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30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2168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30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30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30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0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情播报1.宋明理学(1)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3)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bbc(201811月,6)考查朱熹的理学主张(201510月,6)考查王阳明思想主张(201610月,6)考查王阳明思想主张(20184月,7)考查王阳明心学内涵2.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2)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4)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cbbc(20174月,6)考查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意义考点一宋明理学梳理基础知识一、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b)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3.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李翱提出要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这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4.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二、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c)1.理学的概念: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2.成熟:南宋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3.发展: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明代的王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b)1.北宋程颢、程颐及其思想主张(1)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2)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3)天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2.南宋朱熹及其思想主张(1)理气论: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2)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所谓“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3)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4)影响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注为四书,成为理学的经典。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史论要点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体系,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对过去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加以表达,用“理”代替了过去的“天”,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朱熹认为人性与天理是一致的,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欲望蒙蔽,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3.陆九渊与王守仁的思想主张代表主张影响陆九渊(南宋)(1)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2)主张“本心体悟”、“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3)剥落和扫除“物欲”和“意见”是心学的开创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王守仁(明)(1)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2)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3)强调“知行合一”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心学的集大成者意义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微点拨“致良知”是王守仁的思想核心,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励人们立志奋发。“满街都是圣人”体现的是王守仁发明本心的观点。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儒学复兴运动与理学出现的背景史料一万物森罗,不离两仪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史料二(明)丁云鹏绘三教图读史用史 史料一中“三教”指儒、佛、道三教;史料二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史料反映了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趋势和理学形成有何联系?提示: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推动唐宋儒学复兴运动兴起;两宋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促使宋代理学形成。要点二从理学到心学的发展史料一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朱熹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王阳明史料二读史用史 (1)史料一体现朱熹与王阳明穷理的途径分别是什么?如何理解其“殊途同归”?提示:“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实质都是用儒家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望,以维护专制统治。(2)观察史料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致良知”的提出对儒学发展有何重要意义?提示:“致良知”是王守仁的思想核心,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观能动作用,标志着重建儒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和理学的成熟。精练核心素养素养1 历史解释王阳明心学的内涵1.(2018浙江4月选考)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重建儒学信仰人人都有良知无私则无心道德自我完善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陆王心学。根据材料“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可得“人人都有良知”,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良知天理自然而生,符合题意。“重建儒学信仰”“无私则无心”,材料没有体现,故答案选D。答案D素养2 历史解释朱熹的理学观点2.(2017江苏单科,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解析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与孔子的本意不完全一致,D项正确;朱熹的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压抑人性,A项和B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C项错误。答案D素养3 历史解释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主张3.(2016浙江10月选考)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C.心外无物 D.知行合一解析根据材料“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可知这是主张知行合一。答案D素养4 历史解释王阳明“知行合一”4.(2018杭州高三期末)明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以下属于这位思想家的主张是()A.“发明本心” B.“正君心”C.“循天下之公” D.“知行合一”解析根据“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可知该思想家是王阳明。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故A项错误;朱熹主张“正君心”,故B项错误;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故C项错误;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故D项正确。答案D素养5 时空观念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5.(2018金华十校期末调研)“儒学自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只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为能弥补这一缺陷,儒学思想家做出的努力是()A.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B.董仲舒积极主张“大一统”C.明清之际出现经世致用思潮D.把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解析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但并未上升为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故A项错误;董仲舒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并未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想批判宋明理学,故C项错误;由材料“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可知是将道德上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故D项正确。答案D素养6 历史解释宋明时期儒学发展6.(2018丽衢湖期末联考)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D.