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L-苏氨酸》(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399503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L-苏氨酸》(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L-苏氨酸》(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L-苏氨酸》(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发布 2010-06-01 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L-苏氨酸(征求意见稿)201-发布 201-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发 布GB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L-苏氨酸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糖质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提取、精制制得的食品添加剂 L-苏氨酸。2 化学名称、结构式、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2.1 分子式C4H9NO32.2 结构式2.3 相对分子质量119.12(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 1 感官要求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色泽 白色状态 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气味 无异味或具有淡淡的固有气味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闻其气味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L-苏氨酸含量(以干基计) ,w/% 98.5101.5 附录 A 中 A.3干燥减量,w/% 0.2 附录 A 中 A.4pH 5.06.5 附录 A 中 A.5比旋光度(以干基计) D20/()m2kg-1 -26-29 附录 A 中 A.6GB 2氯化物(以 Cl 计) ,w/% 0.02 附录 A 中 A.7灼烧残渣,w/% 0.1 附录 A 中 A.8铅(Pb ) ,mg/kg 5.0 GB 5009.75 或 GB 5009.12砷(As ) ,mg/kg 2.0 GB 5009.76 或 GB 5009.11GB 1附录 A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 GB/T 602、 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A.2 鉴别试验A.2.1 试剂和材料A.2.1.1 茚三酮溶液:称取0.1 g 茚三酮,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A.2.1.2 石蕊试纸。A.2.1.3 高碘酸钾。A.2.2 分析步骤A.2.2.1 茚三酮试验称取约 0.1 g 试样,精确至 0.01 g,溶于 100 mL 水中,取此溶液 5 mL,加 1 mL 茚三酮溶液,加热至沸,约 3 min 后显紫色。A.2.2.2 石蕊试纸显色试验取 0.5 g 试样,加水 5 mL,再加入高碘酸钾 0.5 g,水浴加热,产生的气体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A.2.3 红外光谱试验采用溴化钾涂片法,按照GB/T 6040测定红外吸收光谱,测得的红外光谱应与L-苏氨酸标准品图谱(见附录B )一致。A.3 L-苏氨酸含量(以干基计)的测定A.3.1 方法提要试样以甲酸为助溶剂,冰乙酸为溶剂,结晶紫作为指示剂,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L-苏氨酸的含量。A.3.2 试剂和材料A.3.2.1 无水甲酸。A.3.2.2 冰乙酸。A.3.2.3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O 4)=0.1 mol/L。A.3.2.4 结晶紫指示液:2 g/L。A.3.3 仪器自动电位滴定仪或酸度计: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或采用复合电极),并备有磁力搅拌器和滴定装置。A.3.4 分析步骤GB 2A.3.4.1 称取预先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试样约0.2 g(精确至0.0001 g) ,置于250 mL干燥的锥形瓶中,加无水甲酸3 mL和冰乙酸50 mL溶解。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用电位滴定仪滴定至终点。或选用指示剂,加结晶紫指示液2滴,溶液由橙蓝色变成绿色为滴定终点。A.3.4.2 在测定的同时,按与测定相同的步骤,对不加试样而使用相同数量的试剂溶液做空白试验。A.3.4.3 结果计算L-苏氨酸含量(以干基计)的质量分数 w1,按公式(A.1)计算:(A.1)%mMcVw0121式中:V1试样溶液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空白溶液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 g);ML-苏氨酸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 = 119.12) 。1000体积换算系数。若滴定试样时高氯酸标准滴定液的温度与标定时的温度差别超过10,则应重新标定;若未超过10,则应根据下式(A.2)校正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c,单位为摩尔每升( mol/L):(A.2))t(.cc01式中:c0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标定时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0.0011冰乙酸的膨胀系数;t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样时的实际温度,单位摄氏度();t0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标定时的温度,单位摄氏度();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 0.3 %。