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03404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1 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2措施(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3评价(1)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2)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内容(1)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自行支配。(2)工业:解除中小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个别企业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3)商业: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3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轻巧识记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二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史料解读(1)由史料一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和列宁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认识可知,列宁认为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是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生产;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2)由史料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你认为列宁的思想存在什么局限?提示特点: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局限:没有摆脱无私有制、无市场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束缚。(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提示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发展生产。(3)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提示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史论归纳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1)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新经济政策充分说明利用商品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苏俄政府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3)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了苏俄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5)苏俄政府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其中“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的是() 【导学号:02990085】A余粮收集制B固定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生产合作社A材料中“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是余粮收集制,故A项正确;固定粮食税是解决不满和坚决反抗的措施,而非引发,故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与材料中“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不符,故C项错误;生产合作社是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与材料中“俄国的某项政策”不符,故D项错误。2(2018石家庄重点高三摸底)下图根据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资料整理得出,反映了私营注册工业在国家全部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度变化情况。此示意图说明()A私营工业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新经济政策制约了私营工业发展C非公有制经济受到了排挤和压制D新经济政策的精神已被彻底抛弃C该示意图显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期,私营注册工业在国家全部产值中所占比重处于下降状态。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可知,这反映了非公有制经济受到了限制,故C项正确。在当时的苏联,私营工业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要通过发展私营工业以推动社会经济的恢复,而不是制约私营工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3租让制理论是列宁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列宁说:“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和统一。列宁提出实行“租让制”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与西方国家友好往来C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A租让制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其目的是适应苏俄当时小生产者为主体的生产力水平需要,利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经济,促进苏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当时苏俄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经济发展困难,新经济政策提出租让制,主要是解决经济问题,不是为了与西方国家往来,故B项错误;租让制与资本主义合作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故C项错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斯大林时期的经济目标,故D项错误。4(2017荆州高三调研)1927年,苏俄有45.1%的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8%。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A积累工业建设的必要资金B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完善C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D促进城乡资本主义发展D根据材料可知,这种形式的经济所产生的利润大部分进入私人财富,故A项错误;至1927年新经济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苏联工业化的需求,故B项错误;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向集体化过渡的有效形式,故C项错误;“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8%”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故D项正确。考点2 从“剥夺年代”到“减速脱轨”“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改革(对应学生用书第175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斯大林模式”1背景(1)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2表现(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3)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3评价(1)成就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向农民索取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教材补遗_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增大)。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3)成就: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4)缺点: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改革背景措施结果赫鲁晓夫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勃列日涅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戈尔巴乔夫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社会危机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调整所有制结构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改革并未取得成功,之后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的探索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史料二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以上史料均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斯大林强调了重工业建设的原因。关键信息是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苏联的重工业基础薄弱;发展重工业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2)史料二说明了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解读史料时注意数据的变化。苏联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国说明苏联制定完备的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史料运用(1)史料一指出了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为此采取的措施。提示措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片面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解决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条件。(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遇到“瓶颈”的原因及其启示。提示原因:排除市场体制,倚重计划体制;国际形势的变动,如西方经济危机的恢复等。启示: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与模式;积极利用国际机遇,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史论归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特点(1)形成原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2)特点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史料一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史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史料三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全面认识和评价。解读史料注意转折词“但是”的运用。