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春)二年级音乐下册 第8课黄鼠狼拜年教案 湘艺版教学内容: 1、看图说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2、在熟悉内容情节的同时,通过有节奏有表情的读歌词加强对角色性格的 体验。 3、学唱歌曲。教学目标:1、能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黄鼠狼拜年。2、能够以各种声势动作参与音乐的表现,体会音乐的节拍特点。教学设想:本课讲黄鼠狼拜年的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导入环节,我采用看图讲故事的形式,激起学生兴趣。在“黄鼠狼敲门”的情境中模拟小锣的敲击节奏,感受乐曲的节拍及旋律特点。 在歌曲的学唱部分将歌曲的情绪、节拍、音高、强弱与歌曲角色的内心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有趣地进行演唱。教学重点:能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黄鼠狼拜年,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情景表演活动。教学难点:学生能准确演唱歌曲的音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民间童话故事黄鼠狼拜年快过年了,黄鼠狼想捉鸡吃,一想到鸡肉的好滋味,就馋得口水直流。黄鼠狼眯着眼睛,想到了一条妙计,它决定去给鸡拜年。黄鼠狼到来公鸡家门口,笑眯眯地敲门,对公鸡说了许多甜言蜜语,说给公鸡带来了很多好吃的作为新年礼物。公鸡听了,松懈了防备之心,高高兴兴地开了门,把黄鼠狼请进了自己的房间。它们拉拉手,抱抱头表示了友好,看似非常欢喜,其实公鸡已经掉进黄鼠狼的圈套了。正在这时,黄鼠狼突然变了脸,露出了尖尖的牙齿,大公鸡被活活咬死,成了黄鼠狼的盘中餐。有人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条歇后语: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由这个故事改编而成的儿童歌曲黄鼠狼拜年(揭题)。二、新课教学1、看图说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师: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幅图,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黄鼠狼来到鸡窝边展开骗局。善良的公鸡请黄鼠狼进门做客。公鸡被黄鼠狼吃掉。2、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黄鼠狼拜年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歌曲,听完以后告诉我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播放范唱、学生听,听完后回答)这是一首诙谐欢快的歌曲。3、解决难点2 6 2 3 6 5 5 3 26 1 3 6 5 3 5 2师:这首歌曲里面出现了几个比较难的音符,我想来考考我们的同学,谁最棒,请举手回答。(要求边做手势边唱音高).4、学唱第一乐段:(1)初听第一乐段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第一段,看看狡猾的黄鼠狼是怎么欺骗公鸡的。听完以后学生回答(点头哈腰。满嘴的甜话)(2)有节奏的念歌词并讲解力度记号P和 PP。(3)复听、节奏训练。师:我们再来听听,这一次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歌曲中红色小节下面的节奏,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 xo xo x xo xx xo(师生一起练习节奏、用手指敲击手掌)(4)跟唱一遍。(5)教师教唱。(6)检查学生熟悉程度,并纠正。(7)边唱边敲击节奏,完整演唱第一乐段。5、学唱第二乐段(1)按节奏读歌词。师:狡猾的黄鼠狼站在鸡窝旁边说了很多甜言蜜语,我们来看看善良的公鸡是怎么做的。(2) 聆听第二乐段,想想歌曲的情绪,并简单介绍顿音记号和下滑音的作用及唱法。师:公鸡高高兴兴地把黄鼠狼请进了门,我们一起来听听,并想象此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3)小声跟唱第二乐段,注意装饰音的唱法。(4)教师教唱(5)检查学生熟悉程度,并纠正。(6)边唱边敲击节奏,完整演唱第二乐段。6、学唱第三乐段(1)按节奏读歌词。师:公鸡还沉浸在和黄鼠狼玩耍的快乐中,突然黄鼠狼变了脸,你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听歌曲找规律师:你有没有发现这一段的旋律和哪一段的旋律是相同的?(和第一部分基本相同)(3)复听、跟曲小声哼唱。(4)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纠正不准确的地方。(5)完整演唱第三乐段。7、集体演唱、观看表演视频。三、课堂小结今天,我很高兴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黄鼠狼拜年这首歌,从黄鼠狼和大公鸡的故事里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应该认清楚那些表面上讨好,实际上不安好心,另有图谋的人。比如放学回家的路上,陌生人给你玩具或者好吃的东西,你可千万不要拿,直接回家,避免上当受骗。今天,大家都是最棒的小歌手,谢谢你们的配合,再见!附送:2019年(春)二年级音乐下册 第9课大海教案 花城版教学内容:大海教材分析:大海是一首表现无边无际的大海为主题的儿童歌曲。