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一单元第4讲免疫调节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19396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一单元第4讲免疫调节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一单元第4讲免疫调节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一单元第4讲免疫调节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一单元第4讲免疫调节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xx备考最新考纲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考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年17考)(xx新课标、海南卷、山东卷、四川卷)1免疫系统的组成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生来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特点无特异性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思维激活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对吗?所有免疫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吗?提示(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2)免疫细胞中浆细胞是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但它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其余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免疫系统的组成1(xx新课标卷)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解析淋巴细胞指B细胞、T细胞,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答案A互动探究(1)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属第几道防线?吞噬细胞是否也属这道防线?(2)吞噬细胞和浆细胞中最发达的细胞器是什么?提示(1)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为特异性免疫,为人体第三道防线,吞噬细胞属第二道防线。(2)吞噬细胞中溶酶体较发达,浆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较发达。归纳提升1巧记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的三个“三”2归纳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2(xx海南卷)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解析非特异性免疫属于先天性的,能够遗传,如皮肤和黏膜的免疫。过敏反应是免疫过强,如花粉过敏,具有特异性,B 错误;记忆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产生的,C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D错误。答案A【解题指导】 界定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三看法:一看是否生来就有;二看是否具“特异”性;三看参与的防线第一、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归纳提升(1)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3)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细胞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4)只要涉及抗体、记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等均属特导性免疫。对点强化(xx山东青岛二模,4)如图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是吞噬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B经过细胞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C病原体进入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具有识别功能解析病原体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C考点2特异性免疫与免疫失调病(5年19考)(xx江苏卷、天津卷、上海卷、北京卷、海南卷,xx四川卷)1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免疫过程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细胞免疫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类型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核心细胞B细胞T细胞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作用方式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过程联系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就必须通过细胞免疫将抗原暴露,再由抗体消灭和清除3.免疫失调疾病(连一连)4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1)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机理: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3)特点:传染性极强。(4)传播途径(5)预防措施:拒绝毒品,洁身自爱。思维激活判断正误(1)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xx江苏卷,19C)()。(2)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未体现细胞膜信息传递(xx天津卷,1B)()。(3)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xx北京卷,3A)()。(4)免疫细胞中,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5)浆细胞和吞噬细胞均不能识别抗原()。(6)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淋巴因子的受体()。(7)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xx江苏,12C)()。(8)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答案(1)(2)(3)(4)(5)(6)(7)(8)特异性免疫1(xx经典高考)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据图回答问题。(1)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组成。图中表示浆细胞的是细胞_(用图中细胞编号回答)。(2)图中细胞表示_它引起的靶细胞裂解属_(细胞凋亡,细胞坏死)。(3)吞噬细胞与被感染细胞相比,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较发达,这是由于吞噬细胞需要_(多选)。A表达细胞表面受体B产生更多的细胞内水解酶C合成大量ATPD合成更多蛋白质分泌到胞外(4)图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途径_。A B C D(5)图示的4个途径中,一定会发生膜上受体与细胞外分子相互识别过程的有_。(6)若人体第二次受到相同病毒攻击,会发生快速免疫应答。请用箭头()、相关文字以及图中相关细胞编号写出快速免疫应答的途径。解析(1)只要产生抗体的细胞,即浆细胞,故图示细胞为浆细胞。(2)图中细胞为效应T细胞,它引起靶细胞裂解属细胞凋亡。(3)吞噬细胞表达细胞表面受体、合成水解酶、合成分泌蛋白均需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故细胞中该类核糖体较多(4)只有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过程属非特异性免疫。(5)中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吞噬细胞将抗原承递给T细胞及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均会发生膜上受体与细胞外分子相互识别的过程。(6)再次受到抗原刺激时可发生二次免疫反应,此时记忆细胞(图中细胞和细胞)将发挥免疫作用,分裂分化为效应细胞。答案(1)免疫分子(2)效应T细胞细胞凋亡(3)A、B、D(4)A(5)、(6)如图【解题指导】 分析特异性免疫图解应抓两大关键关键1:据“抗体”浆细胞B细胞T细胞。关键2:据被击毁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T细胞。技法提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种类的识别技巧“三看法”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2(xx海南卷)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解析机体可以损伤心脏瓣膜,属于免疫过强中的自身免疫病。A属于对外来器官排异,正常机体也可以进行,A错误;B属于免疫过强中的过敏反应,B错误;C属于免疫过弱,C错误。“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免疫过强中的自身免疫病,D正确。答案D【解题指导】 快速界定三类免疫失调病归纳提升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分析(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忆细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从而使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伤寒等,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具有抵抗力。