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1*道士塔(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4264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1*道士塔(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1*道士塔(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1*道士塔(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1道士塔(第一课时)从容说课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这种文明是如此博大而辉煌,又是如此命运多舛。它历尽沧桑,迄今仍然生生不息。余秋雨的道士塔是作者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强烈的优患意识。 道士塔全文四个部分。作者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第一部分引出了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篆,并记叙了外国冒险家疯狂掠夺文物的事实。第二部分点出敦煌文物被毁被盗的原因之一:愚昧无知。第三部分提出了造成敦煌国宝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旧中国的落后和腐败。作者用凿凿有据的事实告诉人们: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浩劫和悲剧,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中华民族毕竟站起来了,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仍然在中国,敦煌学仍然在中国。 余秋雨刷新了散文叙述的一般模式。他站在历史高度,以记叙生动感人的史料、掌故作基础,运用具有学者气度的表达方式,对人类文明特别是民族文化进行审视与反思,文章意蕴深隽,语言雅洁,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作者不墨守“一贯到底”的叙事模式,而是采用链环式结构,把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切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各具独立性,随叙述的演进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教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熟谙作者所记述的史实;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在具体鉴赏时应有理有据不作架空分析,通过具体分析关键语句,甚至关键词语,深刻把握作者的深厚情感。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余秋雨。 2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能力目标 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教学重点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 1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教学方法1诵读鉴赏法。在反复朗读某些感情浓厚的语句上,揣摩作者的观点及情感倾向。2讨论点拔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CAI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每节内容。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敦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富有的地方,那里有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历史上一时的“疏忽”,便铸成了中国历史的一大遗憾。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队队载入了“异国他乡”。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不为之怨愤,为之心在流血?今天,我们学习学者余秋雨的道士塔,随同作者一起去重温那段伤心的岁月吧!二、介绍作者余秋雨和背景知识出示投影:1余秋雨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的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2背景知识介绍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在甘肃省敦煌县境内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 光绪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1907年英国的斯坦因掠走写本、文书24箱,绘、绣佛画5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从敦煌掠走5箱写本,两次共掠走遗书、写本1万余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精品,掠走5000件。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朗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又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这些盗窃和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极大的损失。而所有这些损失,大部分都与当时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有关。王道士,即王圆箓,原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好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当时的情形是,王道士对于敦煌的一切毫不珍惜。庚子年(1900)农历五月二十六日清晨,他发现了藏经洞!但他对于藏经洞中宝物的价值一无所知。随意拣来送人。后来,外国人知道了,用了很少的钱就从王道士手中盗买走了其中的大量宝物。作者对于这些宝物的损失深感痛心!从中深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三、出示CAI课件(含有莫高窟画面和背景音乐),同时学生朗读课文(选四位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一人读一节)四、研析课文内容 1在朗读的基础上,学生概括各部分内容。 学生思考后,指定学生概括。学生甲: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篆和莫高窟的关系。并用简练的笔墨渲染出古代的悲剧:一个普通的农民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他从外国冒险家的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学生乙: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特别写出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的破坏性行为,以及作者心中的历史沉重感。 学生丙: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学生丁: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在作者的“恨”之中,给读者广阔的思考余地。既写出了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也写出了作者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还给世人以警醒。 2让学生试着为每部分添加一个恰切的小标题,要求简洁切题。 学生自己先拟,然后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可有两种方法:一是摘录原文中的句子;二是自行设计。 参考示例一(摘录原文): 第一部分: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第二部分:一片惨白 第三部分:中国的荣耀与耻辱 第四部分:敦煌在中国 参考示例二(自行设计): 第一部分:千古之罪谁当诛 第二部分: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第三部分: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第四部分:此恨绵绵无绝期 参考示例三(自行设计): 第一部分:道士塔中王圆箓 敦煌石窟枉守护 第二部分:无知道士瞎折腾 灿烂文化毁灭中 第三部分:只因物多运费高 管叫遗产他乡跑 第四部分:敦煌专家研究苦 忍辱负重保财富 五、课堂小结 课文每一部分都是上一部分的内在延伸,思想内容逐步深化。王道士出卖敦煌宝物已经是百年前的一个历史事件,是一个既成事实和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在余秋雨的笔下却写得如此生动活络。 六、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2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