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59421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虏(l)赵王樊於(y)期拊(f)心B戮(l)没(m) 骨髓(su) 惶(hun)急C揕(zhn)其胸 约契(q) 瞋(chn)目D偏袒(tn) 扼()腕(wn) 濡(r)缕【答案】A(於:w)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私仇)B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重金征求)C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求:寻找)D乃为装遣荆轲(为装:伪装)【答案】D(为装:准备行装。)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樊於期乃前曰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皆白衣冠以送之发尽上指冠使使以闻大王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群臣怪之图穷而匕首见左右既前,斩荆轲A/B/C/D/【答案】A(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动词。)4找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选项例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A微斯人,吾谁与归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C微闻有鼠作作索索D岭峤微草,凌冬不凋【答案】A(例句和A都当“假如没有”讲。B项稍微,C项暗中,D项微小)5下列对课文人物性格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来,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B太子丹:性格软弱,缺少勇敢的反抗精神,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只好采取行刺的办法。C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D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答案】B(“性格软弱,缺少勇敢的反抗精神”不对。)6下列对课文表现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例如: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B本文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例如: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C本文善于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就创造出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例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被八创”,“箕踞以骂”。D本文善于通过动作刻画人物的心理。例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答案】D(所举事例与前面的观点不一致。)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从“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到“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原文见课本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以:通“已”,已经B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齐等,同样C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借助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蒙受【答案】C(宽容、原谅)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B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斧斤以时入山林C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答案】B(B中的两个“以”字都当“按照”讲。A乃:就,才;C因:于是,依靠;D而:表修饰关系,表顺承关系。)9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D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答案】A(“屈于权势”不对。)10翻译下面的句子。(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译:_(2)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译:_【答案】(1)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地在朝廷将它送出,派人来把这些告诉大王。一切听大王您吩咐。(落实“函”“庭”“唯”)(2)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非常吃惊,事情突然发生,根本没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落实“还”“走”“卒”“度”)三、延伸提高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诺。”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惟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选自战国策燕三,有删改)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寒心:胆战心惊B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乏:荒废C窥以重利 窥:探看,引诱D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让:责备【答案】D(让:推辞、退让)12下列各句中,全都直接表现太子丹“仁而下士”的一项是()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ABC D【答案】D(表现秦王残暴及其后果。是鞠武向太子推荐田光。表现太子迎接田光时礼贤下士的情形。虽是太子对田光所言,但表现太子尚有猜疑的心理。是太子对荆轲所言,希望听到荆轲对救燕国的意见,表现太子对荆轲的尊重。中“顿首”“固请”都表现了太子的“下士”,即对荆轲的看重)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解决秦灭燕国之患。B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大患,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C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谈话内容勿泄;为此,田光自刎而死。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答案】B(原文为太傅谏太子“急遣”;也不是“借匈奴之手杀掉樊将军”,而是将樊将军送到匈奴后可以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译文:_(2)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译文:_【答案】(1)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2)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泄漏出去了。