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I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70525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III)1锂碘电池可用来为心脏起搏器提供能源,其电池反应可表示为:2Li + I2 2LiI。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负极反应为:Li eLi+ C正极反应为:I2+2e 2I- D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只有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蓝。考点:碘单质的鉴别。28g无水硫酸铜配成0.1molL1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于500mL水中B溶于1L水中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8g硫酸铜的物质的量0.05mol,溶液体积=0.05/0.1=0.5L=500mL A、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水的体积,A项错误;B、500ml溶液,B项错误;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C项正确;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应为500ml, D项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溶液配制3我国及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已研制出了一种陶瓷柴油机,这种柴油机的发动机部件的受热面是用一种耐高温且不易传热的材料来制造的,这种材料是A.普通硅酸盐陶瓷 B.氮化硅陶瓷 C.光导纤维 D.玻璃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可知这种材料要耐高温,普通硅酸盐陶瓷,玻璃钢都不耐高温,光导纤维用于通信方面,氮化硅陶瓷是耐高温材料,所以可以用氮化硅陶瓷来做柴油机发动机部件。答案选B。考点:无机非金属材料。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4钠原子和钠离子比较,相同的是A. 核外电子层数 B. 核电荷数C. 化学性质 D. 最外层电子数【答案】B【解析】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钠元素,其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11和10,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8。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是不同的,答案选B。5将饱和溶液FeCl3加入沸水中能制得Fe(OH)3胶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B含0.1mol FeCl3溶质的溶液形成胶体后,胶体粒子为0.1mol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0H)3悬浊液Fe(0H)3胶体FeCl3溶液D可通过观察液体是否澄清透明,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C【解析】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的为胶体,故A错误;B、胶体粒子是大量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所以含0.1mol FeCl3溶质的溶液形成胶体后,胶体粒子小于0.1mol,故B错误;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0H)3悬浊液Fe(0H)3胶体FeCl3溶液,故C正确;D、有的胶体也是澄清透明的,可以根据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来区别溶液和胶体,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散系溶液、浊液、胶体的区别,胶体的性质及鉴别等,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化学式及结构式中,从成键情况来看不合理的是:A CH3N B CH2SeO C CH4S D CH4Si 【答案】D【解析】7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SO42、CO32 BNa、K、Cl、NO3CCu2、K、SO42、NO3 DBa2、K、SO42、C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H2CO3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错误;B、正确;C、铜离子是蓝色的,错误;D、BaSO4会沉淀,错误。考点:离子共存的知识点。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L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B从1 L 2 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该溶液的浓度为1 mol/LC配制480 mL 0.5 mol/L的CuSO4溶液,需62.5 g胆矾D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18.4 molL1的硫酸的浓度不同【答案】C【解析】选项A不正确,因为溶液的体积不是1L;溶液是均一的,所以选项B中取出的溶液你的仍然是2mol/L的;由于容量瓶的规格没有480ml的,所以需要配制500ml,则需要胆矾的质量是0.5mol/L0.5L250g/mol62.5g,选项C正确;选项D不正确,根据可知,溶液的浓度是相同的,答案选C。9下列各组离子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Mg、Cl、OH B.H、Ca、CO32-、NO3-C.Cu2、K、SO42-、NO3- DNa、H、OH、C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Mg2和OH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B、H和CO32生成CO2,Ca2和CO32生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C、能够大量共存,故正确;D、H和OH不能大量共存,生成弱电解质水,故错误。考点:考查离子共存问题等知识。10 下列现象不能用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B浓FeCl3溶液滴入沸水加热形成红褐色透明液体C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矿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D加入少量AgCl固体可以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化钠杂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钠溶液中Cl浓度较大,使AgCl溶解平衡向左移动,所以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能用沉淀溶解平衡解释;B、浓FeCl3溶液滴入沸水加热形成红褐色透明液体,FeCl3水解生成Fe(OH)3胶体,与沉淀溶解平衡无关;C、ZnS、PbS与Cu2+转化为CuS,发生了沉淀的转化,可用沉淀溶解移动原理解释;D、AgCl与Na2S反应转化为Ag2S,可用沉淀溶解移动原理解释。