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V).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80566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V)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 尚君书垦令记载,“警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上述赋税变革表明A. 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推广B. 奴隶主兼并了大量土地C. 个体小农经济遭到破坏D. 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答案】D【解析】“警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说明对粮食收成进行收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是废除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的开始,故D项正确;材料中是废除井田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奴隶制所有制向封建私有制转变,故B项错误;材料中措施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错误。2.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C【解析】农夫通过耕种土地即可养活家人,这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即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正确;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增加,A项存在因果倒置的错误,排除;战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速度较快,不存在抑制之说,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故D错误。3. “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植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反映的耕作技术是A. 耕耙技术B. 代田法C. 耕耙耱技术D. 垄作法【答案】D【解析】材料内容意思是高旱田要把庄稼种在凹下之处,而不种在高出的亩上;下湿田要把庄稼种在高处,而不种在凹下的小沟里。播种前要耕五次地,之后要锄五次地,一定要仔细地做彻底。种植深浅的标准,用润泽的土为宜,不许滋生杂草,不许有螟蜮一类的害虫出现。可见题干反应的耕作技术是垄作法,故D项正确;耕耙技术和耕耙耱技术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和C项错误;代田法是在地里开沟作垄,沟垄相间,将作物种在沟里,故B 项错误。点睛:垄作法,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创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它是将土地开成一尺来宽的垄和沟,一般高地都比较旱,就将庄稼种在沟里,叫做“上田弃亩”;等雨季来时,再将别的庄稼种在“垄”上,叫做“下田弃圳”。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耕作方法,比起原有的漫田撒播的方法是一大进步,这种耕作方法至今在旱地上仍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4. 战国时期秦国的青铜兵器出土数量很多,不少带有铭文,如“相邦吕不韦戈”、“相邦义(张仪)戈”、“上郡守戈”、“陇西守戈”等。这些铭文证实A. 兵器使用者为中央高级官员B. 秦兵器分由中央和地方督造C. 秦国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D. 秦兵器带有显著的地域特色【答案】B【解析】“相邦吕不韦戈”、“相邦义(张仪)戈”说明青铜器由中央制造,“上郡守戈”、“陇西守戈”说明是地方制造,可见秦朝的兵器分由中央和地方督造,故B项正确;材料中地方也有兵器制造,故A项错误;材料中兵器制造不能说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故C项错误;中央也有兵器制造权,故D项错误。5. “锦上添花”、“丝丝入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 清朝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B. 宋代出现缂丝技艺C. 元代黄道婆改进丝织技术D. 汉代素纱单衣反映了当时高超的丝织技术水平【答案】D【解析】汉代素纱单衣仅有49克,薄若蝉翼,代表着当时高超的丝织业技术水平,故D项正确,符合题意;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缂丝技艺出现在唐朝时期,故B项错误;元代黄道婆改进的棉纺织技术,故C项错误。6. 元代为了便于强制征调工匠服役,将工入专门的“匠藉”,称为匠户。明代与元代的不同在于匠户不须永远在官府服役,可以轮班进行服役,不服役期间离开作坊,甚至可以纳银折抵服役。这种变化A. 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 巩固了小农经济主体地位C.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答案】C【解析】“匠户不须永远在官府服役,可以轮班进行服役,不服役期间离开作坊,甚至可以纳银折抵服役”说明匠户的身份限制逐渐放松,这样有利于民营手工业发展自己业务,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时间是明朝中后期,故项错误;该措施主要是发展民营手工业,不是巩固小农经济,故项错误;虽然匠户身份有所放松,但不能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故项错误。7. 唐律疏议载,依选举令,“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以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即依庶人例。”这反映了唐代A. 抑商政策崩解B.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C. 科举制度完善D. 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答案】D【解析】“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三年以后听仕”“即依庶人例”说明商人不允许从事官场工作,体现出商人地位的低下,故项正确;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力行重农抑商政策,故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封建等级森严信息,主要是商人地位低下,故项错误;科举制完善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项错误。8. 杭州“张小泉剪刀”在1909年传至张祖盈时,制剪技术在杭已传八代,他以“海云浴日”作为商标,送至知县衙门,并报农商部注册“张小泉剪刀”。此材料可印证A. 东南民族企业的发达B. 近代机器工业的兴起C. 近代商业意识的发展D. 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答案】C【解析】“送至知县衙门,并报农商部注册“张小泉剪刀”说明近代商人的商业意识较为浓厚,故项正确;材料说明商人注重商业意识,不是企业发达,故A项错误;材料中“张小泉剪刀”属于手工业,不是机器制造业,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失败于1895年,故D项错误。9.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A. 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B. 朝贡贸易以经济效益为核心C. 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D. 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的平等【答案】A【解析】“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说明明朝对外关系是依靠朝贡贸易进行,故A项正确;朝贡贸易是以政治目的为主,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故B项错误;C项“外贸易空前繁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信息亦无从体现,排除;D项“双方地位的平等”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10. 明万历年间(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张燮所著东西洋考第五卷说:“大者七钱五分夷名黄币峙,次三钱六分,夷名英唇,又次一钱八分,名罗料厘,小者九分,名黄料厘,俱自佛郎机(即西班牙)携来。