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四 世界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优化 专题十一 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91761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四 世界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优化 专题十一 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四 世界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优化 专题十一 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四 世界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优化 专题十一 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四世界现代篇第一步专题优化专题十一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模块四世界现代篇 最新考纲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 斯大林模式 3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4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5 罗斯福新政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模块四世界现代篇 主线导引 1 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 苏俄 联 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 其曲折反复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列宁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二是斯大林时期 斯大林模式 的确立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三是二战之后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及结果 1 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国内战争胜利后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 20世纪30年代 苏联确立了 斯大林模式 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战后 斯大林模式 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3 斯大林逝世后 赫鲁晓夫和勃列 模块四世界现代篇 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 但成效都不大 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 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2 19世纪中期以来 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 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3 二战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混合经济 开始出现 与此同时 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一些新变化 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普遍发展 普遍实行 福利国家 制度 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90年代出现 新经济 模块四世界现代篇 考点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军事斗争 2 新经济政策 1 内容 农业 以 代替余粮收集制 核心内容 工业 大企业国有 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 恢复私人小企业 商业 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 允许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废除实物分配制 实行 2 评价 促进经济迅速恢复 起到巩固 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地终止 粮食税 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工农联盟 细微点拨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巩固工农联盟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 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 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3 斯大林模式 1 形成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1925年12月 苏联提出 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方针 优先发展 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实行 运动 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资金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形成独立的计划经济体系 2 斯大林模式确立标志 1936年 的颁布 标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3 评价 功绩 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 成为工业强国 为 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苏联新宪法 反法西斯战争 弊端 政治上 高度专权 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上 造成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阻碍经济发展 后来 斯大林模式 逐渐僵化 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细微点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被称为 斯大林模式 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 但也存在不少弊端 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 赫鲁晓夫改革 内容 农业 实行收购制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开垦荒地 提倡 工业 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 给 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评价 取得一定成效 但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 勃列日涅夫改革 内容 恢复 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 扩大国营企业的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 特别是军事工业 种植玉米 企业部分权力 部门管理体制 经营自主权 评价 取得一定成效 军事实力增强 但与美国军备竞赛 导致经济滑坡 3 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要求国家主要用 管理经济 调整所有制结构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后期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 倡导 民主化 公开性 推行政治多元化 评价 突破了旧经济体制 但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配套措施 导致国内局势失控 经济方法 考向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创设情境 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014 高考全国卷 T34 4分 1928年 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 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 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 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 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 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 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D 解题思路定位知识 苏俄新经济政策 关键点拨 紧扣题干中矿井 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 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信息 迁移新经济政策分析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 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矿井的行为 不涉及技术基础 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 排除A B两项 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 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 排除C项 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 故D项正确 2015 高考全国卷 T34 4分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 4亿千克 1931年降至694 8亿千克 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 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 A 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 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解题思路定位知识 斯大林模式 关键点拨 解答关键是分析题干中数据的变化 迁移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相关知识思考 从数据定量分析角度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特点及影响 A 解析 斯大林执政时期 片面发展重工业 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从1930年 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 国家为了积累资金 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 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A项符合题意 苏联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B项错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迅速成为工业强国 故C项错误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苏联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的贡献 D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 故排除 1 2014 高考安徽卷 列宁指出 在经济战线上 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 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此 严重的失败 的主要原因是 A 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 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 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 