史料肯定了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但同时承认他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者。(2)史料二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心在重工业方面,特别是在军事工业方面,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未得到解决。(3)史料三反映了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否定,形象地说明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史料运用(1)史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提示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2)根据史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结果如何?提示重点:放在重工业上。结果:导致苏联人民生活水平落后。(3)史料三是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提示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后使问题全都暴露,导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肿瘤”,“肿瘤”是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从而造成苏联解体。史论归纳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劳动者态度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分配制度“大锅饭”现象严重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2017山西考前质检)下表为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的排名。由此可知苏联() 【导学号:02990086】项目年份1913年1928年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552电力15103钢553A.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B经济持续稳定发展C计划经济取得显著成就 D成为外向型经济国家C材料不能体现农业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131928年的数据变化可知,经济并非稳定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1928年实行计划经济后,苏联的工业经济世界排名迅速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苏联工业品内销还是外销,故D项错误。2(2017临沂高三模拟)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A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B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C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D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赫鲁晓夫经济改革中的经济区的划分前后变化很大,管理这些经济区的部门也在变化。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而非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故A项错误,D项正确。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3(2017威海高三模拟)1955年,苏联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方法的决议规定,农业发展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这一做法()A恢复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B提高了庄员的生产积极性C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B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并没有集体农庄且材料中所涉及的仅是农业领域,据此即推断“恢复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属于明显的主观臆断和以偏概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可知,农民由此获得了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这必然有利于庄员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故B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突破其束缚,故C项错误;“合理的工农业比例”在材料中并没有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4(2017德州高三期末)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试图()A发展私营企业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C放弃斯大林体制 D推行市场经济体制B根据材料“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可知,苏联政府试图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故B项正确。(对应学生用书第178页)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卷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全国卷2014新经济政策;2013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3斯大林模式全国卷2016斯大林模式和工业化成就;2015斯大林模式;2013斯大林模式2017赫鲁晓夫回忆录不同年代的不同版本全国卷2017赫鲁晓夫农业方面的改革考情分析从考情统计来看,新课标全国卷的命题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两大知识点上,尤其是斯大林模式这一考点,全国卷每年都变化角度,反复命题。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属于长效热点,价值观的引领以及热点的渗透两种考查方式在备考时更应加以重视。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1(2010全国卷)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B本题迁移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材料中关键语句是城市的工人、水兵等到农村征粮,体现余粮征集制,故选B项。2(2013全国卷)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计划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1931年”这一时间信息,理解斯大林说这段话的含义,结合当时苏联国内外形势思考作答。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斯大林的话体现了他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选B项。名师点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是本讲主干知识,高考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立足时空观念运用新材料,考查考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其发生的背景、原因、主要特点及影响的认识。立足历史理解方法能力创新考3(2014全国卷)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4(2013全国卷)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1952年”这一时间信息。材料中的“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信息,意在说明斯大林模式彻底地解决了苏联的粮食问题。A、C两项与斯大林模式下农业长期落后的真实状况不符,排除;加快工业化是由当时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的,时间上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名师点拨新课标全国卷对斯大林模式考点的命题,所考查的结论并非全部来源于教材,有时需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空间条件下进行思考,得出新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考题考查历史解释素养能力的特点。立足唯物史观学科理论引领考5(2015全国卷)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苏联工业化的相关史实分析。斯大林执政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粮食供不应求材料未体现,B项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成为工业强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苏联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的贡献,D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6(2016全国卷)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A项错误,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C项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美国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故排除。D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排除。名师点拨斯大林体制在短期内的高效运作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它也存在着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严重缺陷。第5题和第6题分别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缺陷和意义。这些命题立意以唯物史观引领进行考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树立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重要手段的正确观念。立足家国情怀社会热点隐性考7(2017全国卷)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A根据材料中“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以看出,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时期农业集体化造成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是在维持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并非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B项错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与消除城乡差别无关,C项错误。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是在斯大林时期开始推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8(2017全国卷)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A项错误。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均带有主观性,无法判断哪个可信度更高,B项错误。不能以版本的新旧作为判断接近历史真相的尺度,C项错误。