材料反映了当时A. 中外贸易空前兴盛B. 中西交流未完全断绝C. 外商以行贿手段打开中国市场D. 海禁政策导致西班牙货币大量流入中国【答案】B11. 虽然明淸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但有确切证据表明,直到19世纪初,中国侮外贸易都是顺差,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且传统手工业水平高超B. 中国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白银大量流入C.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保护,重农抑商的推行D. 明清时期政治稳定,文化对周边地区辐射力大【答案】A12. 世界经济千年史记载了一位欧洲航海家在探险活动中的新发现:“到圣诞节前夕,他已环绕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莫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答案】B【解析】从“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其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说明该航海家到达西非,再到达东非,这与达伽马的航线一致,故选B;迪亚士到达好望角,没有到达东非,排除A;哥伦布到达美洲,排除C;麦哲伦死于菲律宾,没有到达东非,排除D。13.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说”。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 以1500年为界,便于进行历史研究B. 1500年是西欧大规模殖民扩张的开始C. 1500年前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 1500年前后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答案】D【解析】1500年前后之所以被称为世界近代史开端,主要是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真正的世界历史才得以开始,故D项正确;不是因为时间便于研究历史,故A项错误;西欧大规模殖民扩张的开始从新航路开辟以后,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14.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商人采取了联合起来向外冒险的方式。他们建成了一些特许公司,即获得女王特许的、由大商人合股经营的大贸易公司,去垄断某一地区的市场。如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经营东方的贸易等。推动这一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A. 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B. 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C. 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D.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材料中论述的 “大商人合股经营的大贸易公司”属于殖民贸易公司,推动这些贸易公司出现的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开放性,故B项正确;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不是材料中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此时仍不是经济的主流,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在英国是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故D项错误。点睛:由于近几年来历史学科的试题特点主要是:“选材于现实问题和重大问题,结合学科的主干设置新情景、新问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还将提供数据、图表等信息让考生进行分析判断,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式选择题的特点正好与试题特点吻合,所以此类题型会是考试的重点、重点戏。此类题型解题的基础是读懂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将获取有效信息与备选项和材料的历史背景结合,挂靠课本,进行分析判断,选出正确答案。15. 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A. 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B. 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C. 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D. 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答案】D【解析】殖民扩张为英国提供了辽阔的海外市场,“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说明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故D项正确;材料提供的是就业机会,不是劳动力,故A项错误;殖民地并不是工业生产,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不是急需海外市场,故C项错误。16. 怎样做大国:“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导致现代金融市场中心第二次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 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C. 荷兰建立起世界商业殖民帝国D.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答案】D【解析】第二次转移是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此次转移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故D项正确;A是最早世界贸易中心;B是美国金融地位确立原因;C是第一次贸易中心转移原因。17. 1785年,瓦特在给客户的信中说:“你要求我们派人去安装和修理蒸汽机,这如同向我要一马车的金子一样难以办到,我们自己的机器现在都找不到人修。”这反映了A. 技术人才影响着新技术推广B. 人们普遍敌视蒸汽机使用C. 蒸汽机的生产技术还不成熟D. 英国政府禁止使用蒸汽机【答案】A【解析】材料中说明找人安装修理蒸汽机非常困难,说明当时技术人才很少,这一现状说明. 技术人才影响着新技术推广,故A项正确;人们普遍敌视蒸汽机使用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人才缺乏,不是蒸汽机技术不过硬,故C项错误;D中禁止使用说法错误。18.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2/3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 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B. 蒸汽机首次用于交通C. 英国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D. 工业革命带来运输业的发达【答案】D【解析】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正值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推动世界各地联系加强,而且使得产品的运费大为降低,便利了商品流通,故D项正确;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蒸汽机首次用于交通是1807年,故B项错误;英国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不是导致材料现象原因,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式的选择题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作出判断,此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两大能力。19. 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垄断的行为;1914年又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为“谢尔曼法”的修订法案,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及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这些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A. 