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当时实行的并不是农业税而是余粮收集制 排除A项 C项虽然表述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当时已打败国内外敌人 D项错误 题干材料旨在说明苏俄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试图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强行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做法严重脱离苏俄现实 B 2 2014 高考大纲全国卷 1928年初 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 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 即 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 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 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 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C 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D 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背景 由材料信息可知 斯大林认为苏联农业生产的落后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 为此苏联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改造 即进行农业集体化 C项正确 A D两项是进行工业化建设的表现 故排除 材料未涉及城乡市场交换的问题 B项不正确 C 3 2014 高考福建卷 1952年到1964年 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 48倍 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 69倍 这是 A 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B 适应 加速发展战略 的需要C 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D 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限定 1952年到1964年 1953年 赫鲁晓夫上台 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在农业方面削减农业税 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故出现材料中的现象 因此选D项 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 加速发展战略 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 故排除A B两项 C项 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 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情况 排除 D 深化必备客观评价新经济政策1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维埃政权把工作重心由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 阶级斗争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2 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已放弃了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巩固工农联盟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 是列宁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1 我 赫鲁晓夫 还记得那段时间 在经济崩溃和大饥荒之后 城市忽然恢复了生机 涌现出了各种产品 价格开始回落 这当然是一种退却 但它却帮助我们从国内战争的后遗症中恢复过来 积蓄了力量 下列对 积蓄了力量 的理解 正确的是 A 使俄国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B 为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C 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D 为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 解析 从 涌现出了各种产品 退却 可知是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缓解了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 有助于恢复苏俄经济 为即将开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故C项正确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临时经济政策 列宁逝世后被逐渐取消 故A项错误 斯大林上台后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故B项错误 斯大林模式使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和军事强国 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D项错误 2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 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 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 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 且失业率很高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 部门失衡 未形成完整体系B 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C 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D 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C 解析 依据材料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 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 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 信息可知 苏联工业化建设强调国家利益 而忽视了地方利益 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苏联工业化建设导致部门失衡 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强调苏联工业化建设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故D项错误 1 罗斯福新政 1 背景 20世纪30年代 经济大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 进而波及世界 对美国经济打击严重 全国上下强烈要求改革 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 竞选中罗斯福击败胡佛 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 2 新政 含义 罗斯福总统为复兴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在金融 工业 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考点2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胡佛 措施 a 整顿财政金融 恢复银行信用 放弃 实行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 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管制证券业 b 调整工业生产 加强政府的计划指导 通过 防止生产过剩 通过国家干预 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c 调节农业生产 成立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调控市场 减耕减产 调整农产品结构 提供补贴等 d 实施社会保障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实行社会救济 加强社会保障 推行 签署 全国劳工关系法 等 稳定社会秩序 金本位制 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调整署 以工代赈 3 特点和实质 特点 在保留 的前提下 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 进行的局部调整 4 影响 直接影响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 促进生产力恢复 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间接影响 缓和美国的社会矛盾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巩固了民主政治 深远影响 促使资本主义调整经济政策 推行凯恩斯主义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细微点拨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新政以后 资本主义告别了 自由放任 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实行经济宏观调控 20世纪70年代各国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出现 混合经济 2 建立 福利国家 为缩小贫富差距 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福利国家 发展起来 3 第三产业的兴起 兴起 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4 新经济 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出现 是以 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三产业 知识经济 细微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社会矛盾 实现社会平等 进行了政策调整 使 福利国家 制度发展起来 福利国家 思想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考虑 又出于对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 从社会现实角度考查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 考向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措施 特点及影响 2014 高考全国卷 T34 4分 20世纪30年代 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 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 当红童星秀兰 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 这一现象 A 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 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 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D 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C 解题思路定位知识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影艺术 关键点拨 紧扣题干时间 解读题干的情境 联系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分析 解析 结合时间 20世纪30年代 及 孤儿 判断A项 重现繁荣 不符合题意 20世纪30年代前期 经济危机严重时 美国示威游行 罢工抗议活动不断 B项中的 淡定应对 不符合史实 结合 幻想型影片 分析 D项中的 现代主义艺术 不符合 幻想 的特点 从继承发展角度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2013 高考全国卷 T31 4分 有些学者认为 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 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 通过霍利 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 