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生活中的大数)单元分析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23568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生活中的大数)单元分析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生活中的大数)单元分析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生活中的大数)单元分析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大数(一)单元教育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能用符号或语言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2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理解近似数的意义,能选择合适的单位用近似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估算。3在用大数、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以及用估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感。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促销现象,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获得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经验。5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中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二)单元教材说明认识万以内的数,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整数认识的最终目标。本套教材第一学段关于“数的认识”分五次安排,本单元是最后一次。在内容设计上,一方面既要完成第一学段关于“整数的认识”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完成加减法计算的所有要求。认识万以内的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更大的数必须具备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建立初步数感的重要材料。本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紧紧围绕生活中用的大数和计算设计教材内容:一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真实数据和典型事例,让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感受大数(一万)的意义;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情境,认识近似数,学会用近似数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安排了五个知识块:认识万以内的数、近似数、估算、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结合本单元内容,设计了“学会购物”综合与实践活动。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内容编排如下:知识块课时内容素材与活动1.认识万以内的数第1课时认、读万以内的数1例1,读电器的价钱,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2读数、写数、说生活中的大数。3汽车牌照,运动员编号。第2课时认识一万1例2,10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0个小正方体。2例3,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各一万元。3测量10000张复印纸的厚度。第3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例4,五座名山的高度比较。2数的大小比较。2.近似数1课时近似数1我国现已发现的鸟类大约种数,我国观赏花卉的大约种数。2某中学、小学学生人数的不同描述。3.估算1课时加减法估算1例1,估算购买一部照相机和一部手机大约需要的钱数。2例2,估算小明家养殖收入。4.解决问题1课时购物计划1聪聪一家商量购买液晶电视的情境和信息。2小组合作,为聪聪家制订购买液晶电视计划。5.整理和复习1课时轻松练习1. 3道应用题,5道练习题。2数学冲浪。6.综合与实践1课时学会购物1有奖促销,学生为叔叔购物当参谋。2商品促销,解决购买饮料问题。1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材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科书13页),认、读、写万以内的数。本课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认、读万以内的数。例1选择了大多数学生家中常用的几种家用电器,每种电器的价钱都在1000元以上。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读出电器的价钱,然后说一说每种电器的价钱中有几个一千元、几个一百元、几个十元、几个一元。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和组成。教材出示了数位顺序表,并蓝灵鼠的话告诉学生:从右往左数,第五位是万位。要求把电器价钱写在数位顺序表中并读一读。数位表中给出了4个数,红红和聪聪以8008为例,说出了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红说:“千位上的8表示8个千”聪聪说:“个位上的8表示8一”第二,写万以内的数。教材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真实事例:北京奥运会参加击缶表演的人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和我国制造的神舟飞船的飞行速度。用汉字给出了相关数据信息,要求学生读一读说明文字,再把数写出来。