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标版 语文 专题十四 论述类文章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对孔子仁学的重新解读 孔子的仁学思想始于亲,却非终于亲,这也是儒家的仁爱观念能够成为最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关键所在。孔子主张将仁爱由亲亲之情逐步向外扩展,惠及整个人类“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尔后再进一步将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自然万物“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 为了不使“仁民”“爱物”的思想流于空疏,孔子提出了“畏天命”(季氏)的观念。在孔子那里,“天命”主要被理解为一种异己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人的力量所不能抗拒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畏天命”是孔子在为人的意志自由划界。在孔子看来,要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人们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胆大包天、肆意妄为,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畏天命”观念中蕴含着某些宿命论的因子。 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畏天命”,是因为君子“知天命”,而“小人不 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而“知天命”并非是指对天命有着清 晰、透彻的理解或预测,而是意味着只有知晓了何谓“天命”,即了解 到人的自由的界限,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不仅感知到“天命”的存在及其对人事的作用,而且还意识到这种 存在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难以被人真正知晓。既然天命难知,也 就自然要“畏天命”了。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使得 孔子在大自然面前具有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 必须指出,孔子对“天命”神秘性的认知、敬畏,并没有将其引向神秘,主义。孔子从不为神秘性所囿,而是超乎寻常的理智。知“天命”之难 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或者放弃对天命的追问。孔子终身都致力于 学习,并且还辩证地意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 政)。“学”与“思”的目的之一就是力争达到对“天命”的 “知”。孔子从未因为“畏天命”而把人引向对“天命”的单向的依 赖或畏惧,他更多的是在对“天命”的反省、审视、考问的过程中,更 大程度地肯定了人在“究天人之际”中的那份主动。然而,孔子也深切 感悟到:人的有限的生命难以揭示无限的天命。 这种推人及物的情怀,对导引今人走出“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 论”的怪圈,具有启迪意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能只强调人,类利益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只注重自然保护而完全置人类 利益于不顾。人类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须兼顾,但这种兼顾,又是 有“重点”和“差等”的。只有这样的生态观,才不至于使人类在处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对孔子提出的“畏天命”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畏天命”观念是孔子基于对“天命”的认识提出来的。 B.“畏天命”告诉人们,要敬畏自然,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C.面对“天命”,孔子是无力又无奈的,因此,他的“畏天命”观念包含着宿 命论成分。 D.“畏天命”观念表现了孔子在大自然面前的明智和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2.对文中孔子的“人”与“天命”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能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 状态。 B.孔子意识到了“天命”的存在、对人事的作用及前二者的神秘性,所以 要“畏天命”。 C.“天命”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从而放弃对天命的追问,放弃人的主 动性。 D.孔子提出的“学”与“思”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力争达到对“天命”的 “知”。,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从“泛爱众,而亲仁”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将人类的道德关 怀推及自然万物。 B.“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是因为“小人”不努力学习,没有知识,无知 者无畏。 C.在强大的“天命”面前,孔子提出“畏天命”思想,还是没有摆脱“自然 中心论”的怪圈。 D.本文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仅要强调人类利益,更要注重自 然保护。,1. 答案 C “孔子是无力又无奈的”在文中没有依据,“因此 ”的因果关系也没有依据。 2. 答案 D 据原文第四段“学与思的目的之一就是力争达到 对天命的知”可知,该项中“目的”与原文“目的之一”不一致。 3. 答案 A B.“小人不努力学习,没有知识,无知者无畏”于文无 据。C.据原文第五段首句“这种推人及物的情怀,对导引今人走出人类 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的怪圈,具有启迪意义”可知,该项“还是没有 摆脱自然中心论的怪圈”不符合文意。D.据原文第五段“既不能 也不能人类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须兼顾”可知,原文强调人类 利益和自然保护并重,该项“不仅要强调人类利益,更要注重自然保护”不 符合文意。,典例1 (2012湖北,68,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 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 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 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 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 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 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 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 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 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 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 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 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 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 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 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 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 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上面提到的孟子、荀 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 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 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 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 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 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 它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 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 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 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例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 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 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理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 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 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 识,那就是认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 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考查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题关键 能够准确、迅速地筛选有效信息,对照试题材料辨别选项信 息的正误。 解析 (1)A项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不正确,原文 第一段是说“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2)C项对“读出更多新意”的归因犯了缩小范围的错误。从原文第三段 看,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不仅有名言隽语的简短形式,还有比喻例证 等。 (3)D项中“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有误,从原文第六段可知,道(思想) “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强调的是“固定”,且后面有一句话: “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还是承认言的作用的,并无排斥之意。 答案 (1)A (2)C (3)D,典例2 (2014安徽安庆二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城镇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新 型城镇化应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然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究竟意味着什 么?