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8002406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3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教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教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教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节中国古代教育状况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 尽心上 教 上所施下所效 育 养子使作善也 说文解字 一 中国古代教育机构 私学教育 书院教育和家族教育 官学教育 中央官学 与地方官学 官学 国学 国家官学 乡学 地方官学 天子所设大学叫 辟雍 招收贵族子弟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 泮pan4宫 招收平民子弟教学内容有 礼 乐 射 御 书 数六艺 1 夏 商 周三代的学校 学在官府 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 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 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 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 春秋战国 私学兴盛 春秋战国时私学的发达使学校教育开始走上官学 私学并存的二元化轨道 孔子提出 有教无类 的主张 广收门徒 只要能交纳 束 干肉 履行入学礼节 不问来者出身贵贱 一律施教 3 汉代的官学 汉代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 设在京城长安 两汉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教材 主张教育要明经修行 太学作为中国当时最高学府 与西方的雅典大学 亚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 1 教师 五经博士 诗 书 礼 易 春秋 2 学生 博士弟子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 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 汉代的地方官学 在郡国称为学 在县称为校 在乡称庠 在聚称序 3 魏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 学校教育以北朝为盛 北魏太学也设五经博士 学生为州郡所派 南朝宋文帝时 在京师设立四学 儒学 史学 玄学 文学 史称 四学制 打破了儒学一统教育的状况 这对后世专科学校的设立及分科教学制度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 总的来说还是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并存 4 唐代的官学 唐代的教育十分繁荣 学校教育达到了新的高峰 中央到地方学制体系完备 国子监 即是大学 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教育部兼大学 下设国子学 太学 四门学 书学 算学 律学等 此外还有弘文馆崇文官等等 通称 六学二馆 地方官学 府州县学和专门学校也很发达 唐代出现了律学 书学 算学 医药学 兽医学 天文学 音乐学等专业学校 比如医学又分为医 针 按摩三个专业 医学专业包括体疗 内科 疮肿 外科 少小 儿科 耳目口齿 五官 角法 拔火罐 五科 针学专业学针灸 按摩专业学按摩治病和正骨术 由于大唐教育先进 吸引了大量周边各国的留学生 比如日本来过十三批留学生 学习经史 法律 礼制 文学 医学等中国文化 当时的大唐长安成为东西方各国文化教育交流的中心 唐代地方学校按区划可分为四类 1 京都学 包括京兆 河南 太原 教习经学和医学 2 都督府学 分上 中 下三等 同习经 医 3 州学 分上 中 下三等 同习经 医 4 县学 除 京县 畿县 外 分上 中 中下 下四等 专习经学 5 宋代的官学 宋代 基本沿袭唐代学校体制 中央在京师设有国子监及贵族学校 地方则设有府州县学 书院 民办 官办 民办官助等 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鹭洞书院 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等 6 元代的官学 学校体制已相当完备 明清学校 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 贵族学校 地方有府学 州学 县学 元代官学于国学 乡学外 在乡村别立社学 将基层乡村行政管理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7 明清时期的官学 国子监 家庭教育 著名的家训 颜氏家训 包拯家训 曾国藩家训 等 孟母三迁孟子幼时 其舍近墓 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 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 母曰 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 其母曰 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1 汉代的选士制度实行察举制 汉代的察举结果主要有孝廉 贤良方正 茂才 秀才 二 古代选士制度 2 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 除了察举孝廉 贤良方士 秀才仍沿两汉旧制外 又增添了 九品中正制 推选各州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 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九品 即九等 每十万人举一人 政府按等选用 授以官职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 实行了400年 遗子黄金满籝 不如教子一经 汉书 韦贤传 举孝廉图 3 唐代 科举制隋朝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唐朝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宋元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明清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衰落唐代取士之法 主要有 生徒法 贡举法 制举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由秀才参加 考取的叫举人 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 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 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录取三百名为贡士 又称中式进士 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 又称御试 廷试 亲试 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 然后呈请皇帝选定 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 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 后来改为诗赋 到明清时 主要仍是策问 录取分三甲 赐 进士及第 的称号 第一名称状元 鼎元 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 合称 三甲鼎 二甲若干名 赐 进士出身 的称号 三甲若干名 赐 同进士出身 称号 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在1500年前就发明了用考试来检验一个人的学识 并将此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方法 这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智慧之举 十年寒窗苦 一卷定终身 有拼命用真本事的 也有用歪门邪道 用各种方法作弊的 一 贿买考官二 夹带经文三 请人代考 三 古代教育特点及现代启示 古代教育的特点 1 一是综合观 即大教育观 突出教育的重要地位 2 二是辨证观 即对立统一观 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3 三是内在观 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中国古代教育的启示 1 教书育人 以德修身2 教学相长 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3 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相结合4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5 学以致用 注重素质教育 第二节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1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2 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3 循序渐进 由博返约 4 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5 言传身教 尊师爱生 古代教育家 孔子 老子 墨子 孟子 荀子 董仲舒 王充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朱熹 王守仁 李贽 徐光启 王夫之 墨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