“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解析“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出自韩非子,主要含义是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陈规旧俗,属于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思想,荀子主张“性恶论”,故B项错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是王阳明的观点,其主要含义是(是非之心)不需要思虑就能知道,不用学习就会运用,这就是良知,说明良知原来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与“人性本善”思想一致,故C项正确;“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是战国时期告子的观点,其主要含义是人性没有善与不善的分别,就好像水流本来就没有东西之分一样,故D项错误。答案C考点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梳理基础知识一、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c)1.著作:明夷待访录。2.思想主张(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最精彩处),提出君臣平等思想。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2)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是明末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反映)。3.影响(1)其主张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2)其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二、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b)1.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2.思想主张(1)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2)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3)指出“亡国”与“亡天下”区别,认为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梁启超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地位: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三、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b)1.代表著作:船山遗书。2.主要思想主张(1)政治上: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2)哲学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和“势之必然”。3.地位: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四、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c)1.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2)反对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3)提倡经世致用。(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2.思想价值(1)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具有鲜明的反专制启蒙色彩,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2)尽管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仍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但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儒学)重新焕发生机。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影响史料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读史用史 据史料,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提示:儒家思想理路: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新见: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分治);君臣平等。要点二明清启蒙思想的思想价值史料一明夷待访录(书影)识图解史 黄宗羲创作明夷待访录,其思想为近代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思想提供了有力武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得出此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提示:明夷待访录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对清末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产生了启蒙作用。史料二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读史用史 史料二肯定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的进步主张的思想价值。提示: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精练核心素养素养1 历史解释朱熹的思想1.(2018浙江11月选考)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A.知行合一 B.本心即天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解析“慎思明辨”指辩证思考,探求真谛;识别是非,判定真伪,“格物致知”指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D项最符合题意。答案D素养2 历史解释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历史地位2.(2017浙江4月选考)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解析材料体现批判君主专制,具有民主启蒙思想的性质,A项正确。答案A素养3 时空观念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3.(2018嘉兴3月测试)有学者在评论古代某一时期思想状况时发出感慨:“这一阶段思想的特殊风貌及其大趋向和心性之学垄断的时代比起来,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最难得的是,他们的言语之间往往充盈着人道的热情,形成一股感人的张力。”这一时期是()A.春秋战国 B.秦汉之际C.明末清初 D.清末民初解析宋明为“心性之学垄断的时代”,依据题意可知,材料中思想发生的时期应在宋明之后,故A项错误;宋明为“心性之学垄断的时代”,依据题意可知,材料中思想发生的时期应在宋明之后,故B项错误;明末清初时期出现儒学思想的活跃,对传统理学进行批判,肯定人的欲望,具有早期思想启蒙作用,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清末民初时期西学东渐,出现了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与材料中“人道的热情”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素养4 历史解释明清“富民”思想4.(2018杭州高三期末)清初某著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指出:“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为政之道,必先田、市。”从上述的材料信息中可以得出()他主张将富民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他的经济思想与黄宗羲的经济思想相似他认为“富民”可以稳定国家政治秩序他的思想是对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经济政策的继承A. B.C. D.解析根据“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可知他主张将富民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故正确;根据“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可知他主张农商并重,与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类似,故正确;根据“夫富在编户不可以为国矣”可知他认为“富民”可以稳定国家政治秩序,故正确;他主张农商并重,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相悖,故错误,D项符合题意。答案D素养5 历史解释明清进步主张的思想价值5.(2017绍兴3月模拟)有人批评当时某种学风:“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这段论述所体现的价值导向是()A.经世致用,注重事功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知礼识仁,正心修身 D.提倡西学,尊重人性解析材料主旨体现反对“清谈”,主张“实学”的主张,故选A项。答案A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浙江5月预测一)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国子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材料意在说明唐朝()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B.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C.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D.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解析从国子祭酒“基本上都是大儒”到其儒生人数和职事都相对缩小,体现唐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故选B项。答案B2.(2018绿色教评联盟3月联考)某北宋思想家指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该思想家是()A.苏轼 B.程颐C.陆九渊 D.朱熹解析结合题干“北宋”思想家,排除C、D,由强调“各有其所”“天下顺治”,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答案B3.(2018绍兴3月测试)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我们一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主要是基于朱熹()A.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C.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D.