考点: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11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1H12O2B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该有机物能与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该有机物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1H12O2,故A正确;B、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则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分子中不含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分子中含有羧基,可发生取代、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关知识。1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非电解质 B纯水中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由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是一个熵增的过程D25,pH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钠溶液,水的电离度前者小于后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水是一种弱电解质,不是非电解质;B纯水温度的升高,电离程度增大,c(H+)随只增大;C由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混乱度减小,即是一个熵减的过程;DNaOH在水中电离出OH-,抑制了水的电离;CH3COONa在水中,CH3COO-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促进了水的电离,故25,pH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钠溶液,水的电离度前者小于后者。考点:水的分类即电离平衡的特征。1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X,品红溶液褪色,则气体X可能是Cl2BCO2中含少量S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入足量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SO2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说明该食盐试样中不含KIO3D向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加热时溶液由淡红色变为红色,冷却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淡红色,说明HCO3- 在水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或氯气,所以不选A;B、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碳酸氢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正确,不选B;C、确定钾元素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所以不能确定,选C;D、碳酸氢钠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加热促进水解,溶液碱性增强,颜色变深,冷却水解程度减小,颜色变浅,正确,不选D。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14在反应3Cl2+6KOHKClO3+5KCl+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A2:1 B5:1 C1:2 D1: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5价,失去5个电子,做还原剂。部分从0价降低到-1价,得到1个电子,做氧化剂,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5:1,答案选B。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15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 O2(g) 2SO3(g);H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B图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C图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D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 + H2(g)CH3CH3(g);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2SO2(g) + O2(g) 2SO3(g);H 0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二者互为倒数,故图中曲线可以表示改反应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正确;B 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在接近滴定终点时有pH变化突跃,在此前后溶液的pH变化不大,因此图不能表示,错误;C 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会迅速达到最大值,然后就不再发生变化,图表示变化缓慢,不符合反应事实,错误;D CH2CH2 (g) + H2(g) CH3CH3(g);H 0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图像显示是是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与反应事实不吻合,错误。考点:考查图像方法在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化学平衡的应用的知识。16(12分)空气质量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通过监测6项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来计算空气质量指数(AQI),SO2、NO2和CO是其中3项中的污染物。(1)人们曾经使用铅室法生产硫酸,其主要反应为:SO2(g)NO2(g)SO3(g)NO(g)若已知2SO2(g)O2(g)2SO3(g) Ha kJmol12NO(g)O2(g)2NO2(g) Hb kJmol1则SO2(g)NO2(g)SO3(g)NO(g) H kJmol1。一定温度下,向固定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NO2各1 mol,发生如下反应:SO2(g)NO2(g)SO3(g)NO(g)。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序号)。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cNO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每生成1 mol SO3的同时消耗1 mol NO2测得中反应5 min末到达平衡,此时容器中NO与NO2的体积比为3:1,则这段时间内SO2的反应速率(SO2) ,此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2)甲醇日趋成为重要的有机燃料,通常利用CO和H2合成甲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今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和20 mol H2,用于合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 。