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课程讲义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2850614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PPT 页数:345 大小:5.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课程讲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5页
暖通空调课程讲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5页
暖通空调课程讲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绪论,一、一般含义,1、英文及缩写,H,eating,V,entilating and,A,ir,C,ondioning,2、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3、学术:如:暖通空调学会、暖通空调方向,4、工程:空调工程、通风工程、暖通工程等。,二、本课程含义,1、供暖:建筑供暖,2、通风:本课程以民用建筑通风为主,3、空气调节 :,xe,1.1 暖通空调含义,1,1 绪论 一、一般含义xe1.1,1,绪论,一、供暖,1、定义:冬季,为维持房间空气一定的温度,必须向房间提供一定的热量,为向房间提供热量所采取的设施系统,称为供暖或供暖系统。,2、一般组成,(1)热源:锅炉、市政热网+换热、废热、余热、可再生能源等。,(2)输热系统:把热量从热源处输送、分配到供暖房间。,(3)散热设备:加热房间空气,维持房间要求的温度。,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2,1 绪论 一、供暖xe1.2 H,1,绪论,3、原理,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3,1 绪论 3、原理xe1.2 HV,1,绪论,4、分类,(1)按热源是否集中分:,集中式,:由一个集中统一的热源向多个供暖房间或建筑提供热量的供暖系统(,),分散式,:热源、散热设备为一个整体,对供暖房间而言,每个房间均需布置要热源,如:烤火炉、电热汀、暖风机等。,(2) 按热媒种类不同分:,热水供暖,:输热介质即热媒为热水,有低温水(100)、高温水(100)系统之分。(,),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4,1 绪论 4、分类xe1.2 HV,1,绪论,蒸汽供暖,:热媒为蒸汽,有低压(小于0.7个表压)、高压(0.7个表压)系统之分。,热风供暖,:热媒为热风即加热后的空气,如暖风机、空调器等。,(3)按加热室内空气方式不同分:,散热器供暖,:以对流散热为主(,)。,辐射供暖,:以辐射散热为主,如: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电热膜供暖、高温辐射供暖等。,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5,1 绪论 蒸汽供暖:热媒为蒸汽,,1,绪论,二、通风,1、定义:即通过通风换气,达到控制室内污染物浓度或含量满足卫生标准要求,具体:,收集室内污染空气-(净化处理,如除尘、净化等)-室外大气;,室外新鲜空气-(净化处理,如过滤)-送入室内。,注:(1)污染物:指有害气体、粉尘、高温、高湿等,(2)通风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与湿度。,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6,1 绪论 二、通风xe1.2 HV,1,绪论,2、方式,(1)机械排风+自然进风,(2)机械进风+自然排风,(3)机械排风+机械进风,(4)自然进风+自然排风,3、一般组成:以机械排风+机械进风为例,,排风系统:,室内排风口-风管-风机-(除尘或净化)-室外排风口,送风系统 :,室外进风口-(过滤或净化)-风机-风管-室内送风口,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7,1 绪论 2、方式xe1.2 HV,1,绪论,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机械通风系统示意图,8,1 绪论 xe1.2 HVAC系统,1,绪论,4、分类,(1)按用途分,工业与民用通风,:通风换气,控制有害物浓度或含量低于卫生标准要求(其中民用建筑通风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建筑防排烟,:控制烟气流动,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如:正压送风、机械排烟。(,),事故通风,:排除突发事故产生的有害物、可燃、爆炸危险的气体,如燃气泄漏。,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9,1 绪论 4、分类xe1.2 HV,1,绪论,(2)按作用范围分:,全面通风,:作用范围是整个房间,如厨房排气扇排风。(,),局部通风,:作用范围为产生有害物的局部地点,如厨房排油烟机,一般局部通风效果优于全面通风。,(3)按动力分:,自然通风,:动力为自然作用压力:风压、热压。,机械通风,:动力为风机,离心式,轴流式等。 (,),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0,1 绪论 (2)按作用范围分:,1,绪论,三、空调,1、定义:用人工的方法控制室内空气参数满足人体舒适感要求及工艺要求,其中空气参数为所谓空气“四度”、压力、气味等。,所谓“四度”即为:温度、相对湿度、流速、清洁度(洁净度、新鲜程度)。