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解析朱子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将儒学上升到哲学化的高度,并形成严密体系,故A项正确;此前北宋五子已将儒家伦理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故B项错误;王守仁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故C项错误;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答案A4.(2018宁波3月模拟)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宋儒自喜为通天下路程,为亦以晓路称之,其实一步未行,一处未到。”又特别强调:“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以下主张与他的观点最相近的是()A.格物致知 B.本心体悟C.心外无物 D.经世致用解析题干信息“清初思想家”,结合其批判理学“一步未行,一处未到”,“自欺欺世”可见其主张经世致用。故选D项。答案D5.(2018浙江4月仿真三)在论及儿童教育时,王阳明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在此,王阳明()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B.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C.摆脱了儒家伦理对教育的束缚D.突出了“致良知”的价值追求解析材料体现王阳明反对强制性教导教化,强调人的主观意志,突出了“致良知”的价值追求。故选D项。答案D6.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这一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为接近()A.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主张B.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D.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解析“致良知”通过发明本心即自省来达到善的境界,故D项正确。答案D7.(2018东阳中学高二期中)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A.君主制度摇摇欲坠 B.启蒙思想已有萌芽C.纲常礼教全面崩溃 D.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解析黄宗羲生活时代是明末清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抨击君主专制的思想,说明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出现了萌芽,故B项正确;明末清初纲常礼教并没有全面崩溃,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此时尚未出现,故D项错误。答案B8.(2018余姚中学高一4月检测)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许多言论对后人有深刻启迪,如“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等。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思想家分别是()A.老子、陆九渊、黄宗羲 B.庄子、陆九渊、黄宗羲C.庄子、王阳明、顾炎武 D.庄子、陆九渊、顾炎武答案B9.(2018台州高三期末)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他”()A.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反对埋首书册B.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C.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D.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解析从材料中“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可知材料中的“他”是指顾炎武,“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反对埋首书册”的是陆九渊,故A项错误;“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的是黄宗羲,故B项错误;“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的是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故C项正确;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的是王夫之的唯物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C10.在谈论清初风气时,梁启超说:“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清史稿载“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陈独秀也说:“夫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这表明清初()A.满清政府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导致逐利盛行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影响了学术风气D.思想界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解析根据材料中“致用”“敛华就实”“夫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可判断出清初思想界提倡“经世致用”。答案D11.(2018杭州六校高一期中联考)明末清初,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的活跃局面。以下对这一时期思想家的主张及评价正确的是()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体现了明清之际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顾炎武“众治”主张实质是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顾炎武区分“亡国”与“亡天下”,体现了他改革弊政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王夫之的“循天下之公”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顶峰A. B.C. D.解析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顶峰,“循天下之公”是王夫之的政治思想主旨,排除,故B项正确。答案B12.(2018温州新力量联盟高二期中)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对以上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A.矛头直指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启蒙色彩B.否定帝权,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C.猛烈批判君主制度,有利于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D.虽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解析C项逻辑关系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13.(2018温州新力量联盟高一期中)明末清初时,有学者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下列属于该学者观点的是()A.“众治”B.“循天下之公”C.“天下为主,君为客”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解析“六经责我开生面”指的是王夫之,其对应的主张是B项。A项和D项是顾炎武;C项是黄宗羲。答案B14.(2017台州9月质评)(加试题)“黄(宗羲)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在这里,作者认为()A.对待历史应该客观且不能逾越时代背景B.认识历史应以“现代”事物为衡量尺度C.黄氏之说仍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且无新见D.黄氏学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解析材料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站在现代立场评价黄宗羲思想。故选A项。答案A15.葛荣晋在宋明理学与近代新学之间的桥梁明清实学中指出:“实学思潮是从宋明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股新的社会进步思潮,是儒学发展到明清之际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文中的“实学思潮”()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深入批判了封建制度提出了“经世致用”主张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 B.C. 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实学思潮”是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他们批判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16.(2018绿色教评联盟3月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松江府志载:“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志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志载: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志载:“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根据有关明清时期地方史志资料编写材料二他指出,“有道之世”,“必以厚生为本”。“古之人君,本资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财源塞而必损于民。”他还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摘编自日知录亭林诗文集(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4分)(2)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的作者是谁?请您根据材料二提炼其主要思想主张,井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6分)答案(1)情况:商业经济繁荣;纺织业显著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分)(2)作者:顾炎武。(1分)主张:关注民生,不讳言利,主张民得其利;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提出“众治”。(2分)评价:其主张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具体反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具有进步性;尚未具备近代“民权”意识。(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