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81673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word教案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目标:1. 懂得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每一个因数。2. 会用上述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能力,会合理选择计算方法。教学重点: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难点:除法运算性质的理解。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 知识铺垫,激发兴趣1.口算: 560056 480024 40001000 30010 254 1258 1004 1000125 416 512-178-22=512-(178+22)=512-200=312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减法的运算性质内容是什么?3.出示板书:减法运算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一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二 知识类比,初探新知1. 继续口算,得出左右两个算式相等。3692=36(92) (此题说说口算顺序) 100425=100(425) 7242=72(42)2小组讨论,探究规律。思考题:a.观察每组题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地方?b.观察每组题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地方? c.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 交流反馈a.数字相同,得数相同b(1)右边多了一个括号,运算顺序改变 (2)连续除以两个数变成了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即第二个变成了,运算符号改变)c.规律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4. 揭示课题,认知新知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除法运算性质(板书)(在减法运算性质上,生讲,师改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生齐读一遍。三 验证新知,深化认知1.设疑: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成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为什么改变了运算顺序和方法,而结果还是一样呢?2.师演示幻灯片,生观察:有20个乒乓球先平均分成2份再平均分成5份现在每份乒乓球有多少个?.师:最后得到每份是多少个乒乓球,算式怎么列?(个).根据幻灯片提问:大家想一想。个乒乓球现在一共平均分成几份? 10份是怎样得到的?(25)这题还可怎么列式:20(25)=2(个)3. 师:2025与20(25)结果一样吗?结论:2025=20 (25)4. 师:从这里我们验证了除法的运算性质。抽生说除法的运算性质内容。四 应用性质,学习简便运算,进一步深化认知1.出示例6: 1200254(1) 激趣:师很快说出答案,12(2) 设疑: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想的吗?(3) 小组讨论:(四人小组)怎么做能很快算出答案?(4) 反馈交流师板书: 1200254 =1200(254) =1200100 =12提问:为什么这样做较方便?(5)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如果这两个数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时,我们可以应用除法运算性质,把连除转化为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使计算简便。2. 仿练 6800 47要求:先小组讨论后动笔练习。 (1)小组讨论:思考题a.题目中符号和数据又有什么特点?b.怎样才能很快计算出答案?(2)交流反馈: 6800417 =6800(417) =680068 =100提问:为什么要把连除转化为除以两个除数的积?3. 强化练习写出简便计算第一步(1)640001258(2)450315(3)33004254. 讨论归纳: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应用除法运算性质,把连除转化为除以两个除数的积,使计算简便?5. 揭示字母表达式:老师用a、b、c、表示三个数,让学生说出除法运算性质字母表达式 abc = a(bc)五 变式练习,拓宽认知结构1. 判断题 48(124)=48124 70028=700(74)=70074=1004=25 480001258=4000(1258)小结:认真审题,除了看数据特点外,还要看清符号特点,不能被特殊数字所迷惑。2. 选择题16001625合理的计算方法是( ) A:16001625 B:16001625 =1600(1625) =10025 =1600400 =4 =4 小结:这题按运算顺序计算方便,应用除法运算性质反而不方便。 所以解题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观察题目的符号和数据特征,灵活选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2.应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要注意什么?附送:2019-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从古到今话交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中的第三个主题活动。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本主题的第一课时,对应此主题教材的前四页。本课时的活动,围绕交通发展史,安排对交通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和考察,内容丰富,辐射面较大。教材除为孩子们提供了有关图片外,还提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去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发展的演变过程。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历史。2、根据查找的资料,探究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探究中使学生了解从古到今交通发展过程对现实生活的意义。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二、课前准备1、预习教材60-63页,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六个小组,参考教材提示的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搜集资料。分组情况:陆上交通小组(一至四组):分别查找有关路、桥、陆上交通工具(自行车组、机动车组)发展变化的资料。水上交通小组: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变化的资料。空中交通小组:查找有关热气球、飞艇、飞机等飞行器发展变化的资料。2、教师准备相应课件与资料。三、教学过程活动1、由现实生活中交通运输工具的变化导入师: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并感受到交通的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课前布置了让大家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及身边其他人所经历的交通工具的变化。同学们,都整理好了吗?(学生汇报采访结果,教师适当鼓励、点评)小结:就如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今天的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舒适。活动2、分组谈交通的发展史师:正如我们刚才谈到的一样,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交通设施,交通工具都经历了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师:课前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了六个小组。分别从陆上交通、水中交通、空中交通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方面进行资料查找。要求:按交通方式发展演变的顺序整理查到的资料。在了解资料的基础上,找到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并以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概括后请把小标题和具体时间填在表格里,并商讨如何把资料展示给大家。开始交流整理小组的资料,学生组内整理交流。教师的适当点播:1、正如这位同学说得那样,我们今天正在研究的以太阳能、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是我们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今天,我们虽有了这么多的车,但人们用得最多的还是自行车。这是为什么呢?2、再好的车,也需要宽阔平坦的道路,我们来听一下关于道路的发展史。3、但再好的路,也有遇到河的时候,我们要想过去就需要桥。4、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请大家看一下。边放图片边讲解。这是木桥,后来人5、那有没有不用走路、过桥的交通工具呢?船。6、最后一组介绍什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跟老师从古到今话交通,同学们讲到了天上的飞机,陆地上的车。水中的轮船。(边说边板书)现在老师讲讲地下的地铁,大家都坐过吧!最早的地铁出现在1860年的英国,在开通的第一年,就运送了650万人。我国的第一条地铁是1969年建成的北京地铁。地铁为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埋在地下的管道运输。早在xx多年前,我们聪明的中国人在四川用竹子做成管道运送天然气和卤水熬制食盐。同学们请看图片,现在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和全部天然气*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正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让学生看板书)大家看,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天上有飞机,水中有轮船,路上有汽车、火车、自行车,地下有地铁、管道运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活动3、研讨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变化师:通过以上各组同学的展示,使我们了解了交通从古到今走过的轨迹,但此时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变化呢?请大家结合我们查到的实例,谈谈你的看法。1、因为人类勇于创新,有了梦想就永不言弃。2、因为人类勇于创新,有了梦想就永不言弃。就拿我们船来说吧,虽然,第一艘蒸汽船被称为“笨家伙”,但人们没有放弃。3、是人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桥的故事,可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茅以升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1934年春,他担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以周密的勘测和精湛的设计,拿出了比当时铁道部顾问、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既好又省的方案。从1935年春正式开工起,他创造性地使用造桥方法,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建成了长1453米,高71米的钱塘江大桥。这一壮举显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中国人民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4、因为人类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自行车刚发明时,只能用脚蹬地前进5、人类有一种献身精神。从人类有了飞行的梦想,就有无数人付出了汗水、心血乃至生命,才有了飞机的发明。活动4、课后引伸,为下节课做准备。师:正如同学们说得那样,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的历史。交通发展的历史,是古人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的。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请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交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改进方法。在下节课时展现给大家。板书设计 从古到今话交通 飞 机 空陆海 船 车 立体交通网 管道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