A.4 干燥减量的测定A.4.1 仪器和设备A.4.1.1 电热干燥箱。A.4.1.2 称量瓶。A.4.1.3 干燥器。A.4.2 分析步骤用烘干至恒重的称量瓶称取试样 1 g2 g,精确至 0.0001 g,置于 1052电热干燥箱中,烘干 3 h,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 30 min) ,称量。A.4.3 结果计算试样中干燥减量的质量分数 w2,按式(A.3)计算:%(A.3 )101m2GB 3式中:m1干燥前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 g) ;m2干燥后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 g) 。m0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 g)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 10 %。A.5 pH的测定A.5.1 试剂和材料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pH 6.86):称取预先于 120烘干 2 h 的磷酸二氢钾(KH 2PO4)3.40 g 和磷酸氢二钠(Na 2HPO4)3.55 g,加入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0 mL,摇匀。A.5.2 仪器和设备pH 计(酸度计):精度0.02 pH。A.5.3 分析步骤用磷酸盐标准缓冲液,在25下,校正pH 计的pH 为6.86,定位,用水冲洗电极。称取试样 5 g(精确至0.01 g)于烧杯中,加入去二氧化碳水溶解并定至100 mL,摇匀。用样品溶液洗涤电极,然后将电极插入试样液中,调整pH计温度补偿旋钮至 25,测定试样液的 pH。重复操作,直至pH读数稳定1 min,记录。测定结果准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A.6 比旋光度(以干基计)的测定A.6.1 仪器和设备旋光仪:备有钠光灯(钠光谱 D 线 589.3 nm) ,精度0.01。A.6.2 分析步骤称取 105干燥至恒重试样 6 g(精确至 0.0001 g)加热水溶解,冷却后于 100 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调节溶液的温度至 20。用上述试样溶液洗涤旋光管 3 次,在旋光管中加入试样溶液(不得有气泡) ,观察并测定旋光度。A.6.3 结果计算比旋光度(以干基计) m(20, D) ,单位为()dm 2kg-1,按式(A.4)计算:(A.4 )claD10)(2式中:在 20时测得的旋光度,单位为度() ;l旋光管的长度,单位为分米( dm) ;c溶液中所含试样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100体积换算系数。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2。A.7 氯化物(以Cl计)的测定GB 4A.7.1 试剂和材料A.7.1.1 硝酸溶液:1+9。A.7.1.2 硝酸银溶液:17 g/L。A.7.1.3 氯化物标准溶液:称取0.33 g 于500600灼烧至恒重的氯化钠,溶于水,移入 10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A.7.2 仪器和设备纳氏比色管。A.7.3 分析步骤A.7.3.1 试样溶液的制备称取 1.0 g 试样于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约至 20 mL,溶解,摇匀。A.7.3.2 对照溶液的制备移取 1.00 mL 氯化物标准溶液于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约至 20 mL,摇匀。A.7.3.3 测定在试样溶液管与对照溶液管中分别加入硝酸溶液和硝酸银标准溶液各 1 mL,加水至 25 mL,摇匀,在暗处放置 5 min,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所产生的浑浊。A.7.4 结果判定试样溶液的浑浊度浅于对照溶液,即为氯化物含量小于等于0.02 %。A.8 灼烧残渣的测定A.8.1 试剂和材料A.8.1.1 浓硫酸。A.8.1.2 硫酸溶液:1+8。A.8.2 仪器和设备A.8.2.1 铂(或瓷)坩埚。A.8.2.2 高温炉。A.8.2.3 干燥器。A.8.3 分析步骤称取试样约 2 g(精确至 0.0001 g) ,置于 800 25 灼烧至恒重后的坩埚中,缓慢滴加硫酸溶液 l mL,使试样完全湿润。先在电炉上以小火加热至试样刚开始炭化,取下冷却。再滴加 0.5 mL 浓硫酸,用上述方法加热至硫酸蒸汽逸尽,然后移入 800 25 高温炉中,灼烧 45 min。待炉温降至 200 时,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30 min,称量。A.8.4 结果计算试样中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 w3,按公式(A.5)计算:%(A.5 )10453m式中:m5灼烧后坩埚加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 g) ;m3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 g) ;m4坩埚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 g) 。GB 5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一位。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 10 %。GB 6附录 BL-苏氨酸的参考红外光谱图L-苏氨酸标准品的参考红外光谱图见图B.1 。图B.1 L-苏氨酸标准品的参考红外光谱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