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7846256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剪梅》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剪梅》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剪梅》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剪梅(李清照)教学设计 一、执教者、专业、课时 1、执教者:赵县职教中心:2、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3、时间: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文学常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材分析 一剪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很好地体现了被称为“易安体”的李清照作品的艺术风格,清新典雅,温婉细腻。鉴赏时应该让学生用情感去参与,用心灵去体会,力争能够切实把握住作者内心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作为拓展材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李清照的诗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 四、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做出过多的讲解说明,让学生讨论发言更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诗词鉴赏的积极性。 五、授课类型 新授课 六、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文学常识,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过程目标:在诵读过程中品味诗歌意象、意境,把握易安词婉约的风格 3.情感目标: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解读诗句,分析诗歌意象 学习难点:把握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八、教学方法 运用直观教学法激情引趣;歌曲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朗读法感知文本;读写结合,发散学生思维。 九、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 搜集李清照和一剪梅相关资料,制作幻灯片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歌曲导入)(3分钟) 播放邓丽君演唱的一剪梅,引起学生对于学习这首诗词的兴趣。 展示一张与梅花相关的图画 师:邓丽君演唱的这首歌曲动听吗? 生:好听。 师:其实这首歌曲是根据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诗词改编的,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李清照的名篇一剪梅(屏幕显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7分钟) 1、简单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先由学生回答,然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补充,最后幻灯片展示) 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丈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富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1127年,靖康之乱,金兵入侵后,李清照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之词,以南渡为界.南渡之前,多写少女少妇的悠闲生活,明快清新,感情真挚;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改,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悲叹身世,哀婉动人。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长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 2、学生自由朗读12分钟 3、感知: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孤独寂寞的相思之愁 背景插入: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4、朗读指导: 结构特点: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近 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诵读要领:单数句缓慢悠长,双数句轻快短促。 诵读节奏: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请全班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节奏。) 情感:语速缓慢,音调低沉,语气绵延悠长,把握轻重缓急。 5、示范朗读:播放录音 6、个别朗读:请1位学生演读,另一位学生点评,并试读。 (三)深入品析 (25分钟) 1、词人是如何表达这种相思之愁的? (学生自由理解诗歌,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拓展想象) (1)“红藕香残玉簟秋” 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哪里吗? 引导学生从词的主旨和意境角度分析,明确:“红藕香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揣摩关键字,明确:从一个“独”字可看出,词人想借泛舟来消愁,结果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啊。过去和夫君一起双双击楫,充满诗情画意,今天却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愁呢?“独”字是“背面敷粉”的写法,其实她想说的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快乐啊。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法,明确: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雁传书信,故可暂得安慰,但不可能消除的是一份什么情感呢?是词人的相思之情啊,“月满西楼”不正是“西楼望月几回圆”吗? (4)“花自飘零水自流”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词人百无聊赖地划着小船,一阵微凉的风吹过,水边的花瓣随风飘零,又随着流水消逝了。此时,她在想着什么呢?一个“自”字道出了花开烂漫而无人欣赏,只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香消玉殒的失意怅然。 眼前之景:花落水流 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无可奈何花落去 水流无限似侬愁 (5)“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明确: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名句赏析)(“无计”是什么意思?表明了什么? 明确:此一句统摄全诗,又将相思之愁推向了高潮。“无计”意为“没有办法”,可见词人白日的泛舟游湖,夜晚的登楼望月,都是遣怀之计,可依旧无法消除这种情怀,它时时刻刻萦绕在词人心头。可见情之深,情之重。而人在愁苦中总是皱着眉头,愁眉苦脸的,词人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体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才,却”句式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给人以无止境的遐想。李清照将这句化得出奇了: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把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以平实的语言捕捉转瞬即逝的情绪波动,更见得心思之细腻敏感。达到了平字见奇的艺术效果。 2、教师小结: 作为一个有着文学艺术修养的大家闺秀,李清照抒写相思之愁自是不同。它叙相思之愁而不带一丝闺怨,含蓄典雅,婉约而又真切。体现了词人前期的创作风格。 3、比较鉴赏: 我们以前学过李清照的另外一首词如梦令(PPT展示),试比较如梦令和一剪梅有什么不同? 景物时令前写夏景 后写秋景 作者年龄前为少女时期 后为少妇时期 感情基调前首愉快开朗 后首哀婉动人(幻灯片展示) 4、通过分析李清照的著名诗篇,请总结婉约词的风格。 语言: 清新典雅 浅易自然 感情:真挚细腻 婉转缠绵 题材:较为狭窄 多写男女欢恋之事 5、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幻灯片展示) 十、教学评价方案根据学生现场表现,随机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分学生平时表现,主要以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和主动回答两个方面。 提醒不认真的学生应该加强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十二、教学反思 本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使用的艺术手法和情感的表达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多读,有感情地朗读,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这是诗歌鉴赏的重要一部分。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较为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课堂氛围良好。不足之处:部分同学的诗歌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上课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一位同学充分表现自己,应利用课下时间关注那些上课表现不够积极活跃的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