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B. 保障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C. 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经济干预【答案】C【解析】首先通过时间1890年判定此时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然后结合“禁止”“限制”推理出对自由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美国国会法律目的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故B项错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经济干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故D项错误。20.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不断有人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A. 禁烟运动B. 洋务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A项是打击英国的鸦片走私;C项是盲目排外,D项是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B项迈出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因此选B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21.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在沿海各个开埠城市中形成买办(外商企业雇佣的居间人或代理人)。1860年,随着英法联军来天津经商或开办洋行的外国商人都带着广东买办,有的外商甚至带着买办闯到还没有开放的北京。下列对买办的评价,正确的是A. 买办的出现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B. 买办代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C. 买办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D. 买办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西方列强进行军事侵略【答案】A【解析】买办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受外商雇佣和支配,是为外国资本主义服务的中介人物;同样的也有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促进作用,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故A正确。买办连接着中华民族的一般屈辱历史,他们的步履经常摇摆,甚至有的堕落为民族的败类,BC项说法错误;买办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排除D。点睛:买办是指1800年-1910年帮助欧美国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这类被外商雇用之商人通常外语能力强,一方面可作为欧美商人与中国商人的翻译,也可处理欧美国家商界与中国政府之双向沟通。除此,这类型商人还可自营商铺,因此致富者颇众。例如台湾19世纪中叶的首富富商李春生即为买办出身。他的买办身份,甚至延续到台湾日据时期。22. 朱萌贵在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中介绍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历程,这样写道:企业愤务沉重,规模长期停滞。迫于政府压力的投资和借款的数额越来越大,并提供“报效金”用做赈灾、庆典,总计外流资金多于800万两,另外还要免费为政府提供军运和官运,到清政府灭亡企业未见好转。这表明A. 清政府不支持洋务运动B. 技术落后导致企业衰败C. 洋务企业无法与外商竞争D. 封建制度拖累企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迫于政府压力的投资和借款的数额越来越大,并提供“报效金”用做赈灾、庆典”说明洋务运动企业的资金都被政府挪用,体现出封建制度拖累企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晚清政府一直支持洋务运动,故A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资金外流问题,不是技术落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洋务运动和企外国企业竞争的信息,故C项错误。点睛:23. 依珀金斯所引资料,民族工业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平均发展速度为138%。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华民国展品获得各类奖章1218枚,是各国获奖之冠。由此可见A. 经济工业化得益于政治的变革B. 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工业化C. 北洋政府统治推动民族工业发展D. 民族工业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12年至192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时期,之所以发展主要得益于1912年辛亥革命,故A项正确;一战期间美国并没有支持中国工业化,故B项错误;此时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不是北洋政府,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人就落后于发达国家工业,故D项错误。点睛:在高考复习中,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要掌握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一条主线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轨迹: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发展萎缩。注意分析每一阶段的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两个重点:一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是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二要掌握重点概念,如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要注意洋务派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是不一致的。四要注意活学巧记:如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一个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二种压迫:一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外国资本主义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华特权,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受封建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三个不足: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24. 1938年10月24日,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组织的“宜昌大撤退”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宜岛抢退出的单位,既有金陵兵工厂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型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包括科研单位和文物。日本攻陷宜昌的时候得到的是一座空城。以“宜昌大撤退为代表的企业内迁A. 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B. 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C. 表明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D. 