,2、一般方法:把,一定量,经过,处理,的空气送入空调房间,吸收,余热、余湿,,然后排出或循环使用。,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1,1 绪论 三、空调xe1.2 HV,1,绪论,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2,1 绪论 xe1.2 HVAC系统,1,绪论,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3,1 绪论 1.2 HVAC系统一般组,1,绪论,3、一般组成,(1)空气调节系统:待处理空气(进风口)-空气处理空气输送分配(风管+风机+送风口)-空调房间,(2)冷、热水(媒)系统:冷、热源(冷水机组、锅炉)冷热量输送分配(水管+水泵或冷媒管路)-空气处理设备,4、分类,(1)按冷热源、空气处理是否集中分:,集中式:冷热源集中、空气处理集中(,),半集中式:冷热源集中、空气处理集中部分集中、部 分分散(,),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4,1 绪论 3、一般组成xe1.2 H,1,绪论,分散式:冷热源与空气处理为一个整体,每个空调房间均须布置,如:分体式空调。,注:说明解释(1)中央空调;(2)户式中央空调。,(2)按用途分, 舒适性空调:主要满足人体舒适感要求,对温、湿度精度要求不高。(,), 工艺性空调:主要有:,恒温恒湿空调:对温湿度精度有严格控制的要求。,净化空调:对室内灰尘、细菌浓度或个数等有严格控制要求。,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5,1 绪论 分散式:冷热源与空气处理,1,绪论,除湿空调:对高湿环境湿度有控制要求。,人工气候室:用于科学实验,但自然界没有的特殊气候环境。,xe,1.2 HVAC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16,1 绪论 除,1,绪论,一、设备、材料、方法,1、高效换热:如何提高制冷机、换热器能能效。如:微尺度换热。,2、制冷剂、管材,3、新的方法,如: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二、自控,1、HVAC系统自控的现状,2、HVAC系统对自控的要求,3、智能建筑与楼控系统。,xe,1.3 HVAC的技术发展,17,1 绪论 一、设备、材料、方法xe1,1,绪论,2、节能要求与规范,(1)要求:住宅50%、70%。;公建50%。,(2)节能标准与规范。,3、热回收,4、关于低碳与空调。,5、关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地源、太阳能等。,6、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xe,1.3 HVAC的技术发展,18,1 绪论 2、节能要求与规范xe1,1,绪论,一、专业基础及课外阅读,1、专业基础,2、课外阅读:主要参考资料,二、专业素质,1、专业素质,2、职业敏感,三、热爱专业,1、专业特点及优势,2、,发展前景,xe,1.4,如何学好本课程,19,1 绪论 一、专业基础及课外阅读xe,2,负荷计算,2.1 HVAC,负荷的基本概念,1、供暖负荷,2、通风负荷,3、空调负荷:冷负荷、热负荷、湿负荷,注意:设计负荷与实际负荷,一般不特指,均为设计负荷,2.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变化规律:日变、季变、年变,(2)确定原则:不保证原则,(3)暖通规范,:,(,GB50736-2012,)规定(,4.1.1-4.1.10,条),xe,2.1 HVAC负荷的基本概念,20,2 负荷计算 2.1 HVAC负荷的,2,负荷计算,a 供暖,b 通风:夏、冬,c 空调:夏、冬,注意:参数的用处,(4)确定方法,a 计算法,:,GB50736-2012,附录,B,b 查取法,:,GB50736-2012,附录,A,如:合肥市。,注意:气象资料的权威性;没有气象资料的地点的处理:地理纬度相近、气候条件相近。,xe,2.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21,2 负荷计算 a 供暖 xe,2,负荷计算,2 室内设计标准,(1)空调区域,(2)空调基数与精度:如:tn=251,505%,(3)确定依据:满足人体舒适感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4)影响因素:温度、相对湿度、流速、表面温度、衣着热,阻等。,(,5)规范规定,:GB50536-3.0,a 供暖,:,GB50536-3.01,b空调:,GB50736-3.023.05,xe,2.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22,2 负荷计算 2 室内设计标准xe,2,供暖设计热负荷, 研究表明:,20,比较舒适;,18 ,无冷感;,15 ,是冷感的界限温度;, 国外标准:,16-22 ,。, 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规,定民用建筑:,16-24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规定:,严寒地区:,18-24 ,夏热冬冷地区:,16-22 ,23,2 供暖设计热负荷 研究表明:20比较舒适;1,2,负荷计算,5)确定方法:主要考虑一下方面因素确定,a 房间(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标准(档次)要求,b 生活水平及习惯,c 各类建筑规范的相应要求,d 节能要求,注意:节能与舒适要求;节能设计标准;工艺与舒适要求。,xe,2.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24,2 负荷计算 5)确定方法:主要,2,负荷计算,一、 供暖负荷组成,1、得热量(Q,d,):太阳辐射,人体、照明、设备散热。