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压轴题专练 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1829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压轴题专练 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压轴题专练 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压轴题专练 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压轴题专练 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策略模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每年都有试题以图表方式呈现相关实验结果及化学信息,要求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对相关化学现象、事实作出合理解释,在推理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试题的新颖度、难度和区分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借助于图表的创新得以体现,这也是新课程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所以,图文转化能力是学生适应高考的必备能力。(1)图形题坐标曲线图。坐标曲线题解题时可以拆分为识图、析图、用图三个步骤。其中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识图。识图的关键是三看:一看轴即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化学含义(自变量X轴和函数Y轴表示的意义),寻找X、Y轴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是理解题意和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二看点即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点、终点、拐点、交叉点);三看线即曲线的走势(变化趋势是上升、下降、波动、正态、偏态等变化)。析图。分析:图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趋势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联想:通过联想,把课本内的有关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与图像曲线中的图形与相关点建立联系。用图。迁移:将相关的化学知识与图像曲线紧密结合,在头脑中构建新的曲线知识体系,然后运用新的曲线知识体系揭示问题的实质,解决实际问题。(2)表格题数据表格分析题。该题常常以列表形式传递有关化学的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的信息,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获取并处理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等能力。题目信息一般比较隐蔽,它要求学生作答时首先要能够从题目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并能够将此信息与教材相关的理论紧密结合,从而寻找解答题目的切入点。解题步骤:审题。要明确行标题、列标题和数据标题的含义;分析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最大值、最小值和平衡点。找答案。把表格转变成文字,经联想找出所要考的知识;分析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最大值、最小值和平衡点的原因。定答案。结合概念和原理答题,把表格转变成文字,要表达准确,尽量用课本上的术语表述;书写要工整、条理要清楚。1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125 kJ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H247 kJmol1Fe3O4(s)CO(g)=3FeO(s)CO2(g)H319 kJmol1写出FeO(s)被CO(g)还原生成Fe(s)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_。(2)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则5 mol FeS2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3)通过控制溶液的pH对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分离。图3是某些金属氢氧化物在不同浓度和pH时的沉淀溶解图像,图中直线上的点表示平衡状态。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Fe(OH)3、Al(OH)3、Cr(OH)3三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最大的是_,图中A、B、C三点中表示Fe(OH)3的沉淀速率大于溶解速率的是_由图可得Fe(OH)2的溶度积的值为_。(4)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环保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反应为FePO4Li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_。答案(1)FeO(s)CO(g)=Fe(s)CO2(g)H11 kJmol1(2)21 mol(3)Cr(OH)3C11015(4)FePO4Lie=LiFePO4解析(1)漏写物质状态,数值、H符号均错误。(2)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错误。(3)不知道溶解平衡曲线上的点所对应的沉淀速率等于溶解速率、曲线上方的点所对应的沉淀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曲线下方的点所对应的沉淀速率小于溶解速率;计算Fe(OH)2的溶度积时,错误地认为完全沉淀时c(OH)109 molL1。讲评本题以常见金属的工业应用为命题背景,着重考查化学平衡原理、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沉淀溶解平衡的综合应用以及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考查知识点多,跨度大、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第(1)问,讲评时侧重于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要讲清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如物质状态、化学计量数的含义)、反应热的基本计算方法。第(2)问,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和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合价升降正确判断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进行分析,特别要关注歧化、归中等复杂反应。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第(3)问,讲评时帮助学生梳理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中各点的关系,能正确分析各点溶液中沉淀速率与溶解速率的关系,能正确进行溶度积的计算。