然后教材设计说一说,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大数。第三,认识用数表示的事物。教材用兔博士的话说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用数表示。并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汽车牌照和运动员编号两个事例。“练一练”安排了5个题,分别是读数、写数、数的组成。第5题是学生调查自己家中大件电器的品牌和价钱的实践活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组成,并且对现实生活中大件电器的价钱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数位顺序及数的组成,难点是理解用数表示数量和事物的不同含义。教学活动中,要按着教材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生活经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读电器的价钱,说价钱的组成,要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自己读、自己说,为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组成作铺垫。再如,认识数位表和数的组成,首先在复习1000以内数位顺序的基础上,认识万位的位置,再把表示电器价钱的数逐个写在数位表中,然后让学生利用10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和前面说电器价钱的经验,认识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特别要理解千位上有几,就表示几个千。再如,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法,要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年份和参加击缶表演的人数这两个典型数据。一方面解决中间有两个O的数的读法和写法,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用数表示数量和表示事物的不同含义。首先讨论2008年可以怎样读以及不同读法的意义。得出两种读法:二零零八年,依次读出表示年份的数字;二千零八年,把2008看作一个具体的数来读。使学生了解,在读年份时,两种读法都可以,但是在用数描述具体数量时,都方法。然后讨论:2008年和2008人这两个数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理解用数表示具体的数量和表示事物的不同含义,进而为理解许多事物可以用数表示作铺垫。第2课时(教科书46页),认识一万三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来认识并感受一万。活动一,认识一万。例2呈现了兔博士与大头蛙对话的情境。兔博士问:“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大头蛙回答:“一个一个地数,从一数到一万,大约要用3小时。”他们的对话让学生借助时间感知了一万是一个很大的数。并引出一千一千地数。接着教材给出了10个大正方体,直接告诉学生:每个正方体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提出了“一千一千地数”的要求。呈现了学生数的情境,得出“10个一千是一万”。最后介绍了_万的写法和10000是一个五位数。活动二,认识1万元人民币。例3安排了两个方面内容。第一,给出三种面额的人民币:100元的1捆,每捆100张;50元的2捆,每捆100张;10元的10捆,每捆100张。直接告诉学生:每种面额的人民币都是一万元。然后让学生推算,得出:100个100元、200个50元、1000个10元都是一万元。第二,教材设计了红红一家边走边说话的情境。从红红一家的交谈中,给出了红红的爸爸和妈妈的月工资分别是2500元、2000元的信息。根据他们的月工资收入,推算出:红红爸爸四个月的工资收入是一万元;红红妈妈五个月的工资收入是一万元。在推算过程中,学生借助一年的时间和4个2500元、5个2000元感受一万有多大。活动三,测量10000张复印纸的厚度。教材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大头蛙提示:“数出100张复印纸,量一量有多厚。”教材呈现了亮亮和丫丫测量100张复印纸,并说出量得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的情景图。第二,教材提出:“想一想:如果把一万张复印纸摞在一起,大约有多厚?”以学生交流的方式呈现了同学们根据100张复印纸大约厚1厘米,推算一万张复印纸有多厚、多高的情境。红红说:“一万张复印纸就是100个100张。”聪聪说:“一万张复印纸摞在一起,就快1米高啦!”丫丫用自己的身体显示10000张复印纸的高度。大头蛙告诉同学们:“一万张复印纸的厚度大约是90厘米。”“练一练”设计了3道和一万有关的问题,最后安排一粒黄豆、一粒花生质量的问题讨论。1万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到的大数,“万”也是一个常用的计数单位。本节课通过数一万个小正方体的块数,推算一万元人民币的钱数和测量一万张复印纸的厚度等活动,使同学们认识10个一千是一万,感受一万到底有多少。教学重点是掌握一万与一千的关系,知道一万是个五位数。难点是根据已知的数据推算并解决与一万有关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例2,数一万个小正方体。要让学生在一千一千数的过程中,体会10个一千是一万。重点抓住“数到九千时,再数一千是一万。”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结论。例3,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万元人民币有多少,而且要让学生经历一万元人民币的推算过程。如,面额50元的人民币两捆,每捆100张,共是多少元?学生可以这样推算:一张是50元,一捆就是5000元,两捆就是10000元。红红爸爸的月工资是2500元,几个月的工资才是一万元呢?学生可以这样推算:一个月的工资是2500元,两个月的工资是5000元,四个月的工资就是一万元。再如,学生还可能有其他的推算方法,无论怎样推算,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对于“做一做,测量一万张复印纸的厚度。”先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现在没有一万张复印纸,怎么办?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然后按大头蛙的提示,先量出100张复印纸的厚度,再提出“想一想”的问题,指导学生推算。