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2讲词句段的理解与赏析复习习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05259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2讲词句段的理解与赏析复习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云南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2讲词句段的理解与赏析复习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云南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2讲词句段的理解与赏析复习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讲词、句、段的理解与赏析3考点精练一、(xx广东)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笔下犹能有花开肖复兴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呢?”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下得树来要走,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或跳远,我跳过去了或跳出来的那个高度或远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就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画:“八十八啦!”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选自北京晚报2017年12月12日,有删改)1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场景偶遇老太太画像被发现老太太画花得知其年龄“我”的心理好奇尴尬惊叹羡慕2.(考点三)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春末盛开的紫藤萝与初冬凋零的紫藤萝对比,写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为后文写老太太“心未与年俱老”做铺垫。3(考点一)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瞄”是偷偷看的意思,写出了老太太对“我”举动的好奇,表现了她的俏皮,为后文老太太询问“我”是否在画她做铺垫。(2)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扫”是快速地看,写出了老太太对“我”的画不以为然的神态,表现了她的自信。4第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明指老太太画的牡丹花;暗指老太太内心纯真,如花般美丽;表达作者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老太太一样,永葆年轻心态,八十八岁笔下犹能有花开。二、(2019预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童谣岁月长唐毅回老家逢着儿时伙伴,讲起孩提时的“玩”,我回忆再三,一些似已淡忘的旧事,又渐渐明晰起来。小伙伴之间,做游戏、捉迷藏、讲故事,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起“唱”童谣的时候也多,也很有趣。至今还记得一些,如打电话:“喂喂喂,打电话,问你的幺妹嫁不嫁?嫁给我,我不要,嫁给别人我要告。”我已忘了是怎么学会的,也不知道“嫁”的含义。但很好听,童声清亮,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在我的老家,童谣并不是“唱”,是念,近乎唱,很特别。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唱的童谣是由成年人教的,谁教呢?妈妈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外婆。小孩子对长辈的依恋,大概也是从童谣开始的。譬如有一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在哪里呢?不知道。小孩子唱着,想象里也一定有一座古老的桥吧。我的外婆在我出世前就不在人世了,自然不能教我唱童谣。但别的孩子有外婆,我就可以跟着学,或者别的孩子学会之后,听他们唱一遍,我也就会唱了。如:“老天爷,快下雨,保佑娃娃吃白米!”或者,有时回家,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拉过来又推过去,做“拉锯”的游戏,“拉锯,还锯,外婆门前耍把戏;请孙孙,去看戏,没有好吃的,青菜萝卜也可以。”每每说到这里,我就特别想念从未见过面的外婆。童谣是童年的蓝天和白云,是孩提时代快乐的歌。有时,想起儿时玩过的游戏,还有讲过的话,我仍禁不住好笑。毕竟真实地拥有过,谁不是从天真无邪的童谣里走过来的呢?回忆真有意思,可以把那些美好的童真在心里重演一遍,暂时拉近距离。现在读到一些韵味隽永的儿歌,为了不致忘记,我就要用笔记下。也真有些无奈,童谣的流传,原本是用口的,童年时候,哪里需要用笔呢?后来我长大了,在这方面真不中用。中国的民间文学,多是以口授的形式流传的。童谣也属于民歌的一种。可现在一些严肃的新诗,常常不如童谣有意思。比如过横塘:“月光光,照河塘。骑竹马,过横塘。横塘水深不得过,娘子牵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此去何时返?”读了这样的童谣,我觉得它像唐诗,像宋词,像元曲,更像一首好的白话诗。在闲暇之日,我读童谣,总想起童年;唱童谣,就想起了童年的伙伴。不知怎么的,在成年的岁月里,童谣虽然能让人思考,却再也记不清楚,也念不出那样的“味道”。有时候很让我茫然,我的童谣,似乎还停留在故乡的草丛间,那时记得很多,怎么现在大都忘了呢?不过,故乡是永远也忘不了的。但那唱着童谣的岁月,仿佛一夜之间,是真的渐渐远去了。1文章以“童谣岁月长”为题,有什么作用?以童谣为线索贯穿全文,写出了童谣是在长久的岁月中积淀而成的,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2结合第段概括出在“我”的记忆中,童谣渐渐明晰的原因。童谣抑扬顿挫,韵味十足;亲人的亲口相传;与实践动作相结合。3(考点三)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童谣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4作者在第段引用过横塘的内容,用意是什么?通过对比,说明了现代的诗歌没有童谣那样韵味十足,不如童谣好记,难以流传。5(考点二)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句“但那唱着童谣的岁月,仿佛一夜之间,是真的渐渐远去了”的含意。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对童真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