【答案】(12分,每空2分)(1) a-b/2 ad 0.075 mol(Lmin) ;9(2) 放热 KAKBKC【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将2SO2(g)O2(g)2SO3(g) Ha kJmol12NO(g)O2(g)2NO2(g) Hb kJmol1相减后除以2,可得SO2(g)NO2(g)SO3(g)NO(g) H(a-b)/2kJ/mol;a、容器的体积固定,该反应是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所以容器的压强一直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b、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达到平衡状态时,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c、根据平衡状态的定义,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保持不变,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d、每生成1 mol SO3的同时消耗1 mol NO2都表示正反应的速率,所以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答案选ad;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也是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平衡时容器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比为3:1,根据N元素守恒,说明平衡时NO2的物质的量是1/(1+3)mol=0.25mol,NO的物质的量是0.75mol,SO2与NO2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系数之比,所以平衡时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也是0.25mol,则(SO2)(1-0.25)mol/2L/5min=0.075 mol(Lmin);根据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的平衡浓度均是0.25mol/2L=0.125mol/L,NO与三氧化硫的浓度都是0.75mol/2L=0.275mol/L,所以此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0.3752/0.1252=9;(2)根据图像可知,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降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合成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A与B点的温度相同,所以平衡常数相等;合成甲醇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C点的温度高于A、B点,所以C点的平衡常数小,则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KAKBKC。考点: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判断,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判断17(12分)某课外小组研究铝土矿中Al2O3的含量。查阅资料得知,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杂质是Fe2O3、SiO2等。从铝土矿中提取Al2O3的过程如下:(1)固体B的主要用途有(写出1条即可) 。(2)第步,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第步中,生成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是 。(4)工业上制取AlCl3用Al2O3与C、Cl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每消耗0.5 mol碳单质,转移1 mol电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将实验过程中所得固体精确称量。课外小组发现所得氢氧化铝固体的质量与原铝土矿质量相等,则该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是_。(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炼铁原料、用作涂料、油漆等(2)Al2O3+2OH2AlO2+H2O SiO2+2OH SiO32+ H2O(3)Al3+ +3NH3H2OAl(OH)3+ 3NH4+(4)Al2O3+3Cl2+3C2AlCl3 +3CO (5)65.4%【解析】试题分析:(1)Al2O3、Fe2O3、SiO2中只有氧化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固体B为Fe2O3,主要用途为炼铁、油漆等;(2)Al2O3、Fe2O3、SiO2中Al2O3、SiO2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分别为:Al2O3+2OH2AlO2+H2O、 SiO2+2OH SiO32+ H2O;(3)溶液D的成分为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的方程式为Al3+ +3NH3H2OAl(OH)3+ 3NH4+;(4) 每消耗0.5 mol碳单质,转移1 mol电子,说明碳被氧化为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Al2O3+3Cl2+3C2AlCl3 +3CO;(5)根据铝元素守恒,设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生成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2x mol,所以该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是。考点:本题考查铝及化合物的性质。18(15分)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2)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 。(3)试管中收集气体是 ,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答案】.(15分) (1) 3Fe+ 4H2O(气)= 高温= Fe3O4+ 4 H2 3分,以下空各2分 Fe H2O【解析】19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铜和浓硫酸制取SO2,并依次检验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和还原性、漂白性、氧化性,所用仪器如下图所示(图中连接胶管、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查阅资料可知,HSO3 的酸性强弱与H2CO3相近。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2)上述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依次是a ghd(填导管接口字母)。(3)证明SO2具有氧化性的现象是 ;证明SO2具有还原性的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C试管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CCl4的作用是 。