,2、失热量(Q,s,):围护结构传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量等,3、热负荷:,Q=Q,s,-Q,d,注意:得热量不大的民用建筑可以忽略,作为安全余量,则:,QQ,s,;民用建筑计算热负荷时,主要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xe,2.3 供暖负荷计算,25,2 负荷计算 一、 供暖负荷组成,2,负荷计算,二、 热负荷计算,(一)、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由:基本耗热量+附加(或修正)耗热量组成,即:,Q,1,=Q,1J,+Q,1X,1、基本耗热量计算,(1)计算方法:稳定传热,(2)计算公式:,Q,1J,=KF( t,n,-t,w,)a,式中:,t,n,:,供暖室内设计(或计算)温度;,t,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F:,传热面积,丈量方法如下:,xe,2.3 供暖负荷计算,26,2 负荷计算 二、 热负荷计算xe,2,负荷计算,墙:,高取建筑层高,宽见图;,门、窗,:取建筑门窗孔洞尺寸;,地、顶,:见图。,xe,2.3 供暖负荷计算,27,2 负荷计算 墙:高取建筑层,2,负荷计算,:,温差修正系数,,=(t,n,-t,l,)/( t,n,-t,w,),t,l,:邻室温度。,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注意:a、应考虑冷(热)桥作用,取加权平均值;b、应满足节能设计标准限值要求或建筑节能权衡计算要求;c、获取:一般由建筑节能计算给出;d、关于建筑节能与设计标准的有关概念。,2、附加耗热量计算,(1)朝向修正 (对基本耗热量的修正),北、东北、西北:0%10%;东、西:-5%,东南、西南、:-10-15%; 南:-15-30%,xe,2.3 供暖负荷计算,28,2 负荷计算 :温差修正系,2,负荷计算,注:冬季日照率35%时,东南、西南和南向宜取-100%,东西不修正;日照被遮挡时,南向可按东西向、其它方向按北向修正;偏角15度时,按主朝向修正。,(2)风力附加:建筑物位于不避风的高低、河边、湖滨、海岸、旷野时,其垂直的外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应附加5%。,(3)高度附加:房间高度大于4m时,应在基本耗热量与附加耗热量之和基础上计算高度附加率,每高出1m,附加2%,最大不应大于20%。,注:住宅一般情况这2项都可以不考虑。,xe,2.3 供暖负荷计算,29,2 负荷计算 注:冬季日照率,2,负荷计算,(4)外门开启附加(冷风侵入耗热量,对外门基本耗热量修正),开启一般外门(如住宅、宿舍、幼儿园等),一道门:65n%,二道门(有门斗):80n%,三道门(二道门斗:60n%,开启频繁外门(如办公、学校、门诊部、商店等),一道门:98130n%,二道门(有门斗):120160n%,三道门(二道门斗):90120n%,xe,2.3 供暖负荷计算,30,2 负荷计算 (4)外门开启附,2,负荷计算,注:a、n为楼层数;外门是指建筑底层入口的门,不是各层入户的门,阳台门不应计算;,b、外门最大附加不应大于500%。;,c、外门开启附加率仅适用短时间开启的、无热幕的外门;,d、仅计算冬季经常开启的外门。,(5)技术措施-2009提出的附加:窗墙比过大的附加、两面外墙附加、间歇使用建筑附加。,xe,2.3 供暖负荷计算,31,2 负荷计算 注:a、n为楼层数,2,负荷计算,(二)、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公式:,Q,2,=0.278 C,p,L ,w,(t,n,-t,w,) (W),C,p,:空气定压质量比热,k,J/kg.,一般取1.01,w,:空气密度,kg/m,3,L,:渗入室内的冷空气体积流量m,3,/h,L的确定,1、多层建筑,(1)缝隙法(忽略热压作用和风速沿高度变化),L=(l,L,1,n),l,:房间某朝向可开启门窗缝隙长度,m,xe,2.3 供暖负荷计算,32,2 负荷计算 (二)、冷风渗透耗热,2,负荷计算,L,1,:每m缝隙渗透的冷空气量m,3,/h.m,查表获取,n:,朝向修正系数,查表获取。,(2)换气次数法:,L=N,V,N,:换气次数,,V,:房间体积m,3,居住建筑房间换气次数如下:,xe,2.3 供暖负荷计算,房间暴露,情况,一面有外,窗或门,两面有外,窗或门,三面有外,窗或门,门厅,换气次数,0.55,0.5-1,1-1.2,2,33,2 负荷计算,2,负荷计算,2、高层建筑:考虑热压风压联合作用,以及室外风速沿高度变化,渗的冷空气量计算:,L=(l,L,0,m,b,),( l:缝隙长度),L,0,:单位长度门窗缝隙深入的理论空气量,m,3,/h.m,m,:朝向综合修正系数,,m=C,r,C,f,(n,1/b,+C)C,h,C,r,:热压系数; C,f,:风压差系数,n:纯风压下朝向修正系数,C:门窗缝两侧有效热压差与风压差之比,C,h,:高度修正系数,b,:渗风指数,b=0.56-0.78,无数据时,可取0.67,xe,2.3 供暖负荷计算,34,2 负荷计算 2、高层建筑:考虑,2,负荷计算,技术措施规定:,阳台门的冷风渗透量:按相应朝向和级别门窗冷风渗透2倍计算;,住宅防盗门:按2级窗计算;,普通外门:按1级窗计算;,住宅户门:楼梯间不供暖时,按2m,3,/h计算。,3、负荷概算:面积指标法,Q=q,s,F,q,s,:面积指标,w/;,F,;建筑面积或供暖面积,注意:建筑面积真对整个建筑,供暖面积针对供暖房间。,xe,2.3 供暖负荷计算,35,2 负荷计算 技术措施规定:xe2,2,负荷计算,技术措施规定:,阳台门的冷风渗透量:按相应朝向和级别门窗冷风渗透2倍计算;,住宅防盗门:按2级窗计算;,普通外门:按1级窗计算;,住宅户门:楼梯间不供暖时,按2m,3,/h计算。