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增分提能攻略 第一步 考前必记的化学方程式.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34346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增分提能攻略 第一步 考前必记的化学方程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增分提能攻略 第一步 考前必记的化学方程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增分提能攻略 第一步 考前必记的化学方程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增分提能攻略 第一步 考前必记的化学方程式一、非金属元素的反应1. 卤族元素(1)氯气H2Cl22HCl2Fe3Cl22FeCl3Cl2H2OHClHClO2NaOHCl2=NaClONaClH2O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6FeBr23Cl2=4FeBr32FeCl3(氯气少量)2FeBr23Cl2=2FeCl32Br2(氯气过量)氯水成分复杂,性质多样:强酸性H的性质;杀菌、漂白性HClO的性质;强氧化性Cl2的性质。氯气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食盐水,因此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被用于实验室除去多余的Cl2,常出现在框图推断中。氯气与FeBr2溶液反应时,一定要注意二者量的关系,Cl2首先氧化的是Fe2,然后氧化Br;但Cl2与FeI2溶液反应时,首先氧化的是I,然后氧化Fe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等物质的量的Cl2与FeBr2在溶液中反应时,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2Cl22Br=2Fe34ClBr2。(2)含氯化合物2HClO2HClO2Ca(ClO)2CO2H2O=CaCO32HClONaClO2HCl=NaClCl2H2OMnO24HCl(浓)MnCl2Cl22H2OHClO可作漂白剂和杀菌剂是由于HClO具有强氧化性,长时间放置的氯水易变质是由于HClO在光照条件下极易分解,所以新制的氯水需避光保存。(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Cl22NaBr=Br22NaClCl22NaI=I22NaClBr22KI=2KBrI2以上反应可用于比较Cl2、Br2、I2氧化性(非金属性)的强弱或与CCl4、淀粉溶液相结合用于溶液中Br、I的检验。2. 氧族元素(1)硫的氧化物SO22NaOH=Na2SO3H2O(SO2不足)SO2NaOH=NaHSO3(SO2过量)2SO2O22SO3SO3H2O=H2SO4SO22Fe32H2O=SO2Fe24HSO2Br22H2O=2HBrH2SO4SO2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在溶液中与强氧化剂反应时都生成SO,由此可用于解释Na2SO3在空气中的变质。SO2的漂白性相对“可逆”:SO2色素,无色化合物,常用于其检验。 (2)浓硫酸 Cu2H2SO4(浓)CuSO42H2OSO2C2H2SO4(浓)2H2OCO22S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2SO4的浓度越来越小,导致H2SO4不能反应完全,因此所得的SO2比理论值少。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确定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水CuSO4确定水品红溶液确定SO2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净澄清石灰水检验CO2。3. 氮族元素(1)氮气及氧化物N2O22NO3MgN2Mg3N22NOO2=2NO22NO2N2O43NO2H2O=2HNO3NO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氮的氧化物和O2、水反应的计算可根据反应物相对量的多少判断剩余气体,但无论什么情况,剩余气体都不是NO2。NO、NO2具有氧化性,能与NH3反应生成N2和H2O。(2)氨与铵盐NH3H2ONH3H2ONHOHNH3HCl=NH4Cl4NH35O24NO6H2O8NH36NO27N212H2ONH4HCO3NH3H2OCO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铵盐的分解反应常出现在框图推断题中,若某种物质受热分解的产物均为气体,可猜想该物质可能是碳酸氢铵或碳酸铵。在综合探究题中也会与Na2O2结合考查NH3的催化氧化实验等。铵盐与碱反应主要用于实验室制备NH3或检验溶液中的NH。(3)硝酸4HNO34NO2O22H2OCu4HNO3(浓)=Cu(NO3)22H2O2NO23Cu8HNO3(稀)= 3Cu(NO3)24H2O2NOC4HNO3(浓)CO24NO22H2O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的两个反应中硝酸均没有全部作氧化剂。铜与浓硝酸反应时在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NO2,而与稀硝酸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看到红棕色气体。4. 碳族元素(1)碳及其化合物CO2CO2CCO22COCH2O(g)COH22CSiO2Si2COCaCO3CaOCO2CO22NaOH=Na2CO3H2O(CO2不足)CO2NaOH=NaHCO3(CO2过量)CO2Na2SiO3H2O=H2SiO3Na2CO3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CO2Na2CO3H2O=2NaHCO3由于C过量,SiO2与C反应的产物是CO而不是CO2,该反应可用于工业上制备粗硅,但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2)硅及其化合物SiO2SiO2Si4HF=SiF42H2Si2NaOHH2O=Na2SiO32H2SiO24HF=SiF42H2O(雕刻玻璃;不能用玻璃容器盛装氢氟酸的原因)SiO22NaOH=Na2SiO3H2O(不能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装NaOH溶液的原因)SiO2CaOCaSiO3SiO2H=H2SiO3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用于SiO的检验;Na2SiO3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5. 