【答案】(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a f e c b g h d (全对给2分,否则给0分)(3)E试管中溶液变浑浊 SO2Br22H2O=SO422Br4H+(4)吸收未反应完的SO2,以免污染空气 防止溶液倒吸【解析】试题分析:铜和浓硫酸在装置A中发生反应制取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由于要依次检验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和还原性、漂白性、氧化性,所以应该讲产生的气体先通过D装置。发生反应:SO22C6H5ONaH2O=2C6H5OH+Na2SO3,看到在D装置中出现浑浊;证明了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装置中导管连接方法是长进短出;再把从装置D导出的气体通入到B装置中,通过c进入,发生反应:SO2Br22H2O=SO422Br4H+,溴单质的元素变浅,证明了SO2具有还原性;在左端遇品红溶液变为无色,又证明了SO2具有漂白性;再把气体导入E 装置,发生反应:SO2Na2S2H2O=Na2SO3+H2S;SO22H2S=3S2H2O,溶液变浑浊,证明了SO2具有氧化性。由于SO2和H2S都是有毒的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用碱溶液进行尾气处理,最后通入C装置,既吸收未反应完的SO2,也防止溶液倒吸。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a f e c b g h d。考点:考查气体的制取、物质性质检验的先后顺序、反应现象的叙述、装置的作用、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20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安全消毒剂。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温度过高或水溶液中ClO2的质量分数高于3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易与碱液反应生成盐和水。(1)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制备ClO2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H2C2O4+2H2SO42KHSO4+2ClO2+2CO2+2H2O。在反应开始之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80,然后停止加热,并使其温度保持在6080之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 _。装置A用于溶解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其中最好盛放_(填字母)。a20mL 60的温水 b100mL冰水c100mL饱和食盐水 d100mL沸水在烧瓶中加入12.25g KClO3和9g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反应后生成ClO2的质量为_(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饮用水中ClO2、Cl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锥形瓶中;步骤2:调节水样的pH至7.08.0;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步骤4:加入少量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步骤5:再调节溶液的pH2.0;步骤6:继续用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步骤1中若要量取20.00mL水样,则应选用的仪器是_。步骤14的目的是测定水样中ClO2的含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O2+2KI2KClO2+I2,2 Na2S2O3+I2 Na2S4O6+ 2NaI,则步骤4中加入的指示剂为_,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步骤5的目的是用I-将溶液中的Cl还原为Cl-以测定其含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使反应正常进行,并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爆炸。b 6.75g(2)25mL酸式滴定管淀粉溶液 溶液蓝色褪去,且30秒内不恢复蓝色。ClO2 + 4I- + 4H+ Cl- + 2I2 + 2H2O【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给信息可知,温度过高,二氧化氯的水溶液有可能爆炸,应降低反应温度,温度低于100的水浴加热应用温度计控制温度。为防止在较高温度下发生爆炸,应用冷水吸收,故选b。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根据上述所列可知KClO3不足,故m(ClO2)=6.75g。(2)根据题意水样pH为5.56.5,呈酸性,且25mL与所量取的体积接近,故用25mL酸式滴定管。根据题意可知滴定过程中出现了碘单质,碘与淀粉变蓝,故选淀粉做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碘单质正好反应完,故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溶液蓝色褪去,且30秒内不恢复蓝色。步骤5的目的是用I-将溶液中的ClO2还原为Cl-以测定其含量,则I-被氧化为I2 ,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 4I- + 4H+ Cl-+ 2I2 + 2H2O 。考点:无机实验流程探究,涉及滴定实验原理及数据分析21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H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右图,写出该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 。(2)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 。(填序号)。a 0.20molL-1 b 0.12 molL-1 c 0.10 molL-1 d 0.08 molL-1(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向 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4)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 ),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答案】(1) 50% (2)a、c (3)向正反应方向;不变(4)如右图:【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0mol/L,所以消耗氢气的浓度是0.15mol/L,则氢气的转化率是0.15mol/L0.3mol/L10050。(2)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改变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但由于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是100,所以氨气的浓度不可能超过0.20mol/L,即答案选ac。(3)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由于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所以平衡常数是不变的。(4)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的瞬间,氨气的浓度变为0.2mol/L。