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必考)随堂作业.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4272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必考)随堂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必考)随堂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必考)随堂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必考)随堂作业1(xx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解析:原文第三段“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和第四段“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可以看出,而B项是现实中的真实事件,没有上升到文学艺术层面,所以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答案:B(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解析:C项说“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的“心理距离”“让人们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错误,原文认为欣赏悲剧时,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并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意义”。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解析:D项,“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根据原文信息这应该是“现实悲剧”引起的;“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不当,原文是“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主体的抗争和悲哀”“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答案:D2(xx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者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解析:C项,断章取义,原文中是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而没有说追究主使官员的责任。答案:C(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解析:C项,“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于原文无据,属无中生有。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解析:C项,“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的说法于原文无据,且“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把关”的是“行会”,而非“宋代政府”。答案:C3(xx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候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大懂得測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題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題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在教育中,如果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家探究科学真理对极深层理论架构的美的体会和感悟。B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和科学家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C研究科学过程中受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启发产生的审美想象。D促使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追求美、探索美的重要原动力。解析:D项,不是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而是对其作用的阐述。答案:D(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科学成果的表述符合原意的一项是()A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B欧几里德的数学专著几何原本具有音乐般的美妙品格。C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D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经实验证实出磁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解析:A项,原文只表述了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美与艺术美相结合,但并没有说呈现了科学美,属于无中生有;B项,原文说用高适的诗句来描述狄克拉的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并没有说反粒子理论具有这样的境界;D项,原文表述为这一假说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得到启示,而不是通过实验去证实它具有磁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答案:C(3)作者说,学习数学时机械的题海战术很难让人享受到数学的韵律之美。你赞同吗?结合原文提供的信息说明理由。_答案:赞同。美是真理的光辉,学习数学会有韵律美的体验和感受。机械的题海战术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使孩子们失去了探寻科学美的机会。4(xx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历与读书赵迎辉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摘编自学习时报2013年10月28日)(1)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解析:此项违背了原意。由“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句可知表述A项太绝对。答案:A(2)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_答案: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阅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读书能力;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拓展阅历,提高能力。(3)请简述文章段的论述思路。_答案:先分析阅历影响读书的原因,继而论述丰富阅历的途径及意义,然后阐明阅历与经历的区别。5(xx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常识教育牵涉以下重大命题: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人类社会的基本核心价值观,塑造基本社会共识;传承人类优秀思想文化学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促进社会进步。