其他非金属2H2O2H2O2二、金属元素的反应1. 碱金属(1)碱金属单质的化学反应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而是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然后生成的NaOH溶液再与盐溶液反应,钠与H2O、酸反应的实质都是与H反应,所以钠与酸溶液反应更为剧烈。钠与熔融的盐反应才可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空气中缓慢氧化)2NaO2Na2O22Na2OO22Na2O24LiO22Li2O无论Na与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Na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2O2的质量大于Na2O的质量。注意Na及其化合物发生焰色反应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要注意推断题中的“题眼”多步氧化关系:NaNa2ONa2O2。(2)碱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反应Na2O22H2O2Na2O2=4NaOHO22CO22Na2O2=2Na2CO3O2SO2Na2O2=Na2SO41 mol Na2O2歧化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被还原剂还原时,则转移2 mol e,该结论常用在考查NA的题目中。Na2O2跟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考虑Na2O2跟CO2的反应。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注意相关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如将Na2O2投入Na2S、Na2SO3、NaI、FeSO4等具有还原性的溶液中)。Na2CO3Na2CO32HCl(过量)=2NaClCO2H2ONa2CO3HCl(不足)=NaClNaHCO3Na2CO3CO2H2O=2NaHCO3Na2CO3Ca(OH)2=CaCO32NaOH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生成NaHCO3,然后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二者滴加的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也不同,这就是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原理。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HCl=NaClCO2H2ONaHCO3NaOH=Na2CO3H2O2NaHCO3Ca(OH)2(不足)=Na2CO3CaCO32H2ONaHCO3Ca(OH)2(过量)=CaCO3NaOHH2O不能用常压下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备NaHCO3晶体,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在书写碳酸氢盐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要特别注意二者量的相对多少。吸收CO2气体中的HCl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需用饱和NaHCO3溶液。NaOH2NaOHH2SO4=Na2SO42H2OCO22NaOH(过量)=Na2CO3H2OCO2(过量)NaOH=NaHCO3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可能是Na2CO3、NaHCO3或二者的混合物,可根据Na和C守恒法确定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2. 铝及其化合物(1)Al单质4Al3O22Al2O3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Fe2O32FeAl2O34Al3MnO23Mn2Al2O3Al与NaOH溶液的反应常用于物质推断、含有Al的固体混合物分离提纯及含量测定。铝热反应不仅仅是单质铝与Fe2O3反应,还包含制取其他难熔金属的反应,由于成本高,故铝热反应不能用于工业上冶炼铁,注意铝热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唯一一类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具体操作是先铺一层KClO3,然后插上镁条,最后点燃镁条。(2)Al2O3、Al(OH)3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2Al2O34Al3O2Al(OH)3 3HCl=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Al2O3、Al(OH)3与NaOH溶液的反应常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Al(OH)3不溶于氨水,所以实验室常用铝盐和氨水来制备Al(OH)3。(3)铝盐和偏铝酸盐Al33NH3H2O=Al(OH)33NHAlCl33NaOH=Al(OH)33NaCl(NaOH适量)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NaOH过量)NaAlO2HClH2O=Al(OH)3NaCl(少量盐酸)NaAlO24HCl=AlCl3NaCl2H2O(足量盐酸)2AlOCO23H2O=2Al(OH)3CO(少量CO2)AlOCO22H2O=Al(OH)3HCO(足量CO2)Al33AlO6H2O=4Al(OH)3(铝盐和偏铝酸盐在溶液中双水解)Al33H2OAl(OH)3(胶体)3H利用偏铝酸盐制备Al(OH)3,一般不用强酸,因为强酸的量控制不当会使制得的Al(OH)3溶解。