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调控目标及其宏观经济政策.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14884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宏观调控目标及其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国宏观调控目标及其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国宏观调控目标及其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1 3 1 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与宏观经济政策 梁鲜桃内蒙古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2020 1 3 2 当经济出现波动时 政府便一手举起财政政策 一手拿上货币政策 对过热或过冷的经济进行部分或全面的调理 直到使其 体温 恢复正常为主 背景分析 2020 1 3 3 一 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实施的调节和干预 其实质是政府通过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 把微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协调的过程 2020 1 3 4 一 四大目标的一致性 经济增长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 物价稳定是其他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 充分就业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2020 1 3 5 经济增长不一定能实现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在某些特定时期会出现不一致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呈反方向变化 经济增长有可能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二 四大目标的矛盾性 2020 1 3 6 中国的失业率 2010年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 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30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7万人 为全年目标500万人的109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5万人 为全年目标100万人的165 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8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1 比上年底降低0 2个百分点 有人称真实的失业率应为8 有人提出20 还有人提出30 的惊人数字 城镇登记失业率难以全面反映城镇失业状况 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 拟在报请国务院同意后 采用城镇调查失业率作为就业指标并予以公布 调查失业率是通过抽样调查计算出的失业率 是国际上失业率统计的常规方法 2006 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006 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 奥肯定律的失灵 1962年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 奥肯提出 劳动力需求的水平 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速度快 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就业岗位增加 就业水平高 失业率低 经济增长速度慢 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 就业水平低 失业率高 就业弹性 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引起就业变化的比率 80年代为0 34 2000年以来为0 1 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呈下降趋势 奥肯定律 在我国的失灵 是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结果 2020 1 3 10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 菲利普斯于1958年最先提出 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通货膨胀率高时 失业率低 通货膨胀率低时 失业率高 从一般情况看 通货膨胀对降低失业率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菲利普斯曲线只是提供了一种经济政策的选择而已 2009年全球出口大国排行 贸易摩擦的形式多样化 包括 两反 特保条例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贸易摩擦的对象延伸 贸易摩擦涉案对象开始由中国企业延伸至中国政府 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和领域逐渐扩大 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方向发展 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优势行业扩展 我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 印度 巴西 阿根廷 俄罗斯等经济体对我国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高 我国外汇储备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 原因 中国国内稳定的经济环境 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海内外利差加大 农产品等资产价格的上涨 热钱不断涌入 代价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 带来了较大的利差损失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 三 思考的问题 GDP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要高度关注CPI GDP先生的讲述 我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我是万万不能的 我能做什么 衡量着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表现 我离人们的生活很近 我不能衡量什么 社会成本 增长的代价 资源配置的效率 价值的判断 分配 如何超越对我的崇拜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反思经济增长的代价反思经济增长的困境反思经济增长的结果 2006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006 2010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006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2006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速 由国富民穷到国民共富 GDP的含金量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 未来五年中国提高 两个比重 和实现 两个同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一蓝子商品与服务价格变动的指标 包括食品 居住 烟酒及用品 交通和通信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CPI的计算方法 运用抽样调查技术对全国600个样本市县6 3万个采价点进行抽样调查 根据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确定每一类的权重后加工整理计算出来的 八大类的权重分别为 31 29 17 82 13 89 9 25 9 04 8 51 5 84 4 25 是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也是宏观调控的 风向标 CPI的缺陷 统计商品和服务的项目数量极为有限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档次的不断升级 可以预计住房 汽车 教育和旅游将成为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 商品和服务权重分配上的不合理 由于食品 烟酒 衣着在CPI中占将近一半的比重 导致教育 医疗 电信等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消费项目在CPI中所占权重并不相称 而这些项目的价格近年来上涨幅度较大 使得这些价格的上涨在CPI中未能全面地反映出来 缺乏区域差异性 国家统计局在统计价格指数时 忽视了我国经济所存在的巨大的地区性差异 没有根据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设置相应的指标 而使CPI指数缺乏应有的区域针对性 通货膨胀 谁之过 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生产和劳务成本的增加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 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结构型通货膨胀 经济结构的变化货币供给过量型的通货膨胀 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2006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月度同比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CPI再创新高 不正常 蒜你狠 姜你军 豆你玩 和 糖高宗 等商品相继接过涨价接力棒 从年初的4 9 到五月份的5 5 到6月的6 4 再到7月的6 5 CPI呈现出 前赴后继 的态势 考验政府 把 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放在首位 谁是当前物价上涨的 推手 经济学家厉以宁 当前物价上涨属于 成本推动型 主要由四种原因造成 原材料短缺价格上涨 农产品供不应求引起整个成本上升 动力成本上升也引起物价上涨 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 流动性宽裕是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这导致食品价格出现快速上涨 成物价上涨的 第一推手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也起到推动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 物价上涨的直接导火索是去年第四季度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所致 蔬菜价格带动食品及相关价格上涨 使得CPI节节攀升 并超预期 发改委 四大原因 社科院蓝皮书 我国85 家庭无能力买房 房价收入比 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2010年 