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 一 天气与植物 第2课《天气现象》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867767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下册 一 天气与植物 第2课《天气现象》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 一 天气与植物 第2课《天气现象》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 一 天气与植物 第2课《天气现象》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补充 天气现象 2 序 天气现象是指在大气中 地面土产生的降水 水汽凝结物 云除外 冻结物 干质悬浮物和光 电的现象 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 台站应观测和记录视区内出现的以下所列的现象 3 1 天气现象的特征 雨 滴状的液态降水 下降时清楚可见 强度变化较缓慢 落在水面上会激起波纹和水花 落在干地上可留下湿斑 阵雨 开姑和停止都较突然 强度变化大的液态降水 存时伴有雷暴 毛毛而 稠密 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 下降情况不易分辨 看上去似乎随空气微弱的运动飘浮在空中 徐徐落下 迎面有潮湿感 落在水面无波纹 落在干地上只是均匀地润湿地面而无湿斑 4 雪 固态降水 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的星状 六角形片状结晶 常缓缓飘落 强度变化较缓慢 温度较高时多成团降落 阵雪 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 强度变化大的降雪 雨夹雪 半融化的雪 湿雪 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阵性雨夹雪 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 强度变化大的雨夹雪 5 霰 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态降水 立径约2 5毫米 下降时常呈阵性 着随地常反跳 松脆易碎 米雪 白色不透明的比较扁的或比较长的小颗粒固态降水 直径常小于1毫米 着硬地不反跳 冰粒 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状的固态降水 较硬 着硬地一般反跳 宜径小于5毫米 有时内部还有末冻结的水 如被碰碎 则仪剩下破碎的冰完 6 冰雹 坚硬的球状 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雹核一殷不透明 外面包有透明的冰层 或由透明的冰层与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 大小差异大 大的直径可达数十毫米 常伴随雷暴出现 冰针 飘浮于空中的很微小的片状或针状冰晶 在阳光照耀下 闪烁可辨 有时可形成日柱或其它晕的现象 多出现在高纬度和高原地区的严冬季节 7 雾 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 常呈乳白色 有雾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 0千米 高纬度地方山现冰晶雾也记为雾 轻雾 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 出现时水平能见度为1 0 10 0千米以内 露 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 霜融化成的水珠 不记露 8 霜 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 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 易在晴朗风小的夜间生成 雨凇 过冷却液态降水碰到地面物体后直接冻结而成的坚硬冰层 呈透明或毛玻璃状 外表光滑或略有隆突 雾淞 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 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物 常呈毛茸茸的针状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状 多附在细长的物体或物体的迎风面上 有时结构较松脆 受振易塌落 9 吹雪 由于强风将地面积雪卷起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0千米的现象 雪暴 为大量的雪被强风卷着随风运行 并且不能判定当时天空是否有降雪 水平能见度一般小于1 0千米 龙卷 一种小范围的强烈旋风 从外观看 是从积雨云 或发展很盛的浓积云 底盘旋下垂的一个漏斗状云体 有时稍伸即隐或悬挂空中 有时触及地面或水面 旋风过境 对树木 建筑物 船舶等均可能造成严重破坏 10 积雪 雪 包括霰 米雪 冰粒 覆盖地面达到台站四周能见面积一半以上时 称为积雪 结冰 指露天水面 包括蒸发器的水 冻结成冰 沙尘暴 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 使空气很泥浊 水平能见度小于1 0千米 扬沙 由于风大将地面尘沙吹起 使空气相当混浊 水平能见度在1 0千米至10 0千米以内 11 浮尘 尘土 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0千米 