由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最终的图像应该是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等点评:在判断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时,应该依据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判断,同时要根据具体的化学反应具体、灵活分析。22【化学与技术】钛冶炼厂与氯碱厂、甲醇厂组成一个产业链(如图所示),将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1)Fe的原子序数为26,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请写出铁原子结构示意图_。(2)写出钛铁矿在高温下与焦炭经氯化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3)氯碱厂获得Cl2的离子方程式为 。(4)由TiCl4Ti反应后得到Mg、MgCl2、Ti的混合物,可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Ti,依据下表信息,需加热的温度略高于即可。(5)为了减少产业链生产时产生的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威胁,当NaCl与FeTi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时,理论上Cl2的利用率最大。【答案】(1)(2)2FeTiO36C7Cl22FeCl32TiCl46CO (3)2Cl- + 2H2O H2 + Cl2 + 2OH-(4)1412 (5)7:1【解析】(1)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第族,是过渡金属元素的代表,原子序数为26,电子层结构为(2)从图示可知氯化时的反应物为FeTiO3、C、Cl2,生成物为FeCl3、TiCl4、CO,再根据得失电子和原子守恒即可得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为FeTiO36C7Cl22FeCl32TiCl46CO;(3)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阳极反应: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反应:2H+2e=H2(还原反应);因此,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2Cl+2H2OH2 + Cl2 + 2OH;(4)Ar气中进行防止钛、镁被氧化;控制温度使TiCl4、Mg、MgCl2转化为蒸气,Ti不熔化,故温度略高于1412;(5)根据2Cl+ 2H2OH2 + Cl2 + 2OH;再根据图示可知氯化时的反应物为FeTiO3、C、Cl2,生成物为FeCl3、TiCl4、CO,再根据得失电子和原子守恒即可得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2FeCl3+2TiCl4+6CO,得出关系式2FeTiO37Cl2 14NaCl,所以为了减少产业链生产时产生的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威胁,当NaCl与FeTi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时,理论上Cl2的利用率最大。23常温下,A是双原子分子气态单质,其密度为3.17g/L(标准标况下),B、C、D都是含A元素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1)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2)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AB DA 【答案】(1)HClO, HCl(2)AB: Cl2 + H2O = HCl + HCIODA: MnO2+4HCl(浓)MnCl2+Cl2+2H2O【解析】试题分析:(1)A的密度为3.17g/L(标准状况下),则摩尔质量为3.1722.4 =71g/mol,所以A为Cl2,C为NaCl,D为HCl,B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D,则B是HClO;(2)AB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方程式为Cl2 + H2O = HCl + HCIO;DA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考点:无机推断24【有机化学基础】(1 5分)化合物A(C12H16O2)经碱性水解、酸化后得到B和C(C8H8O2)。C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2种化学环境氢。B经过下列反应后得到G,G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72,元素分析表明,含碳55.8%,含氢7.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峰。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G的分子式: 。(2)写出A的结构简式:_ 。(3)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是苯的对位二取代化合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不考虑烯醇结构。(5)在G的粗产物中,经检测含有聚合物杂质。写出聚合物杂质可能的结构简式(只要写出1种)。【答案】(1)C8H12O4 (2)(3);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4)(5)【解析】试题分析:(1)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2,含碳55.8 %,含氢7.0 %,可知G分子中含C、H、O的原子个数为:C:(17255.8 %)/12 = 8 H:(1727.0 %/1 = 12;O:(172 96 12/16 = 4,所以,G的分子式:C8H12O4。(2)由题给的信息:化合物A(C12H16O3)经碱性水解、酸化后得到B和C(C8H8O2),可知A为酯,水解后生成醇和羧酸。据C(C8H8O2)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2种氢原子,可推出C为对甲基苯甲酸,B为醇(C4H9OH)。又据B经过下列反应后得到G。由此可推知:B为醇,连续氧化生成羧酸D:C3H7COOH,根据E为C3H6BrCOOH,E碱性水解生成C3H6(OH)COONa,酸化(H)后生成F(C3H6(OH)COOH), 又根据G的分子式(C8H12O4)可推知F是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缩合成G。根据G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峰。可推知G的结构简式为:,则B为(CH3)2CHCH2OH,逆推A的结构简式为。(3)F为(CH3)2COHCOOH ,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分子间酯化,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4)C为对甲基苯甲酸,其同分异构体是苯的对位二取代化合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酚羟基;不考虑烯醇结构,其结构简式见答案。(5)F为(CH3)2COHCOOH ,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考点:考查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涉及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