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3276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内容教科书130页135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完成课堂练习。2问答法、点拨法、串讲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2感受并学习科学家严谨、务实的精神。重点难点疑点剖析重点1掌握本文运用事例说明问题的方法。2分析本文的逻辑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3学习本文准确严谨、优美生动的语言。难点1领会本文的逻辑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优美生动的语言。疑点“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何以此为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对于作者及物候学的基本知识要有相应了解。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约_分钟)二、熟悉课文,划分段落(约_分钟)三、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约_分钟)四、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约_分钟)板书设计1整篇文章的逻辑顺序: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影响物候的主要因素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2事例 概说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2课时)一、指导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约_分钟)二、指导学习课文第四部分(约_分钟)三、课堂练习(约_分钟)板书设计1划分层次2物候学研究的四个重要意义:(1)预报农时 (2)安排农作物区划和造林(3)引种植物 (4)避免或减轻虫害练习设计1如何调整下列句子的语序?(1)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叶子变黄。(2)不久,布谷鸟也来了。(3)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4)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5)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6)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辅导练习提示:此题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关上课本思考回答。教法探讨1文章开头几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幅季节更替、物候变迁的大自然的美妙图景。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描写的效果,注意积累其中的优美语句。2第一部分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分析,另外三部分先由学生自行分析,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3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教学时可以淡化文体,把它当一篇科普文章处理就行了。重点是引导学生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对读、写说明文的一些方法加以适当讲解。参考资料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徒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还有一些非生物现象,像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227-23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有关克隆的科学术语,了解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过程,学习文章是如何进行说明的,懂得“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的含义。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主要是让学生用勾画圈点读书法和相互交流法,了解本文所讲的科技知识,用合作探究、生疑发问法掌握本文深入浅出的写法及如何正确对待克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严谨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克隆的含义。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本文说明技巧(安排顺序、语言特点)等。难点理解“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教学突破引导学生生疑发问,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本文说明技巧,理解什么是克隆及“克隆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树立科学应为人类服务的正确价值观。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克隆”的文字资料、图片、制成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图片。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1导入课文,整体感知。2引导自读,了解写法。3引导发问,共同探究。学生活动1交流资料,用勾画法把握课文。2学生讨论,探究写法。3学生质疑,合作探究。一、课前交流,导入课文,整体感知(约 分钟)二、引导自读,了解说明特点(约 分钟)三、引导学生发问,合作探究(约 分钟)本课总结本文作者以对写作顺序合理的安排,从日常生活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有趣的生物繁殖现象入手,巧妙运用俗语及准确但又朴实的语言,清楚地向我们揭示了克隆的奥秘,介绍了克隆研究的发展和成绩,提醒人们要严肃地考虑克隆的含义,使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引导学生以此树立了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板书设计奇妙的克隆谈家桢克隆成果克隆好处有关术语说明特点关键句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就“怎样看待克隆人问题”展开讨论,言之有理即可。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说明“克隆鲫鱼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_2从文章来看,动物克隆的研究和实验范围是怎样一步步扩大的?_个性练习设计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发挥想象,你将利用克隆技术为人类做哪些贡献?要求用流畅的语言表述。教学探讨与反思本文讲述的是深奥的高科技知识,揣摩文章怎样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一知识是关键,学习时,从克隆的成果突破,引导学生对课文有一感性认识,进而引导学生探究,逐步突破重难点。补充资料专家谈克隆,消除认识误区xx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元教授主持的“家畜体细胞无性繁殖”研究项目在山东曹县五里墩村开始克隆胚胎移植。共移植了135头牛,在每头牛的子宫内放两枚克隆胚。从2002年1月18日起,该课题组陆续获得了克隆牛犊14头,现在成活了5头。围绕着克隆牛事件,克隆牛项目的两个技术核心人物:陈大元教授和山东省农科院马世援研究员就目前克隆技术认识存在的种种误区进行了解释。克隆会不会导致物种基因单一化?克隆生物和样板生物从基因类型来说是完全一样的,有人担心,如果克隆牛大行其道,会导致牛这个物种基因单一化。如果出现某种恶劣的自然条件或者大规模的疾病,这些基因相同的牛会因抵抗能力一样而被全部毁灭。马教授表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建立足够规模的原种场来解决。原种场里保存有大规模不同基因类型的牛这也就是所谓的基因库。如果将来要建立克隆牛工厂,必须建立一个由200头牛以上没有血缘关系的良种牛组成的原种群,根据生物学上的相关公式,这样的规模可以涵盖所有牛的基因种类了。克隆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复制”?在此次克隆牛工程中,马教授也发现了许多新情况,其中之一是克隆技术并不能百分之百地原样复制,在克隆和胚胎移植过程中,会有一些遗传信息损失。就像拷贝软盘,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和原盘一样。显然,损失信息的数量极其微小,但对克隆牛会有什么影响现在还不知道。克隆生命是不是一定短命?研究表明,动物的寿命和体内染色体末端的基因端粒的长短有关。年轻动物的端粒长,而年长动物的端粒则变短。有人据此推断,克隆动物既然是按照成年样本复制的,那么刚生下来的克隆动物的端粒就已经和成年动物一样短了,它们的寿命肯定不长。陈大元教授否认了这种观点,他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发现年幼的克隆动物端粒在体内端粒酶的影响下变得很长,和成年样本出现差异。所以,克隆动物的寿命不会比一般动物短。摘自北京晨报(有删改)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144页151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3进一步掌握事理性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教师辅导自学,课堂练习。2讨论法、问答法、比较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发其对自然科学的热爱。重点难点疑点剖析重点1理清文章的逻辑顺序。2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3感受并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的创新思维。4体会作者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难点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的创新思维。疑点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是否可以改为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有关恐龙和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中的生难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1课时)一、学习恐龙无处不在(约_分钟)二、学习被压扁的沙子,并与前文比较(约_分钟)三、课堂练习(约_分钟)板书设计1逻辑顺序2被压扁的沙子: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练习设计1分析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2)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3)仅次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4)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5)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的沙子。辅导练习提示:此题较为简单,可让学生自主完成。教法探讨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思维方法和行文思路。2对本文涉及的一些知识,如地质变迁、小行星等,学生基本能理解,不必讲解过多,以免偏离主题。3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总结两篇短文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语段,并摘录下来。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152页156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些生态环境知识。2掌握各种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3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自学,指导完成课堂练习。2问答法、讨论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重点难点疑点剖析重点1理清文章说明顺序。2把握文章的说明方法。3分析文章提供了哪些有价值信息。难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疑点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几则有关生物入侵造成重大损失的资料(如水葫芦等)。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文中加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2搜集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1课时)板书设计教法探讨1学生对“生物入侵”这一概念较为陌生,可布置其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对其有一定了解。在教学前,可举实例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筛选信息是阅读科技类文章的目的之一,一篇科技文章提供的既有科技知识信息,也有社会历史知识信息,还有作者的生活和创作信息,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