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19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记叙文阅读15篇.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67520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2019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记叙文阅读1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9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记叙文阅读1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9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记叙文阅读1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15篇一、(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那祥云缭绕的地方宗 璞图书馆,在一座大学里,永远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里钻研学问,学子在这里发奋学习,任何的学术成就都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我结识清华图书馆是从襁褓中开始的。我出生两个月,父亲执教清华,全家移居清华园。 母亲在园中来去,少不得抱着我,或用儿车推着我。从那时,我便看见了清华图书馆。图书馆外面的石阶很高,里面的屋顶也很高,一进门便有一种肃穆的气氛。 说来惭愧,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第一次走进图书馆。 父亲当时在楼下,向南的甬道里有一间朝东的房间,我和弟弟大概是跟着父亲走进来的。那房间很乱,堆满书籍文件,我不清楚那是办公室还是个人研究室,也许是兼而用之。每次去不能多停,我们本应立即出馆,但常做非法逗留,在房间外面玩。给我们的告诫是不准大声说话,于是我们的舌头不活动,腿却自由地活动。我们把朝南和朝西的甬道都走到头,甬道很黑,有些神秘,走在里面像是探险。有时我们去爬楼梯,跑到楼上再跑下来。我们还从楼下的饮水管中,吸满一口水,飞快地跑到楼梯顶往下吐,就听见水落地“啪”的一声,觉得真有趣。 我们想笑却不敢笑,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被人发现。 上小学时学会骑车,有时由哥哥带着坐大梁,有时自己骑,当时校中人不多,路上清静,慢慢地骑着车左顾右盼很是惬意。我们从大礼堂东边绕过去,到图书馆前下车,走上台阶,再跑下来,再继续骑,算是过了一座桥。我们仰头再仰头,看这座“桥”和上面的楼顶。楼顶似乎紧接着天上的云彩。云彩大都简单,白色而已,但却使整个建筑显得丰富。多么高大,多么好看。这印象还留在我心底。从外面看图书馆有东西两翼。 东面的爬墙虎爬得很高。 西面的窗外有一排紫荆树。 那紫色很好看,可是我不喜欢紫荆,对于看不出花瓣的花朵我们很不以为然。 有人说紫荆是清华的校花,如果真是这样,当然要刮目相看。抗战开始,我们离开清华园,一去八年,对北平的思念其实是对清华园的思念。在清华园中长大的孩子对北平的印象不够丰富,而梦里塞满了树林、小路、荷塘和那一片包括大礼堂、工字厅等处的祥云缭绕的地方。胜利以后,我进入清华外文系学习,在家中虽然有一个小天地,图书馆是少不得要去的,我喜欢那大阅览室。这里是那样安静,每个人都在专心地读书,只有轻微地翻书页的声音。几个大字典架靠墙站着,字典永远是打开的,不时有人翻阅。我总是坐在最里面的一张桌旁。 因为出入都要走一段路,就可以让自己多坐一会,在那里看了一些参考书,做各种作业。在家里写不出的作文,在图书馆里似乎是被那种气氛感染,很快便写出来,当然也有时在图书馆做功课不顺利,在家中自己的小天地里做得很快。在这一段日子里,我惊异地发现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小,不像儿时印象中那样高大,但它仍是壮丽的。也常有几笔白色的云依在楼顶。四年级时,便要做毕业论文,可以进入书库。置身于书库中,真像是置身于一个智慧的海洋,还有那清华图书馆著名的玻璃地板,半透明的,让人觉得像是走在湖水上,也像是走在云彩上,真是祥云缭绕了。我的论文题目是托马斯哈代的诗,本来我喜欢哈代的小说,后来发现他写诗也是大家,深刻而有感染力,便选了他的诗做论文题目。 导师是美国教授温德。在书库里留恋徜徉真是乐事。那时,图书馆里有教室。我选了邓以蛰的美学,便是在图书馆里授课,在哪间房间记不起了。这门课除我之外还有一个男生。邓先生却像有一百个听众似的,每次都做了充分准备,带了许多图片,为我们放幻灯。幻灯片里有许多名画和建筑,我在这里第一次看见蒙娜丽莎,可惜不记得邓先生的讲解了。这门课告诉我们,科学的顶尖是数学,艺术的顶尖是音乐。只是当时没有音响设备,课上没有听音乐。从清华图书馆里走出来的还有少年闻一多和青年曹禺。闻一多一九一二年入清华学堂,在清华学习九年中,少不了要在图书馆读书,在九年中他课余写的旧体诗文自编为古瓦集。去年经整理后出版,可惜我目力太弱,已不能阅读,只能抚摸那典雅的蓝缎面,让想象飞翔在那一片彩云之上。曹禺的第一部剧作雷雨是在清华图书馆里写成的。我想那文科的教育,外国文学的熏陶,那祥云缭绕的书库,无疑会影响着曹禺的成熟和发展。我们不能说清华给了我们一个曹禺,但我们可以说清华有助于万家宝成为曹禺。我想,演员若能扮演曹禺剧中人物,是一种幸运。从图书馆走出的还有许多在各方面有成就的人,无论成就大小,贡献大小,都是促使社会进步的力量,想来在清华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教职员工都会感到安慰。今年夏天,目疾稍稳定,去清华参观新安排的“冯友兰文库”,便也到图书馆看看。 大阅览室依旧,许多同学在埋头读书,安静极了。若是五年换一届学生,这里已换过十届了。岁月流逝,一届届学生的黑发变成银丝,但那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在。(选自烟斗上小人儿的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有删节)1.请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情感。(3分)2.作者为什么将图书馆称为“祥云缭绕的地方”?(3分)3.首段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请简要概括分析。