促使西部工业水平领先全国【答案】B【解析】“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型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包括科研单位和文物”为以后持久抗战打下来坚实的物质保障,故B项正确;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是解放战争后期,故A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是解放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虽然部分企业迁到内地,仍然改变不了西部落后的工业局面,故D项错误。25.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A. 计划经济理论尚未付诸实践B. 三大改造明确经济整改方向C. 已经引发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探D. “左”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答案】C【解析】1957年,计划经济已经开始,计划经济理论当然也就已经付诸实践,其实也正是因为计划经济理论已经付诸于实践才引发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探,因为实行计划经济时人们总是认为市场经济也有优点, 而在实行市场经济时人们总是认为计划经济也有优点,另外,材料中的“货币、商品、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均是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综上所述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市场经济理论的确已经引发了初探,故C项正确;1956年我国就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早在1956年就完成,故B项错误;“左”倾错误出现是1958年的大跃进活动,故D项错误。26. 1957年,国务院文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方针,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农业人口大量外流,不仅使农业劳动力减少,而且会使城市增加一些无业可就的人口,给城市带来不少困难。”并于次年取消了户口自由迁移制度。这一举措A. 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战略的实施B. 确保了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C. 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D. 是“左”倾错误在经济上的体现【答案】A【解析】“农业人口大量外流,会使城市增加一些无业可就的人口,给城市带来不少困难”说明限制人口主要为了保障工业化的顺利实施,故A项正确;当时的任务是发展重工业,不是确保了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故B项错误;工业化起步是1953年,故C项错误;左倾错误思想在经济上体现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故D项错误。27. 某一时期的资料记载:工资制定应把评定工分和评定工资级别制结合起来,供给制必须有所限制,以约束农村中的二流子和懒汉有些地方出现了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材料说明A. 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B. 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仍在继续C. 是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D. 中国在努力克服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供给制必须有所限制”、“ 有些地方出现了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可见是指对人民公社体制弊端的部分纠正,故D项正确;题干中的现象是局部的,表明当时还没有进行改革开放,故A项错误,材料中对分配形式已经进行了修改,不是“仍在继续”,排除B项;题干涉及的是人民公社化,不是大跃进,排除D项。28.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的“两个不许”。1979年,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决定则把“两个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了“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许包产到户不许”改为“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要包产到户”的“一个不许、一个不要”,口气明显和缓。这说明A. 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历程艰难B.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得到彻底贯彻C. 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工作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党中央的一致认可【答案】A【解析】解读材料信息,由1978年决定(草案)规定了“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许包产到户”的“两个不许”到1979年决定的“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要包产到户”的“一个不许、一个不要”, 口气明显和缓,这反映了思想逐步解放的历程,但仍还没有完全解放,故A项正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得到彻底贯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故B项错误;拨乱反正的工作完成是十一届六中全会,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认可是1983年之后,故D项错误。29. 下表展示了1978年及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年份非国有工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非国有商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197820%10%199252%70%A. 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化C.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C【解析】由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从1978年到1992年,非国有工业、商业占国民经济的总产值有了大幅提升,这是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已经完成,故A项错误;中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21世纪初,故D项错误。30. xx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革A. 要改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B. 目标是建立西方自由企业制度C.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D.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答案】D【解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说明国企改革主要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故D项正确;企业仍属于公有制性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西方自由企业制度,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仍然是公有制为主体,故C项错误。点睛: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者的地位不能混淆,更不能随意更改变换。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共3道大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总计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变革的趋势。材料二: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那时候,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朝的丝织品,以临淄和襄邑(在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那里的丝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简明宋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摘自叶玲唐宋城市经济的变迁及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汉到唐宋时期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变化。