文化在其中应发挥何种作用?如何避免城镇化浪潮出现“去历史、去 文化”现象? 千城一面已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广受诟病的一种现象。在相似的城市 面孔中,我们看不到历史和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城市有产业而无生活, 有生活而无品质;传统的共同体日益瓦解,邻里生活渐趋消失,进而导致人 际隔膜、阶层隔膜、人心隔膜,社会信任难以建立;青年人缺乏信仰支撑, 社会缺乏共同伦理。这些现象与工业化和市场化相伴而生,已成城镇化推进 过程中的副产品。关注城镇化,不仅要关注产业增长、土地制度变迁、户籍,制度改革,更要关注城市文化在城市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直面文化 命题。因为说到底,人们聚集城市是因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城市文化则是一 个城市能否赋予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迅速进入工业社会,但成熟的工业社会的城市形态 和文化形态却并未随之确立。中国人正在寻找工业化时代适合自身生存 的文化形态和价值形态。与此同时,新工业文明正悄然袭来,信息化、全球 化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与这种新型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城市文明,更是 中国人所不熟悉的,为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带来更大挑战。应对 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将为我们未来的城镇化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如何涵养城市文化?在传统中国,政治和行政力量占主导;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市场力量业已无处不在;而在未来,社会力量的生长将对城市文化产生日益明显的塑造作用。因此,在讨论城市文化问题时,政府的规划与行政能力十分,重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也十分重要;但仅有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自发参与。否则城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构造,文化就不可能多样,城市文化就缺乏生命力。 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最终形成,必然有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及互动的过程。靠简单的行政命令无法形成城市精神,靠市场的无形之手也无法建构健康的城市文化。近年来,社会力量在介入重大灾害事件进而塑造公民精神的过程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其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协调,是城市文化塑造过程中的一个新命题。 所谓城市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可以体现为城市建筑,也可以体现为传统遗存的保护和文化产业的生长。但归根结底,它体现的应是一个城市的价值和精神。如此,城市才可宜居,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才可和谐,一代又一代的居民才可扎根,经济发展才可能借此获得自己的文化面孔。 (选自杨平城镇化应直面文化命题,有删改),(1)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关注城市文化”原因的一项是(3分) ( ) A.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千城一面的现象让人看不到历史和文化对城市性格 的塑造。 B.与工业化市场化相伴而生的城市有产业而无生活等现象已成城镇化的 副产品。 C.中国虽进入工业社会,但成熟的工业社会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却未随 之确立。 D.应对工业化全球化双重挑战将为未来城镇化带来巨大想象空间和更多 可能性。,(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段先提出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何作用等问题,接着话题一转指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从而引出下文对城市文化的议论。 B.第段承接上文论证更要关注城市文化重要作用的观点,第段则重点从中国工业化和新工业文明袭来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关注城市文化的现实意义。 C.第段在上文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涵养城市文化的问题,指出政府、市场应与社会多元主体协同作用,第段则进一步强调政府和市场是关键。 D.第段指出城市文化的根本体现应是一个城市的价值和精神,只有如此,城市才可适合人居和经济发展,此段论述继续阐明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必要性。,(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目前还没有发挥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的 重要作用。 B.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还不很熟悉与新型工业文明相适应的 城市文明。 C.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文化的建设只是关系着社会构造完整和城市文 化多样性。 D.社会力量介入重大灾害事件进而塑造公民精神是城市文化塑造过程中 的新命题。,考查内容 概括中心思想,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题关键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正确归纳文章内容的要点,理解作者的见解主张。,解析 (1)D项表述的是“应对工业化全球化双重挑战”的意义,不属于 “关注城市文化”的原因。 (2)A.“先”“接着”的顺序错误,应调换先后顺序。C.“进一步 强调政府和市场是关键”错误,应该是“进一步强调社会多元主体的参 与”。D.“此段论述继续阐明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必要性”错误,此段应 该是承接上文论述,指出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3)B.“还不很熟悉”偷换概念,原文第段说的是“不熟悉”。C.“只 是”缩小范围,根据原文第段末句可知还有“生命力”。D.“社会力量介入重大灾害事件进而塑造公民精神是新命题”张冠李戴,原文第 段说的是“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其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协调,是新 命题”。 答案 (1)D (2)B (3)A,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 “信息”是指作者在文中所阐述或传达的读者未知的知识、内容、事 实、理论、观点或设想等。“文中的信息”主要是指文章中介绍的最 新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阐释的语言材料、作者的观点等。 “筛选”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 取精,去次留主,通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 所谓“整合”是指把筛选出来的有用的语言材料按题干要求进行分类, 用准确的语言对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描述或总结概述。 如何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呢?,(1)整体感知,把握要旨。 通读全文,基本理解文章内容(如文章基本观点、作者感情倾向等)。 (2)理解题意,筛选信息。 逐字逐句阅读题干和选项,找出设题的区域、角度及考查的信息,然后结 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有关语段,标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尤 其要注意准确解读隐含信息。 (3)整合信息,比较验证。 把选项与文中相关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 低、数量多少、可能性与现实性等,并留心选项之间的矛盾,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注意:每个题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 除的。,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 (1)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 摘取法。 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主要词语或句子,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 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常常出现在文或段的首尾,归纳时可把这些 语句摘录出来组织答案。 合取法。 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不是一个方面,事实上语段所说的也不止一个意思。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分别摘取出来并组合在一起。,舍取法。 一是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试题只要求概括回答其主要方面;二是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试题只要求考生回答某一方面。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取舍。 提取法。 需要归纳的内容,在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主干句,它的答案要通过阅读文章,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把握和提炼。 复取法。 指在归纳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法,或归纳时要借助辨别、筛选、参照、分析等多种思维方式,要一层一层、一级一级,反复提取,不断提炼,才能达到要求。 (2)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 寻找中心句,采用摘句法概括中心。,从议论文的构段特点看,每段的起始句(或终结句)是十分关键的,一般情况下,它就是对这段文字中心意思的概括。即使有时不是十分明显,也可以从文段中找到贯穿始终的中心意思。 合并段内主要内容,采用联合法概括中心。 有些段落所表述的意思比较复杂,而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的意思,舍弃其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完整地把段落的中心意思表达出来,因此在概括时,我们可以把这些意思合并起来,综合出段落的中心意思。 通观文章内容,采用整体把握法概括中心。 有些论述类文章,无法从中找到一个中心句或合并某些内容作为中心意思,则可通过阅读文章(文段)来把握其内容,从整体出发,感受文意,把贯穿全文的内在意思“吃透”,结合一些关键词句所透露出的含意,尽力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