(4分)4.请写出作者在图书馆亲身经历的事。 (两件即可)(4分)一、(14分)1.(3分)本文通过讲述作者与清华图书馆的“ 不解之缘”和自己在清华图书馆的成长历程,对清华图书馆进行高度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图书馆的崇敬与怀念之情。2.(3分)首先,图书馆十分高大,它的顶楼顶着云彩,在表面看来是那祥云缭绕的地方。 岁月流逝,但图书馆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在,永远高大,使作者心生敬意。3.(4分)结构上统领全篇,引起下文;内容上,为下文作者在清华图书馆的见闻以及在清华图书馆的成长历程做铺垫,表达对清华图书馆的高度赞美与怀念。4.(4分)示例:作者小时候在清华图书馆里“ 探险” “ 吐水”玩得不亦乐乎。 选了邓以蛰先生的美学课,在清华图书馆里上课,虽然听课的只有两个人,但是老师总是很认真地备课。二、(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老严的选择手续办好了。老严捧着那张表,小心翼翼地说。鲜红的印章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妻子叹了一口气。尽管抗争许久,但她从一开始就知道,她拧不过执拗的丈夫。 当年为与自己团聚,任凭首长苦口婆心相劝,他还是毅然舍弃大机关的锦绣前程,调回革命老区。然而这次,她委实难以接受。此刻,半年来的一点一滴像开闸的洪水,又涌出来“什么?你疯了吗?”听到老严要自主择业,上山种脐橙,她的一双眼睛瞬间要把眼皮撑破。 自主择业多自由呀,无拘无束不管老严怎么解释,她一概听不进去。 从军几十年,待过大机关,当过参谋,搞过政工,正儿八经的“文武双全”,正团职将近十年,条件优异,为什么放着体面安稳的日子不过呢? 几十年来相濡以沫、很少红脸的夫妻,遇到了罕见的十字路口。自主择业四个字犹如一颗巨型炸弹,迅速在家族里炸开了锅。乍一看,仿佛三十年的拼搏付诸东流,有头有脸的日子顿时化为乌有。大伙儿挨个劝说,有的动之以情,有的晓之以理,有的干脆泪雨凝噎。好友中也有不少反对,说他是“傻瓜”“怄佬”老严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一时间,老严深切体会到啥叫四面楚歌。面对亲朋好友的轮番“轰炸”,老严没有退缩。经过数个不眠之夜,他的决心坚如磐石。 任凭家人磨破嘴皮,甚至恨不得把电话摔烂,也没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多少人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功的道路越来越宽阔。 我们俩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哪里敢想现在能住上这么敞亮的房子,不正是改革开放的红利吗? 办手续的前一天,老严心平气和地向妻子掏心窝。这一席话无可辩驳。良久,妻子拍了拍老严的手,算是默许时光定格在2001年。老严艰难度过了人生的重要关口,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表格终于盖完章。老严按捺不住心中的急迫,跨上摩托往南康市三江镇飞驰。 一百五十亩荒地,五十年租期。他缓缓把纸合同放进皮包,默默走上一座小山头,环顾坑洼不平、躺满泥沙碎石的山地,一股豪气在胸腔激荡。一个四十六岁的创业者,正式打响了人生的第二场战役。从此,一顶黑色鸭舌帽,一件T恤衫,一条牛仔裤,一双运动鞋,成了老严的标配。每天早八点到晚八点,无论刮风下雨,准能在山里的某个角落觅得他的身影,高挽的裤腿上沾满泥泞。一千米的电路,他自己猫着腰一段一段接通,只请了几个小工打下手。又嫌小工动作不够麻利,将近两千米的灌溉水管和输药管,干脆全由自己一手包办。栽种、施肥、打药、除草,样样自己动手,一片不毛之地渐渐打理得纹路分明,井然有序。对最核心的种植技术,常常通宵达旦研读专业书籍,书桌上堆了厚厚一摞,老花镜也早早戴了起来。遇到难关,他主动请教专家。尽管如此,每一个过程依然容不得半点松懈,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脐橙的种植周期相对较长,前两三年是纯粹的投入期,看不到什么回报,还要不断往山上投钱。但老严始终热情如初,像抚养孩子一样悉心呵护每一棵树苗。每埋完一次肥料,他都傻呵呵地笑上一阵,仿佛看见盘绕的树根张开大嘴吸吮食物,然后沿着枝干向上输送营养。春节团聚,老严也一反常态地安静,扒几口饭便坐在院坪抽烟。他需要等待。三年后,受到慈父般关怀的小树苗们茁壮成长,首批两千余株,头年挂果两万五千斤,进账四万元。看着张牙舞爪的嫩叶随风摇曳,一只只硕大的果实装车上市,老严脸上终于浮现出久违的笑容。第四年,挂果十一万斤,收入十六万元。第五年,挂果超二十万斤,收入二十余万元这样一张连专业果农也难以望其项背的成绩单,令人刮目相看。 就算黄龙病来势汹汹,他的脐橙也基本没受侵犯,个个色泽光鲜。记者来了,考察团来了,冷清的果园猛然间人头攒动。老严成了名人。望着漫山遍野黄澄澄的一片,亲朋好友们也不得不摒弃成见,心生敬意。四年前,一听说妻子家乡要拿出五百亩山地招商,老严又攥紧了老茧密布的拳头。他悄悄驱车赶去,刚和这片陌生的山地打上照面,就情不自禁动了心,参差不齐的山头就像根根琴弦,撩拨着他的心。过了几天,老严的名字又出现在合同上。这一次,反对的声音销声匿迹。紧接着,安装电路、水路,栽种、施肥、打药、除草,修猪栏,建板房,老严又重复起十几年前的开荒拓土。今年元旦,老严的新“领地”向我开放。漫山的雏苗幼树花枝招展,数根橡胶皮管沿泥土直贯而下。猪圈里一片宁静祥和,母鸡带着小鸡们闲庭信步。这儿,老严充分展示出“旧貌换新颜”的卓越本领。当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走出农村,成为一名军官;几十年后,他脱下军装,重新成为一个农民。这不是开倒车,又退回原点吗?不,这是一个包容的时代才能孕育的升华,是一次崭新的出发。老严很早地领悟了改革开放的真谛,把“创业”这个充满光辉的词汇,演绎得淋漓尽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真谛。(文章有删改)1.简要概述老严的第一次创业历程。(3分)自主择业,签订合同( )( )( )埋肥料,丰收2.本文开头运用了哪种写作顺序?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3.本文在写法上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4.文中老严的选择带给你怎样的触动? 请结合实际谈谈。 (4分)二、(14分)1.(3分)接电路、水管、输药管 辛苦耕作钻研种植技术2.(3分)运用了倒叙的写作顺序,把“手续办好了”这一结局放在最前面,然后再交代老严准备自主创业的经历,开篇点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自然引出后文对老严创业过程的叙述。