歌曲为3/4拍F大调,它借助其他它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入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满海的味的音乐声中画一画大海。通过歌曲对比学习体验歌曲的情感表现。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渐强、渐弱的在歌曲中的表达。2、通过歌曲对比,让学生领悟不同歌曲的情感处理。3、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教学重难点:1、力度“f”,及渐强、渐弱的在歌曲中的表达。2、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情感表达。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教学准备:环境布置、多媒体、钢琴(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设计:环节与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音乐大海录音机/多媒体环境布置大海;放音乐(大海)听音乐做动作(鱼)按位置坐好“U”有序安排,稳定情绪。二、新课导入听歌曲欣赏图画(或听录音机)录音机/多媒体播放内容聆听表述内容,融入角色。三、 新 课 开 展画海浪黑板音乐播放(大海);评价结果(奖 贴鱼在船上)作画音美结合,兴致勃勃。欣赏多媒体中“海”图画(或听大海录音),进行歌曲学习录音机/多媒体聆听感受旋律,体验音乐。学唱大海旋律录音机/多媒体教师(听旋律)范唱学生用M、LA音哼唱旋律哼唱旋律,熟悉情感。力度“f”、渐强、渐弱歌曲处理黑板、力度记号突出力度记号;评价结果(奖贴鱼在船上)摆放力度记号突出难点,便于掌握。创编动作海浪录音机/多媒体、打击乐器示范个别动作;评价结果(奖贴鱼在船上)创编动作自由发挥,气氛高涨。四、知识拓展聆听两歌曲,让学生表达情感:海浪:平静与怒(海啸)黄河大合唱、大海啊,我的故乡录音机/多媒体音乐播放黄河大合唱、大海啊,我的故乡对比歌曲,表达不同(动作表演)发展思维,拓展空间。发挥能动,欢乐课堂。五、小结比赛结果(船上有多少鱼)船上贴的鱼数表扬结果情况齐数结果共同参与,乐在其中。评价歌曲学习情况突出力度记号巩固知识六、结束课时音乐大海录音机放音乐(大海)边听音乐(大海)边做动作走出教室学习钢琴的益处!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提高全民素质教育深入民心。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观念不断普及,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钢琴艺术三百年的历程,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我们要真正感受并鉴赏艺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从学习乐器开始。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通过人类的实践,科学家的分析,学习钢琴能提高八大方面的能力:1、丰富的想象能力 2、严谨的思维能力 3、大胆的表现能力 4、深刻的理解能力 5、优秀的记忆能力 6、良好的协调能力 7、沉稳的控制能力 8、杰出的组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钢琴家涅高兹教授曾表示:“如果能由我决定的话,钢琴应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也正如著名教育家梅纽茵所说,修再多的监牢对于世界的和平和美好毫无意义,应该建立更多的音乐学院和音乐教育机构,这才是维护人类和平,提高全人类精神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学习钢琴 最佳年龄在34岁期间,儿童对音乐的感知触及孩子的心灵,在这个年龄最易启发,身体发育,动作协调方面,弹钢琴能使孩子手指的小肌肉得到充分的训练,从而促进了大脑的开发。 1、 丰富的想象力:钢琴音乐是通过特有的音乐语言,来塑造音 乐形象的。以声态、情态、动态等一系列的形象化特征来表现的。利用这些生动可感的音乐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孩子,使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2、 严谨的思维能力:在练琴的过程中,即要严格完成乐谱上的标记的同时,利用各种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又要反复的体会,变化的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严谨的思维能力。3、 大胆的表现能力:钢琴艺术由非常严谨的技法(古典时期)发展到(浪漫时期)以人、生活为主线,展开人类情感世界的真情流露,作曲家的作曲结构,风格都发生了大的变化,让演奏者在音乐中成为“诗人”、“画家”,在音乐的海洋里大胆的表现,尽情的浑洒着自我。4、 深刻的理解能力:要弹好一首乐曲,不仅仅是停留在乐曲的表面上,更要了解乐曲的背景及民族风格、地域差异,进行深刻的思考,学会去理解,去感受,才能真正的达到作品对那个时期的重要意义和那段历史 的深刻反映。 5、 优秀的记忆能力:一首乐曲,有多少音符,多少种节奏型,指法,表情述语,完成一首乐曲,我们需要记忆,而且是出色的记住乐谱中每个音符、节奏、指法、表述语不是单纯的记忆,是结合着声态、情态、动态等一系列的记忆,是一种空间、时间的立体化记忆。长期的这样锻炼记忆,一定是优秀的记忆力。6、 良好的协调能力:我想再没有比弹琴,开发双手协调能力更有效的方法了。通过左手的训练,无疑开发了孩子的右脑,使左右脑得到了平衡的发展。通过琴童的普遍表现,我们观察到学琴的孩子、在舞蹈、绘画以及动作协调方面都要优于未学琴的孩子,在各个方面的学习能力表现突出。