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2细胞呼吸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74894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2细胞呼吸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2细胞呼吸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2细胞呼吸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2细胞呼吸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题组一、细胞呼吸的原理1(xx年高考天津卷)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过程和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解析:分析示意图,过程应为有氧呼吸,它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应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它发生的场所是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原核细胞的细胞质或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细胞中;过程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过程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CO2;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H,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也能产生H,但过程产生的H用于还原O2,过程产生的H用于还原C3化合物。答案:D2(xx年高考上海卷)如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C6H12O62CH3COCOOH4H能量(葡萄糖)(丙酮酸)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 D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发生的条件和场所。题干反应式可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两者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故D项正确。答案:D3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或过程和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和C动物细胞内,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H,过程消耗H解析: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酒精和CO2;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即和或和;动物细胞中过程(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比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多;包括乳酸菌在内的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产生的H,在第二阶段(或)被消耗。答案:B4(xx年高考海南卷)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_,其产物是_。(2)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_,主要原因是_。(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_呼吸速率明显升高。解析:(1)分析题图,第1224 h期间,种子的O2吸收量很少,却释放很多CO2,表明此阶段呼吸方式主要为无氧呼吸。豆科植物种子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酒精和CO2。(2)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下降。(3)胚根长出后,O2吸收明显增多,这说明有氧呼吸速率明显提高。答案:(1)无氧细胞质基质CO2和乙醇(2)减少在此期间只有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没有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3)有氧题组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5(xx年高考安徽卷)如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随水稻开花后天数的延长,种子逐渐成熟,呼吸速率先增后减,干物质量逐渐增加至基本稳定。对比两曲线,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种子呼吸速率下降,分解有机物质减少,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答案:D6.(xx年高考江苏卷)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解析:将果酒发酵装置改装成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以检测酵母菌产生的气体成分;经管口3取样只能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实验开始前,需对改装后的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需打开阀a,为酵母菌提供充足的氧气。答案:B7(xx年高考福建卷)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解析:此题以豌豆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细胞代谢的有关知识。种子萌发初期,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总重量减少,A错误;及时排涝,可以防止豌豆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正确;夜间植物叶肉细胞可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C错误;黄化叶片所含的色素主要是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D错误。答案:B8(xx年高考福建卷)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请回答:(1)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_,分析图中A、B、C三点,可知_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2)图中结果显示,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_作用,其中_mmolL1的KNO3溶液作用效果最好。(3)淹水缺氧使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长均受到阻碍,地上部叶色变黄,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_减少;根系缺氧会导致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实验过程中能否改用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请分析说明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及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1)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2O反应生成CO2,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生成H2O,由图示信息知,A、B、C三点中,A点有氧呼吸速率最大,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2)图中结果显示,起空白对照作用的清水组中的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最低,表明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且30 mmolL1的KNO3溶液的减缓作用效果最好。(3)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反应减弱,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根系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均有CO2产生,所以不能用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答案:(1)线粒体基质A(2)减缓30(3)ATP不能,因为无氧呼吸可能会产生CO2一、选择题1(xx年唐山模拟)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B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C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D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解析: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可进行,且此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项正确,D项错误。既可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可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氧呼吸每个阶段都会产生ATP,但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B项正确。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消耗H,而无氧呼吸中的H只在第一阶段产生,作为还原剂被第二阶段消耗,C项正确。