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61773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2012),自动的电子血压计正在进入家庭。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血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美国、欧洲与日本相继制定了家庭血压监测指南。我国家庭血压监测的研究工作尚在起步阶段,尚不能完全根据我国相关研究的结果制定指南。但随着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管理意识的迅速提高,许多家庭不仅已拥有自动的电子血压计,而且已在进行家庭血压测量。为了促进家庭血压监测的健康发展,需要对家庭血压监测进行适当规范,因此,参考国外有关指南并经广泛、深人的讨论,制定本共识文件。就血压计的选择与校准、血压测量的频率(次数)与时间(天数)以及家庭血压的正常值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1前言,根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患病率为18.8,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高血压患者治疗率为81.8,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控制率为24.4。与1991年第三次全国高血压普查相比,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升高(+6.9),知晓率略有上升(+3.6),高血压患者治疗率明显升高(+36.3),但接受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无明显变化(+1.9)。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总体情况是,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尚可,但控制率极低。核心问题是,通常不测血压或很少测量血压,因此知晓率低;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或血压管理质量不高,因此控制率低。,让自动的电子血压计像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一样进入家庭,每个家庭成员定期测量血压,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的有效手段。家庭血压监测通常由被测量者本人自我完成,这时又可称为“自测血压”或“家庭自测血压”,但也可由家庭成员等协助完成。测量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进行,因而可以避免在诊室测量血压时常会出现的“白大衣效应”;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中血压的长期变化情况或降压治疗效应;而且有助于增强患者管理高血压的参与意识,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自动的电子血压计正在进入家庭,许多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经常在家中测量血压,并将这些测量结果带给治疗医生,供医生制订或变更治疗方案时参考。为了促进家庭血压监测的健康发展,需要在广泛讨论与征求意见的情况下,在专业领域制订相应的指导性文件。但考虑到我国目前家庭血压监测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家庭血压监测研究的数量与质量均显不足,因此,先参考近年来国外已经发表的几个家庭血压监测指导性文件结合我国特点制定一个专家层面的共识,希望在合适的时候,在此基础上制定基于中国数据的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2临床意义,2.1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在我国,目前通常是那些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才在家中测量血压,因此,家庭血压监测常被误认为是高血压患者才需要做的事情,而自认为血压正常者则很少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实际上,家庭拥有血压计并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的重要价值在于,那些血压正常者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可及时发现血压升高,从而对高血压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家庭拥有血压计的比例比较高,高血压的知晓率也比较高。,2临床意义,2.2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家庭血压监测在家中进行,测量次数和天数均比较多,因此,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因此,和动态血压监测相似,家庭血压监测可以有效鉴别出那些只有在诊室测量血压时才升高的“白大衣性高血压”或主要在家庭测量血压时升高的“隐匿性高血压”。这样可避免给“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过度降压治疗的潜在风险,也可以及时控制“隐匿性高血压”的心血管风险。,2临床意义,2.3提高高血压患者判断预后的准确性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在预后判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日本进行的Ohasama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Ohasama研究是一项较大样本的前瞻性自然人群研究,在1702名Ohasama居民中测量了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及家庭血压。在平均11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脑血管病事件141例(其中脑卒中137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4例)。如果分别根据诊室与家庭血压对血压进行分类,家庭血压在提高脑卒中预测水平方面优势明显。,2临床意义,2.4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与达标率家庭血压监测除了可以提高高血压的诊断水平,还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质量和达标率。