换言之,常识教育的命意和专业化教育不一样,后者主要措意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个体,乃至于螺丝钉似的现代“部件人”(工具主义个体),或为学术而学术,为科技而科技,专意在促进专业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时甚至可能忽略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常识教育则有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判断的自由个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普遍的人文精神氛围和社会公共生活,抵御知识的异化、人的异化、制度的异化与社会的异化,促进社会的共同福祉。另外,专业化教育往往着眼于知识的精深,常识教育则着眼于知识的基本、根本与全面,一为专家之学,一为通人之学。但这里的通人之学又不同于中国古代“通者千篇以为,万卷以下,通人也”的通儒硕学,或所谓的“大通人”(仍是相对而言),这显然只能要求极少一部分人。此处所谓的通人并非意味着博闻广识,无所不通,事实上以人类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力水平而言,不可能做到“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的地步,而在于对涉及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常识的了解,尤其是涉及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相关知识的掌握。换言之,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永远是与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相对而言的,是对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识的教育与掌握。就此而言,常识教育或通人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旨在立人,培养基本的人,或所谓的“小通人”。专家亦必须具备“小通人”的相关常识,即先成为基本自由个体,然后才是专家和成就专家之学。“大通人”则不敢苛求所有个体,而且“大通人”亦可或亦须有一二专家之学,而有专家之成就业绩。专家之学不必苛求所有个体,“小通人”之学却须人人具备,这便只能通过教育,亦即普及的常识教育来实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教育素质和水平,便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人及其生活的整体品质和水平。常识教育水平高,则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指数高,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昌盛。(1)本文以_比照,主要从_和知识两个方面对常识教育加以辨析阐释。答案:专业化教育命意(2)下列关于“常识教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常识教育是培养自由个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的通人教育。B常识教育关涉到文化传承创新、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等问题。C常识教育要求掌握人类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知识,是抵御知识的异化的教育。D常识教育是伴随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普及性教育。解析:C项为“常识教育要求掌握人类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知识”,将“基本常识”偷换成“知识”,概念错误。答案:C(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专业教育虽注重知识精深,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但有忽略对科技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的可能性。B通识教育把“小通人”作为培养目标,其水平与人的素质、自由幸福指数和社会文明程度息息相关。C专家之学以通人之学为基础,是成为大通人的重要途径,不过只适合特定的人群,不具备普遍意义。D通人之学既不同于“大通人”之学,又不同于“小通人”之学,也不同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通儒硕学。解析:原文中“常识教育或通人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旨在立人,培养基本的人,或所谓的小通人。”通人教育就是培养所谓的“小通人”,D项是说“通人之学不同于小通人之学”,两者表述相反。答案:D6(xx佛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兴趣与人生冯友兰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出于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并非欲成为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并非欲成为一画家。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的“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做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他做某种事情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情,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无为。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生活动中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这一类的生活。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我们若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我们也以为这种生活是快乐的,也可以说是理想的生活,但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若打破这些,就取消了社会存在。社会若不能存在,人也不能存在。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不用说快乐的生活。道家认为,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中,因受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也是不错的。但道家因此即以为人完全可以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是不可行的。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感兴趣的事。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事都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而实在是他对蒙头大睡,或胡思乱想,有很大的兴趣。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各得其所”,真是再好没有的。或者可以问: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如随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人人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死?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有许多人对蒙头大睡不感兴趣,如叫他终日蒙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所以有些人要“消闲”。