答案:D2下列关于有氧呼吸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各阶段均有能量释放,但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B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均需要酶的参与C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和O2反应生成水D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只作为产物出现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A正确;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酶参与,B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C正确;水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D错误。答案:D3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及利用。下列关于H的产生和利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过程中的H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B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H均来自水,和第一阶段产生的H都用于第三阶段中与氧结合D如果给某叶肉细胞提供H218O,则在该细胞中的氧气、葡萄糖、CO2中均可检测到放射性解析:光合作用过程中H全部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A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全部来自葡萄糖,第二阶段产生的H来自水和丙酮酸,B正确,C错误。通过水的光解,HO中的氧可以出现在氧气中,通过有氧呼吸HO中的氧可以出现在CO2中,再通过光合作用出现在葡萄糖中,D正确。答案:C4(xx年淮安模拟)关于人体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只有部分用于合成ATP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氧的参与,该过程与有氧呼吸完全不同D细胞供氧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糖类氧化为乳酸或酒精解析: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合成ATP,A正确;在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B错误;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的参与,但它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C错误;细胞供氧不足时,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可将糖类氧化为乳酸,没有酒精产生,D错误。答案:A5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甲、乙两种细胞器及在这两种细胞器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产生的ATP可以被乙利用,乙产生的ATP也可以被甲利用B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乙产生的CO2被甲利用至少要经过8层磷脂双分子层D改变光照强度一定会改变甲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解析:从题图来看,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甲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乙产生的ATP不能用于光合作用,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叶绿体产生的O2除供给线粒体外,还向细胞外释放,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正确。线粒体中产生的CO2被同一细胞中的叶绿体利用,至少要通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点后,再增大光照强度,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合作用强度不变,D错误。答案:B6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过程利用的ATP是由甲和丙过程共同提供的B乙中的ATP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和还原三碳化合物C甲、丙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相同D丁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兴奋传导等解析:从图中发生的变化可判断,甲是光反应,乙是暗反应,丙是有氧呼吸,丁是ATP的水解。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不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A项错误;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B项错误;光反应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光能,而丙过程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项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消耗ATP,D项错误。答案:C7某小组对一瓶混合了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进行实验,检测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9 mol12.5mol15 mol30 mol产生酒精的量9 mol6.5 mol6 mol0 molA.氧浓度为a时,CO2产生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B氧浓度为c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有ATP生成C氧浓度分别为a和d时,经过相同的时间它们消耗的葡萄糖比为10/9D氧浓度为b和c时,产生酒精的量与CO2的量不相等,是因为装置中同时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解析:当氧浓度为a时,产生的CO2量与酒精量相等,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正确。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均可以产生ATP,B正确。氧浓度为a时葡萄糖的消耗量为924.5(mol),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3065(mol),所以氧浓度分别为a和d时,经过相同的时间,它们消耗的葡萄糖比为4.5/59/10,C错误。氧浓度为b和c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所以产生酒精的量与CO2的量不相等,D正确。答案:C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 水浴中,10 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 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实验时间/min液滴移动距离/mm1001532.52065251003013035162.5A.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B在2030 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 mm3/minC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需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解析:装置中X若为NaOH溶液,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试管中因氧气的消耗而导致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向左移动。小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可表示动物呼吸作用O2的消耗量。增加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动物呼吸作用以外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自变量应是动物的有无,即只需去除果蝇幼虫即可,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动物细胞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不会导致装置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答案:B9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两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除图中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如坐标曲线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CO2的产生总量B甲中的产物除了CO2还有酒精,乙中除了CO2还有H2OC如果甲和乙产生同体积的CO2,乙中消耗的葡萄糖是甲的3倍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O2总量的增加趋势保持不变解析:从实验装置及坐标曲线可以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了脱气处理,CO2的产生总量是实验的因变量,A错误。甲中进行了脱气,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除了CO2外还有酒精,而乙中没有进行脱气,培养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物除了CO2外还有H2O,B正确。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公式可知,产生同体积的CO2,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3倍,C错误。该坐标曲线表示培养初期CO2的产生总量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由于葡萄糖的量及乙装置中的氧气都是有限的,所以CO2总量的增加趋势会发生变化,D错误。答案:B10.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右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气泡内的气体是CO2,A项正确;加水可以防止酵母菌与空气的接触,创造无氧环境,B项正确;若将水换成冷水,会降低酵母菌体内呼吸酶的活性,反应速率降低,气泡释放速率下降,C项正确;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有三个去向:一部分转移至ATP,一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D项错误。