若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Al(OH)3不溶于碳酸,CO2过量时另一产物是HCO,不过量时另一产物是CO,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3. 铁及其化合物(1)铁单质3Fe2O2Fe3O4FeSFeS2Fe3Cl22FeCl33Fe4H2O(g)Fe3O44H2Fe2H=Fe2H2(酸为非氧化性酸)Fe4HNO3(稀)=Fe(NO3)3NO2H2O(铁适量)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铁过量)FeCuSO4=CuFeSO42FeCl3Fe=3FeCl2Fe与O2、H2O(g)在高温下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而不是Fe2O3,Fe与Cl2反应时生成FeCl3,与S反应时生成FeS,说明Cl2的氧化能力大于S的。常温下,Fe、Al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但加热后继续反应。(2)铁的化合物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2H2O=4Fe(OH)32FeCl2Cl2=2FeCl32Fe2H2O22H=2Fe32H2O3Fe24HNO=3Fe3NO2H2OFe33SCN=Fe(SCN)3FeCl33H2O(沸水)Fe(OH)3(胶体)3HCl(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FeCl2溶液与NaOH溶液在空气中反应的现象变化,常用于物质推断。向Fe2溶液中加入硝酸、KMnO4、氯水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时,溶液会出现浅绿色棕色的颜色变化,该现象可用于Fe2的初步检验。制备Fe(OH)2的方法很多,原则有两点: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须提前除去;二是反应过程中必须与O2隔绝。Fe3的检验方法较多,如观察溶液颜色法(棕黄色)、NaOH溶液法(生成红褐色沉淀)、KSCN溶液法(生成血红色溶液),前面两种方法需溶液中Fe3的浓度较大时才适用,最好也最灵敏的方法是KSCN溶液法。Fe2的检验可采用先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氧化剂的方法。 4. 其他金属元素 (1)铜及其化合物 2CuO22CuO 2CuSCu2S CuCl2CuCl2 Cu2FeCl3=CuCl22FeCl2 2CuO2CO2H2O=Cu2(OH)2CO3 2CuSO42H2O2CuO22H2SO4(2)镁及其化合物2MgO22MgO3MgN2Mg3N22MgCO22MgOC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O(注意:不生成MgCO3沉淀)三、物质制备反应1. 化学工业所涉及的制备反应(1)工业上利用FeS2(黄铁矿)制硫酸4FeS211O28SO22Fe2O3(反应装置:沸腾炉)2SO2O22SO3(反应装置:接触室)SO3H2O=H2SO4(反应装置:吸收塔;用98.3%的浓硫酸吸收)(2)工业上合成氨N23H22NH3(3)工业上制硝酸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4)工业上制玻璃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 (5)工业上制氯气(即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2H2OCl2H22NaOH (6)工业上制纯碱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7)工业上冶炼铝 2Al2O3(熔融)4Al3O2 (8)工业上冶炼镁 MgCl2MgCl2工业上的相关反应常与化学技术或化学反应原理相结合进行命题。注意理解工业制备原理、设备要求及对环境的影响。 2. 实验室制备反应 (1)实验室制备H2 Zn2HCl=ZnCl2H2 (2)实验室制备O2 2KMnO4K2MnO4O2Mn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3)实验室制备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4)实验室制备SO2Na2SO3H2SO4=Na2SO4SO2H2O(5)实验室制备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6)实验室制备NH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NH3H2O(浓)NH3H2O(7)实验室制备C2H2CaC22H2OCa(OH)2C2H2四、有机反应(必修选修)1. 氧化反应(1)有机物的燃烧CxHyOz(xy/4z/2)O2xCO2y/2H2O当反应式中z0时表示烃的燃烧,CH4、C2H4、C2H2燃烧的现象不同,可用于其的鉴别。有机物燃烧还用于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其方法是根据C、H、O的守恒。(2)几个重要的氧化反应连续氧化反应RCH2OHRCHORCOOH(R为烃基)乙醇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乙醛制乙酸 2CH3CHOO22CH3COOH 乙醛的银镜反应 CH3CHO2Ag(NH3)2OHH2O2Ag3NH3CH3COONH4 甲醛的银镜反应 HCHO4Ag(NH3)2OH2H2O4Ag6NH3(NH4)2CO3 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CH3CHO2Cu(OH)2Cu2O2H2OCH3COOH(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在有机反应中去氢和加氧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不饱和烃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常利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来鉴别。