浮尘多为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 或为沙尘暴 场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细粒浮游空中而成 烟幕 大量的烟存在空气中 使水平能见应小于10 0千米 城市 工矿区上空的烟幕呈黑色 灰色或褐包 浓时可以闻到烟味 霾 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 红色 而使黑暗物体微带兰色 12 尘卷风 因地面局部强烈增热 而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小旋风 尘沙及其它细小物体随风卷起 形成尘柱 很小的尘卷风 直径在两米以内 高度在十米以下的不记录 雷暴 为积雨云云中 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 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 有时亦可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 闪电 为积雨云云中 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放电时伴随的电光 但不闻雷声 13 极光 在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也可偶见 晴夜见到的一种在大气高层辉煌闪烁的彩色光弧或光幕 亮度一般象满月夜间的云 光弧常呈向上射出活动的光带 光带往往为白色梢带绿色或翠绿色 下边带淡红色 有时只有光带而无光弧 有时也呈振动很快的光带或光幕 大风 瞬间风速达到或超过17 0米 秒 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 的风 飑 突然发作的强风 持续时间短促 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 风向突变 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 常伴随雷雨出现 14 2 观测和记录 一 观测和记录视区内出现的上列各种天气现象 二 随时观测和记录值班时间内所出现的全部天气现象 夜间不值班的台站 对夜间出现的天气现象 应尽量判断记载 三 凡与水平能见度有关的现象 均以有效能见度为准 并要在能见度观测地点测判断 四 天气现象用下列符号记入观测薄 15 五 记录规定 一 下列天气现象应记录开始与终止时间 时 分 雨 阵雨 毛毛雨 雪 阵雪 雨夹雪 阵性雨夹雪 霰 米雪 冰粒 冰雹 雾 雨淞 雾淞 吹雪 雪暴 龙卷 沙尘暴 雷暴 极光 大风 例如 16 17 二 飑线只记录开始时间 三 下列天气现象不记起止时间 冰针 轻雾 露 霜 积雪 结冰 扬沙 浮尘 烟幕 霾 尘卷风 闪电 四 天气现象按出现顺序记录 并以20时为日界 如现象正好出现在20时 不论该现象持续与否 均应记入次日天气现象栏 如正好终止在20时 则应记在当日天气现象栏 18 五 夜间不守班的台站 观测掩中的天气现象拦划分 夜间 20 8时 和 白天 8 20时 两栏 夜间出现的天气现象记入 夜间 栏 只记符号 一律不记起止时间 白天出现的天气现象则按上述规定在 白天 栏内记录 六 凡规定记起止时间的现象 当其出现时间不足一分钟即已终止 则只记开女时间 不记终止时间 19 七 凡同一现象一天内出现两次或以上时 其第二次及之后出现的起止时间 可接着第一次起止时间分段记入 而不再重记现象符号 八 在雨 雪等降水现象中 如果一种现象转为另一种现象时 为了简便起见 现象间可以连接记载 九 大风的起止时间 几两段出现的时间间歇在15分钟或以内时 应作为一次记载 若间歇时间超过15分钟 则另记起止时间 20 十 雷暴应从整体出发判别其系统 记录其起止时间和开始 终止方向 切忌零乱记载 十一 降雹时应测定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 以毫米为单休 取整数 当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大于10毫米时 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 以克为单位 取整数 均记入纪要栏 十二 高山站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十三 当本县内进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 包括降雨 防霜 防雹 消雾等 作业时 应在观测薄备注栏注明共作业时间 地点 21 六 容易混淆的天气现象的区别在实际观测中 有时某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并不典型 或某些现象之间形态有相似之处 形成条件亦有共同点 容易混淆 因此 应在实际工作小不断总结经验 加强集体现测 统一判别标准 熟悉掌握 判定这些现象的主要区别点 22 3 观测簿纪要栏的记载 一 当某些强度很大的天气现象 在本地或在本县范围内造成灾害时 调查 并及时整理记载 调查内容包括 影响的范围 地点 时间 强度变化 方向路径 受灾范围 损害程度 必要时应辅以照片说明 二 对台站附近的江 河 湖 海应记载其泛滥 封冻 解冻情况 三 如台站附近的铁路 公路及主要道路因雨凇 沙阻 雪阻或泥泞 翻浆 水淹等影响中断交通时 应进行调查记载 四 台站视区内高山积雪的简单描述 山名 方向 起止日期 本月内 五 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值和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值以及各章规定记载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