7、 沉稳的控制能力:弹琴是需要专心致志的,在把握乐曲整体节奏方面,心中就像一个“钟”在平衡的控制着一切,这样坚持不懈的要求自己,在曲目完整、统一方面必不可少,同时也提高了内心的控制能力。8、 杰出的组织能力:钢琴在乐器中,以它特有的多声响效果,可以发展成一个乐队的声响效果,音乐非常的有层次且复杂。一个大型乐曲,往往就是演奏者在指挥一样,把所有的体裁组织在一起,是一项非常严谨而有创造力的组织活动,从而培养杰出的组织能力。 通过您的孩子学习钢琴,您将会对孩子学琴的益处有更深刻的体会,希望您能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鼓励孩子学习钢琴,热爱音乐从今天开始吧! *学习钢琴的意义 学习钢琴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许许多多,如果用最概括的语言表达,那就是:提高人的素质。 高级的钢琴艺术,会使人心胸宽广,视野开阔,升华人的精神世界,激励人们用文明、道德的方式追求美好的事物。这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 钢琴大师霍夫曼说过:“当钢琴家忘却尘世单独地面对他的乐器时,他能够与内心最深处的和最高尚的自我交谈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是不能用金钱购买也不能用暴力强夺的。” 一所完整的音乐学校。因为在这里学到的,将不是单一的、某一侧面的音乐知识;而是要学到构成音乐艺术的所有最主要的基本素质,理解音乐思维所应用的词汇、语言和语法。这里有旋律知识,还有音乐形象、音乐内容、音乐意境和音乐风格等音乐美学知识;也有这所有的方方面面如何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知识。实际上,在钢琴学习中学到的,将不只是钢琴,而是全面提高音乐的感受力、思维力和理解力。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无论对于我们自己弹奏的作品,还是别人演奏的作品,乃至室内乐、交响乐等非钢琴的音乐作品,都会有更高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钢琴学习还有两个特点:首先,钢琴的学习和演奏都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积极活动,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合作。在这生动的动态系统中持久的锻炼,必然对人的生理、心理和思维的健康成长产生有益的影响。其次,演奏钢琴需要相对熟练的技术、技巧。掌握技术、技巧,需要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有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气。所以,钢琴学习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都有良好的作用。这两个特点带来的结果,就是人的整体能力的提高。 我们已经发现,在我们周围学习钢琴的中小学生中间,那些钢琴弹得好的,往往也同时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 前苏联钢琴教育家、演奏家涅高兹教授曾表示,如果能由他决定的话,钢琴应当是每个中学生的必修课。的确,如果能由可能,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学学钢琴地话,那必定会推动建设一个真正文明的、有文化的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儿童钢琴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与保持 钢琴学习的进程简直就与孩子成长一样慢。很多教师都愿意给孩子拔程度,很多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地取得进步,这种心理背景在教学活动中就表现为总是给学生一些比较难的作品。现在我们要指出,给学生一个什么难度的作品,不仅仅要从教学的科学性出发去考虑,也要从钢琴学习动机的角度考虑问题。 前面我们知道,学习的努力程度对形成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有重大影响。那么如果课题的难度太大,一方面会存在学生必须通过极大的努力才能够弹下来的情况,另一方面会存在即便弹下来了质量也总是难以达到教师要求的现象。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特性,决定了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也是用舞台演奏的水平来要求学生,因此达到舞台演奏水平实际上就是一首乐曲的学习目标,而一首过难的作品对学生来说,完全有可能无论多么努力,也不能达到起码的舞台演奏水平。因此,当这首乐曲不得不通过时,对这首作品学习的结束,就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学习完成感,也就不会产生学习目标达到后的成就体验,令人不够满意的学习成效难以对新的学习动机产生促进作用。从另一方面看,过度努力本身就是一种令人不快的体验,它使得练琴活动本身成为一种很苦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不能获得快感,也是使学生经常逃避练琴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钢琴学习动机培养的角度看,过难的作品不利于形成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因此应注意作业的难度,应以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就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师的要求为限。