3.(4分)关于老严放弃大好前程回乡创业,亲朋好友开始都持反对意见,经过三四年的辛勤劳作,果树喜获丰收,老严成了名人,亲朋好友也都摒弃成见、心生敬意。作者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老严的执着与勤劳。4.(4分)示例:老严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他对目标的坚定执着,无论旁人如何反对,他都能坚守初心,并脚踏实地地默默耕耘。在学习中,我也经常给自己制定目标,往往遇到困难后就放弃了坚持,看了老严的事迹,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要坚守初心,用勤劳和汗水打好基础,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三、(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3分)风雅红棉谢显扬万绿丛中一树红。春风又绿岭南,在关不住的春色、掩不住的嫩绿中,一树醉人红花,点缀燃烧一片绿海,养眼养心养神养魂,她是醉人的红棉花。烟花三月梦南粤,无论你到公园寻芳,抑或到郊野踏春,万绿丛中醉红一片,映入你眼帘、醉沁你心魂的,定是红棉花了。【A】红棉花、木棉花,一花多名,红艳醉心,却不媚俗,人誉“英雄花”!人有人格,花有花格。红棉花的花格,别具一格,她无须绿叶衬托,独占枝头,赤裸绽放,火红的花朵,仿佛花季雨季的青春男女,亭亭玉立,傲然坚挺,热烈芬芳,豪情奔放,刚正质朴,纯粹至境的真气魄,当之无愧的英雄色!【B】红棉花开时,我感叹她鲜红的花葩色彩,像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树梢,衬托着伟岸躯干,展示顶天立地的傲姿、壮士豪杰的风骨、英雄侠客的精气神。红棉花落时,我感怀她先落花后出叶的壮举,绿叶舒展枝头,落红满地纷陈,却花色不褪,花姿不萎,无半点凋零颓势,史诗般道别尘世,令我心悦诚服!早春的清晨,我驱车走上花城的内环路,车到高架桥顶,远远地,从高楼丛中,看见一丛火红的红棉探身其中。紧接着,又是三五株,从车窗左右的高楼丛中闪现入眼,我情不自禁地惊呼:“绝美!风雅红棉!”【C】驱车驶出内环路,停车坐爱红棉花的冲动油然而生,我沿越秀山周边的解放路、东风路、仓边路绕行一圈,赏叹红棉花绽放无数。末了,泊好车,慢步到中山纪念堂,在一株红棉树下,与一位童颜鹤发、正在收集落地红棉的前辈攀谈起来。想不到,老前辈竟是老中医,退休后被医院返聘发挥余热,每天坐诊半天。每年红棉花开时节,他便会收集红棉花,晒干了备作药料。老中医告诉我,红棉是有顽强生命力的热带季雨林物种,绝不娇生,耐酸、耐旱、耐湿,对土壤的要求不苛刻,对肥力的需求不太高。然而,红棉浑身是宝,根茎抽取物,可用为收敛剂、镇痛剂原料,汁液可治疗痢疾,树皮可磨粉制药膏,而硕大肥厚的红棉花朵,或为食材,泡茶、煲汤皆宜,或入中药,清热利湿,解郁除烦,健脾舒肝,予人温淳的关怀。老中医还赞,广州市、高雄市,以及西南部分地市,都喜爱红棉,尊誉为市花,而南方航空的飞机展翅翱翔时,机身上的红棉花标志也绽放蓝天,格外引人注目。对大自然的索取不多,对人类的奉献却甚多,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之一。【D】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或以风骨、或以风雅、或以风流标榜史册。风骨彰显刚健耿介的品格,风流溢露放逸洒脱的情韵,而风雅内聚为风骨,外放为风流,兼收并蓄风骨的傲骨道义、风流的超迈俊逸情操,凝练清廉崇德、温柔敦厚、人文情怀、家国担当的风雅人格。红棉花无法与天姿国色的风骨之花神、雍容华贵的风流之花卉媲美,然她是凡间百姓的花,印证名不见经传却仁心仁术献身百姓健康的老中医的人格,是我崇拜仰望的风雅之花。(有删改)1. 红棉花为何被誉为“英雄花”?请简要概括。(5分)2. 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3分)( )我对红棉花是情有独钟的。A. 【A】 B. 【B】 C. 【C】 D. 【D】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6分)远远地,从高楼丛中,看见一丛火红的红棉探身其中。4. 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5. “人有人格,花有花格。”人花相似,红棉花体现了国人的哪些人格特点?(3分)三、(23分)1.(5分)红棉花红艳醉心,却不媚俗;红棉花豪情奔放、刚正质朴,无愧英雄之色;花开时,像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树梢,傲姿顶天立地,充满英雄侠客的精气神;花落时,无半点凋零颓势,史诗般道别尘世,令人仰望崇拜;红棉有多种用处,予人关怀。(共5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3分)B【解析】此题考查语句还原。通过分析可知,原句“我对红棉花是情有独钟的”需放在文中作者阐述对红棉花情有独钟原因的段落最为合适。文章第段“红棉花开时,我感叹她鲜红的花葩色彩”“红棉花落时,我感怀她先落花后出叶的壮举”,作者从花开、花落两个层面礼赞红棉花的英雄品性,表现了对红棉花的喜爱,也就是情有独钟的原因,故放在【B】处最合适。3.(6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红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丛红棉从高楼丛中生长而出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以及对红棉的喜爱之情。(共6分。修辞手法2分,表达效果4分。意思对即可)4.(6分)内容上,作者将红棉花与其他花卉进行对比,突出了红棉花的低调平淡、风雅无私,表达了对红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情感上,红棉花印证了名不见经传却仁心仁术献身百姓健康的老中医的人格,升华了文章主题;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风雅红棉”。(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3分)红棉花体现了国人傲然坚挺、豪情奔放,刚正质朴、纯粹至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清廉崇德、温柔敦厚、人文情怀、家国担当的风雅人格。(共3分。