名师点拨改革是当今的热点话题,家国情怀强调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赫鲁晓夫改革是在维持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农业上是因为经济上最尖锐的问题是农业发展的长期滞后,成为苏联社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1(2017黄冈模拟)尤布尔金在三个列宁中认为,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列宁的“改良”是指()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自由贸易B固定粮食税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体现改良的特点,故A项错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是列宁采用的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采用向社会主义缓进而非激进的措施,故B项正确;无论在内战时期还是内战后,苏俄(联)都有不同程度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改良无关,故C项错误;D项“自由贸易”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2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探索建立新社会的尝试,它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一样凝聚了一代人的记忆。二者遭遇挫折的共同原因在于()A都以支持军事斗争为中心B都强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C都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D都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非常时期(战争背景下)”实行的“非常政策”,以集中一切力量赢得战争,由于超越了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战争结束后即遭到国内工农力量的反对,随即为新经济政策所取代;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违背生产力水平和基本国情的情况下盲目变革生产关系的重大失误,因而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困难,D项符合题意。3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这表明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A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B发展生产力,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D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民的积极性B根据材料中“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可知,列宁此处谈到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提高生产力,这表明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准备,B项符合题意。41956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普遍实行按月预支现金和年终结算的劳动报酬制度,不少集体农庄还试行有保障的货币工资制度。这些做法()A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B改变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局面C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使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D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领域,但并未改变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现状,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一些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通过现金、劳动报酬和放权给集体农庄的方式,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苏联的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故D项正确。5根据表格内容可以推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苏联() 【导学号:02990087】苏联19651982年工业年均增长表年份产值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2年工业总产值8.5%7.4%4.4%2.8%农业总产值3.9%2.5%1.7%4.0%A国民经济发展停滞B工农业产值差缩小C经济改革出现困境 D综合国力水平下降C苏联19651982年工业产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故A项错误;材料列举的是工业和农业产值年均增长比例,而非工业和农业产值的变动情况,故B项错误;工农业总产值后期增长乏力,表明苏联受制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故C项正确;综合国力水平下降缺乏详细的数据资料作为依托,故D项错误。(对应学生用书第179页)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理论阐释重农、民生、和谐问题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罗斯福新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涉及的农业政策与举措、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苏联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与失误等,都体现了国家追求公平、公正、正义的社会目标,达到国家稳定、造福民众的目的。高考命题中,与这一热点相关的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关发展农业改善民生的历史举措和政策、民生与和谐思想等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运用点拨1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1)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福利国家”的建立等。2社会主义苏联的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危机。(2)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3)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大的启示。3(对接高考)高考命题主要着眼于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当前的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针对训练1凯恩斯给罗斯福的信:“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合理的实验”是指()A国家干预经济B建立“福利国家”C实施计划经济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A“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就是指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进行国家干预经济,A项符合题意。“福利国家”建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B项错误;凯恩斯并不主张实行计划经济,C项错误;国家资本主义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它的性质和作用取决于国家的性质,可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也可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D项错误。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苏两国对各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都经历了一系列探索。苏联:193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斯大林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1939年,宣布向共产主义过渡。1959年,赫鲁晓夫断言苏联已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1961年,宣布在20年内“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称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977年,苏联宪法载明“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1956年,中共八大宣告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又提出“要用十年赶英,二十年赶美,五十年实现共产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结合材料和苏、中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谈谈你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的认识,并对你的认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结论明确,依据史实,阐释充分,逻辑严谨,表述清楚)【解析】材料中呈现的是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及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苏联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先后经历“全面展开到基本建立到已经建成”,但是事实上,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脱离本国实际(国情)进而使得苏联在1991年解体。中国也出现加速发展的过程,这是中国“左”倾错误的体现,中国能意识到错误,并拨乱反正,重新定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行改革开放,初步立足提高中国生产力水平,不盲目追求生产关系的进步性,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答案】提示:须围绕苏、中两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这一核心问题得出结论;要概括出苏、中各自探索过程的特点,并联系相关史实,分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对结论进行充分阐释(论证);对认识进行适当升华。举例: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必须立足国情。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主义的标准就是公有制。在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脱离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不切实际的目标,犯了“左”的错误,给经济建设带来了损害,成为改革成效不大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效法苏联模式,50年代末“左”倾错误泛滥,严重脱离了经济建设的实际,给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正确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正确认识社会发展阶段,是制定经济建设方针的关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极大地解放了思想,经济建设必须走自己的路,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