这里的时间限制应该是以学生已经弹熟而不是弹疲了为限,如果一首作品已经弹疲了还不能达到良好的表现水平,那么这首作品对学生来说就是过难了。 在目前我国的儿童业余钢琴教学中,一方面存在着师资水平普遍偏低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教学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倾向。甚至在那些本身钢琴教学修养不高的教师那里,也存在着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倾向。一方面从全体学琴的孩子来说,不可能、也不必要均达到专业化的演奏状态;另一方面,低龄儿童过于专业化的训练,会使大量没有较高天负的孩子丧失钢琴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儿童钢琴教学过于专业化的表现就是教学目标设立得过高:教师对学习过程中的弹奏技术规范、演奏中音乐各个要素控制的精细性均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家长、学生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把一首作品弹下来并不难,但要弹好,就非常难。从一首乐曲练习的时间分配上看,用于将作品弹好的时间,要几倍于弹熟的时间。同样一首作品,不同规格的教学目标的可达到程度是极为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可达到程度,一方面由作品本身的难度决定,另一方面也由教师对演奏质量要求的规格决定。高规格的教学要求,从培养专业化人才的角度是必需的,但对于广大钢琴才能不高的业余学琴儿童来说,它的意义是值得讨论的。因为,它对学习动机的不良影响会使得钢琴学习活动的自然持续变得非常勉强。 当然在作业安排中也不应该过易,从教学角度看它较少学习价值,从动机角度看,过于容易达到的目标缺少挑战性,也不会激起效高的动机水平,因此在目标达到后,也不会产生成功的喜悦,不利于形成新的学习需要。这是因为人对学习的内容有这样一个特点:特别容易的东西唤不起学习者的兴趣,而特别难的东西又令人望而怯步。因此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对象能够唤起人们去了解它、掌握它的动机是有心理规律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者与学习的对象处在一种问题情境的关系时,最容易使人产生较强的学习愿望。所谓的问题情境就是指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当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大约是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则较强。作业无论是太容易或太困难都不会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动机状态。 在与动机相关的作业难度安排问题上,我们要特别注意儿童个性的差异。不同学生由于个性的不同,而表现出对待新作业难度的态度非常不同。一般来说高成就动机者乐于接受偏难的作品,而低成就动机者则反之。比如,对于那些愿意接受挑战的学生来说,倾向于偏难、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而平时便总是回避挑战情境的学生则更倾向于那些挑战意味较小的作业。意志力较强的学生在难作业面前可以表现得更具有耐心与毅力,但意志较弱的学生则会被较难的作业吓得退缩。有些学生会通过故意不努力,来防止能力上受到的挑战,因此在较难的作业面前,不练琴或不努力练琴往往就成了他们保持自尊心的一种策略。许多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练琴注意力不集中而感到焦虑,反复提醒或督促孩子注意力要集中。其实注意力除了受儿童年龄的限制之外,还特别受作业难度的影响。高度复杂的作业必然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紧张状态,而在高紧张状态下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的。成人也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听一个特别复杂的讲话时,特别容易走神,这是因为人的大脑不可能在高度紧张的努力状态下保持长时间的注意。从这一点来看,过难的作业也对练琴效率产生不良影响,它反过来又作用于学习的成效,进而使学生在努力与成效不相应的体验中对进一步的学习丧失了积极性。学习生钢琴学习的兴趣也决定着对待作业难度的态度,对钢琴学习兴趣较高的孩子往往乐他接受或容忍接受较难的作品,而学琴兴趣较差的学生则不愿意接受那些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达到成功的作业。有的学生成就感意识较强,希望通过钢琴学习的成就获得以自尊与荣誉感为核心的心理满足,也就是说他们钢琴学习的综合目标吸引力较强,这样的学生往往把驾驭一首非常难的作品看做是获得更大满足的条件,因此愿意教师给更难的乐曲;反之那些成就意识较低的学生则没有很多目标的吸引力,因此对较难的乐曲往往觉得是一种负担。这些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都应该是教师在决定作业难度时的参考因素,否则就会由于受到动机方面的阻力而影响整个教学安排与可能达到的学习效果。 作业本身的吸引力也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作品往往具有较大的耐心与毅力,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作品,则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对那些较喜欢的作品的难度就不太挑剔,而不喜欢的作品则顾虑重重。 