醇、醛的氧化反应还用于有机推断和合成题中,书写相关反应式时模仿上述反应即可。 2. 还原反应 (1)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的反应(2)丙醛制1丙醇的反应CH3CH2CHOH2CH3CH2CH2OH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物都能与H2发生还原(或加成)反应,但酯类和羧酸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H2直接发生还原(或加成)反应。3. 取代反应(1)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2)苯与液溴的反应(铁作催化剂)(4)溴乙烷的水解反应CH3CH2BrNaOHCH3CH2OHNaBr(5)乙酸乙酯的制取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但需用浓硫酸进行催化和吸水,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注意在酯化反应中不能用稀硫酸。4. 加成反应(1)乙烯通入溴水中CH2=CH2Br2CH2BrCH2Br(2)乙烯与氯化氢反应CH2=CH2HClCH3CH2Cl(3)乙烯与氢气反应CH2=CH2H2CH3CH3(4)乙烯与水反应CH2=CH2H2OCH3CH2OH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物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含CHO、CN等官能团的有机物也能发生加成反应。5. 消去反应(1)溴乙烷的消去反应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此反应发生的条件是NaOH的醇溶液,不要与水解反应的条件混淆,在框图推断题中容易考查此反应。 (2)乙烯的制备 CH3CH2OHH2OCH2=CH2为了提高乙醇的利用率,乙醇与浓硫酸的最佳体积之比为13。要控制反应时的温度在170 ,若温度低于170 ,会有副反应发生;若温度过高,乙醇容易被浓硫酸氧化成C、CO或CO2等,而浓硫酸被还原成SO2。烧瓶中应加入少量碎瓷片,以防暴沸。加热时要使液体温度迅速升高到170 ,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在高中阶段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只有醇类和卤代烃,需熟练掌握教材中的重要代表反应,尤其是消去位置、反应条件等,消去反应是引入碳碳不饱和键的重要方法。6. 水解反应(1)酯的水解此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完全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盐和醇类;而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完全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醇类。注意皂化反应的限制条件。(2)糖类水解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C12H22O11H2O2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C6H10O5)nnH2OnC6H12O6淀粉葡萄糖(3)多肽(蛋白质水解)蛋白质在酸、碱或酶作用下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水解时断键的位置是肽键:。7. 聚合反应(1)制取聚乙烯、聚丙烯nCH2=CH2CH2CH2(1)(2)为加聚反应,(3)为缩聚反应。缩聚反应的产物中一般有H2O等小分子。同时含有OH与COOH、NH2与COOH或含有两个COOH、两个OH的有机物都能发生缩聚反应。一、物质的量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1)状态问题:在标准状况下,水为非气态,SO3为固体,H3PO4、CH3COOH为固体,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为液体或固体,故这些非气态的物质不能用22.4 Lmol1来计算物质的量。(2)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1。(3)某些物质中化学键的个数:如金刚石(原子个数与共价键的个数之比为12)、白磷(原子个数与共价键的个数之比为23)、SiO2(Si原子个数与共价键的个数之比为14)等。(4)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如Na2O2与H2O、CO2的反应,Al与强碱或强酸溶液的反应,Cu、Fe等金属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等。(5)溶液中微粒数目的变化:某些微粒在水溶液中因水解等因素导致数目的变化等。(6)物质的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的是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分子),有的是双原子分子,还有的是多原子分子,解题时注意分子的构成。(7)微粒的种类:试题提供的情境中有多种微粒时,明确要回答的微粒种类,涉及核外电子数时,要注意根、基、离子的区别。2.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单一或混合),注意需在同温同压下才能对气体的体积或分子数加以比较,分子数越多,其物质的量也越大。注意分子数和原子数是不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等,其原子数不一定相等。1. 物质的量(n)、微粒数(N)、摩尔质量(M)之间的换算n(mol) 以上计算公式适用于任何条件下的任何物质,但需注意物质结构中分子数、电子数、质子数、化学键个数的变化以及水解导致微粒个数的变化和可逆反应中分子数的变化等。2. 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之间的换算n(mol) 注意:(1)任何状况下的任何气体均存在一个Vm。(2)标准状况是指0 、101 kPa,Vm22.4 Lmol1。