意思对即可)四、(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1分)油菜花香漫步在郊外的田野上,踩着松软的泥土地。一转身,不经意间我走进了一片农家菜园。这儿的菜园子,错落有致,每家的菜园和邻家的都用道路隔断,而每一小片菜园又用低浅的泥土沟壑分割成一片片,就像切开的豆腐似的。那一片片的菜地有莴苣、芹菜、胡萝卜、小葱、蒜苗、大白菜、豌豆尖还有少数我不知道名字的。菜地旁边有一口清澈的小池塘,上面是一大片的油菜,怪不得这么香的,油菜地里开满了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每一朵油菜花都是四片花瓣,花瓣是椭圆形,中间有雄蕊六枚和雌蕊一枚,花粉很浓,花期通常在一个月左右。茎,圆柱形,有很多分枝。叶大,浓绿色。油菜花和菜苔花除了茎不一样,在我看来就没有什么区别。金黄的油菜花在春日里显得格外妩媚、柔和。阳光照在花瓣沾着的露珠上,光彩夺目。蜜蜂和蝴蝶围着花儿不停地转来转去,似乎有说不完的悄悄话。偶尔一阵微风拂过,油菜花舞动着婀娜的身姿,花香四溢。闭目,深深地吸一口野外的新鲜空气,真有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才让人真正地感受到了春的盎然和大自然的韵味。油菜花和收成有关。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就预示着去年冬季栽种的油菜都活了,油菜已经悄悄结籽,等到油菜花落尽,油菜籽渐渐地茁壮成长,待到收获季节,农民就有新的收成了。城市里很难看到大片的油菜花,每天看到的只是林立的高楼、坚硬的水泥马路和喧嚣的汽车。油菜花非常平凡,很少有文人来赞美,但油菜花也非常伟大,因为油菜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作物。油菜花,在我生命的血液里一直深深地珍藏着。我从小一直都很喜欢油菜花,喜欢她的朴素,喜欢她的颜色,喜欢她的芬芳,更喜欢她的韵味油菜花牵连着劳动人民的心,她和土地一样,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小时候家里住在农村,春天,村子周围到处都可以看到金黄的油菜花,闻得到馥郁的花香味。后来随父母一起搬进了乡政府大院里,政府大院后面是一大片菜园和田地,油菜花开的季节,我经常带上我的黄狗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后面的田野里玩。后来又搬到了镇上,那时我一直在外地读高中,学校门口有一条横亘的小河,河流经过的两边是农民耕种的田野和菜地,来到校门口经过小桥,同样可以很容易地走近田野和油菜花。再后来,我家搬进了城里。而今,我只身在异地的城市,很少有机会再看到油菜花。三月,油菜花开的季节,恐怕是一年中最美丽的时节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大自然充满了一派生机,无怪乎自古以来有这么多文人墨客赞美春天,一些诗人更是由衷地表达了对春的依恋和热爱的情怀。春天太短暂了,就像散落在地上的油菜花瓣一样,很快就会归去。人生又何尝不是呢,翻开尘封的照片,油菜花地里那些十一二岁的少年,昔日年轻的面庞如今都渐渐变得模糊,随着日子在逐渐地一天天老去。只有花儿依旧,春去春来,缥缈的油菜花香仍然在编织昨日的梦。1.根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4分)感受油菜花的芳香,发现其珍贵回忆起记忆中的油菜花2.选文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在内容上的作用是。(4分)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蜜蜂和蝴蝶围着花儿不停地转来转去,似乎有说不完的悄悄话。(2)我从小一直都很喜欢油菜花,喜欢她的朴素,喜欢她的颜色,喜欢她的芬芳,更喜欢她的韵味4.结合全文,分析油菜花被作者“深深地珍藏”的具体原因。(4分)5.“只有花儿依旧,春去春来,缥缈的油菜花香仍然在编织昨日的梦”,这句话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四、(21分)1. (4分)步入油菜花园,发现油菜花 感叹时光易逝(共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2. (4分)过渡,为下文引出油菜花作铺垫由菜园自然想到油菜花,水到渠成(共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3. (6分)(1)运用拟人的修辞,将蜜蜂和蝴蝶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菜花周围热闹的场景。(2)运用排比的修辞,将油菜花的魅力一一展示出来,句式整齐,抒情强烈,充满诗意。(共6分。每小题3分。意思对即可)4. (4分)油菜花很美,令人心旷神怡,“感受到了春的盎然和大自然的韵味”;油菜花和收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作物,是“生活的根本”;油菜花伴随着“我”的成长;油菜花引发“我”对人生的感悟。(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5. (3分)表现了油菜花在作者人生旅程中的象征意义,含蓄、深沉地抒发了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无比怀恋和向往。(共3分。意思对即可)五、(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5分)好一朵木槿花宗 璞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木槿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木槿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前年秋至,我家刚从与母亲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 ,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有删改)1. 文章第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3分)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段画线句子。(3分)3.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2)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4. 