,xe,2.3 供暖负荷计算,36,2 负荷计算 技术措施规定:xe2,2,负荷计算,一、冷负荷,1、冷负荷与得热量关系,(1)得热量,外扰: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热,内绕:人体、照明、设备(电热、电动、电子)散热,(2)得热分类,a、得热:对流、辐射,b、得热:显热(与温度变化有关),潜热(与温度变化无关,与含湿量变化有关)。,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37,2 负荷计算 一、冷负荷xe2.4,2,负荷计算,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3)得热形成冷负荷过程:,38,2 负荷计算 xe2.4 空调冷(,2,负荷计算,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39,2 负荷计算 xe2.4 空调冷(,2,负荷计算,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40,2 负荷计算 xe2.4 空调冷(,2,负荷计算,(,1)材料蓄热能力,越强,冷负荷衰减越,大,滞后时间越长。,(2)蓄热能力与材,料容量有关,热容越,大,蓄热能力越强。,(3)热容量=材料,重量乘比热(建筑,比热差距不大)。,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41,2 负荷计算 (1)材料蓄热能力x,2,负荷计算,2、冷负荷计算方法,(1)稳定传热与不稳定传热,(2)得热量与冷负荷是否区分,当量温差法(1946年,美国):逐时计算,得热=冷负荷,谐波分解法 (50年代,前苏联) :逐时计算,得热=冷负荷,反应系数法(1968年,加拿大) :逐时计算,得热,冷负荷,-改进:传递函数法(1978年),(3)谐波反应法(我国,82年,基础-谐波分解法),(4),冷负荷系数法,(我国,82年,基础传递函数法),(5)其它方法,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42,2 负荷计算 2、冷负荷计算方法x,2,负荷计算,3、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1)围护结构冷负荷, 外墙、屋顶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a、计算公式:,CL=KF(,tl.t,-t,n,),K,:传热系数,一般由建筑节能计算给出,F,:传热面积,t,n,: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温度,t,l.t,: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b、热作用(室外空气温差和太阳辐射热,即,综合温度,(t,z,=t,w,+J/,w,),;,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43,2 负荷计算 3、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2,负荷计算,c、冷负荷计算温度的定义及来源,t,l.t,=CL/K,d、地点、外表面放热系数、吸收系数不同时的修正;,e、对于非轻型外墙,可采用平均综合温度代替,(t,zp,=t,wp,+J/,w,),玻璃窗温差传热形成冷负荷,a、计算公式:,CL=KF(t,l.t,-t,n,),K,:传热系数,一般由建筑节能计算给出,F,:传热面积;,t,n,: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温度,t,l.t,:玻璃窗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44,2 负荷计算 c、冷负,2,负荷计算,b、热作用(,室外空气温度,);,c、冷负荷计算温度的定义及来源:,t,l.t,=CL/K,d、地点不同时的修正。,日射得热形成冷负荷,a、透过玻璃窗的得热量:,q=q,t,+q,q,t,:透过玻璃窗直接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玻璃吸收太阳辐射热传入室内的热量,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45,2 负荷计算 b、热,2,负荷计算,b、日射得热因素,由于窗的类型、遮阳设施、太阳入射角及强度等因素组合太多,无法用数学函数表达,工程上采用所谓对比的计算方法,即采用计算简化、固定条件下的日射得热量。,条件:,标准玻璃:3mm,普通平板玻璃,外侧放热系数:18.6,内侧放热系数:8.7,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46,2 负荷计算 b、日射,2,负荷计算,以夏季7月为代表,日射得热因素:,D,j,=q,t,+q, 经过大量统计、计算、相似分析给出了适合全国各地区(纬度带,带宽5度)的,D,jmax,。, 对非标准玻璃、不同窗框、遮阳设施,引入综合遮挡系数修正,C,z,=C,s,C,i,C,s,:窗玻璃遮阳系数,C,s,=实际玻璃的日射得热量/标准玻璃日射得热量,C,i,:窗内遮阳系数,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47,2 负荷计算 以夏季,2,负荷计算,c、冷负荷计算,CL=C,a,F,C,z,D,jmax,C,LQ,F,:窗口面积;,C,a,:窗有效面积系数,C,LQ,:冷负荷系数,注意,定义:,C,LQ,=CL/D,jmax,数据给出以北纬27.5度分南北区。,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按稳定传热计算,CL=K,F( t,l,- t,n,),tl,:邻室计算温度,,t,l,=t,wp,+,t,l,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48,2 负荷计算 c、冷负荷,2,负荷计算,t,wp,: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t,l,:邻室计算温度与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差,可按下表取值:,邻室发热量 (w),t,l,很少(如办公,走廊) 0-2,23 3,23-116 5,关于地面冷负荷:,一般情况地面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可,以不计算。