第3课时(教科书7页、8页),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本课安排了两个比较活动。活动一,给我国五座名山按高度排序。兔博士首先提问:“你知道我国五座名山的名字吗?”教材用大头蛙的话给出了五座名山的名字,并告诉学生五座名山合称“五岳”。例4根据五座名山在五岳中的位置(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呈现了“五岳”的代表图片和高度(恒山2016米、华山2155米、嵩山1492米、泰山1533米、衡山1290米),提出了“读出我国五座名山的高度,并从高到低排序”的要求。接着,教材以学生交流的方式,呈现了比较方法。聪聪说:“先比较两座超过2000米的”亮亮说:“三座1000多米的山中,泰山最高,排在第三”活动二,比较两个万以内数的大小。“试一试”给出了三组数(包括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各种情况),要求学生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然后通过大头蛙的话“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导学生交流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进而总结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1000以内数大小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重点是:把学生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经验迁移到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中来,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学难点是:有条理地表述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教学活动中,要按着教材的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比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到了解一般比较方法的过程。如,给五岳的高度排序。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五岳之中,只有华山、恒山的高度超过了2000米,因此排在前两位;华山与恒山比,华山高,排在第一位;其他三座山中,泰山最高,排在第三位,衡山与嵩山比,嵩山高,排在第四位。先找出最高和最低的 两座山,然后再比较其他的三座山。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只要理由充分,排序正确,均要给予肯定。“试一试”的三组题,在学生自己比较、交流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分析三组数的特点。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比较的方法:位数不同的,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的,最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大;最高位上相同的,就比较下一位。2近似数,安排1课时(教科书9页、10页)。认识近似数,教材首先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鸟和花卉两种事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出了如下信息: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300余种,我国的观赏花卉有2230多种。接着提出“议一议:1300和2230是鸟类和花卉的准确数吗?”然后用学生交流的方式回答了问题。丫丫说:“1300不是鸟类的准确数量,鸟的种类比1300多。”亮亮说:“花卉的品种比2230还多。”在“议一议”的基础上,教材用文字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同时列举了两个实例:某中学有学生2904名,有时可以说成“这所中学有学生大约3000名”。某小学有学生1213名,有时可说这所小学大约有1200名学生。最后结合两个事例介绍了近似数的概念以及近似数的表示符号和书写方式。“练一练”安排了4道题,第1、3、4题是选择合适的近似数表示数;第2题是根据给出的数据和描述语言,选择最接近的数。本节课虽然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概念,但是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用近似数描述事物的经验。比如,某某同学考了93分,交流时经常说某某同学考了90多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理解近似数的意义,能用表示近似数。难点是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准确数的不同之处,知道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时要用与准确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首先,通过“议一议”让学生初步理解1300和2230都不是准确数。然后,通过“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描述事物”这句话,使学生初步体会可以用怎样的数来描述事物。接着,通过中学、小学学生人数的不同描述,介绍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概念以及近似数的表示方式。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首先强调,要用与准确数最接近的数,另外,有一些数也可以用不同的近似数表示。如,“练一练”第1课,大型养鸡场一天产蛋3638个。可以近似为整十数:36383640,也可以近似为整百数:36383600。如果近似为整千数(36384000)就不太合适了,因为与准确数相差太大。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数,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估算,安排1课时(教科书11页、12页)。