(2)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可用图表示:(3)对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来说,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而且记忆细胞可以更快地分化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4)在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记忆细胞的作用在于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可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进而由后者合成并分泌更多抗体。对点强化(xx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图甲表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结合免疫知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产生的只有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完成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D图乙中mn,deac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解析图示在胸腺中完成;由于二次免疫更强烈,图乙中曲线在de段斜率应大于bc段;图乙中二次免疫更强烈的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记忆细胞。答案A实验15免疫功能相关实验探究要点突破1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1)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切除小鼠的胸腺,细胞免疫全丧失,同时由于失去了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的作用,从而使得体液免疫能力也大大降低。(2)器官移植:同一个体中不存在免疫排斥,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免疫排斥。(3)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4)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以抗破伤风疾病为例)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选取各方面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观察两组小鼠生活状况。2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实验探究举例为了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和作用,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实验,举例如下:典例透析【典例】(xx全国)回答下列问题。(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抗原决定簇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_细胞,刺激其分泌_。(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_。(3)一种病毒含有_(填“1种”或“2种”)核酸。(4)某研究生认为某植物的提取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他以猪为研究材料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证明。实验步骤:选择一只健康的猪,让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喂养猪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该植物提取液,观察猪是否出现患病症状。该实验存在明显的不科学之处,请指出:_;_。审题:抗原呈递流程或先后经过的细胞 接种疫苗后引发的二次免疫过程及反应机制 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应为DNA或RNA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实验评价遵循的基本步骤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基本知识。(1)进入人体的病毒,多数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并呈递给T细胞,受到刺激的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2)机体在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下,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可发生二次免疫反应,有效清除抗原,使人不易患病。(3)病毒所含的物质主要为核酸和蛋白质,其中的核酸是DNA或RNA。(4)该实验存在明显的不科学之处,一是没有对照实验,不能得出科学结论,应该设置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猪用不加入该植物提取液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二是用于实验的猪数量太少,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应该用多头猪。答案(1)吞噬T淋巴因子(2)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3)1种(4)没有对照实验用于实验的猪数量太少对点强化1(xx四川理综,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解析用经肺癌细胞抗原处理的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会使胸腺淋巴细胞具有杀伤肺癌细胞的作用,由此可知,M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摄取、处理肺癌细胞的抗原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可以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同时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因此,A、B、C三项均正确。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在实验组中具有杀伤肺癌细胞作用的淋巴细胞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抗体,因此D项错误。答案D2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验其效果,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的小鸡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与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甲组小鸡健康生活正常生活乙组小鸡健康生活全部死亡A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抵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B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控制产生抗H5N1型病毒抗体的基因C甲组小鸡存活是因为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了足够抵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D甲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甲组小鸡由于注射了H5N1疫苗,体内已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H5N1病毒再次侵入时,会引起速度快、杀伤力强的二次免疫反应,使H5N1病毒未致病,最后被全部清除;而乙组小鸡由于是初次感染,未能及时清除病毒,最后全部死亡,并非体内无产生相应抗体的基因。答案B易错点1对识别抗原和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分辨不清点拨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只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因而没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其余的细胞都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易错点2混淆抗原、抗体与淋巴因子,外毒素、类毒素与抗毒素,凝集原、凝集素与干扰素点拨抗原、抗体和淋巴因子的比较项目抗原抗体淋巴因子来源大分子“非己”成分、衰老或病变的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并分泌由T细胞或效应T细胞产生并分泌本质蛋白质或其他球蛋白蛋白质作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识别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对抗原起作用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如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如增强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举例外毒素、凝集原、类毒素抗毒素、凝集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易错点3对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两个生理过程界定不清点拨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区别:比较内容过敏反应体液免疫激发因素过敏原抗原反应时机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抗体分布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反应结果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形成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纠错演练1.