文章第段对小园频遭摧残的社会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2分)5. 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五、(15分)1.(3分)开篇点题,引出下文,与标题照应,同时该段中对木槿花的“抑”与下文“我”对木槿花的“扬”相比照形成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2.(3分)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木槿叶子比作绿波,赋予木槿花孩童的情态,表现了木槿活泼、坚实的生命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及对木槿的欣赏。 3.(4分)(1)钦定:由皇帝亲自裁定。文中指文冠果的独特地位(2分)。(2)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文中指被土埋了大半截的紫色的木槿花绽放出来的夺目的光芒(2分)。4.(2分)这段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文革”时期的时代背景,解释了花草频遭摧残的原因,为后文土埋了大半截,木槿却仍然开花做铺垫,更能突出木槿坚韧的品质。5.(3分)即使我们身处逆境之中,也不能自怨自艾,而应该学会隐忍、坚韧,只有这样才能大有成就。六、(2019原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23分)爱是最大的出息我有一个很个性的朋友,她从小到大都住在城西的小平房里,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用她的话来说,她就喜欢这座古幽幽的老城。关于她的传闻很多。比如她从小学习都很好,从小学到高中的成绩基本上都名列前茅,期间还跳过级,为此,她很庆幸地说过自己省了不少学费。就在大家都期望着她考上清华、北大为校争光的时候,她却只报了西安的一所大学。成绩出来的时候,遥遥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大家都问她怎么犯傻了啊?她却总是很羞涩地说:“我就喜欢西安,不想去别的地方。”据说校长最后都止不住骂她一句没出息!但这似乎掩盖不了她的优秀,在西安的那所普通大学里,她依然出类拔萃、独占鳌头。在她毕业的时候,她被学校推荐到美国的一所大学留学,费用减免。当美国的大学寄来入学通知书的时候,她依旧羞涩地回答说:“我就喜欢西安,哪里都不想去。”老师们又重复了一句话没出息。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初识。我一听说这件事情,就为之扼腕,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心中也觉得这么优秀的女孩,怎么就这么没有出息呢?直到去年初秋的时候,她第一次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她的家依旧是那城西的小平房。去的途中,我一路试想这个有个性的姑娘家里会有什么新奇的摆设,个性的装点。直到我跨进她的家门的时候,眼前的情形让我触目惊心。在她的家里,家具摆设都是上了年月的,破破烂烂,显示着主人生活的艰辛。而更让我吃惊的是,她家里还有一个双腿残疾、瘫痪在床的母亲。原来,她的父亲早在她3岁的时候,因为一场矿难去世了,丢下了她们母女俩,她的母亲为了供她上学,每天在马路上冒着生命危险给来回的车辆司机卖报纸。终于有一天,一辆车将这位辛苦的母亲撞倒在马路上,车轮轧断了她的双腿。好心的司机补偿了一些营养费,但母亲却用这笔钱缴了她的学费。从此,她就坐在轮椅上,在居民区的门口卖些小百货,她们母女俩一直靠这微薄的收入相依为命地生活着。她“很没出息地”放弃了上名校和留学的难得机会,为的只是更好地照顾母亲,因为她知道母亲离不开她。而她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母亲。我明白过来的时候,泪水盈眶了。我责怪她说:“你怎么不早点说出来呢?大家就不会说你没出息了!”她微笑着淡淡地回答说:“我妈本来就觉得自己耽搁了我,如果大家知道了,说起来,我可能会被人理解,但我妈心里一定会很难受的。如今,我早已经目标明确了,如果能让妈妈好好地生活,爱她到老就是我最大的出息了。”她话一说完,眼神温和地望向卧在里屋床上的母亲。而我早已思绪飘走了。我想起了去年冬天的这个城市的一则新闻,26中学的一位老师破天荒地让她那年少的学生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畅想人生,写下自己的墓志铭。学生们的墓志铭各式各样,有人给自己这样写道:“这个人是第二个姚明”,还有的人给自己这样写道:“这个人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更有人写道:“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这里长眠”。诸如此类,充满了豪情壮志,我们有理由相信是这些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墓志铭却异常得平淡,可是却深深地打动了细心的人们,他给自己的墓志铭是:“这个人将毕生的爱献给了他深爱的母亲!”据说,有人笑他没有像其他的同学一样有出息,但他的母亲却没有指责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反而沉浸在莫大的幸福当中。其实,人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他没有出息呢?如果他们读懂了我朋友的故事,再回头看看这个孩子的墓志铭,或许都会明白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爱是最大的出息!(选自盐城晚报,有删改)1.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2分)2.赏析选文段画线句子。(4分)她依旧羞涩地回答说:“我就喜欢西安,哪里都不想去。”3.选文段反复强调女孩“没出息”,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4.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女孩具有哪些性格特点。(4分)5.概括选文段“我”对女孩的情感变化过程,填入方框中。(3分)理解6.本文用议论结尾,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7.