当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全面考虑所有这些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它一方面要求钢琴教师非常熟悉钢琴教材,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一个良好的教材组织结构,了解不同教学进程中前后衔接的教材在音乐知识、弹奏技术、音乐感培养方面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钢琴水平及个性特点,从而使教学活动的安排保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形成良好、持续的学习动力。 四学习成效与学习成效感 从教师、家长、社会评价等学生外部的角度考虑,学习的成绩是客观的。学生之间的比较、教师衡量钢琴水平的标准等都是相对客观的、稳定的。但是学生对自己努力所取得的学习成效的感觉却有着一定的主观因素。比如,一个希望自己得五分的学生得了五减,就会产生沮丧的心情,认为学习没有成效;而一个仅仅希望及格的学生得了良就会心花怒放,觉得学习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又如,一个学生与水平非常高的学生比较时,就会产生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也不会超过他的劳而无功的感觉,因此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反之,当他看到自己这学期比上学期取得了很大进步时,就会信心倍增,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学习的成效可能是一个客观的因素,但学习的成效感则受认识的不同角度决定。它一方面受学生自己设立的成就目标决定,另一方面,也受学生比较的尺度决定。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为学生设立恰当的学习目标,注意培养学生以肯定的角度评价自己的水平及自己取得的成就。人总是有一种倾向:用最理想的状态衡量自己的水平,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这一点在儿童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这种倾向在钢琴学习中往往会产生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地培养学生以一种比较现实的目标衡量自己,培养学生用一种内在的指标看待自己取得的成绩。很多钢琴教师引导学生向一个成就很高学生看齐,结果可能是,学生觉得自己无论多么努力,也比不上他。这种比较的结果很可能使学生丧失信心与学习目标达到后的成功喜悦。因此需要让学生关注内在的学习的成效,而不是完全由外在的指标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的成功感或失败感与学生自己所设立的自我要求标准有关,因此教师需要调整不同学生为自己设立的自我要求标准,使它们在各自的学生身上处于一个可达到的状态,以争取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考试后经常有成绩排名的做法,这种做法会使学生越来越关心外在指标对学习成效的肯定与否定作用,而忽略内在的自我检验尺度。而在钢琴学习中,由于它的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有使学生建立起学习成效评价自我评价的便利条件。 总之,培养学生持久、稳定的学习需要,必须要使学生能够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良好地设计自己的教学进程与步骤,尽量让学生少走弯路、少受挫折,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给学生新的乐曲时,不仅仅要注意新作业应能激发学生开始时的学习动机,还要考虑到学生最终是否能够完成这一乐曲,是否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学习取得的客观成绩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用内在的指标衡量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对下一步学习的信心。 五学习成效与正确归因 在钢琴学习这么复杂的活动中,学习不可能只有成功的体验,不可能总是受到良好的评价,失败的体验是难免的,指出问题也是必需的。钢琴学习良好的动机水平并不是要让学生形成那种只能表扬、不能批评的脆弱心理。单纯的成功体验如果没有正确的对成功的看法也不会有益于进一步的学习;彻底的失败在正确的分析与认识下也可能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因此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在于获得好的学习成效及良好的学习成效感之外,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对成功与失败的认识。在心理学中,人们这种对他人或自己行为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被称为归因。 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从两个方面归纳了归因中的四种因素。一个方面是内部、外部,另一方面是稳定、不稳定。