(xx淮北二模)细菌外毒素是一类蛋白质,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形成能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抗毒素。外毒素性质不稳定,脱去毒性后称为类毒素,可用于预防接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类毒素也具备抗原的特性B.外毒素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属于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注射抗毒素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记忆细胞D.患了白喉、破伤风等外毒素引起疾病的患者,需要注射类毒素加以治疗解析外毒素是某些细菌代谢过程中往细胞外分泌的毒性蛋白,毒性较强。类毒素是外毒素经过处理后的蛋白质,可用作疫苗使用。抗毒素是类毒素注入动物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综上所述,A项正确,C项错误。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故B项错误。针对因外毒素而患病的患者,需注射抗毒素进行治疗,注射类毒素只能起到预防的作用。答案A2.下列细胞能识别抗原的一组细胞是_,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_。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答案3.下列为过敏反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a细胞是_。(2)过敏反应的特点:_,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是_。解析(1)图中显示a细胞可产生抗体,即a细胞应为浆细胞。(2)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对组织细胞构成损伤。(3)找出过敏原并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过敏反应的最有效途径。答案(1)浆(效应B)细胞(2)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3)找出过敏原,并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1(xx四川理综,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暴露出病毒的特有抗原,并将其传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A、B、D项均会发生;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具有细胞分裂能力,故C项不会发生。答案C2(xx山东卷,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解析A项中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没有特异性;B项中如图所示经胞吞形成的小泡与溶酶体结合,溶酶体释放出水解酶,将细菌水解,形成抗原片段,从而使抗原决定簇得以暴露;C项中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先要呈递给T淋巴细胞,由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从而引起B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D项中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不仅存在于体液免疫过程中,还存在于细胞免疫过程中。答案B3(xx全国卷大纲版,3)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解析HIV是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大量繁殖,A错误;HIV不含有核糖体,B错误;HIV主要攻击T细胞,C错误;HIV通过体液传播,所以在患者的血液中能够检出HIV,D正确。答案D4(xx新课标卷)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解析图甲显示由RNA到RNADNA混合双链再到DNA双链整合到动物染色体,可推测HIV感染过程存在逆转录现象,乙图中纵轴显示“抗HIV抗体水平”表明免疫过程存在体液免疫。丙、丁的区别在于纵轴代表的细胞或物质不同,丙是发挥特异性免疫的T细胞数量,而丁却是HIV病毒的数量。C、D的说法相似,应选其一。C加入药物a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HIV被杀死,进而HIV破坏T细胞的过程减弱,T细胞数量上升。D选项中,加入药物b后,HIV病毒上升,说明HIV对该药物不敏感,故D错误。答案D(时间:30分钟)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xx山东基本能力)人体健康与免疫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不能遗传给后代B感染病菌后发烧或发炎不属于免疫反应C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防御功能由后天获得D免疫系统不会清除自身的衰老或异常细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接种疫苗不会改变人体的遗传物质,所以不能遗传给后代,A正确;感染病菌后的发炎现象是机体免疫的一种表现,B错误;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生来就具有的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免疫系统可清除自身衰老或异常的细胞,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D错误。答案A2(xx试题调研)如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表示有关过程),下列与图标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解析由图可知,a为T淋巴细胞、b为B淋巴细胞、c为效应T细胞、d为浆细胞。浆细胞是这几种细胞中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因此,a、b、c、记忆细胞都可识别抗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可由b和记忆细胞分化形成;在同一生物体内,c、d细胞的DNA相同,其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C3(xx江苏盐城模拟)下列表格中关于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浆细胞效应T细胞A产生抗体裂解靶细胞B识别抗原识别靶细胞C产生于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产生T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D参与体液免疫参与细胞免疫解析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答案B4(xx辽宁大连双基测试,14)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 ()。A和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C二次免疫时,只能由增殖分化而来D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解析是淋巴因子,是抗体,两者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图示中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具有增殖分化能力;二次免疫时除B细胞外,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若机体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的细胞则会产生自身免疫病。答案C5(xx青岛一模)直接注射抗体或注射疫苗都可以使人体获得免疫。如图是某人获得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的两种途径及其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途径注射的是破伤风疫苗B当破伤风芽孢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进行免疫预防的有效途径是途径C正常情况下,途径曲线在7天后逐渐下降,主要是记忆细胞的数目减少造成D破伤风芽孢杆菌再次侵入人体内时,与上图相比,人体内抗体出现峰值的时间比途径晚解析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过程特点、免疫预防与接种,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射疫苗后,机体内抗破伤风芽孢杆菌的抗体会从0开始增加,故途径表示注射破伤风杆菌抗体,途径表示注射破伤风杆菌疫苗,A错误。途径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抗体,故当破伤风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进行免疫预防的有效措施是途径,B正确。正常情况下,途径在7天后抗体数目开始降低,可能是抗体被分解所致,C错误。破伤风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人体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迅速产生抗体,且抗体产生数目、速度均比初次免疫多、快,D错误。答案B考点二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免疫失调症6下图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总表现出负相关关系HIV攻击T细胞,这不会影响人体体液免疫能力艾滋病患者若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时间A B C D解析HIV攻击T细胞,随着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使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体液免疫能力降低,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由图可知,在HIV最初侵入人体时,随着HIV浓度的升高,T细胞浓度升高,二者并不完全表现负相关关系。答案B7乙酰胆碱能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痉挛解析抗体攻击自身正常的组织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当乙酰胆碱受体遭到抗体的攻击时,突触后膜无法兴奋,因此会出现肌无力的现象。