前者的主要原理是,家庭血压监测可以让患者充分了解其血压水平,不管是血压太高,还是太低,都可以促使患者积极寻找导致血压大幅度波动的原因,特别是生活方式方面的原因,比如,是否钠盐的摄入量增加了?是否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增加了?从而通过生活方式于预,稳定降压治疗的效果。后者的主要原理是,高血压患者通过家庭血压监测更容易检测到尚未控制的血压,从而为医生调整降压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将血压控制到达标水平。,3监测方法,3.1家庭血压监测条件如果采用上臂式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测量血压的一般条件和在诊室测量血压时大致相似。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位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血压。测血压时,将捆绑袖带的上臂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同一水平,两腿放松、落地。也可采用更舒适一些的落座条件,比如沙发等稍矮一些的座位,但应尽可能确保捆绑袖带的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3监测方法,3.2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与气囊应在采购血压计时要求销售者提供与血压计主要使用者匹配的大小合适的袖带。目前大部分电子血压计都配置了适用于大多数测量者的标准袖带和供上臂臂围较大者使用的大袖带。如果给儿童、青少年或其他上臂过细者测量血压,应注意选择小袖带。,3监测方法,3.3记录所测量的血压数值测量完成后,如果所使用血压计具有打印功能,可打印测量结果并保存。如血压计无打印功能,则应将测量结果完整地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备需要时使用。记录内容应包括,测量血压者姓名,测量日期与时间,收缩压、舒张压与脉搏,如果血压计提供了平均压或脉搏压,也应记录。,3监测方法,3.4学习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应在采购血压计时或采购之后,详细了解血压计的使用方法,需要时,还应到就诊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临床验证。,4血压计的选择(验证)与校准,4.1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其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I临床研究证据较多,测量方法易于掌握,是家庭血压测量的优先推荐。,4血压计的选择(验证)与校准,4.2腕式血压计使用腕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时不需暴露上臂,在寒冷地区或脱衣服不方便者(残疾人)使用较方便,但其使用方法比较复杂,不同血压计之间差别较大,因此,如果选择使用腕式血压计,需进行更多培训。腕式血压计在流动性较大的人群中使用更方便,但一般情况下不推荐。,4血压计的选择(验证)与校准,4.3手指式血压计手指血压测量结果与上臂血压之间有较大差别,而且变异较大,因此,不建议使用手指式血压计。,4血压计的选择(验证)与校准,4.4汞柱血压计由于汞柱血压计需要使用听诊器确定克氏音的第一(即开始音,收缩压)和第五音(即消失音,舒张压),因此需要专门训练才能分辨清楚。而且,汞是一种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一旦进入环境,将永远在外环境与生物体之问循环,冈此,不建议使用任何形式的汞柱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4血压计的选择(验证)与校准,4.5选择经过标准化验证的血压计任何血压计均须按照标准化的方案进行临床验证。目前通常采用欧洲高血压学会(ESH)血压测量工作组制定的国际血压计验证方案,又称国际验证方案或ESH方案。也可以采用英国高血压学会(BHS)或美国国家标准机构(ANSI/AAMI)方案。大部分通过临床验证的血压计可在相关网站查询(www.dableducational.org或www.bhsoc.org)。,4血压计的选择(验证)与校准,4.6血压计需要定期进行校准血压计在使用期间,应进行定期校准,每年至少1次。可在购买处或就医处寻求帮助进行校准。一些销售网络较完善的血压计企业如欧姆龙等通常会提供其所售血压计的校准服务。,5家庭血压测量的频率(次数)与时间(天数),目前ESH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建议,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至少3天,最好7天,每日早、晚各测量血压2次,间隔12分钟。美国心脏协会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建议,应连续测量7天,每日早、晚各测量血压23次,间隔1分钟。日本高血压学会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则认为,家庭血压监测的优势主要来自长期坚持每日测压,每次测量的读数的数量并不重要,即便1次也可以,而且认为,测量次数较少更有利于长期坚持测压。因此,日本指南建议,长期坚持每日测压,每日早、晚只需各测1次血压。,5家庭血压测量的频率(次数)与时间(天数),家庭血压监测在家中进行,因而会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综合考虑各国指南建议、我国有关研究的结果以及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本共识建议,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起床后)、晚(上床睡觉前)各测量23次,间隔1分钟。初诊患者,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或不稳定患者,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1天。,5家庭血压测量的频率(次数)与时间(天数),通常,早上的血压较高,晚上的血压较低。如果在理想状态下,能够在早上测量到一个人一天中最高的血压,而在晚上测量到其一天中最低的血压,将能够实现对血压的全面了解。因此,早上测压时,应尽可能排除那些可能导致血压降低的因素;而晚上测压时,则应尽可能排除那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通常,早上测压应在起床后的数小时内进行,但应在早上服用降压药物之前。进食有时会显著影响血压,因此,应尽可能在早饭前测量血压。