四、高考热点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把正确的顺序号写在后面的横线上。艺术则是表现人类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反应和个性的流露。一是需要冷静的知识,一是表达主观的热烈的情绪。近代的技术,是人类根据科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满足生活的目的和需求的种种发明和机械。一方面是实用,一方面是表现,一是偏于物质,一是偏重心灵。两者似乎绝不相谋,有“雅俗之分”。然而我们从历史上和本质上观察它们二者在人类文化整体的地位和关系,可以说:它们二者实可联系成一个文化生活的中轴。_【答案】16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等网络平台上,编制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_【答案】示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17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选择一位名人另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荆轲失败了,然而我们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他反抗强秦的壮烈行动,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反抗强权推翻黑暗统治而英勇斗争。答:_【答案】屈原自杀了,然而我们不能因他的选择而否定他,他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献身。五、写作创新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英勇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不朽的契约。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话题分析】1细审题。“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可以理解为两个圈:外圈是选择;内圈是“心灵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让我们把生活设想为一系列选择过程,一次接着一次的选择。”选择是普遍存在并经常进行的,但不是所有的选择都属于“心灵”方面的。而这个话题的要求是必须写出心灵方面的选择,才算进入了话题范围的内圈,才算完全符合题意。“心灵”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人的内心、思想、精神等。这就是说,这里要写的选择,不论大小,不论经常、偶然,不论个人、集体,都必须是“心灵的”,是灵魂深处的选择。2重选材。高考作文选材强调“四性”,即事例的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新颖性。尤其是典型性、新颖性在选取事例时要格外注意。有时我们面对一个话题思考时,会觉得在选材方面遭遇瓶颈。个人的阅读范围里没有合适的事例来论证此话题,过去陈旧的事例又不想拿来一用。这时候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将陈旧的事例灵活地处理一下,可以变换叙述角度,可以添加故事氛围,可以修饰叙述语言让“老调重弹”成新鲜的材料,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从而增加文章的魅力。【话题素材】1天汉二年,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也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辩言:“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这番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护短开脱,把他投入监狱,并处以腐刑。司马迁是弱小的,也是天真的,但一个小小的太史官敢于冒生命危险为一个“千古罪人”据理力争,是因为他的心灵选择的是正义与真理!2岳飞一生精忠报国,他不与秦桧同流合污,一生驰骋疆场,然而无奈于十二道金牌的催逼,最终被害于风波亭。面对恶势力的威逼,他选择了国家,这是心灵的选择,虽然付出了生命代价,然而他无悔,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高昂的旋律,在历史的回音壁上筝音四射。【佳作赏读】抉择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夜开始笼罩阴森的囚室。身陷缧绁,我不曾想,却也该是意料之中的事。北帅给了我两个选择:生可尽享荣华富贵,否则“死路一条”。我无语,任凭思绪把我带远身处乱世之中,受命于危难之际。我虽深知我所处的朝廷的腐败,但是身为热血男儿,又岂能置国家安危、人民生死于不顾。记得北上被困时,吕师孟曾劝说:“身处乱世,当择良枝而栖之。子虽贤良,安能抗日之西垂乎?”也记得一位告病还乡的同僚说过,“举世混浊时莫若隐”。是的,隐永远是人逃避现实的最好做法。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普天之下又岂会找不到几处荒山来安置那颗落寞的心呢?可是我知道,无论到哪里,我都无法使我的心归于淡泊。屈子不是说过“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吗?的确,清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我亦不会以皓皓之身蒙世之尘。“弃暗投明,择善从之。”北帅的话似乎仍萦绕我耳际。生与死,择其一。“哼”,我冷笑一声,曾经以为世上有千千万万种选择,而在生命中只剩下两种选择的时候,这是多么悲哀。其实这已无所谓选择了。从我受命北上开始,从我诟敌诋酋开始,从我联兵抗元开始,从我孤军奋战开始,我已无数次做出了选择。死不是我想要的。但屈辱的生与悲壮的死绞在一起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也许后人会说我傻,但气节在我看来的确比我的生命更重要,我所要的是一个朗朗乾坤,不能得到时,我只能用鲜血来呼唤它。是的,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毁灭一支蜡烛的光明!我拖着沉沉的锁链来到窗前,寒星悬空,明月朗照,呜呼!愿民生不再多艰,安享太平美满。我展纸挥毫,潸然泪下:乱世羁旅,夜沉沉,不尽悠悠愁绪。故国山河,西北望,废池春深人寂。遥想当年,金戈铁马,誓死中原地。不堪回首,零丁孤梦难继。但愿丹心照,青史人寰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便是我的抉择!【名师点评】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凄迷的意境: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夜开始笼罩阴森的囚室。随之是一个相当于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身陷缧绁,我不曾想,却也该是意料之中的事。北帅给了我两个选择:生可尽享荣华富贵,否则死路一条。我无语,任凭思绪把我带远”跟随这镜头,我们仿佛进入了“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如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的情景。那么,文天祥会做怎样的抉择?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引古据今,剪辑画面,再现了文天祥的内心波澜。最后,文章以文天祥的词与诗句收束,尤其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结句“这,便是我的抉择”,掷地有声。文章笔法娴熟,语言老到,衔接自然,确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