全国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是8 76 农民工家庭是10 06 其中 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比2009年的8 3上升了0 46 房价租金比 单套月租与其总价的比值 国际标准为1 100到1 200 中国大城市的租售比一直在1 500以上 通货膨胀 害了谁 通货膨胀就像一个惯偷 时时刻刻觊觎着人们的腰包 并神不知鬼不觉地掠走他们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财富 温总理曾经讲过 如果发生通货膨胀 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 以及贪污腐败 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 甚至政权的巩固 对实际收入和实际财富再分配的影响 对收入的影响 不利于大多数工薪阶层 退休者 失业者和贫困者 接受政府救济者和债权人 利于高收入者 企业主 厂商和债务人 对再分配的影响 往往有利于债务人而有害于债权人 通货膨胀只是将收入和资产搅合在一起 随机地在全民中进行重新分配 而不会只冲击某些群体 马太效应 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货币的稳定性是市场信号真实和顺利传递的前提保证 在价格机制作用下 市场将调整对不同产品和劳务的供求 资源将被引导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中去 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率 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正常发展 而一旦发生通货膨胀 由于货币的破坏力导致价格系统紊乱 打乱了市场机制的一切有效秩序 干扰了市场信号的传递并使信号失真 造成资源配置失调 降低经济效率并使经济陷于不稳定状态 对就业的影响 一方面通过破坏市场机制 导致供求失调 造成资源在极大范围内的配置不当 使规模失业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 产生许多错误的信息 将劳工引导到并不是社会真正重要的部门中 劳工错误的在部门间转移 实际上加剧了劳工市场的矛盾 许多国家的研究表明各国的产出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 低通货膨胀的国家经济增长最为强劲 而高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家的增长趋势则较为缓慢 2020 1 3 37 二 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 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统一 需要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政策 从而寻求各目标之间的均衡点 2020 1 3 38 一 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对外经贸政策 2020 1 3 39 二 宏观经济政策的相机抉择 正如拳击手在比赛中既可以单拳出击 又可以双拳进攻 或是一手出击 一手抵挡一样 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干预时 也可以根据总的经济形势 相机抉择 将左右两套拳法配合使用 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财政政策作用的特点 财政政策通过发挥其目标定位准 针对性强 作用直接有效的优势 对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实施 点调控 可以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货币政策作用的特点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常用的工具包括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准备金率调整和直接信用控制等 直接作用于金融市场 并间接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供求总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20 1 3 42 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体制条件 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配合 比较简单 统一政令下的无自主性 无争议性的服从式的配合 最明显的关系式 财政出赤字 银行发票子 大财政 小银行 一个是会计 一个是出纳 转轨中的互补 财政和金融体制都不健全 存在先天的不足 明显的特征是 财政资金一片红 银行资金一片白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组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一套工具 在各自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互相配合 2020 1 3 4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类型 双松 在经济萧条时 同时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使经济所受到的刺激更为猛烈 双紧 在经济高涨时 同时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使经济紧缩的程度更为猛烈 松紧搭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行松紧搭配 使一种政策的副作用被另一种性质相反的政策所抵消 2020 1 3 44 近年来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变迁 财政政策 积极 稳健 积极 稳健 货币政策 稳健 稳健 从紧 适度宽松 1998年 2004年 2007年 2008年 2010年 积极 稳健 2020 1 3 45 2008年宏观调控目标的 三变脸 稳物价需打好 组合拳 转稳健 管好货币稳物价保供应 增加供给稳物价畅流通 降低成本稳物价强监管 规范市场稳物价增补贴 雪中送炭惠民生 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 治水之法 不可执一 应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 收 就是减少货币供应量 继续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流动性管理 疏 就是引导资金流向 坚持 有扶有控 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使货币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堵 就是严控境外 热钱 流入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建立 热钱 流入的预警机制 加强对国际资本进入途径 投资规模和投向的监测 严厉打击 地下钱庄 等违法犯罪活动 2020 1 3 48 存款准备金率及其运用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逐步演变为货币政策工具 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 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 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 反之 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存款准备金率上升 利率会有上升压力 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 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 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 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 如存款的利息 影响是直接的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从2011年6月20日起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 5个百分点 这已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本次上调后 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 5 再创新高 存款准备金率创历史新高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货币流动性充裕 2010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 95万亿元 同比少增1 65万亿元 今年1月份银行新增贷款达到1 04万亿元 再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6月份全国新增人民币贷款6339亿元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26亿 热钱汹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上调准备金可吸收热钱流入带来的全部流动性 目前外汇储备余额近3 2亿美元 外汇储备中的热钱占7 以上 2020 1 3 54 准备金率的特点 存款准备金率的优点 作用速度快而有力 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 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 可以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缺点 作用效果过于强烈 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 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性的制约 加息预期 加息要根据市场经济情况的变化来审定和调整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依据变量是物价水平的变化 如果物价水平即CPI出现较高上升 为了稳定储户的预期就需要加息 CPI增长3 将是一道分水岭 一旦CPI突破3 央行可能出于扭转实际负利率的考虑而启动加息 2020 1 3 56 近年来历次调整利率 频繁加息 2010年10月和12月 2011年2月 4月和7月7日 分别上调0 25个百分点 加息隔月上调 且多选择在当月上旬 这是一次迟到的加息 同时是一次犹豫的加息 此次加息 并不能说明央行试图通过连续的加息进入货币紧缩周期 恰恰相反 是央行稳定货币政策的反映 目前犹豫的加息付出代价 对通胀忍受度已大幅上升 利率的调整更要慎重 利率水平的确定要均衡各方面的利益 利率调整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保持利率在动态上的相对稳定性更是必要的 保持利率在动态上的相对稳定性 就是一定时期利率调整后的波动幅度不宜过大 与同期GDP增长率 CPI 失业率波动幅度基本相适应 避免过高或过低利率的长时间运行 2020 1 3 60 三 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因素 信息对政策制定的约束 不同利益群体对宏观政策的干扰 受少数决策者的政策偏好的影响 经济主体的 合理预期 行为对宏观政策产生阻抗作用 宏观政策的时滞性影响政策的效果 四 几点启示 明确政策目标是关键预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后危机时代宏观政策的转变 从需求扩张转向供给激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