(3)以上计算公式只能适用于气体,在标准状况下,H2O、SO3、苯、己烷等都不是气体。3.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公式为c,其中为溶液的密度(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1)。 由上述公式可知,若已知、w、M,就可以求出c,用公式法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类试题,一般都是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入手,由于对化合价的概念与物质的组成不熟悉,或将一些较复杂化合物中关键元素的化合价标错,都会导致一系列错误的产生。标化合价首先应该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再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来求得不熟悉元素的化合价。1. 守恒规律得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据此,可用于配平、计算。2. 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可简记为高价氧,低价还,中价全。3. 归中不交规律此规律仅用于同种元素之间。(1)若价态相隔(即有中间价态),一般能反应,且生成中间价态,但二者的化合价不会交叉变化。如:(2)若价态相邻,则不反应,如CCO、COCO2、SO2SO3等。4. 先强后弱规律(反应顺序)(1)一种氧化剂遇多种还原剂时,总是按还原性先强后弱的顺序反应。例如,把Cl2通入FeBr2溶液中,Cl2可把Fe2、Br氧化,由于还原性Fe2Br,所以Cl2先氧化Fe2,然后才氧化Br。若n(FeBr2)n(Cl2)11,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2)种还原剂遇多种氧化剂时,按氧化性先强后弱的顺序反应,如Fe与CuCl2HCl混合液,Fe先与Cu2反应,后与H反应。5. 由强变弱规律(反应方向)氧化还原反应总是向氧化性和还原性减弱的方向进行,据此,可判断两物质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 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2. 据非金属活动顺序判断3. 据周期表相对位置判断 4. 据化合价高低判断同种元素形成的同类物质,其氧化性:高价低价。如氧化性:Fe3Fe2、Cu2Cu、SO3SO2、CO2CO、H2SO4H2SO3。5. 据方程式判断用方程式来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是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方法。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6. 据反应程度(变价程度)判断(1)对于同一还原剂,用不同的氧化剂来氧化,把还原剂的化合价升高得多者,氧化性较强。如2CuO2,2CuS2S,则氧化性:O2S; 2Fe3Cl22Cl3,FeSS,则氧化性:Cl2S。(2)对于同一氧化剂,用不同的还原剂来还原,把氧化剂的化合价降低得多者,还原性较强。如5Mg (稀)=5Mg(NO3)226H2O、3Cu8HO3(稀)=3Cu(NO3)24H2O,则还原性:MgCu。7. 据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如Cu分别与浓HNO3、稀HNO3反应的速率快慢:浓HNO3稀HNO3,所以氧化性:浓HNO3稀HNO3。Cu与浓H2SO4反应需加热,Cu与稀HNO3反应不需加热,所以氧化性:浓H2SO4MnO2。8. 据电化学反应判断原电池中,还原性:负极正极(一般情况)。电解池中,阳极上先失电子者还原性较强,阴极上先得电子者氧化性较强。9. 据反应中能量变化判断如H2X2=2HX H1和H2Y2=2HYH2,若H1Y2,还原性X稀HNO3,浓H2SO4稀H2SO4。还原性:浓HCl稀HCl(用MnO2制Cl2,盐酸必须用浓的)。11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溶液的酸碱性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亦有影响。如氧化性:KMnO4(酸性)KMnO4(中性)KMnO4(碱性)。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MgAl,而在碱性溶液中,还原性MgAl。在酸性溶液中,NO表现出强氧化性,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则不表现强氧化性。1. 关键。确定每分子还原剂(氧化剂)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就必须弄清还原剂(氧化剂)中有几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 技巧。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骤:标,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列,列出化合价的变化值;定,用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的原则,确定变价元素的计量数;配,先配两剂、两产物(可能调整计量数),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同时将箭头或短线改为等号;查,依据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检查方程式是否配平。对于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首先找准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产物,其次使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相等,最后用H、OH或H2O来调整反应等号两边的电荷数和原子数,使其相等。一般来讲有H或OH参与的反应中就有H2O生成。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在高考中考查的频率较高,但难度不大,通常运用得失电子守恒来分析,要注意不要忽略物质的组成比。