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与《女娲补天》教学反思(人教版)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22678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与《女娲补天》教学反思(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与《女娲补天》教学反思(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与《女娲补天》教学反思(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与女娲补天教学反思(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自学生字词。(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教学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教学准备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4教学演示课件想别人没想到的。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1)先观看教学演示课件想别人没想到的中“读一读”部分,再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小黑板出示)召(zho)集骆(lu)驼(tuo)连绵(min)起伏(f)若(ru)隐若现恰(qi)好(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5学生读课文,讨论。6学生汇报。7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8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三、拓展延伸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四、总结全文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五、作业设计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板书设计:12想别人没想到的大徒弟用细笔画满二徒弟画许多头小徒弟只画山、一头骆驼画师满意(动脑、创新)语文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学反思(人教版)女娲补天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自然灾害场面描写生动逼真,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想象奇特丰富。学习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我国历史文化。 女娲补天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自然灾害场面描写生动逼真,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想象奇特丰富。学习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要求学生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边想象画面。了解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勇于奉献的精神。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 感慨颇多:一、质疑问难,引出精彩。在学生读课题后,我问他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的问题提的很好,提出了两个中心问题“女娲为什么补天”和“女娲怎样补天”。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就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灾难来临前人们幸福的生活和灾难来临后可怕的情景。在学习灾难来临后的可怕这一自然段时,学生又出乎我意料地质疑“为什么天会塌下一个大窟窿”。这时,我正迟疑要不要给他们讲讲共公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时,没想到班里又小手如林,“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天会塌下一个大窟窿,那时因为水神和火神打架时”“老师我也知道这个故事叫共公怒触不周山,我也看到过的。”我感叹孩子们丰富的课外知识,这是课外书给他们带来的知识,正是他们质疑问难的精神,才使他们的这一课外知识得以展示,也使课堂出现了精彩的亮点。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应该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上,“读”贯穿始终,对学生读课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体读,个别读;大声读、默读等等。不同形式的读也是有不同的功能。默读有利于对文字的揣摩;出声朗读能加强感受、增强记忆;指名朗读可以给对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集体朗读有增强气势、激发共鸣的功能同时,为了更深入、准确地体验情感,我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做文章,通过细心揣摩,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获得情感、升华情感。三、挖掘课文的空白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表现人物精神的关键语言文字也是不难理解的,但如何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来,确实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将文本再创造,以充实内容,使人物形象饱满,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补白想象:让他们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得很好。有的说:“我仿佛看到洪水冲来,房屋倒塌,人也被冲走。”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孩子们在哭着寻找爸爸妈妈。”在这些补白想象中,进一步体会到神话的神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积累并运用了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