所以要消闲者,即有些人有时感到闲得无聊不可耐,故需设法找点事做,将闲消去。忙人找闲,而闲人则找忙,所以,虽任何人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照这个极端的说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处。有些事显然是不容易使人感兴趣的,如在矿井里做工等。然而这些事还不能没有人做。在社会里,至少在有些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些我们所不感觉兴趣的事。这些事大概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它虽不感觉兴趣,但也必须做之。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社会都有一种起码的责任。这种起码的责任,不见得是每个人皆感觉兴趣的。所以,主张人皆随其兴趣去做的极端说法,如道家所说者,是不可行的。不过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极端的,则是可行的。这种说法在相当范围内,我们不能不说是真理。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们以为,人的兴趣只有极少数是正当的。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所应读的所谓“正经书”是很有限的。四书五经是大家所公认的“正经书”。除此之外,学举业者,再加读诗赋八股文;讲道学者,再加读宋明儒语录。此外,所有小说词曲等,均以为是“闲书”。看闲书是没出息的事,至于写闲书更是没有出息的事了。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们以为,人的兴趣多数是不“正当的”。因此,有多少人不能随他的兴趣去做,以致他的才不能发展;因此,不知压抑埋没了多少天才,这是不必讳言的。(选自冯友兰人生经典,有删改)(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所谓的“无为”,就是做事情不追求“世间名利恭敬”,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顺应自己的兴趣。B作者认为,我们之所以在生活中得不到乐趣,是因为受到各种社会制度的束缚,只有打破束缚,才能得到快乐。C道家认为多数社会行为都可以出于兴趣,这是一种极端的说法,是行不通的,也不可行的。D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社会生活中有我们不容易感兴趣的事,但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去做。E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人们用所谓“正经”“正当”的价值标准,限制了个人的兴趣,以致影响到个人能力的发展。解析:B项,这句话是道家的认识,而非作者的认识。C项,“多数”错误,应是“任何”。答案:BC(2)下列不符合道家的“极端说法”的一项是()A成人不能像儿童那样乘兴,是受到了社会各种制度的束缚,所以必须打破这些束缚。B无论什么人,都有其感兴趣的事,但是其所做的事并非都是由其兴趣所为。C既然任何人对有些事总感兴趣,而且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那么他就有了快乐的生活。D即使许多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不做事情,也不会影响社会运转。解析:B项,道家认为,人所做的事都是由其兴趣所为。答案:B(3)请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概括作者对道家所持的态度。_答案:作者认同: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社会制度使人不能完全拥有快乐生活。作者反对:道家为追求完全的快乐生活而不要社会制度。(4)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先对学医感兴趣,后放弃行医的丰厚收入转而投身于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运动。请结合文章观点分析孙中山的行为。_答案:孙中山随兴趣学医,治病救人,这是可以、可行且行得通的;弃医投身革命,不见得与孙中山早年的兴趣相符,但却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伟大的献身精神。7(xx汕头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艺术中的崇高在艺术作品里,崇高作为一种昂扬的激情和悲愤不平,表现得愈是激烈,愈加显得崇高。例如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杰出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忧国忧民思想是多么的悲愤、激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生民之多艰”;“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人们诵读这些诗句时,总是感到发自肺腑而感同身受。他那诗句的高昂和悯惜人们困苦的感情,犹如生命的迸发。他同情人们的胸怀是多么美,又是多么的崇高。在旧社会中,小人物的质朴、憨厚和善良,有时也给人以崇高的印象。如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讲述了一个人力车夫,在北风的严寒下,拉着车飞快地跑,忽然碰倒了一位头发花白、衣服都很破烂的女人,老人是慢慢地倒下的,肯定没有碰伤,可以拉着车一走了事。可是车夫却不然,停住车,把伊扶起,问声:“你怎么啦?”“我摔坏了。”便搀着伊的臂膊一步一步地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我这时突然感觉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霎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可见小人物的质朴、憨厚和善良,在那人压迫人的旧社会里表现愈分明,愈觉得难能可贵,愈觉得变成一种威压自己的崇高。世界上一切真正崇高的东西,都是为人民实践所掌握、所创作出来的。我们认为崇高的根源是实践,是客观的,不仅因为它是现实的现象,而且因为它和社会实践密切相联系。许多唯心主义美学家在探索崇高的根源时,仅仅从主观上去寻找,认为崇高的根源仅是主观的精神、情感或理性;由于其内在活动产生了整个外在世界及崇高的对象,因此成了主观的。我们认为崇高是现实的客观的,绝不像唯心主义者所说的是主观的,是来自空虚的心灵的。宗教唯心主义者把“神”的伟大说成是远远超过了人。在他们看来,神是全知全能的,人不过是神的创造物,“神”要比人伟大得多。恩格斯彻底地驳斥了这一点,他说:“人所固有的本质比臆想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神的本质,要伟大得多,高尚得多,因为神只是人本身的相当模糊和歪曲了的反映。”这就是说,人不是“神”的创造物,恰恰相反,“神”倒是人的创造物,“神”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相当模糊和歪曲的反映。所以,应把伟大的、崇高的、真正的人的事物归还于人。这说明崇高是现实的、客观的、是来自人的实践的。当然,并不是一切人的行为和斗争都是崇高的,只有那种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祖国的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形象,才是崇高的。有的美学家还千方百计地企图证明,恐惧是崇高情感的基础,这也是根本不对的。事实证明,人在感到崇高的时候,不是恐惧而是豪迈,不是害怕而是强有力。真正的崇高感情是敬佩和自豪。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指出先进人物的崇高理想时,总是与伦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说善是熔化在、沉淀在美感的愉悦之中,是潜藏着的;那么善在崇高感中则较强烈地表现出来。如长城以它气势雄伟的形式,引起我们的崇高感,但它也是我们古老民族的象征,在它引起崇高感之中,总是与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密不可分的。所以,崇高感总是与道德感最相接近的。