,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49,2 负荷计算 twp:夏季,2,负荷计算,(2)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电动设备,a 电机工艺设备均在空调区,CL=(1000,n,1,n,2,n,3,N/),C,LQ,b 电机在空调区,工艺设备不在空调区,CL=(1000,n,1,n,2,n,3,N,(1-,/),C,LQ,c 电机不在空调区,工艺设备在空调区,CL=1000,n,1,n,2,n,3,N,C,LQ,N,:电动设备安装功率,KW;,:电机效率 ,一般产品样本给出。,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50,2 负荷计算 (2)设备散热形成,2,负荷计算,n,1,:利用系数 ,电机最大实耗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7-0.9。,n,2,:电动机负荷系数,电机每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最大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4-0.5。,n,3,:同时使用系:电机同时使用的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5-0.9。,C,LQ,:冷负荷系数,详见附录2-20、21。,注:当空调系统间歇运行时,则,C,LQ,=1.0。,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51,2 负荷计算 n1:利用系,2,负荷计算, 电热设备,对于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备:,CL=1000,n,1,n,2,n,3,n,4,N,C,LQ,n,1,、n,2,、n,3,:含义同前。,n,4,: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0.5。, 电子设备,CL=(1000,n,1,n,2,n,3,N,/),C,LQ,n,1,、n,2,、n,3,:含义同前,其中n3根据情况而定,一般:,计算机取1.0,仪表取0.5-0.9,注:公共建筑电器设备散热量可参照节标 表B.0.7-1。,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52,2 负荷计算 电热设,2,负荷计算,(3)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白炽灯(热光源),CL=1000,N,C,LQ,N,:照明设备功率,KW;,C,LQ,:冷负荷系数 。, 荧光灯(冷光源),CL=1000,Nn,1,n,2,C,LQ,N,:照明设备功率,KW;,C,LQ,:冷负荷系数 ,见附录。,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在空调房间内取1.2,在吊,顶内取1.0。,n,2,:灯罩隔热系数,有通风孔取0.5-0.6,反之取0.6-0.8。,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53,2 负荷计算 (3)照明设备散热,2,负荷计算,(4)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人体显热冷负荷,CL,x,=q,s,n,C,LQ,q,s,:不同室温、活动强度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见,表2-13。,n,:室内人数,:群集系数,以成年男子为计算基础,对不同功能的,建筑不同人群(成年男子、女子、儿童)引入的修,正系数,见表2-12,C,LQ,:冷负荷系数 ,见附录2-23,注意计算时刻为人员进,入房间时刻算起。,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54,2 负荷计算 (4)人体散热形成,2,负荷计算, 人体潜热冷负荷,CL,q,=q,l,n,q,l,:,不同室温、活动强度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见,表2-13。, 人体散热冷负荷,CL=CL,x,+CL,q,(5)食物散热冷负荷,食物包括显热和潜热,可按下列数值,采用:,食物全热取17.4W/人;食物显热取 8.7W/人;,食物潜热取8.7W人;食物散湿量取11.5g/h。,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55,2 负荷计算 人,2,负荷计算,二、空调热负荷,1、计算方法:稳定传热,2、注意区别冬季空调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3、一般空调房间为正压,可不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三、湿负荷,1、人体散湿量:,W=0.278n,g,10,-6,(kg/s),g,:人体小时散湿量kg/h,见表2-13,其它参数同前。