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0004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民生 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注民生 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范文/工作心得体会 关注民生 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所谓民生,就是民之生存必需。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民生问题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为民之道,以顺民心为本,古往今来,凡有远见卓识的执政者莫不把以民为本,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经世治国之道。改革开放以来,民生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刚结束的省第十二次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坚持以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主线。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还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民生问题解决得愈好,经济社会就愈能顺利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愈能如期实现。因此,关注民生始终是党和政府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责,也是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所在,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我认为近阶段需要关注以下民生问题:一要关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市的劳动力供求矛盾有了较大的改善,就业难的问题得到基本缓解。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对此,要进一步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政策。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要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基本实现人人有活干。二要关注就学,教育是民生之基。这几年我市的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现在的任务是巩固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和普及高中教育,着力提升高等教育。重点是继续加大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改善教育设施条件;努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力度;探索民办教育的机制,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探索教育券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构筑学习型社会。三要关注社保,社保是民生之依。近几年来我市的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整个发展还不平衡,多种养老方式、各层次医疗保障衔接还不够紧密,尚需要做大量的完善工作。一是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拟对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并进一步加大多渠道筹措保障资金的力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二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在不违反国家规定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的方法和途径。四是要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四是要关注医防,就医是民生之急。当前,因病致困返贫是困扰政府一大难题。因此,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服务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为解决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但总体上还不够平衡,思想上还不够统一,需要继续作出努力。一是加强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二是健全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三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四是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完善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五是要关注分配,分配是民生之源。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中要讲究效率的同时逐步提高劳动收入的比重,在再分配中要不断规范社会收入的分配方式,提高财政资源分配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全面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快形成效率与公平兼顾,促进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格局。六是要关注稳定,稳定是民生之盾。要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管理组织网络,逐步建立起政府与民众之间缓冲地带(社会组织)和柔性机制;要重视社会稳定和信访工作制度,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健全社会矛盾纠纷的预警、排(调)解、处置机制,把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深化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系列活动,同时要加强治安防空体系建设,积极预防、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争取社会治安状态的根本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以上六个方面都涉及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是民生的主要方面,温总理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在市政协六届二次常委会上,刘冬生主席指出:“人民政协为人民,政协组织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重大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协商的重点议题,通过民主协商,形成广泛共识,推动问题的解决。”因此,关注民生是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领域,必须高度重视并列入政协工作重点内容,予以密切关注。并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关注民生必须做到有的放矢。一是要认真研究经济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找准经济与民生的结合点,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来制订和确立关注民生的阶段性计划目标,然后细化项目、量化指标,确定分步推进的工作方案。二是要选准选好课题。每年调研课题的选择,既要按照关注民生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又要符合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是党委政府迫切需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更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题目不宜过大,要适中,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题也不宜过多,要少而精,能有充分的时间开展调查研究。三是要突出履职为民。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为民办事是人民政协的职能所决定的。不知民、不亲民、不反映民意,那么政协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加大反映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工作力度,特别要关注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计划地开展视察监督活动,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的社会公告、社会听证以及社会舆论情况汇集和分析机制,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工作。二、关注民生必须搞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工作是政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关注民生的履职效果。政协工作要关注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只有下真功夫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只有把情况调查得更清楚,把问题研究得更透彻,才能把握和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搞好调查研究首要的任务是深入实际,收集素材。调研并不是下去一趟,听听汇报,看看材料,写篇报告就完事了。而是要深入下去,跑单位、进企业、下农村(社区),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倾听呼声、了解民情、汲取民智,只有“深”下去才能摸到真情,听到真话,掌握第一手材料。否则,双脚就会“踩空”,头脑就会“发空”,问题就容易“抓空”。其次是细心甄别,求真务实。爱因斯坦说:“只有你的眼睛能看见东西,那是不会发现什么的,还要你的心能思考才行。”坚持用科学的观点和辨证方法去调研,既了解事,又明白理,真正做到筛选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搞准数据反映实情;分析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第三是撰写报告、真知灼见。撰写调研报告要善于总结经验,深入剖析问题,敢于反映真实情况,始终抱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握全局,审时度势、多谋善断,作出符合实际、顺应民意、切实可行的建议意见。三、关注民生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既是党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客观需要。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解民难、去民怨、给民惠、帮民富,只有提高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本领,才能有效地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是要勤奋学习,提高履职能力。作为我,政协委员是一个全新的岗位,原有工作对象、工作内容都变了,原有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都不太适用了。如果不学习,就有可能成为政治上、工作上的盲人,参政就参不到点子上,议政就议不到关键处。因此,加强学习很有必要。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始终保持履职的正确方向;要学习联系部门的法规、业务知识,尽快熟悉本职工作开展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切实履行好职责;要学习文化、历史、哲学、科学等方面知识,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二是要创新方法,提高履职的实效性。方法是一门最深的学问,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任何事情都会迎刃而解。创新是政协工作的不竭动力,政协工作要关注民生,必须在创新上下大功夫,在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搞好政协提案等方面,不拘泥于已有的做法,不拘泥于已有的认识,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依据时代发展的趋势,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赢得广阔空间,提高工作实效。三是实事求是,提高履职的责任性。政协委员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一定要牢记使命,充分认识人民政协在全面建设惠及全体人民小康社会的作用,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只有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执着的追求、心底坦荡、真心实意、愿说敢说,为民生积极做好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工作,为推进嘉兴的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