答案A8(xx福建普高毕业班质检,3)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D治疗艾滋病解析不论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都需要T细胞的参与,因此抑制T细胞增殖的环孢霉素A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使用该药物可以降低免疫系统的排斥作用,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A正确。答案A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9(xx深圳二调)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B细胞Y的增殖能力大于XC细胞X与Y的RNA不同D物质甲为淋巴因子解析下丘脑能分泌有关激素,属于内分泌腺,A错误;图中细胞X可能是记忆B细胞或B淋巴细胞,细胞Y为浆细胞,增殖能力应该是细胞X大于细胞Y,B错误;细胞Y由细胞X分化而来,所以两者的RNA不同,C正确;垂体释放的物质甲应为生长激素,D错误。答案C10(xx沈阳二中6月押题)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浆细胞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这种病属于过敏方框内细胞也是免疫细胞A B C D解析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而不是过敏反应。答案C11(预测题)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表示“没有”),乙肝抗体呈阳性(“”表示“有”)。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A小明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B小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小明母亲怀孕时传递给他的免疫力C小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他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并痊愈了D小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小明父母遗传给他的免疫力解析根据肝功能检验结果可知,小明无乙肝抗原(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他一定接触过乙肝抗原;他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抗原),则说明他可能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并痊愈了。答案C12(科技热点)(xx福建高中毕业班质检,4)科研人员研究外源PLCE1基因在裸小鼠(无胸腺的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将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裸小鼠缺乏细胞免疫能力,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B实验表明PLCEl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的功能C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入不含PLCE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D实验组的裸小鼠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影响解析将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这说明PLCE1基因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B错误。答案B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3(xx山东预测卷)当人体皮肤受到创伤,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c、d、e表示细胞,表示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为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_免疫。(2)细菌进入内环境后,经过细胞e的_,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该抗原与细胞e合成的蛋白质(MHC)结合形成_,并移动到细胞表面被呈递出来。(3)图中表示B细胞的是_;细菌中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受到刺激后的B细胞在a_分泌的_的协助下,形成细胞c和细胞d。(4)细胞d分泌大量的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_,从而抑制细菌的_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5)当同种细菌再次入侵机体时,细胞c会迅速_并产生免疫物质,作出快速而猛烈的反应。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分析的能力。由图示过程以及细胞d分泌的物质可知,此过程为体液免疫。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细胞e)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细胞a),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物质)。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细胞b),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细胞d),产生抗体(物质),小部分成为记忆细胞(细胞c)。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记忆细胞可以在这种病原体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答案(1)体液(2)摄取和处理抗原MHC复合体(3)bT细胞淋巴因子(4)抗体繁殖(5)增殖分化为浆细胞14Graves病(简称GD)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或Basedow病,此病是由患者所产生的某种Z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Y激素受体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浓度的X激素所致(如图所示)。对患者使用寡核苷酸UDP可减弱Graves病的症状,回答以下问题:(1)Graves病是一种_,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疾病。(2)Y激素指的是_,Graves病患者体内该激素含量_(填“增多”、“减少”或“相等”),判断理由是_。(3)Graves病患者体内,在进行过程的同时也会进行过程,产生的细胞a是_。图中过程,错误的是_。(4)给Graves病患者使用寡核苷酸UDP可减弱Graves病症状的原因是_。(5)Graves病患者体内,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与X激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解析(1)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从图中信息可推导出Graves病也属于此类型的疾病。(2)甲状腺细胞分泌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其分泌该激素的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所以Y激素应为促甲状腺激素。由于负反馈调节的存在,持续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会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使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要低。(3)抗原经吞噬细胞和T细胞呈递给B细胞(细胞b),B细胞增殖和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对抗原不具有识别作用,所以图中过程是错误的。(4)通过分析题图可知,要缓解Graves病患者的病情,应减少Z抗体的产生。(5)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答案(1)自身免疫病(2)促甲状腺激素减少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3)记忆细胞(4)可能是通过抑制某浆细胞产生Z抗体(5)生长激素15(xx高考试题调研)MHC标志是每一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MHC分子具有参与对抗原处理、诱导自身或同种淋巴细胞反应等作用。除了同卵双胞胎,没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MHC标志。如图所示为某种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1)该免疫为_,其中a细胞代表_细胞,b细胞代表_细胞。(2)当同种病原体再次感染人体时,能快速产生大量b细胞的原因是_。(3)若用大剂量的射线杀死a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响?_。解析题中“MHC标志”是每个人的特有物质,对其他个体而言就是一种抗原。(1)判断图中各细胞名称主要依据细胞免疫过程中各细胞的功能:吞噬细胞能吞噬、处理、传递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即图中的a细胞),T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可分化为效应T细胞(即图中的b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图中的c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死亡。(2)图中所示过程为细胞免疫。再次接触抗原时能快速产生大量效应T细胞的是记忆T细胞。(3)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可知,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部分体液免疫,故杀死T细胞会影响细胞免疫和部分体液免疫。答案(1)细胞免疫T效应T(2)体内记忆T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3)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