答案:D11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解析:据题可知,对酵母菌的处理是破碎细胞保持细胞器完整,它与未处理细胞的差别是细胞质浓度不同,细胞质中酶的浓度不同。破碎细胞的细胞质中酶的浓度较低,所以反应速率较慢,生成的丙酮酸较未破碎细胞少,所以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答案:D12.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两种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在氧浓度为a时()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C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D酵母菌停止发酵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判断氧浓度为a时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进而判断呼吸类型及其分解葡萄糖的比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摩尔数之比是11。位于a点时酒精的产生量是6 mol,则CO2的生成量也为6 mol。 图中实际CO2的生成量为15 mol,用CO2的总生成量减去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等于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15 mol6 mol9 mol)。有氧呼吸每消耗1 mol的葡萄糖产生6 mol CO2,生成9 mol CO2则消耗了1.5 mol的葡萄糖;无氧呼吸每消耗1 mol葡萄糖产生2 mol CO2,生成6 mol CO2则消耗了3 mol 的葡萄糖。因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消耗了4.5 mol 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是3 mol,占2/3。答案:B二、非选择题13下图是在光照条件下玉米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E、G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和_。(2)该细胞中B物质的生成场所是_。(3)在夏季光照较强的上午,从O2、CO2进出细胞的角度分析,图中的不妥当之处是_。(4)参与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物质A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是_,该细胞内生成A的细胞器有_。(5)该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C5含量的变化是_;在二氧化碳供给充足时,该植物从暗处转移到光照处,C3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6)参与上图细胞内代谢过程的两种细胞器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可进行转录过程,除需要自身DNA和原料外,写出直接参与该过程的两种有机物的名称:_。解析:分析图解可以看出,这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图解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图解。光合作用过程中,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的物质变化是水的分解,生成NADPH、ATP,NADPH提供还原剂和能量,ATP提供能量,所以A是水,并且是自由水,B是ATP,E是NADP,G是丙酮酸。生成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如果夏季上午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线粒体中经过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应首先供应光合作用,而不是释放到细胞外;光合作用产生的O2进入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后,剩余部分应会释放出来,而不是从外界吸收O2。分析C3和C5含量的变化应该结合图示流程,从它们的来源和去路进行分析。答案:(1)NADP丙酮酸(2)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3)线粒体中经过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不应该释放到细胞外;进入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的O2不应从外界吸收(4)自由水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5)增加减少(6)ATP、酶1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分子Z的中文名称是_,在植物细胞内,能产生Z分子的场所还有_、_。(2)图2是验证水生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锥形瓶中放入适宜浓度的小苏打(NaHCO3)溶液(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图2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实验的装置光源关掉,使实验处于黑暗处,则短时间内植物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_(填“增加”或“减少”)。处于黑暗环境一段时间后,U形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度_(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原因是_。在标况下,某时间段内实验装置U形管左、右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发生如图3所示变化(假设10刻度0.224 mL),则该时间段水草_(填“消耗”或“积累”)葡萄糖_mg。解析:(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在植物细胞内,呼吸作用也可以产生ATP,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在不给予光照的情况下,植物的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的还原阶段受阻,五碳化合物的形成受阻,其含量减少;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小苏打(NaHCO3)溶液吸收,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减少,U形管左侧管内液面上升。由图3可以直接看出,左侧的液面上升了80个刻度,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为0.2248017.92 mL,则该时间段水草消耗葡萄糖为17.92/2241/61802.4 mg。答案:(1)三磷酸腺苷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减少升高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小苏打溶液吸收消耗2.415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的有关问题,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后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30 温水的烧杯中,用重物拴住,再将整个装置置于30 的恒温水浴锅中。试回答:(1)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_。(2)实验开始后,实验组一段时间内烧杯中液面没有发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_,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发生变化,则变化情况是_,原因是_。(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应做两处调整,分别是:_;_。(4)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酵母菌数量先增加后下降,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和_。解析:(1)设置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应是有无酵母菌,因此对照组是将气球中的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等量的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2)实验开始时,实验组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消耗的氧气体积相等。如果液面发生变化,则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气球膨胀,液面上升。(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则温度是自变量,其他变量要保持一致且适宜。由此可知上述装置应做的调整一是气球中不注入氧气,二是取若干相同装置,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4)酵母菌的数量下降可能是由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培养液pH下降等。答案:(1)将气球中的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等量的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2)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上升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气球膨胀(3)气球中不注入氧气取若干相同装置,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4)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乙醇含量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任意两个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