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中国古代史》先秦-隋唐.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29058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中国古代史》先秦-隋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中国古代史》先秦-隋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中国古代史》先秦-隋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3)原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先秦隋唐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水利工程修建于淮水流域的是( )A芍陂B都江堰C灵渠D郑国渠2提出“政在得民”、“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商鞅3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4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统治阶级的提倡B国家分裂的影响C社会人口的增加D铁器牛耕的出现5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直接触犯旧贵族政治利益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织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6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 后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 )A变法深入人心B法治代替人治C变法违背民意D变法最终失败7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这说 明( )A这两部著作所述史实是绝对可信的B这两部著作的作者都生活在当时,亲眼目睹了时代的变迁,因此比较可信C这两部著作是记录西汉历史的主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D影视作品完全可以通过再现历史原著来还原历史8张骞出使西域与班超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相似之处是( )(1)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2)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3)确立了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统治;(4)帮助西域人民摆脱了匈奴的奴役 A(1)(2) B(2)(3) C(3)(4) D(1)(4)9下列有关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辰韩居民多为秦朝移民后裔,又称“秦韩”B汉代文明通过陆、海路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C天竺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深受中国影响D政府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事务2008080110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C皇帝要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11秦汉文化的特点之一是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其多样化的特征主要是因为( )A秦汉在科技文艺各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B秦汉文化上承先秦传统下开魏晋隋唐的先河C秦汉文化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D秦汉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多民族国家的格局12在我国的一本古代典籍中,阐述了一项天文学方面的重要思考:“当日之冲”(日冲:古代天文学概念,指的是太阳、地球与月亮等其他星体成一直线的现象),光常不合者,蔽于地(大地,即今日所说的地球)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月食)。提出这一说法是( )A张衡B祖冲之C僧一行D郭守敬13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我国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江南得到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北方城市经济的发展高于南方( )ABCD1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152008年5月1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该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建的道场。以下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中最不可靠的是( )A查阅历史文献B参观唐招提寺C咨询专家学者D观看故事片鉴真东渡16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17隋代开凿的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水路运输线。从江南直接运输物资到长安的正确路线是(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广通渠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C江南河通济渠广通渠邗沟D江南河永济渠邗沟通济渠18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19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 )ABCD20“赛里斯国(即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普林尼自然史)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表层或深层信息是( ) A 古罗马和中国已有丝绸贸易 B丝绸之路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C 古罗马很了解中国盛产丝绸 D 古罗马已熟知中国丝绸的制造工艺2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A行书 B隶书 C篆书 D草书22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23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A B C D24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25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20080801第卷 (非选择题 满分 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礼记【材料二】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饭类食品; 羹:有浓汁的食品) -摘自礼记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通宴) -摘自周礼【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菜者不用枝(枝;筷子)-摘自礼记【材料四】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 据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不得直译和摘抄原文)(13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匈奴,其祖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匈奴)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披旃裘”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 材料二 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傍山险涧溪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 材料三 于是汉患之,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汉使四将军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将军卫青出上谷,至茏城,得胡首虏七百人。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记匈奴列传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匈奴的社会生活。(4分) (2)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二、三,说明秦汉为巩固北方边郡的安全先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8分)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线,马牛被野。” 新唐书材料二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材料三 表1据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全国109906064河北道21029924河南道22467641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5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2分)29(12分)两汉时期在探索自然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出现了以王充和董仲舒为代表的两种观点,简要指出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内容。在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上,战国时期有怎样的观点?结合战国至隋唐时期利用自然的史实简要分析这一观点,并据此其借鉴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BDCACABBDA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CACBDCACCA20080801二、非选择题26本题要求考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第一层次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品;食具有筷子;食具有叉子;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8分)第二层次信息:饮食之礼起到加强宗教团结,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差,贵贱有序的思想。(5分)27(1)匈奴过着游牧生活,以畜牧、狩猎为主,也从事农业生产。无城郭。民俗落后,民风剽悍,好掠夺。(4分) (2)秦朝:派蒙恬大败匈奴,收复失地;筑城、迁民安边;修万里长城。西汉:汉初和亲;汉武帝时进行长期的大规模反击战争,大败匈奴。(5分)作用:解除了匈奴对秦汉和西域的威胁,促进了边地的开发,保护了中原先进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留下了伟大的工程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3分)28(1)重农思想(以农为本思想)。唐朝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实行均田制的租庸调制。(5分) (2)唐前期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兴修了水利工程,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4分) (3)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重要产粮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2分) (4)农业的发展为唐朝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分)29(1)东汉王充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他反对天人感应说;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论。(4分) (2)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2分)如都江堰的修建,化水害为水利,大运河的开凿,加强南北的联系,这都造福人类。(2分)但是秦汉时期关中地区过度开垦,使森林破坏严重,黄河开始泛滥;隋唐时期江南地区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了不利影响。(2分) (3)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分)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