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法律与秩序强化训练 考点21 受教育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67576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法律与秩序强化训练 考点21 受教育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法律与秩序强化训练 考点21 受教育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西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法律与秩序强化训练 考点21 受教育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21 受教育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xx江西四模)为了迎接xx年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九江市从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城乡教育达到国家督导验收标准。这一举措( C )A.能确保将教育摆在一切工作首位B.能够保障义务教育学生的人身权利C.有利于保障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D.有利于消除城乡义务教育的差别2.(xx江西信息卷A)xx年5月1日起施行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应当与当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相同。”这一规定( A )A.有利于保障残疾人平等享有受教育权B.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特点C.可以有效保障残疾人的一切合法权益D.表明受教育权是残疾人最根本的权利3.(xx江西冲刺卷一)李克强总理在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xx年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这( C )A.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享有绝对公平的受教育权B.表明受教育是未成年人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C.说明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D.体现了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4.(xx南昌联考)春节期间,八年级学生小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抢了一千多块钱的红包,误以为发现了“致富”捷径,便不想继续上学了。新学期开学,在家里吵着要休学,下列对小冬的劝说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B )A.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能因为抢红包而影响学习B.抢红包也是一条自食其力的捷径,可以抢红包为主兼顾学习C.抢红包“致富”不靠谱,容易遭遇欺诈,造成权益受侵害D.休学抢红包不可取,青少年学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5.(xx北部湾)九年级学生小辉学习成绩较差,总觉得读书没有前途,还不如去打工挣钱,于是萌发了辍学的念头。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 D )A.上学是个苦差事,还是打工轻松些B.受教育是小辉的权利,放弃是他的自由C.既然读书无望,早点打工挣钱也是不错的选择D.中学生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6.(xx江西冲刺卷一)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近日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这( BC )A.说明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B.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C.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D.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7.(xx黄石改编)一位老奶奶从工厂退休后,报名到一所老年大学学习,先后掌握了三门外语。老奶奶在国外旅游时,流利的外语得到不少外国人的赞扬。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C )A.老奶奶积极行使受教育的权利B.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义务教育C.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成人教育D.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职业教育8.(xx安徽改编)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xx年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此举( AC )A.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B.能够迅速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C.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D.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法律保障9.八年级(2)班的李俊对妈妈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愿意放弃就放弃。”所以,他课上不遵守课堂纪律,课下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经常因贪玩而逃学旷课。李俊的错误在于( ACD )A.没有正确认识到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B.只享受了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没有很好地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D.没有认真履行遵守学校纪律、尊敬老师、努力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义务三、简要回答题(简明扼要,条理清楚)10.(xx江西五模)【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材料一:xx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要求进一步防控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确保实现到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材料二:xx年9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少年法制度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少年法庭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哪些道理。答:材料一说明: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的特征。材料二说明: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未成年人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各方面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司法保护)。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公正司法。11.(xx襄阳)【接受义务教育提升核心素养】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人生起点上的公平,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充分接受义务教育,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生未来成就自我的必要条件。(1)青少年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答:按时入学;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哪两个方面的创新?简要说明理由。答: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还不够高,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弱,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压力,如果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制约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