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8890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1.细胞是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3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4显微镜下观察到物体的放大倍数,是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5除了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6细胞的大小、形态与其生理功能是相适应的。 1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1)建立过程:填表时间科学家发现与结论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细胞(实质上是细胞壁)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聚合体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整个动物和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物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细胞是先前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细胞学说的内容: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3)意义: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显微镜(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据图填空(2)放大倍数放大的是长度(填“长度”或“面积”)。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3)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4)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光学显微镜基本相同。扫描电子显微镜利用高能电子束在观察物体表面扫描形成图像。3细胞的大小和形态(1)除了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在形态和大小上各不相同。(3)细胞的大小、形态与其生理功能是相适应的。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细胞学说指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学说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3)“细胞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列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4)目前使用的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可接近万倍()(5)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光学显微镜基本相同()(6)细胞均不能用肉眼观察,都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2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A细胞的多样性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解析:选B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B它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C它指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析:选C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即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病毒没有细胞结构。4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时,用低倍物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物镜时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下面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反光镜未调好B被观察的物体未移至视野的中央C转换高倍物镜时未更换高倍目镜 解析:选C从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显微镜的视野会变暗,如果没有调好反光镜,则可能看不清原来的物像;高倍物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变小,如果在转换物镜前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则有可能看不到原来观察到的物像;转换物镜后看不到物像与目镜无关。5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通常要使用的仪器是()A低倍光学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高倍光学显微镜解析:选B病毒是一类形体十分微小的生物,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6“洋葱表皮细胞是扁平的;动物的肌肉细胞是细长纺锤形的;神经细胞则有许多突起。”对这段叙述的合理概括是()A不同的细胞大小不同B不同的细胞形状不同C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析:选B不同的细胞其形态结构不同,这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核心要点(一)细胞学说的发展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细胞具有全能性,即它携带有机体全部的遗传信息。以植物细胞为例,植物的体细胞能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而细胞器则无此功能。2所有的生物有机体(病毒除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有机体可以是单细胞,也可以是多细胞。3细胞来源于已存在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分裂或细胞融合形成。4所有维持生命及繁殖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全部是在细胞内部进行的。5多细胞有机体的细胞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有些细胞之间密切联系形成细胞群,共同完成一种功能,成为一个功能单元。有机体的活性可看作是各个独立细胞的活性及其相互作用的总体。思考探究1细胞学说适用于自然界一切生物吗?提示: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细胞学说不适用于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题组冲关1根据细胞学说的观点,所有的细胞来自()A无机物B有机物C先前存在的细胞 D培养皿培养解析:选C细胞由先前的细胞分裂而形成。2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的是()A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所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C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解析:选C细胞学说的内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核心要点(二)显微镜的使用及相关问题分析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2)要移动物像时,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2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装片距离越远,如H2。(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3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项目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与玻片距离视野范围低倍镜小多亮远大高倍镜大少暗近小思考探究2(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过程中,为什么必须先使用低倍镜观察,然后再将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最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提示:高倍镜下观察的视野范围小,若不先使用低倍镜观察,很难找到要观察的目标。(2)若观察的物体形状如“p”,则像的形状如何?提示:“d”。题组冲关3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A左上方B右上方C左下方 D右下方解析:选B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在移动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物像,则装片移动的方向应是右上方。4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把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下观察 B换高倍镜后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观察的倍数 D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换用大一些的光圈或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一些 解析:选B使用光学显微镜换高倍镜前,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否则不能观察到物像;换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用高倍镜增加了放大倍数,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换高倍镜后物镜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减小,视野会变暗,可调节光圈或反光镜增加进光量。核心要点(三)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实验程序及操作方法观察菠菜叶表皮细胞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擦片将载玻片擦拭干净滴液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生理盐水取材用镊子取菠菜叶下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用牙签刮取口腔内侧,将刮取物涂于生理盐水中盖片镊子夹住盖玻片轻轻放下,防止气泡出现染色不需染色需用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引染液染色)观察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观察现象题组冲关5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偶尔会看到非常圆亮的水球,中央亮,四周很黑,这种结构最可能是()A特殊的细胞B气泡C食物的残渣 D液泡 解析:选B气泡的特点是中央发亮、周围黑暗,而细胞是一个清晰的图像。6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A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B取材前不必漱口C把一滴浓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D将做好的装片放在低倍物镜下观察解析:选D本实验用的是0.9%的生理盐水,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应漱口;用于染色的碘液应是稀释的碘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