,2、敞开水面散湿量,3、围护结构透湿量,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56,2 负荷计算 二、空调热负荷xe2.,2,负荷计算,四 、新风负荷,Q,w,=G,w,(i,w,-i,n,) (kw),G,w,:新风量(kg/s);,i,n,、i,w,:室内、外空气焓值(KJ/kg,干),五、室内冷负荷与制冷系统冷负荷,1、室内冷负荷,(1)围护结构传热冷负荷,(2)人员、照明、设备散热冷负荷, 逐时最大值:各空调区(房间)逐时相加得到的逐时,最大值。, 最大值累计:各空调区(房间)最大值的累计。,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57,2 负荷计算 四 、新风负荷xe2,2,负荷计算,2、制冷系统冷负荷,(1)室内冷负荷:空调系统有自动温控时取,逐时最大值,;没有温控时取最大值累计。,(2)新风冷负荷,(3)空气处理附加冷负荷(如再热),(4)水泵、水管温升附加,计算参见措施2009。,(5)风机、风道温升附加,计算参见措施2009。,(6)送风管道漏风附加,计算参见措施2009。,(7)制冷系统冷负荷:选择冷源设备的依据,,制冷系统冷负荷=(1)+(2)+(3)+(4)+(5)+(6),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58,2 负荷计算 2、制冷系统冷负荷,2,负荷计算,六、负荷概算,1、面积指标法:,CL=q,s,F,q,s,:空调冷负荷概算面积指标,w/m,2,。,F,:建筑面积或空调面积,m,2,。,2、面积指标,(1)建筑面积指标(w/m,2,):总冷负荷/建筑面积,(2)空调面积指标(w/m,2,):总冷负荷/空调面积,注: 建筑面积指空调区域面积与非空调区域面之和;, 空调面积指空调区域建筑面积;, 面积指标一般包含新风负荷 在内。,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59,2 负荷计算 六、负荷概算xe2.4,2,负荷计算,七、负荷计算参考步骤,1、熟悉建筑条件图纸及项目地点(地理纬度),2、明确供暖或空调房间,3、查阅室外计算参数,4、确定室内设计参数,5、热工参数确定,实际工程K值由建筑节能计算提供,课程设计按以下方法确定:,(1)外墙、外窗、屋顶:主要根据气象区域划分,参照节标限值要求确定。,(2)内围护结构:计算确定。,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60,2 负荷计算 七、负荷计算参考步骤x,2,负荷计算,6、人员、照明指标,可参照节标权衡计算指标确定,7、阅读规范、节标、措施负荷计算相关规定,8、计算房间编号,如204,2-楼层,04计算房间序号,9、简化相同房间,10、编制负荷计算表,11、负荷计算:供暖热负荷、空调(冷)热湿负荷。,12、负荷汇总,(1)房间负荷汇总;(2)建筑总负荷汇总;,(3)面积指标。,xe,2.4 空调冷(热)湿负荷,61,2 负荷计算 6、人员、照明指标xe,3 供暖,一、系统的分类,1、,闭式,与开式,2、按循环动力分,(1)自然循环热水供暖:循环动力,自然作用压力。,(2),机械循环热水供暖,:循环动力,水泵。,3、按水温不同,(1),低温热水供暖:,水温=100,4、按散热器连接方式不同分,(1)单管系统;散热器与立管串联,立管:1根。,xe,3.1 热水供暖,62,3 供暖 一、系统的分类xe3.1,3 供暖,(2)双管系统:散热器与立管并联,立管:2根。,5、垂直式系统与水平式系统,6、垂直式系统按供回水干管位置不同分,(1),上供下回单管系统,:供水干管在系统上部,回水干管,在系统的下部。,(2),上供下回双管系统,:供水干管在系统上部,回水干管,在系统的下部。,(3),下供下回双管系统,:供回水干管均在系统下部。,(4)其它:上供上回式、下供上回式、中供式等,7、,分户计量系统,:分户计量,分室控制。,xe,3.1 热水供暖,63,3 供暖 (2)双管系统:散热器与,3 供暖,关于热媒温度:措施09规定:,xe,3.1 热水供暖,供暖系统,管材,供水温度(),散热器供暖,钢管,居住类:住宅、旅馆、医院、幼儿园等,宜,=85,人员长期停留的公建类:办公、商场等,宜,=95,人员短暂停留的公建类:展馆、影剧院等,宜,=95,塑料管、内衬塑料管,宜,=85,低温地板辐射供暖,塑料管、内衬塑料管,宜,=60,64,3 供暖 关于热媒温度:措施0,3 供暖,(1)热源为锅炉房时温差,不得小于20;,(2)热源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时,温差宜在15-20;,(3)热源为各类热泵时,温差宜在10以内。,民用建筑供暖通风空调设计规范报批稿中规定:,5.3.1 散热器供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宜按60-45,连续,供暖设计。,(关于水温的讨论),目前工程上常用水温,95/70 85/60 80/60(散热器),60/50 45/35 (低温地板辐射、热泵),xe,3.1 热水供暖,65,3 供暖 (1)热源为锅炉房时温差,3 供暖,二、系统组成及原理,xe,3.1 热水供暖,66,3 供暖 二、系统组成及原理xe,3 供暖,1、热源:热水锅炉、集中供热等,2、输热管网:供、回水干管、立管、支管,3、散热设备:,散热器,、暖风机,4、附属设备,(1)膨胀水箱与系统定压, 作用:,容纳水受热膨胀体积;定压作用,使系统在正,压下工作;补水。, 位置:,系统最高点,(一般高于系统最高点1.5m。), 定压点(连接点):,系统压力最低点,(一般是水泵入,口),其它补水定压方式,xe,3.1 热水供暖,67,3 供暖 1、热源:热水锅炉、集中,3 供暖,(2)循环水泵, 位置:a 热源进口;b 热源出口(有什么区别?), 流量:,L=计算流量x1.1 m,3,/h, 扬程,H=(最不利环路阻力+锅炉阻力+散热器阻力)x1.1 kPa, 系统工作压力:,P=定压点压力+水泵杨程 kPa,(3)系统排气, 排气方式:沿供干管逆水流设置坡度,最高点设置排,气装置。, 排气装置:集气罐 、自动排气阀、手动放气阀。,xe,3.1 热水供暖,68,3 供暖 (2)循环水泵xe3.1,3 供暖,思考题,已知条件如图,求:, 水泵杨程, 定压点压力, 系统工作压力,xe,3.1 热水供暖,69,3 供暖 思考题xe3.1 热水供,3 供暖,(4)阀门附件, 立管:供回水立管均应设关断阀门,系统复杂时可设平衡阀。