【答案】(1)趋势:生产工具由原始农具发展为铁犁牛耕,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营方式由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到战国小农户个体经营,封建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农业技术进步,精耕细作。(2)生产格局的变化:秦汉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已成为丝绸生产中心,并且植桑、丝织技术向南、向北发展;唐朝中叶以后,南方丝绸生产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北宋时,江浙和四川成为丝绸业中心。(3)变化:由坊市分开到坊市混杂;由对商业贸易的时间限制到完全开放;由较少的商业网点到沿街设铺的众多“闹市”区;商品由满足上层人士需要到平民大众化。【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西周时期生产工具方面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经营方式方面集体劳动,农业技术方面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知识,而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是铁制农具、牛耕推广,经营方式方面井田制度瓦解,小农经济盛行,农业技术方面深耕技术普遍推行,施肥、选种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等相关信息分析作答即可。(2)依据材料二“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的信息从秦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分别回答即可。(3)根据材料三中的“严格按照坊市分开”、“朝开晚闭,商业网点很少,而且大部分供奉上层人士”“街设铺,商业所在地便形成城市的“闹市”区”“彻底打破市坊限制,完全开放,市场高度繁荣”“民坊、店铺交错杂处”等信息从市场的空间、时间和商品流向等角度概括变化。点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就要求考生既要从材料中搜寻要点,又要结合教材知识和考生个人储备的知识。最低要求是把材料中的要点概括全面,保证得分率。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1860年,全国约有45%的农户织布,其中约80%植棉。全国占首位的手工业纺织中心松江府,实际上家家织布,平均每户年产布663匹,其中自己消费的仅84匹。宁波自五口通商后,其地的棉纺织手工业“已经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六年以前,每锭售价六元的白布(叫南京土布),现在只要三元五角就能买到。这样和本地货相同的货物的进口,已经使许多织布机停了下来据鸦片战争后茶叶和鸦片贸易与上海城市的发展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下游地区城镇经济的主要特点。材料二: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大家庭中,既有又老又保守的“婆婆”,也有年轻且掌握大权的“丈夫”,民族资本主义就像一个可怜的寄人篱下的“童养媳”,仰人鼻息,举步维艰但是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了威胁。(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分民国时期主要有几种经济成分。并分析“童养媳”在“家庭”中的地位。材料三: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种趋势,预示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到来,从而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战略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条件摘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3)根据材料三,概括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作用。【答案】(1)特点:传统自然经济加速解体;传统家庭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高;传统小农经济受到世界市场的冲击。(2)(一)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二)地位:是一种新的经济成分,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在夹缝中生存,始终不占主导地位。(3)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解析】(1)首先由“1860年”、“五口通商后”可知题中所给材料是在鸦片战争后,结合背景知识可知“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而由材料中“年产布66.3匹,其中自己消费的仅8.4匹”可知传统家庭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已经受到了显著的影响”说明传统手工业受到世界市场的冲击。(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表述和所学知识,可以首先确定“婆婆”、“丈夫”、“童养媳”各自代表的经济形态:“婆婆”指代自然经济、“丈夫”指代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童养媳”指代民族资本主义。由此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根据第一下问题中答案可知,童养媳”指代民族资本主义,所以,本题实际是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地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材料关键信息是“仰人鼻息,举步维艰”、“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了威胁”。这些信息一方面描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描述了其艰难处境。(3)依据材料三“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信息归纳回答。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上图能够反映182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发展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从整体上概括其趋势,不能拘泥于某一国家。观点要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如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国发展不平衡;老牌国家发展缓慢新兴国家后来居上等。根据史实对演进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示例:(一)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二)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英国等国积极开展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动力,取代手工劳动,形成近代工厂制度,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又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又一次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商品和资本输出,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掠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积极进行资本输出,对亚非拉地区进行侵略和掠夺,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解析】图表中的曲线所呈现的趋势比较明显,从总体上看,都是上升;从程度看,各国上升的速度不同。根据时间信息来分析相同、不同的原因,分析影响等历史因素。【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状况、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