对于文中所说的“爱是最大的出息”,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感受。(3分)六、(23分)1(2分)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作者对子女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赞美之情。2(4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女孩面对大家责问不肯说明原因而难为情的样子,表现了女孩坚定的决心。3(4分)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先写出大家对女孩放弃机会的误解,后文揭示原因,表达对她的赞美之情,更能突出女孩的孝心,使行文更有波澜。4(4分)孝顺懂事:为了照顾残疾母亲,放弃上清华北大和出国留学的机会。善解人意:为了不让母亲心里难受,一直不肯说出放弃机会的真正原因。有主见:在机会面前,不管别人怎样劝说责骂,都坚持自己的选择。5.(3分)惋惜吃惊感动 6.(3分)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再次强调“爱是最大的出息”。7.(3分)示例:并非做成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才算有出息,文中的主人公有优异的成绩、多次难得的机会,但她为了方便照顾母亲甘愿放弃,选择守护在母亲身边,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大的出息。七、(2019原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18分)远山呼唤孙春平我们这趟列车每天经过这个山区小站的时候,正是傍晚时光。照例,车一停稳,几乎每个车窗下都会站着那么一两个高举着山货的孩子。这一天,就在我的这节车厢的窗口下,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小闹剧。那时,列车已停了好久,车上的旅客已经满足了需要,可站台上的孩子们仍做着不甘心的努力。有一个黑不溜秋的男孩举着柿子,大声地喊:“减价了,两块钱三袋!买二赠一啦!”我大声对孩子们喊:“离车厢远点,车要开了。”小家伙内行地扭头望望前方已闪起绿光的信号灯,突然把两兜柿子并在一起,高举了起来:“大落价了,一元就卖!”这一慷慨之举立刻吸引了好几个窗口的旅客。一元钱一袋,几乎是这里约定俗成的价格。现在凭空便宜了一半。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急忙搭话:“我买了。”“给钱。”一元钱递下站台,一兜柿子飞进车窗。干部着急地喊:“哎,那袋!”黑小子一手举着那兜柿子,一手举着钱,扭头就往站外山坡上跑。几个孩子一声呼哨,尾随而去。在车上人绝无恶意的哄笑声中,列车开动了。这不过是发生在半分钟之内的事情。我一边关车门,一边也忍不住笑。半山坡上,以那个黑小子为首的几个孩子还在得意地冲着列车欢呼跳跃。在列车上见到的新奇事多了,所以这件事也和车窗外的电线杆一样,一闪就过去了。可没想到,四天后,我竟又碰到了那个黑不溜秋的小家伙。在一片喧嚣声中,那个小家伙十分显眼地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并不叫卖,只是抱着一只装满柿子的小网袋,在密层层的人群中贴着车厢往前跑,一双机灵的眼睛挨个车窗寻找,里面流露出明显的焦急与失望。我想起四天前的事情,当他经过我身边的时候,不由好奇地招呼了他一声:“哎,你找谁呀?”小家伙看看我,黑眼睛里似有两点火花一闪,说:“我找一个人。列车员大叔,你帮我找找,行吗?”“什么样的人啊?”“那天买我柿子的。我先说卖给他两袋,可我只给了他一袋。”我的心不由一动,不由细心地多打量了这个山里的孩子两眼:“车上的旅客多了,谁知道他还会不会坐这趟车呀。”小家伙突然把柿子塞到我怀里:“大叔,那你就拿着,啥时碰到他,就给他。”我把柿子推回去:“这怎么行?我看算了吧,你往后别再那么卖东西就行了。”小家伙竟夹了哭音:“大叔,你替我找找他吧。不然,俺妈不让俺吃饭,俺都两天没吃饭了。”列车开动了,我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可是,又是四天后,那天,列车刚停下,立刻看到小家伙领着一位乡下女人迎着我快步走来。那女人清瘦精练,黑红的面皮上已有许多细碎的皱纹,衣裤上挂着尘土和枯干的叶屑。看得出,她是刚从秋收的田野或场院上赶来的,她手里托着的那兜柿子立即让我明白了她此行的使命。“妈,就是这位大叔,那天他亲眼见的,不信你问他。”小家伙对女人说。女人望着我,神色中带着山里人初遇陌生人的那种拘谨与不安:“他叔,这小崽子骗人的事,你都见了?”我忙作答:“大嫂,孩子已经知错认错了,别太难为他了。”女人扭头,斥了一声,那小家伙立刻退到十几步远的地方去了。女人压低声音对我说:“他叔,俺扔下地里的活,让小崽子领俺跑三四里山路赶了来,这点忙你说啥也得帮。俺不是非把一兜柿子当作多大的事,也知道坐火车出门办事的人谁也不能把一兜柿子放在心上,俺是为这孩子。别看山里人没见过啥世面,可心里不糊涂。人穷点富点在其次,可不能让他从小学得贼奸溜滑,坑偷拐骗。这兜柿子你拿着,我知道你也难找到那个人,可你替大嫂接下这点事,得让小崽子知道,为人处事说到哪儿,就得办到哪儿。”我捧着那兜柿子怔怔地站着,看看这满身尘土,一脸憔悴的山村妇女,再看看十几步外愧疚不安的孩子,实在不知说什么好。女人回过身,又是满脸的愠色与严厉:“过来!还不快谢谢叔叔。”列车又开动了,将这极普通的山区小站远远地留在后面,可关于这一兜柿子的故事,却永远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选自乡土中国小小说文丛,有删改)1. 文章第、段出现了三次“笑”,各有什么不同?其作用是什么?(3分)2. 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那女人清瘦精练,黑红的面皮上已有许多细碎的皱纹,衣裤上挂着尘土和枯干的叶屑。看得出,她是刚从秋收的田野或场院上赶来的。3. 文章第段小男孩的妈妈和“我”说话时,为什么要把小男孩训斥支开,并压低声音和“我”说话?(3分)4. 请概括文中乡下女人的形象。(3分)5. 本文采用第几人称叙述?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3分)6. 本文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谈谈你的感受。(3分)七、(18分)1.(3分)这三处“笑”,第一次是“啼笑皆非”,让人哭笑不得,第二次是车上的乘客们“绝无恶意的哄笑”,第三次是“我忍不住笑”,认为小男孩少给乘客一袋柿子这件事很普通。