, 散热器进、出口:设截止阀、温控阀,其中温控阀有三通型(对应定流量),,二通型(对应变流量),,有手动型和,自动型,(自励式), 膨胀水箱:浮球阀、闸阀等, 排气:散热器尾部均设放气阀(一般产品自带); 系统 高点(如总立管顶端,供水干管 末端等), 泄水 :系统低处泄水阀,放空系统,维护检修。,xe,3.1 热水供暖,70,3 供暖 (4)阀门附件xe3.1,3 供暖,三、 系统的形式及特点,1、双管上供下回系统,xe,3.1 热水供暖,71,3 供暖 三、 系统的形式及特点x,3 供暖,(1)系统形式:供水干管在系统上部,回水干管在下部。,(2)系统特点, 与散热器相连的立管有2根,散热器并联在立管上;, 水流平行分配给各层散热器,各散热器进、出口水温一致(热负荷相同时,散热面积相同);, 散热器散热量可以单独调节;, 存在,“垂直失调”,现象,楼层越高,现象越严重;, 排气在供水干管最高点(逆顺水流向上),(3)适用情况,四层及以下建筑。,xe,3.1 热水供暖,72,3 供暖 (1)系统形式:供水干管,3 供暖,下层散热器环路:a-S1-b,自然作用压力:,P,1,=,h,gh,1,-,g,gh,1,=gh,1,(,h,-,g,),上散热器环路:a-S2-b,自然作用压力:,P,2,=,h,gh1+,h,gh,2,-(,g,gh,1,+,g,gh,2,),=P,1,+ gh,2,(,h,-,g,),“垂直失调”是自然作用压力引起的“水力失调”,导致上层散热器分配流量多,下层少导致上热下冷的一种热力失调。,xe,3.1 热水供暖,73,3 供暖 下层散热器环路:a-S,3 供暖,三、 系统的形式及特点,2、单管上供下回式系统。,xe,3.1 热水供暖,74,3 供暖 三、 系统的形式及特点x,3 供暖,(1)系统形式:供水干管在系统上部,回水干管在下部。,(2)系统特点, 与散热器相连的立管有1根,散热器串联在立管上;, 水流顺序分配给各层散热器,各散热器进、出口水温不一致一致(热负荷相同时,越往底层散热面积越大);, 散热器散热量不能单独调节;, 不存在,“垂直失调”,现象;, 排气在供水干管最高点(逆顺水流向上),(3)适用情况,10层及以下建筑。,xe,3.1 热水供暖,75,3 供暖 (1)系统形式:供水干管,3 供暖,自然作用压力,P =g(h,1,+h,2,)(,h,-,g,), 连续性方程计算水温,G,L,=(Q,1,+Q,2,)/(t,g,-t,h,),= Q,2,/(t,g,-t,1,),=Q,1,/(t,1,-t,h,),xe,3.1 热水供暖,76,3 供暖 自然作用压力xe3.1,3 供暖,3、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xe,3.1 热水供暖,77,3 供暖 3、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3 供暖,(1)系统形式:见上图。,(2)系统特点, 供回水干管在系统下部;,存在“垂直失调”现象么?,(讨论), 排气:顶层散热器尾部放气阀;供水立管顶端设自动排气阀;供水立管顶端设空气管+排气阀。,(3)适用情况,67层及以下建筑。,xe,3.1 热水供暖,78,3 供暖 (1)系统形式:见上图。,3 供暖,4、水平式,xe,3.1 热水供暖,79,3 供暖 4、水平式xe3.1 热,3 供暖,四、分户计量系统,1、分户计量、分室控制,2 负荷计算要求:措施09规定:,(1)在计算户内供暖设备容量和管道时,应考虑户间传热对供暖负荷的影响,计算负荷可附加=50%的系数。户间传热也可按下式近似计算:,q=Aq,h,A:房间使用面,;,qh:通过户间楼板或隔墙的单位面积平均传热量,一般,可近似取10W/。,xe,3.1 热水供暖,80,3 供暖 四、分户计量系统xe3.,3 供暖,(2)户间传热,仅作为确定户内供暖设备容量和管道直径的依据,不应计入户外供暖干管和立管热负荷和建筑总热负荷。,3、热计量方法,(1)热量表: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积分仪表,流量计的型式主要有机械式、超声波式、电磁式等。,(2)热量分配表:常用于既有项目改造,(3)其它方法:详见措施09,xe,3.1 热水供暖,81,3 供暖 (2)户间传热,仅作为确,3 供暖,3、分户计量系统组成:公用立管+户内系统,(1)共用立管系统, 形式:下供下回双管系统:详见cad图。, 要求,a 每组公用立管连接的户数不宜超过40户,每层连接的户数不宜超过3户。,b 共用立管的比摩阻保持30-60Pa/m。,c 共用立管顶端设自动排气阀。,d 公用立管应设在管道井内,管道井应设在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e 公用立管应采用镀锌钢管或焊接钢管,xe,3.1 热水供暖,82,3 供暖 3、分户计量系统组成:公,3 供暖,(,2)户内系统, 形式:参见cad图,a 水平单管式,b,水平双管式,:,下供下回,、上供上回、上供下回,c,水平放射(章鱼式)式,水平跨越式, 要求,a 热计量,b 分室控制:常采用自励式温控阀,c 户内系统压力损失不应大于30kPa,xe,3.1 热水供暖,83,3 供暖 (2)户内系统xe3.1,3 供暖,(3)热力入口, 单元入口:连接室外管网与公用立管的部分,一般设在地下室、或楼梯间下。,xe,3.1 热水供暖,84,3 供暖 (3)热力入口xe3.1,3 供暖, 户内入口:连接公用立管和户内系统的部分,一般设在管道井内。,xe,3.1 热水供暖,85,3 供暖 户内入口:,3 供暖,问题1:热力入口中热量表、压差控制阀、流量控制阀位置及作用。,问题2:分户计量系统,共用立管系统是否有垂直失调?,xe,3.1 热水供暖,86,3 供暖 问题1:热力入口中热量表,3 供暖,五、高层建筑供暖特点及系统主要形式,1、特点,(1)负荷特点:风压、热压作用导致的冷风渗透加大。,(2)垂直失调,(3)水静压力,2、分区:建筑高度大于50m时,宜竖向分区。,3、系统主要形式,(1)公建:分区式、双线式(水平、垂直,不能解决水静压力过大问题)、单双管混合式(问题同上),(2)住宅:分区式。