,桌上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显得非常的温馨。我胡乱地拨动着盘里的菜,一副挑三拣四的样子。妈妈只是一愣,也没有说什么,继续吃饭。突然,妈妈问了一句:“最近学习吃力吗?”我只是应付式地回答 了一句:“还行!”语气中带着几分生硬和不耐烦。我的这种态度引起了妈妈的不满,妈妈说了我几句:“你这是用什么态度在跟我说话?每个星期回来,都把脸一绷,你摆给谁看?”妈妈的几句话点燃了我心中那根存积已久的导火线。十五年来,我第一次对着妈妈大吼道:“我就是摆给你看的,你根本一点儿都不理解我心中的苦恼,只会说那些听了耳朵生老茧的话。”我第一次摔碗,第一次破门而出风依旧在吹,心中的那股热浪也渐渐平息。冰凉的风吹来,让我冷静了许多。我总是一味的埋怨妈妈不理解我,可是我又什么时候向妈妈说过我的心事呢?每次, 妈妈见我心情不好,总是关心地问我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我每每总是应付了事地敷衍几句。我只知一句句地埋怨妈妈不理解我,却忽略了妈妈眼神中淡淡的哀愁这一刻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残忍!我一次又一次用冷漠去刺痛妈妈的心,可妈妈她总是把无限的痛楚都埋到内心深处,依旧悉心地照顾着我,一次又一次尝试着走进我的内心世界,可我给妈妈的永远是一扇锁得紧紧的大门。“我错了,回家吗?”我犹豫了,刚才我那样冲动,妈妈会原谅我吗?风吹动着树叶,发出“簌簌”的声响,好像在催促我回家。“回家吧!去向妈妈道歉!”心里不停地对自己说。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渐渐地,我看见房屋前透出的诱人的灯火,似乎已感觉到妈妈的那份焦急一次出错的叛逆,让我重新拾起妈妈那份沉甸甸的爱。30、寓言两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寓言的特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多角度探究故事的寓意。3、树立用辩证的思想看待问题的意识。学习重点与难点1、重点:多角度探究故事的寓意。2、难点:理解寓言所蕴涵的辩证思想。学习过程一、文学常识介绍寓言的特点。 “寓”是寄物,“言”就是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杞人忧天传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在山海经、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三、重点字词及文章翻译杞人忧天杞国( )有人忧天地崩坠( ),身亡( )所寄( ),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 )之,曰:“天,积气( )耳,无处无气。若( )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奈何( )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 )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 )坠,亦不能有所中( )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 )耳,充塞四虚( ),无处无块。若躇步( )跐蹈(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 )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翻译: 四、课文内容探究1、归纳这个寓言的基本内容。2、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3、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 )”这句成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