第(4)问,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关键是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电极反应的产物、再根据电荷守恒、元素守恒、酸碱性等,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层层推进,进一步书写和配平。对于可充电电池的反应,需要注意“充电、放电”的方向,放电的过程应用原电池原理,充电的过程应用电解池原理。2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有多种方法。(1)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SCR技术中的氧化剂为_。图2是不同催化剂Mn和Cr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脱氮率,由图可知最佳的催化剂和相应的温度分别为_、_。用Fe作催化剂时,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c(NO2)/c(NO)对应的脱氮率如下图所示,脱氮效果最佳的c(NO2)/c(NO)_。已知生成1 mol N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 kJ,此时对应的脱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H2(g)O2(g)=H2O(g)H1241.8 kJmol1C(s)O2(g)=CO(g)H2110.5 kJmol1则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用SO2和O2制备硫酸,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为多孔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答案(1)NO、NO2Mn200250 (或范围内间任意温度)112NH3(g)NO(g)NO2(g)2N2(g)3H2O(g)H2Q kJmol1(2)C(s)H2O(g)=CO(g)H2(g)H131.3 kJmol1SO22e2H2O=SO4H解析(1)NH3作还原剂,氮的氧化物(NO、NO2)作氧化剂。Cr的最佳催化温度太高,所需能量多,成本高,应选Mn。可控温度在200250 范围内。根据图示c(NO2)/c(NO)为11时,脱氮效果最佳;2NH3(g)NO(g)NO2(g)2N2(g)3H2O(g)H2Q kJmol1。(2)H2O(g)=H2(g)O2(g)H241.8 kJmol1C(s)O2(g)CO(g)H110.5 kJmol1上述两式相加C(s)H2O(g)=CO(g)H2(g)H131.3 kJmol1。根据H2SO4的出口,B电极为负极,A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负极:2SO24e4H2O=2SO8H正极:O24e4H=2H2O。3氨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1)合成氨用的氢气可以甲烷为原料制得:CH4(g)H2O(g)CO(g)3H2(g)。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CO对合成氨的催化剂有毒害作用,常用乙酸二氨合铜()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CO,其反应原理为Cu(NH3)2CH3COO(l)CO(g)NH3(g)Cu(NH3)3CH3COOCO(l)H0吸收CO后的乙酸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再生的适宜条件是_。(填字母)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3)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反应为2NH3(g)CO2(g)CO(NH2)2(l)H2O(g)Hc(CO)c(HCO)c(NH3H3O)Bc(NH)c(H)c(HCO)c(OH)c(CO)Cc(CO)c(HCO)c(H2CO3)0.1 molL1Dc(NH)c(NH3H2O)2c(CO)2c(HCO)2c(H2CO3)答案(1)CH4(g)H2O(g)CO(g)3H2(g)H161.1 kJmol1(2)B(3)2 500(说明:曲线的转折点在横坐标40之前,纵坐标必需在20的线上)(4)碱由于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HCO的电离平衡常数,因此CO水解程度大于NH水解程度,溶液中c(OH)c(H),溶液呈碱性B解析(1)由图示得:CH4(g)2O2(g)=CO2(g)2H2O(g)H846.3 kJmol1CO2(g)=CO(g)O2(g)H282 kJmol13H2O(g)=O2(g)3H2(g)H725.4 kJmol1上述三式相加。CH4(g)H2O(g)CO(g)3H2(g)H161.1 kJmol1。(2)根据已知条件,平衡应向左移动,应采取高温低压。(3)2NH3(g)CO2(g)CO(NH2)2(l)H2O(g)起始(mol) 4 2 0 0平衡(mol) 42x 2x x x100%50%x1K2 500画图时,原平衡40 s达到平衡,c(NH3)2102 molL1,若使用催化剂,在40 s之前达到平衡,但c(NH3)不变。(4)因为Ka21.77105,所以(NH4)2CO3溶液呈碱性。B项不符合电荷守恒。4xx年初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判断:该反应在_能自发进行(填“高温下”、“低温下”或“任何温度下”)。在T2温度下,0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上图中画出c(CO2)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2)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有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 kJmol1;1 mol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热44 kJ;N2与O2生成NO的过程如下,CH4(g)4NO(g)=2N2(g)CO2(g)2H2O(g)H_。在恒压下,将CH4(g)和NO2(g)置于密闭容器中,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HT2,T1时c(CO2)小,升温,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此反应为熵减反应。根据GHTS,H0,S0,所以要使该反应自发进行,应在低温下。v(N2)v(CO2)0025 molL1s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K减小,然后保持不变,因为从正反应进行,w(NO)应逐渐减小,然后保持不变。(2)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12H2O(l)=2H2O(g)H88 kJmol14NO(g)=2N2(g)2O2(g)H366 kJmol1上述三式相加CH4(g)4NO(g)=2N2(g)CO2(g)2H2O(g)H1 168 kJmol1。应采取降温,增大CH4浓度的方法。(3)在450 之前,未建立平衡状态,在450 之后,温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大。根据图示,在相同温度下,NO的转化率比NO2低。CH44NO=2N2CO22H2O x 4xCH42NO2=N2CO22H2O y 2y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