有的美学家则极力否认它们之间有任何联系,从美的形态中阉割掉它的一切道德内容,剥掉它的一切社会意义和作用,以便为生活和艺术中的无道德论作辩护。我们认为,没有高度伦理学的基础,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美学意义上的崇高。崇高体现了人类社会在极艰巨的斗争中发展的光辉历程,有着强大的感染和教育作用。(选自美学原理,作者杨辛、甘霖,有删节)(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在艺术作品里,崇高作为一种昂扬的激情和悲愤不平,愈是激烈,愈显崇高。只有大人物才能给人以崇高的印象。B作者引用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是为了突出屈原的崇高之美。C许多唯心主义美学家之所以认为崇高的根源仅是情感的理性的,是因为他们缺乏客观认识崇高的态度。D崇高是现实的、客观的、是来自人的实践的。因此,一切人的行为和斗争都应是崇高的。E有些美学家极力否认崇高感与道德感之间的联系,从美的形态中剔除它的一切道德内容以及社会意义和作用,以便为生活和艺术中的无道德论作辩护。解析:A项,曲解文意,不是只有大人物才能给人以崇高的印象,根据第二段“小人物的质朴、憨厚和善良,有时也给人以崇高的印象”可知;B项,引用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正是作为“在艺术作品里,崇高作为一种昂扬的激情和悲愤不平,表现得愈是激烈,愈加显得崇高”的具体佐证;D项,表述绝对化,根据第三段“当然,并不是一切人的行为和斗争都是崇高的,只有那种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祖国的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形象,才是崇高的”可知。答案:CE(2)对“艺术作品的崇高”认识有误的一项是()A高度伦理学是崇高美的基础,对艺术作品能具有真正美学意义的崇高而言,是不可或缺的。B人的本质是神的本质的反映,人不过是神的创造物,“神”要比人伟大得多,而人比神要崇高得多。C人在感到崇高的时候,不是恐惧而是豪迈,不是害怕而是强有力。崇高感总是与道德感最相接近的。D崇高体现人类社会在极艰巨的斗争中发展的光辉历程,有着强大的感染和教育作用。解析:B项,“人不过是神的创造物,神要比人伟大得多,崇高得多”是宗教唯心主义者的观点,与作者对“艺术作品中的崇高”观点看法相悖。答案:B(3)作者在文中指出了哪些有关“崇高”的错误认识?_答案:唯心主义美学家认为崇高的根源仅是主观的精神、情感或理性,来自空虚的心灵;宗教危险主义者认为人是神的创造物,“神”比人崇高得多;部分美学家认为恐惧是崇高情感的基础,极力否认崇高感与道德感之间的联系。(4)为什么说“崇高的根源是实际的,是客观的”?结合文意,分点概述。_答案:“崇高”是现实的现象,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联系;伟大的崇高的真正的人的事物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是来自人的实践的;只有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人的利益和祖国的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形象,才是崇高的。8(xx惠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文学的还原与异变一部文学作品完成之后,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便凝定于某一文本。读者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本应是一个在特定语词序列的导引下,还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但实际上,阅读过程中的彻底还原是不可能的。经由读者阅读产生的“第二文本”,虽然或多或少包含着来自“还原”的客体内容,但同时却又充满着读者个人的再创造,因此,与“第一本文”相比,“第二本文”必然是千差万别的异变产物。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当读者根据特定文本“还原”人物或其它有关形象时,总要把自己熟悉的人物或事物,附着到作品中的形象上;总要根据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兴趣爱好,对本文潜含的形象进行个人情感色彩的加工。鲁迅先生曾这样指出:“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但试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吧,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西方人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在某一特定本文中,作家融进的情感虽是不变的,但在具有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那儿,却会唤起不同程度或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对于一个生活充实畅顺,富有豪情壮志和乐观主义精神的读者来说,当阅读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类的词章时,他决不会像作者那样沉入一种苦闷至极、忧郁难遣的情感境界。一个没有亲历过失恋痛苦的人,在阅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时,其痛苦的体验也肯定要比歌德本人淡漠得多。在水浒传中,作者出于封建的“忠君”意识,对宋江接受招安表现出一种欣悦之情,对方腊率领的另一支农民起义军,表现了一种痛恨之意,而在我们今天的读者看来,得到的恰恰是一种绝然相反的情感体验。即使同一个读者面对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一位不谙世事的少年,在初读红楼梦时,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一起游戏玩乐的情景,会更感兴趣;待至青春时代,尤其在经历了男女情场的体验之后,贾宝玉、林黛玉及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会更易引起激动;及至老年,在饱经了人生的失意与忧患之后,对其家世兴衰、世态炎凉、人生莫测等描写,会更易引起共鸣。也许正是缘此,英加登曾经这样断言:“每一次新的阅读都会产生一部全新的作品。”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总要赋予作品一定的思想内涵。然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观念内涵的把握却并非一定与作者的本义相合。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写一只名叫“莫比迪克”的抹香鲸,曾经咬断过捕鲸船长亚哈的一条腿,亚哈冒着船毁人亡的危险,发誓要复仇。大副达巴克多次予以规劝,亚哈不仅不听,还要枪毙达巴克。结果捕鲸船遭到鲸鱼袭击,亚哈毙命。达巴克前来救援时,他的船也被狂怒的鲸鱼撞破下沉。显然,作品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人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命运。但国外有的批评家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却这样认为:作品中渴望复仇的亚哈,是不可遏制的“本我”的象征;力劝亚哈的达巴克是“自我”理性精神的象征,凶猛的鲸鱼则是作家个人所具有的“超我”社会理性精神的象征。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不论人们的期待视野有着怎样的差异,由于特定文字系列组合的限制,这种异变又是有着相应阈限的。即在正常情况下,不论如何异变,总会含有“第一本文”潜在意义的某种因素,而不会是无中生有。(节选自文学理论教程)(1)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彻底还原是不可能的。B红楼梦图咏中所画的林黛玉是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C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观念内涵的把握并非一定与作者的本义相合。