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2 文言文 八上《核舟记》(讲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54007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2 文言文 八上《核舟记》(讲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2 文言文 八上《核舟记》(讲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2 文言文 八上《核舟记》(讲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2 文言文 八上核舟记(讲练)(含解析)一、文学常识核舟记是明朝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朝人张潮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集,共二十卷,多数作品文字优美,有些也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有所反映。二、重点字词【重点词语】奇巧人: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径寸:直径一寸的木头。径:直径。器皿(mn):器具。以至:连词,“以至于”,“直到”。罔(wng)不:无不。罔:否定副词。象:动词,模拟。情态:神情姿态。贻(y):赠送。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大苏:即苏轼。泛:动词,坐船游览。有(yu):“又”表示后面是一个尾数。奇(j):零头,零数。可:大约。许:表示约计数量。中:中间。轩敞:高起宽敞。箬(ru)篷:箬竹叶做成的船篷。启:动词,打开。雕栏:雕刻着花纹的栏杆。相望:相对称。徐:缓缓地。兴:起。糁(sn):这里是涂染的意思。峨冠(gun):高高的帽子。髯(rn):胡须,这里泛指两腮的胡须。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微侧:(身子)略微侧转。比,靠近。绝类:极像。矫(jio)首昂视:抬头仰望。不属(zh):不相类似。属,类似。诎(q):同“屈”,弯曲。倚(y)之:(左臂)靠在左膝上。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椎髻(j):椎形发髻。衡:同“横”,横着。攀(pn):扳着。视端容寂:眼光正视,神色平静。夷,平。了了:清楚明白。丹:朱红色。通:全。有(yu):同“又”。曾:尚、还。盈:满。简:通“拣”挑选。修狭:长而窄。详瞩:细看。 三、内容要点【文意概括】本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它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舟上五人,须眉比见,其他如篛篷、窗、楫、壶、炉等,无不应有尽有;还有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真可谓巧夺天工。本文对这件艺术品的文字说明,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写,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重点问题】本文介绍“核舟”的顺序是什么?(空间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中间到两边,由正面到背面)四、阅读题典【题源】xx届上海中考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大苏泛赤壁大苏指(人名)水波不兴兴:尝贻余核舟一译句9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 且都可启可闭。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答案】8苏轼 起 (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9C【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抓住题目中“雕刻技艺精巧”这一关键信息点,注意“不能体现”这个答点 先阅读本文,了解两段文字的内容,即第一段是介绍核舟的有关情况,第二段是具体介绍和描写核舟的形象,表达核舟雕刻技艺的高超。比较各选项内容,即可看出C句是介绍核舟制作的材料,没有“雕刻技艺精巧”的内容。【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五、牛刀小试【题源】(13年北京卷)阅读核舟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 (2)其两膝相比者 比: 【答案】(1)高高的 (2)靠近试题分析:“峨”为形容词,译为“高高的”。“比”是重点的词语,应译为“靠近”。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翻译: 【答案】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同。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属”, “属”是课本注解中的重点字,应译为“类,相同”。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14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 。 【答案】长不盈寸 各具情态 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或高起而宽敞的船舱) 神奇精湛卓越的雕刻艺术试题分析:第一空前有“原材料”的提示,第二个空前有“人物雕刻得”的提示,根据提示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即是答案。第三个空填写“船的雕刻细致入微”的地方,如“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小窗上的刻字”“高起而宽敞的船舱”。第四个空是对上文的总结,概括出全文的内容与主旨。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点评:审题后要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语句,进一步精读之,确定哪些语句与题干要求相符,提取出来即可。题干中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必须用原文语句回答;能借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借用原文语句。【题源】xx中考浙江台州卷琢 冰【清】唐甄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注释】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宝:珍藏。真:实际。1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答案】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 评分标准:2分,每处1分。多断不得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 xx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方法: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3分)A被以衣裳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B置之堂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C子之技诚巧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D子何不范金琢玉 吏呼一何怒(石壕吏)【答案】 D【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答案】 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艺传授给他。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 xx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准确翻译“孰”和“以”。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2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答案】示例一: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这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示例二: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花了很大的功夫雕出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地浪费人力和物力。评分标准:3分。言之有理,得3分。仅判断,得1分。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