计算公式为氧化剂的物质的量变价元素原子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的物质的量变价元素原子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三、离子反应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有气体产生。如CO、SO、S2、HCO、HSO、HS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Ag与SO、CO等不能大量共存;Mg2、Fe2、Ag、Al3、Cu2、Fe3等与OH不能大量共存;Fe2与S2、Ag与I不能大量共存。(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F、ClO、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OH大量共存,如HCO、HS、HSO等;NH与OH不能大量共存。(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在溶液中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S2、C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AlO与Al3、Fe3与CO等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2)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SO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由于发生反应2S2SO6H=3S3H2O而不能大量共存;H与S2O不能大量共存。3在溶液中由于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不能大量共存。4因题中给出的限定条件而不能共存(1)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加入铝粉后生成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为11010 molL1的溶液等。(2)有色离子:MnO、Fe3、Fe2、Cu2等。(3)MnO、NO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离子大量共存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但关键点是只要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离子大量共存常用于离子推断和检验。1. 若是多离子参与的复分解反应,可用“少定多变法”来书写“少定”,即量少的反应物,若其阴、阳离子都参与反应,它们反应的个数之比按化学式的比例确定;“多变”即过量的反应物,其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的需要确定,不受化学式中的比例制约,是可变的。例如: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其中Ca(HCO3)2中的Ca2和HCO都参与反应,若Ca(HCO3)2少量,则Ca2与HCO的比例是固定的,必以12的比例(即化学式的比例)反应,然后再确定中和2个HCO需2个OH,则可写出:Ca22HCO2OH=CaCO32H2OCO;若Ca(HCO3)2过量,则反应为Ca2HCOOH=CaCO3H2O。滴加顺序不同,实际上也是量多量少的问题,仍可用上述方法分析。如在NaHSO4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Ba(OH)2少量,Ba2、OH必按化学式中的比例(12)参与反应,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若在Ba(OH)2溶液中滴入少量NaHSO4溶液,H、SO必按其化学式中的比例(11)参与反应,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BaSO4H2O。2. 多步反应涉及的“量”此类题常以能多步变化的物质为关注点,根据另一反应物的量推测其反应到哪个程度。例如: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其过程可表示为Al3Al(OH)3AlO。若碱不足,其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若碱过量,其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H2O。若Al3有2 mol,OH有7 mol,则其离子方程式为2Al37OH=Al(OH)3AlO2H2O。 3.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的“量” 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Cl2先与Fe2反应,再与Br反应。当时,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当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当MgAlSi,NaMg2Al3。(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如LiNaK,OSSe,LiNaK,FClFNaMg2Al3(上一周期元素形成的阴离子与下一周期元素形成的阳离子有此规律),可归纳为核外电子层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大的离子半径反而小。(4)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一般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Al3与S2的半径大小,可找出O2作参照物,因Al3O2,且O2S2,故Al3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如SiO2NaClCO2(干冰)。同属原子晶体,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