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D 解题思路定位知识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关键点拨 紧扣材料 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的信息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主旨 胡佛的某些措施被罗斯福新政所借鉴 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作答 A项与罗斯福新政允许罢工存在矛盾 B项与罗斯福新政相悖 C项罗斯福新政是通过行政手段调整农业生产 并非 自愿减少耕地 D项的整顿金融和兴办公共工程的做法为罗斯福新政所借鉴 1 2014 高考海南卷 1923 1929年 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 享受带薪休假 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 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 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 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 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A 解析 材料中 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 享受带薪休假 说明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故A正确 依据题干中 美国的企业普通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可知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故B错误 依据所学 1929年以前 供需已经出现矛盾 故C错误 国家干预促进经济发展是在罗斯福新政以后 故D错误 2 2014 高考福建卷 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 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 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 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 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 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A 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 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 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 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材料 重新造林 修建住宅 兴办教育 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 说明工程振兴局采用多种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故选A项 材料中这些做法不属于 金融手段 排除B项 材料没有体现制定法规 排除C项 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是想解决就业问题而不是控制市场 排除D项 A 深化必备罗斯福新政 新 的含义1 新的理论和政策 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大规模实践 放弃了传统的 自由放任 经济政策 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 新的特点 罗斯福新政具有干预经济 关注民生 协调发展等特点 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的运行机制 3 新的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战后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 新的起点 罗斯福新政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1 罗斯福新政期间 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 说他 叛变了他的阶级 其举措是 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这一说法最有力的依据是 A 颁布 紧急银行法 B 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 C 以工代赈 缓解失业压力D 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B 解析 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 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允许工人与雇主谈判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故B项正确 题干的主旨是罗斯福新政的举措违背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采取了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措施 颁布 紧急银行法 重新整顿银行 恢复正常的信贷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A项错误 以工代赈 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 没有违背资产阶级的利益 故C项错误 实行养老业和失业保险制度是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并不专门针对工人阶级 故D项错误 2 1938年 罗斯福在谈到 新政 时说 作为一个国家 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 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指国家干预经济B 严重缺点 主要是指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自由放任政策C 国家成为经济的管理者 各种经济法规的制订者和执行者D 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据材料 新政 并调动相关知识可知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故选D项 A B C三项均符合史实 排除 D 新经济政策实施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1921 1928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农民武装起义的浪潮衰退了 国家经济基本上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 打破了外部的经济封锁 使苏维埃政权稳固下来 但是 由于新经济政策本身的不系统 不完善及其多变 再加上政治因素的干扰 苏联20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 而且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还发生了多次社会经济 政治危机 如 1923 1924年的销售危机 工农业剪刀差危机 1926 1927年尖锐的商品匮乏 1927 1928年的粮食收购危机等 交替增长的危机表明 新经济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动摇和分化了经济 产生了更多的尖锐的社会问题 如非社会主义成分增长的速度高于公有成分 后期的资源和资本对有效的经济调整明显不足 城市和农村中小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成分的结合是建立在同国家的政治监督和调整相矛盾的基础上的 商品更加匮乏 特别是工业品 市场供应紧张日趋尖锐化等等 1921年的危机不是被解决了 而是被新经济政策导引到另外的轨道上了 它使危机具有了新的特征 提出了新的历史选择的问题 在上述情况下 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两种方案 一是用经济方式管理经济 也就是自由主义的市场社会主义概念 又称为 布哈林的选择 二是用行政命令式的即国家社会主义的概念管理经济建设 斯大林在党内斗争中的胜利决定了对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 新经济政策在20年代末的夭折 是二元的行政市场体系向30年代行政命令占绝对优势的经济模式渐变的过程中合乎规律的步骤 摘编自徐向梅 新经济政策 俄罗斯史学研究新视角评价 1 从主干知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特点及评价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内容 特点及评价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特点及评价角度考查 2 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工业化道路 对待农业的经济政策及形成的现代化模式 分析比较考查其与西方工业化道路的共同点及差异等 3 从世界现代化道路上不同经济模式的特点比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不同经济模式的差异 认识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等 4 审读材料 从不同视角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采取的经济政策 如多角度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从阶级关系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 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 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 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制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 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讲 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的产品经济形态 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 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角度看 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 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1 2013 高考全国卷 T35 4分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 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经济 突出了市场的作用 联系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 同样是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项正确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远比苏俄新经济政策时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要好 A项错误 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项错误 我国的工业化开始于 一五 计划时期 D项错误 2 2016 湖南衡阳五校高三联考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 市场失灵 的缺陷 国家干预经济有着 政策失灵 的不足 能直接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 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体制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C 经济大危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经济 滞胀 与新经济政策解析 罗斯福新政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故A B项错误 经济大危机证明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很大缺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因引发政治经济危机而最终被迫放弃 故C项正确 经济 滞胀 不是由于自由放任政策 新经济政策属于国家干预经济且运行良好 故D项错误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