作用:生动地表现出大家都把小男孩少给乘客一袋柿子这件事当作闹剧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与下文小男孩的母亲郑重其事地让男孩认错,并坚持送回柿子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母亲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并且坚守诚信做人的美好品质。2.(3分)运用肖像描写的方法,表现出小男孩的母亲朴实勤劳的特点以及赶来车站的匆忙状态,间接体现了她对小男孩教育的严格。3.(3分)她怕“我”替小男孩开脱,让儿子认为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她怕“我”不帮忙,所以要支开小男孩求“我”。她不想让儿子知道“我”找不到那个买柿子的乘客了,她想让儿子知道,做人说到就要做到。4.(3分)乡下女人是一个勤劳淳朴,坚守诚信,言行一致,注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人。5.(3分)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我”叙述了小男孩卖柿子事件的全过程,以及孩子母亲对他的教导,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6.(3分)示例:文中的母亲用实际行动教育儿子,做人要说到做到,为孩子树立榜样。生活中,诚信、善良这些美好品质显得尤为可贵,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八、(2019原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16分)我就等拆迁宋玉生从那时起,就一心盼望着拆迁。门前的枫树上,是宋村安装的一个高音喇叭。有天早上,宋玉生从高音喇叭里听到了一个让他振奋的消息。那消息说,在离宋村30里开外的地方要建一个大型变电站,那地方有10多户人家要搬迁,并且,那10多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统一修建后,再分给他们。也就是那天早上,宋玉生萌生了一个念头。不到一年,变电站建好。宋玉生去看变电站。看完变电站,宋玉生最关心的是那些拆迁户。然后他跑到统一安置的住房一看,一栋栋房屋果真整齐漂亮。回来的路上,他就想,如果自己的房子有那么漂亮就好了。好不容易到来一次的拆迁机会白白地错失了。宋玉生那年40岁。那一年,从葛洲坝输往广州的高压线路经过宋村。测量线路时,宋玉生拉着一位测量员问,路线经过不经过他的房屋?他那破屋碍事不碍事?测量员说,还说不准,要等整个线路的测量数据出来再定。等吧。宋玉生不再犹豫。后来,宋村有3户人家的房屋需要拆迁。那3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出钱修建,3幢房子建好,在丽日蓝天下格外漂亮。宋玉生开始埋怨:那条线路怎么就不经过自己的房屋?50岁那年,宋玉生的身体再没有以前健康,时常咳嗽,还伴随头晕。可是一听到要拆迁的消息,他就会强打起精神。那一年,县里做出决策,要在宋村修建一个农药厂。整个村里,再没有比宋玉生更兴奋的了。宋玉生逢人便说,只要项目一开工,自己就可以拆迁,就可以享受到政府修建的好房子。他经常会出现在人堆里,开口闭口都是拆迁的事。这个项目让宋玉生兴奋了一年。那一年,宋玉生的咳嗽和头晕仿佛减轻了很多。一年后,农药厂的建设停留在纸上,没有一点儿动静。宋玉生后来才明白,建农药厂是县长的意思,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后来有专家提出,在宋村坚决不能修建农药厂,专家还列出了不能建厂的8条理由。宋玉生的病情慢慢加重。宋玉生房子越来越破败。村主任宋家宝每次见到宋玉生就说:“玉生老爹,别等拆迁了,村里愿意出钱翻修你的房子。”“村里还没有项目,房子拆迁,说不定等上好多年。”宋家宝给他一句话。宋玉生说:“愿意等。”60岁那年,宋玉生大病了一场。宋家宝领着村医去看宋玉生。村医拿出听诊器搁在宋玉生的胸口。村医还摸着宋玉生的手,辨别着宋玉生的脉象。听完摸完,村医给了宋玉生一些药,叮嘱他怎么怎么吃。临走,宋家宝说了一件事。宋家宝说:“今年,宋村将引来市里的公墓建设项目,需要宋村几座山,说不定,你的房屋将被拆迁。”宋玉生拉着宋家宝的手说:“宋主任,是不是真的?我就等着拆迁。”“真的!”宋家宝肯定。宋玉生用颤抖的手在房屋拆迁协议上签了字。签完字的那天晚上,宋玉生一阵猛地咳嗽,一口气没接上来,就走了。那年他61岁。“宋玉生走的时候,手里紧紧抓着那份拆迁协议。”宋家宝说。宋家宝在村委会上,宣读了宋玉生留下的遗嘱,说宋玉生不要分房子了。他的钱,放在宋村的账户上,往后,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拿出一部分作为学费。宋家宝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村干部都眼眶红红的,村民也是。按辈分,我应该叫宋玉生叔叔。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命运跟宋玉生紧紧地连在一起。我还知道,村里其他孩子的命运还将与他连在一起。我就是拿着宋村出的也就是宋玉生出的学费念完大学的。这是一个老人等了半辈子却没能享用到的房屋拆迁费用。大学毕业,我留在宋村小学。每次上课,我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用心学习,考上大学,村里就会有一个人为你们提供学费。那个人是谁,我没有告诉孩子们,孩子们也没有问。每年清明,我都领着宋村小学的孩子们在宋玉生的坟头放上一挂长长的鞭炮,撒上纸钱。空旷天底下,宁静山野中,那一挂鞭炮清脆激越的声音,传播得很远,很远。(选自微型小说选刊xx年17期,有删改)1. 速读选文,概括主要情节。(2分)期盼拆迁高压线经过要拆迁,没经过他的房子建公墓,房子拆迁用拆迁费让村里的孩子圆梦2.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段宋玉生的“念头”是什么?为什么萌生了一个这样的“念头”?(3分)3. 品读第段,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2分)空旷天底下,宁静山野中,那一挂鞭炮清脆激越的声音,传播得很远,很远。4. 选文中多次强调宋玉生的年龄,如“40岁”“50岁”“60岁”“61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5. 文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请任选一处进行分析。(3分)6. 假如你是宋村的学生,读了这篇文章后,请对宋玉生说出自己的心声。(50字左右)(3分)八、(16分)1.