鉴于国内医院通常测量坐位血压,家庭血压监测也应尽可能取坐位。测压前应排空膀胱。与早上测压相比,晚上测压的条件更加难以控制,建议测量晚饭后、洗浴后、服药后的“就寝前血压”。,6家庭血压的诊断标准,6.1现有主要家庭血压监测指南所建议的家庭血压正常值或高血压诊断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则比较一致,大都建议家庭血压135/85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ESH建议的正常值为130/80mmHg,而日本高血压学会的建议则是125/80mmHg为正常,125/75mmHg为完全正常。目前我国尚无家庭血压监测正常值研究结果。但综合各国指南中的有关建议,本共识建议家庭血压135/85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130/80mmHg时为正常血压。,6家庭血压的诊断标准,6.2与动态血压监测的关系6.2.1动态血压监测可避免测量者误差;可避免白大衣现象,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可在一个昼夜中获得较多血压读数,取得24小时、白天、晚上的血压均值;可测量活动、睡眠等特殊状态下的血压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包括夜间高血压;可观察血压的昼夜节律,判断夜间血压是否下降;可测量晨峰血压;可测量一天中的血压变异情况。不足之处是,代价较大;监测时间较长,通常难以多次反复进行,不能观察血压的长期变化情况。,6家庭血压的诊断标准,6.2与动态血压监测的关系6.2.2家庭血压监测代价较小;可以监测较长时间的血压,测量不同日间的血压变异情况;可以提高患者管理血压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和降压治疗的质量;可以及时发现血压升高,有助于提高知晓率;部分自动的电子血压计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另外,还可在有些方面作为动态血压监测的替代方法,比如,也可避免白大衣现象,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不足之处是,有时血压测量的质量难以保证,或记录不准确、不完整;导致患者焦虑,或自行随意变更降压治疗方案。家庭血压监测与动态血压监测有较强的互补性,血压测量结果具有各自独立的诊断与判断预后的意义,不能相互替代。,7临床应用,7.1对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部分隐匿性高血压进行鉴别诊断在这方面家庭血压可部分但不是全部替代动态血压监测。当诊室血压140/90mmHg而家庭血压130/80mmHg时,可诊断为白大衣性高血压;而当诊室血压140/90mmHg而家庭血压135/85mmHg时,可诊断为隐匿性高血压;当诊室血压140/90mmHg而家庭血压在130134/8084mmHg范围内时,则应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以进一步明确诊断。,7临床应用,7.2长期监测降压治疗的效果只有家庭血压监测才能够长期持续监测降压疗效。通过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患者可以将其血压控制情况及时与治疗医生进行沟通,寻找导致血压未控制或过低的原因,进行更加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或调整降压治疗药物的用法或用量,从而有效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降低血压的长期变异。此外,家庭血压监测还可部分替代动态血压监测,用于评估难治性高血压。如果患者只在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而长期的家庭血压监测显示血压正常,则提示该患者可能是一种白大衣性难治性高血压。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是否一定要将其诊室血压降至达标水平。,7临床应用,7.3提高患者长期进行降压治疗的积极性与依从性家庭血压监测除了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疾病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之外,还可直接影响患者管理血压的积极性和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高血压控制率。,8结论与建议,8.1在高血压的诊治与管理中,除了诊室血压、动态血压测量外,建议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8结论与建议,8.2建议高血压患者选择经过临床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并选用大小合适的袖带。,8结论与建议,8.3家庭血压监测每日早、晚各测量23个读数,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初诊,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或不稳定患者,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1天。家庭血压测量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的有效手段,因此,建议没有高血压的家庭成员也应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血压正常者,每年测量1次;如果诊室血压或家庭血压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水平较高,比如130/80mmHg,则应增加测量血压的次数,每月、至少每个季度测量血压。,8结论与建议,8.4高血压的管理者应积极推动家庭血压监测,包括目前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以及目前血压正常者;指导高血压患者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及袖带等附件,并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知识与方法的培训;积极推动建设家庭血压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管理与分析技术平台;制订或变更治疗方案时参考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记录;积极推动已确诊并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购买血压计的医保支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