,xe,3.1 热水供暖,87,3 供暖 五、高层建筑供暖特点及系,3 供暖,xe,3.1 热水供暖,88,3 供暖 x,3 供暖,xe,3.1 热水供暖,89,3 供暖 x,3 供暖,六、供暖管路布置与敷设,1、布置原则,2、布置与敷设:,(1)布置形式:同程式、异程式,(2)布置与敷设,干管,上供下回式供水干管:顶层梁下、顶层吊顶内、屋面。,上供下回式回水干管:底层沿墙、室内地沟、室内直埋、室外地沟、室外直埋。,下供下回供回水干管:同上,xe,3.1 热水供暖,90,3 供暖 六、供暖管路布置与敷设x,3 供暖,立管:靠近散热器,一般布置在,外墙角,、窗间墙角。,3、分户计量系统,(1)公用立管:设于管道井内,管道井应邻近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单元入口位置:,(2)户内系统, 户内入口:设于管道井内。, 布置形式:一般尽可能布置同程式。, 敷设方式:垫层内、吊顶内。,xe,3.1 热水供暖,91,3 供暖 立管:,3 供暖,xe,3.1 热水供暖,92,3 供暖 xe3.1 热水,3 供暖,xe,3.1 热水供暖,93,3 供暖,3 供暖,七、热水管路计算要点,1、水力计算方法概述,2、水力计算内容,3、水力计算步骤及要求,4、推荐比摩阻,5、阻力平衡要求,6、水力计算结果,7、系统压力损失,xe,3.1 热水供暖,94,3 供暖 七、热水管路计算要点xe,3 供暖,一、 散热器的性能评价指标,1、热工性能,(1)主要指标:传热系数K。,(2)提高K的主要途径: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扰动、辐射强度、减少接触热阻等。,2、经济指标:单位散热量成本(元/w)、安装费用、使用寿命、金属热强度。,3、安装及工艺要求:机械强度与承压、安装、尺寸、工艺等。,4、卫生美观要求:表面光滑、易于清灰、美观。,xe,3.2,散热器及其选型计算,95,3 供暖 一、 散热器的性能评价指,3 供暖,二、散热器种类,1、铸铁散热器,(1)形式:柱式、翼型等;(2)承压:差,一般0.4-0.5MPa。(3)防腐 :好;(4)K:低,(5)不美观、笨重,价格低廉。,(6)分户计量系统,应采用内腔无砂工艺产品。,2、钢制散热器,(1)形式:柱式、板式、扁管、管式、串片式其它新形式等,(2)承压:较好,一般0.8MPa。,xe,3.2,散热器及其选型计算,96,3 供暖 二、散热器种类xe3.2,3 供暖,(3)防腐:差,外部易解决,内部难度大,造价高。,(4)工艺先进、外形美观。,(5)K相对大。,3、其它材质散热器:铝制、铜铝复合、钢铝复合、不锈钢铝复合、搪瓷等,(1)K高;承压好;外形美观。,(2)铝制有碱腐蚀。,(3)价格高。,xe,3.2,散热器及其选型计算,97,3 供暖 (3)防腐:差,外部易解,3 供暖,三、散热器的选择与布置,1 散热器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散热能力、承压能力、防腐要求、美观及造价。,措施09规定,(1)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2),承压满足系统工作要求。,(3),钢制散热器必须采取防腐措施,。,(4),铝制散热器内壁应有防腐措施,PH=9.0,。,(5)铜铝、铝制接口应有防止电化学腐蚀措施。,(6),分户计量系统,铸铁散热器应采用无砂工艺产品。,(7)高湿环境优先铸铁散热器。应考虑4 散热器。,xe,3.2,散热器及其选型计算,98,3 供暖 三、散热器的选择与布置x,3 供暖,2、散热器布置,(1)外墙窗台下:供暖效果好,应尽量考虑。,(2)内墙侧:供暖效果差。,(3)楼梯间:应布置在底层或下面几层。,3、散热器安装方式,(1)明装:敞开布置,散热好,尽量选择。,(2)暗装:加装外罩,美观、防烫伤(幼儿园必须加),撒热不如明装。,4、散热器与立管的连接方式,(1)单面(立管多),;(2)双面;(3)串联。,xe,3.2,散热器及其选型计算,99,3 供暖 2、散热器布置xe3.2,3 供暖,(2)双面:节省立管,但注意,两侧热负荷应尽量接近,尤其是单管系统热负荷应对称。,(3)串联:不提倡,只在个别房间没有办法设置立管时采用。,xe,3.2,散热器及其选型计算,100,3 供暖 (2)双面:节省立管,但,3 供暖,四、 散热器的计算,1、 散热器的基本散热单元,(1)片数,(2)长度,2、散热器接管方式,xe,3.2,散热器及其选型计算,101,3 供暖 四、 散热器的计算xe3,3 供暖,3、散热器散热面积计算,A=(Q,/K(t,m,-t,n,),1,2,3,A,:散热器计算面积(m,2,);,Q,:供暖设计热负荷(w),K,:散热器传热系数,由实验确定,实验条件应符合ISO标准,一般可由样本给出。,t,m,: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t,m,=(t,g,+t,h,)/2, t,g,、t,h,:散热器进出口温度,1,、,2,、,3,:片数、连接方式、安装形式修正系数。,4、散热器片数或长度计算: n=A/f , f:散热单元面积(m,2,),xe,3.2,散热器及其选型计算,102,3 供暖 3、散热器散热面积计算x,3 供暖,5、关于K,(1)实验公式:,K=at,b,=a(t,m,- t,n,),b,或:,Q,r,= c t,B,a、b、c 、 B,:实验系数;,Q,r,:散热器散热量,w。,(2)实验条件, 实验环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应在,长,宽,高=(4,0.2m)(,4,0.2m)(,2.8,0.2m),的恒温封闭小室进行。, 散热器片数:10; 安装方式:常开,明装。, 连接方式:上进下出同侧。,xe,3.2,散热器及其选型计算,103,3 供暖 5、关于Kxe3.2 散,3 供暖,6、散热器片数或长度舍取原则,(1)双管系统:热量尾数不超过所需散热量5%时可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