(2分)建变电站要拆迁,不了了之建农药厂拆迁,厂没建成2.(3分)用补偿款来供孩子念书;听说拆迁会有补偿款,因此萌生了这样的“念头”。3.(2分)用鞭炮声传播得很远很远,暗示宋玉生老人的奉献精神将会一代代传承下去。4.(3分)表现出宋玉生对拆迁的期待和执着,同时为后文他将拆迁款用来供村子里的孩子读书做铺垫,凸显了宋玉生高尚的品格。5.(3分)示例:第段“用颤抖的手在房屋拆迁协议上签了字”,“颤抖的手”一方面表明宋玉生病情的严重,另一方面是他拖着病身执着地等来拆迁时内心的激动,体现了他终于实现了用拆迁款资助孩子的希望。6.(3分)示例:宋爷爷,您为了供学生念书,在身体抱恙时,仍焦急地等待那份拆迁款,您的善良打动了我,我要向您学习,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九、(2019原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15分)久远的家殷桂珍父亲喜欢种花种树,两亩大的院子,有四分之三种的是果树和花。春风一到,果树花与鲜花交相辉映,一个个粉色、白色、黄色的花骨朵竞相绽放,院里是一片花的海洋。好像是和父亲在争夺地盘一样,母亲又会在果树与花的间隙里撒上些菜籽。一场雨后,菜苗纷纷钻出地面,夏天时黄瓜顶着黄花,豆角戴着粉色的花串盘绕在果树上,灯笼似的辣椒结了出来,香菜也变成了绿色的小扇子,红绿相间的西红柿也缀满了秧就这样零星种出的菜一家人都吃不完,还可送些给干妈家。干妈每次来我家,除了摘很多菜带回去,还会带走母亲送的补衣服和做鞋面用的布块。院子的东南角有棵很大很高的桑树,初夏时那些嫩绿色的桑葚最终成为深紫色。我不会爬树,只能摸索着一脚蹬着墙,一脚踩着树杈,坐到了中间的树杈间,缓了一缓,才继续攀着树枝,站到了树枝的最高处,摘到了又大又黑又紫又甜、享受光照最充分的桑葚。我欢快地边摘边吃,站得高看得远,才发现不止园内的景色,院外的风景更是一目了然。我的两只手被染成紫红色,衣服口袋更是被桑葚的果汁湿透,身上到处是紫红色。我有点得意,不由得笑出了声。一阵风吹来,树枝一晃我一脚悬空,人差一点就掉了下来。我吓得喊出了声,幸亏抓住了树枝。遇到刮风的天气,我被父亲看护着不许出门,怕迎了风咳嗽。我百无聊赖地盖一条灯芯绒小花被坐在炕上,盼着父亲快点睡着。七月初,院子东边那棵硕大的李子树上,沉甸甸的李子挂满了枝头。满树的李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晶莹的光泽,一个个李子上覆着薄薄的一层果霜,鲜嫩圆润,像是在召唤我一样。呼噜声一响起时,我就悄悄地溜下炕,穿上鞋起身来到院子里,踩着蜂窝煤去摘李子,摘满几个口袋以后便走出家门找小伙伴玩。裤腰是松紧的,我得双手紧紧提着裤子,迈着小小的步子走,就怕口袋里沉甸甸的李子把裤子拽得掉下去。麦收时节,杏子熟透了,黄中带红,像少女羞红的脸。二嫂贪活又泼辣,总是在太阳快要下山了,才和二哥双双提着镰刀回家。他们一放下镰刀就走向树下,仰头找又大又红的杏子,胳膊轻轻一伸,手里就有两三个杏子。哥嫂在树底下一坐,两手一擦就将杏子送进嘴里。尽管劳累,可是吃着杏子的他们却露出惬意的笑容。院子的正中间有一棵很大的葡萄树。葡萄树下打扫得光洁干净,吃饭时,母亲会在葡萄树下摆上饭桌,一家人躲在阴凉里用餐,一家人吃着饭、聊着天,一天的疲劳在笑声中消散。有一年传言有地震,我和嫂子就在葡萄架下搁一张床休息。半夜时突然被一阵雷声惊醒,雨也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人很快就被透过树叶的雨淋湿了。我们抱着枕头、被子又急急地往房间跑。那种感觉是既惊奇又喜悦,那雷声惊醒了梦,打破了平静,让生活并不平淡。那些年少雨多旱,每逢下雨天,屋檐下摆放着盆子、罐子、坛子、缸来接水,屋檐下的滴水噼里啪啦合奏出一曲美妙的交响乐,使得下雨天比平常更热闹了。我站在屋中间伸长脖颈向外看。父亲穿着雨鞋,身上披一块塑料布,手里握着铁锨在院子里挖出小小的沟渠,将水引入果树下,引入菜地。院子是土院,虽然人的走动使场院的土质变硬,但是一遇到雨天,依然泥泞。父亲拄着铁锨有时会一个趔趄,但很快就抓住了身边的果树。果树被父亲一抓,就会轻轻地晃一下,随即有大的水珠纷纷落下,落在父亲头上肩上。父母过世后,我很少回到老家了。由于路多次重修,去年我回去的时候竟然找不到路,让我不由得心生悲意。父母不在了,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选自人民周刊xx年第6期,有删改)1. 作者回忆了老家很多的往事,请从“我”的角度,仿照示例,分别概括段的情节。(2分)第段:。第段:。第段:睡在院子里半夜被雨淋醒;既惊奇又喜悦。第段:下雨天看父亲引雨水浇灌果树。2.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1)一场雨后,菜苗纷纷钻出地面,夏天时黄瓜顶着黄花,豆角戴着粉色的花串盘绕在果树上,灯笼似的辣椒结了出来,香菜也变成了绿色的小扇子,红绿相间的西红柿也缀满了秧(2)裤腰是松紧的,我得双手紧紧提着裤子,迈着小小的步子走,就怕口袋里沉甸甸的李子把裤子拽得掉下去。3. 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4. 作者在回忆童年时,字里行间也表现出一家人的性格,请结合文章说说家里人的性格。(3分)5. 作者说:“父母不在了,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九、(15分)1.(2分)“我”上桑树摘桑葚差点摔下来; “我”趁着父亲睡着悄悄摘下李子分给小伙伴2.(4分)(1)景物描写,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把院子里蔬菜的生机勃勃、水灵新鲜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作者对院子的喜爱。(2)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紧紧提着”“迈着”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的可爱、淘气,以及和小伙伴之间单纯的友谊。3.(3分)记叙,抒情,议论。照应了文章的题目,说明我已经很久没有回过老家了,是“久远的家”;点明了中心,父母不在了,家就成了空壳;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对儿时快乐生活的怀念。4.(3分)勤劳能干,热爱生活;热情好客,大方睦邻(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和谐相处。(答出任意两点即可)5.(3分)示例:有亲情的地方才是家,才会使人感到温暖。如果没有家人,那里只是空空的房子,不叫家。我的父母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