D一个读者在少年时期,青春时代和老年时阅读红楼梦时关注内容的不同,是缘于其思想观念的改变。E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第二本文”与“第一本文”没有共通性。解析:B项,应是作画时代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D项,不是思想观念的改变,而是情感的异变。E项,最后一段中提到不论如何异变,总会含有“第一本文”潜在意义的某种因素,而不会是无中生有,所以是有共通性。答案:AC(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第一本文”的是()A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章中苦闷至极、忧郁难遣的情感境界。B水浒传中,作者对宋江接受招安表现出一种欣悦之情,对方腊率领的另一支农民起义军,表现了一种痛恨之意。C一千个读者心目中一千个各异的哈姆雷特。D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人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命运。解析:“一个个各异的哈姆雷特”是经由读者阅读产生的千差万别的异变产物,所以不属于第一文本。答案:C(3)与“第一本文”相比,“第二本文”有哪些异变?请作简要概括。_答案:作品形象的异变。情感的异变。思想观念的异变。(4)根据文意,如何理解英加登的断言:“每一次新的阅读都会产生一部全新的作品”这句话的含意?_答案:在一特定文本中,虽然作家融进的情感是不变的,不同时期的读者,会唤起不同程度或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即使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时期,也会由于时空的改变,年龄的改变,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9(xx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科学的非科学功能吴以义如果我问一位学生,任何一位,科学之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大概都会得到一种颇为不屑的微笑。出于对我的无知和年龄的怜悯,他们大概会给我稍作解释: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手机电脑,我们吃的抗菌素和害虫吃的农药,都是科学给我们生活带来幸福的显例。但是如果我反驳说你的例子都是技术成果,而你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似乎在历史上和在定义上都缺乏根据,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这是把每一个女人都叫妈妈,你的自以为是的信心可能会稍许减退。让我们来作一个稍微细致一些的考察。从历史上说,现代科学起源于16到18世纪初的科学革命,日心说的确立常被用来标志这一历史进程。这一大家都说是很伟大的事究竟有什么伟大呢?平心而论,是太阳绕地球转还是地球绕太阳转对我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福尔摩斯就不知道谁绕谁转,不仍旧是比苏格兰场高明不知多少的大侦探吗?至于技术的发明,倒是给社会带来了可以看得见的好处。但是常常被用来标记产业革命的蒸汽机,它的发明和当时的科学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事实上,关于热机的理论研究,还要再过六七十年才出现。如果我们把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的理解,而技术是对自然的利用,那么我们会看到,在历史上,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地发展的,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粗略地说,直到一两百年前才真正出现。而且所谓的“密切联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需要另外的细致说明。说实在的,给我们带来留声机、电灯泡的爱迪生到底能不能解麦克斯韦方程式,我们还真的说不上来呢。那么,科学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呢?科学帮助我们理解,帮助我们构建我们厕身其间的宇宙的图景,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它的成果,尤其是在其发展的初期,并不常常导致直接的物质利益。但是我们人之作为人,应当也不止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如果仅仅满足于饱食、暖衣、逸居,于禽兽亦不远。我们想要了解、进而理解我们厕身其间的环境。在这种对理解的追求中,我们发展了后来被称为科学方法的认识模式,从观察到假说,到推理,到验证。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牛顿力学再到这一图景的最终确立,我们证明了我们的理性有能力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而理性的最终权威也由是确立。正是科学发展了现代思维方式:一种从现象出发,以理性为指导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以后的两三百年中,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屡战屡胜,屡试不爽。科学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模式,作为科学革命在科学领域之外的一个直接后续事件,启蒙运动把人类的认识水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人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642年伽利略死牛顿生,正值科学发展之初,崇祯皇帝正和李自成酣战中原,没人在乎地球绕太阳转还是太阳绕地球转;到了1879年麦克斯韦死爱因斯坦生,同治光绪时期的士人看见的是洋人的坚船利炮,是已经充分发展起来了的技术,和深藏不露的科学精神恰成对比的技术。这种物化了的力量,所向披靡,而国人穷于应付。作为技术的基础和前导的、与之密切结合的科学,对于未经准备的中国知识界来说,竟成了一种无法理解、无法消化的外在。即使像郭嵩焘、严复这样的先进分子,对于科学的这一层意义,尚觉隔膜,遑论当时仍把洋人视为异类的一般读书人了。我们可以在狭义上谈论科学,这是一种知识,这是一个体系本文标题中的第二个“科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但是科学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判定的标准,一言以蔽之,一种理性的不可动摇的至上的权威,一种和现代化相匹配的文化。科学的这种功用,也就是本文标题中第一个“科学”的意义。从历史上看,这种功用更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真正地理解科学,也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选自科学xx年第4期,有删改)【注】苏格兰场:英国伦敦警察厅的代称。(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科学和技术是对自然的直接利用,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B16到18世纪初的科学革命,不仅孕育了现代科学,而且影响了后来的启蒙运动。C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因为它们始终是密切联系并不断共同发展的。D人们对科学孜孜不倦地追求,并没有仅停留在日常穿衣吃饭居住等物质利益方面。E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是一种物化的力量,它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解析:A项,科学是对自然的理解,并不是直接利用。C项,科学和技术并非从开始就达到紧密结合的,在历史上,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地发展的,只是到近一两百年这两者之间才开始密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