这四种因素是能力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任务难度外部的、稳定的因素,努力内部的、不稳定的因素,运气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在钢琴学习中任务难度就是乐曲的难度,而运气则往往 *要注意那些问题才能练琴效果好? 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都要注意到,练琴效果就会更好些: (1)时间上,每天都要有最低限度时间时间量的保证,许多技术,没有磨练过程是掌握不了的,磨练,就要时间,幼小孩子,耐力较小,每次练习可稍短些,但两三次合起来,每天总要在一个小时以上. (2)练习动作时,务必同时练习耳朵和头脑,耳朵时刻要注意听,检验对弹出的声音是否满意,脑子要时刻指挥,调整参与行动的身体部位,这就是精神集中. (3)练习的目的要明确,练习,是把自己不会的东西练会,把老师指出的的和自己感觉的缺点改正过来,究竟要练会什么?缺点,错误是什么?都要非常清楚,明确,具体. (4)弄清目的之后,每次练习都要至少解决一个问题,退一步,也要至少在一个问题上有进展,这就是有效的练习. 有的问题,一次难以解决,那也要尽可能进展得多谢,深些. (5)要讲究质量,不求数量,宁可内容少些,但要质量高些,弹不了整首,先弹半首,或一小段,或一句,或一个音型片断.弹不了两只手就弹一只手.但每练一点就要高质量,积少成多,终究会练好全曲. 总之, 切忌练一天,停两天;耳朵不听,脑子不想;没有目的,为弹而弹;不计效果,只凑时间;在即将成功之即,却退下阵来,已经要做熟的饭,却提前闭了火,只好下次重新点火;不讲质量,泛泛地一遍一遍从头到尾地过. * 训练手指独立的要领有哪些?手指独立的功夫,主要在掌关节上。最重要的要领是:五指原位练习是初学者最初的手指独立训练。要注意:(1) 手腕平稳、平静,指型稳定,注意力集中在掌关节的活动上。(2) 手指抬起时,要觉得只用了掌关节的机能,手指另两个关节不参与、不勾拢、不伸直。(3) 抬起手指的动作要果断、积极而又舒畅、自如。(4) 抬起的高度,慢练时可稍高,但要在不勉强的前提下。(5) 弹下(触下琴键)的动作,也要感觉只用了掌关节,也要果断。开始阶段不要追求音量大,也不要有勉强感。(6) 触下琴键(发出声音)的同时,掌关节也停止用力。这时,除了第一关节负责把手指保留在键上外,整只手进入近乎休息的状态。(7) 如果是五个音连续弹奏,开始阶段速度要慢,每弹下一个音都在那个音上休息片刻。速度、音量(力度),只能随练习的积累而逐渐增加。要在感到一切都很自然、不费力的情形下一步步过渡到响亮而快速。以上七点,是指连奏中的每个手指独立触键的动作要领(只是不包括第一个音。第一个音的弹法将在回答别的问题时谈到)。*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练琴效率? 学习进展的速度不仅要有练习时间的保证,更要讲效率替孩子规定具体任务比规定时间更为重要。例如规定孩子在这次练习中要把一首新曲子视谱弹出来,要把某些错音全部改正。等等。教孩子有目的地用脑子练琴,这比规定孩子一首曲子弹十遍,机械地练半小时效率要高多了。 每个孩子都会弹错,聪明的孩子经老师指出,当场就能改正,认真的孩子下次回课时全部改正,使教师生气的孩子则经数次上课仍未改正。当然这就会影响学习的质量与进度。从回课的情况可看出家教是否成功有效。因为练琴过程是学琴的重要环节,这方面家长的作用是巨大的。家长一周中可抽时间检查孩子的练琴情况23次,检查孩子是否按老师的要求在练习。 如何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 回到家里。家长从课堂上的旁观者转化为主动的引导者,首先要替孩子安排好练琴的时间。 每天练琴时间的多少决定于孩子能集中精力多久。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集中思考的时间约203Q分钟,有的家长把每天练琴的时间分隔为二次,这样的安排是很合理,很科学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练琴的时间可相应地增加和集中。必须说明的是。练琴时间的长短不是绝对的,有的孩子爱弹琴。他认为弹琴比玩有意思,这样的孩子对音乐有特殊的喜爱。在不影响正常文化课学习及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家长就不必限制他。对一些有天分但还未开窍不用功的孩子,要启发他对音乐的兴趣,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课堂上家长如何配合教师? 钢琴教学大多是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因此有些家长缺乏课堂概念,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刚弹完一个音阶或一首曲子, 家长就抢着讲”你怎么搞的,在家里弹得好好的。重弹!”教师问孩子问题,家长急着代替孩子回答,有的家长甚至在课堂上打骂孩子,这样课就很难进行下去。 课堂的主体是师生,由于孩子小需要家长配合,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独立性增强,家长应逐渐放手。配合得最好的家长在课堂上是冷静的旁观者。认真的思考者,牢记教师提出的要求,可适当记笔记,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好帮手。 孩子多大学琴合适 一般来说,孩子学琴在五岁最合适,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手的骨胳发育比较完整,而且在智力、耐力各方面都有了开端。 但每个孩子的爱好不同,有的孩子两三岁就表现出对音乐有明显的兴趣,喜欢在琴上乱弹,小手指触键所发出来的声音使他兴奋不已。而且能弹出他听过的小曲调,像这样的孩子较早学琴,但要注意强度不可过大。 有人说早学比晚学好。但这只是相对而言,能否学好,关键在于孩子的天资和后天的培养是否得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