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教材安排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估算的事例。例1,“估算:购买一部手机和一部照相机大约需要多少元钱?”教材给出了照相机和手机的单价,给出了丫丫和聪聪的两种估算方法和书写方式。其中,丫丫按一般取近似数的方法,把3240看作3200估算,聪聪考虑买东西时会多带一点钱数,把3240元看作3300元估算。根据丫丫和聪聪的两种估算方法,兔博士提出:“估算买东西需要多少钱,你喜欢谁的方法?为什么?”教材马上用红红的话给出了问题的答案,红红说:“我喜欢聪聪的方法”例2,估算小明家的养殖收入。给出小明家养鸡收入1366元、养鸭收入1132元的信息,提出了加、减两个估算问题。“练一练”,第1题加法、减法估算。第2题,加、减法估算的简单实际问题。第3题,根据已知数据估计、判断。第4题,根据购买物品的不同价位,估算最少、最多需要的钱数。本节课解答生活中的估算问题,是在学生会用近似数表示万以内数,并且已经掌握整千、整百、整十的数加减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估算,而且解决实际问题选择近似数的思考方法和单纯加、减法估算取近似数的方法有所不同。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学的重点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近似数以及估算的书写形式。难点是:理解多估、少估的道理与合理性。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理解估算的道理。例1,首先让学生理解题目的要求,估算大约需要多少元,就是不用计算准确结果,只作大致估算就可以。然后鼓励学生把价钱看作合适的近似数估算。学生交流估算方法的同时,一方面要指导书写的方式:先写出近似数,再写出加法算式,并用表示出估算的结果(提示学生熟练以后可以直接写算式和估算结果)。另一方面提出兔博士的问题,让大家讨论,发表意见。让学生实际计算一下需要多少元钱(128032404520),了解丫丫的估算结果(4500元)不够。使学生真切体验,估算买东西需要多少钱,往大估一点比较好。例2,先讨论:估算收入往大估数还是往小估数好?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往小估一点比较好。然后再让学生估算。“练一练”第1题,加减法的估算,主要让学生了解单纯进行加减法估算与解决问题有什么不同。4解决问题,安排1课时(教科书13页)。教材设计了强强家计划买一台液晶电视机的事情。提供了两种品牌液晶电视机的价钱。一种每台售价4600元,另一种每台售价9800元。呈现了强强一家商量购买液晶电视的谈话情境。图中反映出以下信息:强强爸爸的月工资是2080元,妈妈的月工资是1830元。强强家每月的生活费大约是1500元。强强家要用每月剩余的钱购买液晶电视机。接下来,教材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强强家制订一个购买液晶电视机的计划。本节课的解决问题,虽然设计的是虚拟情境,但这却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强强家制订购买液晶电视的计划,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考查。首先,学生要考虑强强家每月剩余多少钱。要知道每月剩余多少钱,必须知道强强家每月收入多少钱、支出多少钱。要知道支出多少钱,学生必须考虑强强家除了每月1500元的生费外,还有其他的费用。其次,学生还要考虑强强家购买哪种品牌的液晶电视机。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 后习小组合作制订购买计划。交流时要给各组交流的机会,重点要讲潆以下两个问题:强强家每月剩余多少钱,是如何计算的?如果!用每月剩余的钱购买4600元的液晶电视机,需要几个月?买980O,元的呢?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制订购物计划,既要科学又要合理。5整理与复习,安排1课时(教科书14页)。“整理与复习”围绕万以内数的相关知识,设计了3道复习题,题目数量不多,却覆盖了本单元的所有内容。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从数位表中发现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从认数、读数、数的组成,以及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等多角度去发现并交流。第2题,先比较表中4个数的大小,然后按一定的顺序编上序号。第3题,是一道综合练习题,既有对汽车增长数量与环境变化关系的思考,又有用近似数对事物的描述,还有万以内数的加减估算。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练习。6综合与实践,安排1课时(教科书16页、17页)。综合与实践“学会购物”设计了两个商店促销的事例。事例1,有奖促销。给出了5种商品的价钱:电视机1080元,洗衣初928元,两种规格的电话机分别是228元、135元,手表286元,手机860元。同时出示了“购买商品每满1000元,奖100元”能促销广告。兔博士提出:“从上面的促销广告和商品价格中,你想到了哪些问题?”教材呈现了同学提到的问题。丫丫说:“买一台电视机,就能得到100元奖金。”聪聪问:“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可以得到200元奖金吗?”接着,设计了“一位叔叔想买一部手机和电话机,请同学们当参谋”的情境,同时给出同学们的不同建议。红红建议:“买135元的电话机,价格便宜”亮亮建议:“买228元的电话机比买135元的还省钱呢!”结合两种建议,蓝灵鼠提出:“为什么买贵的还省钱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利用“伍销”购物的意义。事例2,商品促销。教材选择了饮料促销的事例,用示意图给出每听4元,每箱8听30元等数学信息。同时用“好消息”公布了促销方式:买5听赠1听,买一箱(8听)赠2听。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教材以学生回答的方式解释了广告中的优惠方式以及优惠后每听的价格。亮亮说,买5听赠1听,花20元钱可以得到6听饮料。聪聪说,买一箱赠2听,相当于买4听赠1听。红红说,按照整箱30元的价钱计算,买整箱平均每听的价钱是3元多(红红计算出的每听平均价钱不包括赠送的2听饮料)。给出算式:3083(元)6(元)。第二个环节,“议一议”,教材提出了两个问题。如果需要10听饮料,应该怎样买?花多少钱?如果需要27听饮料,应该怎样买,花多少钱?第三个环节,解决实际问题。教材提出了三个问题。需要8听这种饮料,至少要花多少元钱?需要12听这种饮料,至少要花多少元钱?李明用50元钱买这种饮料,最多可以买多少听?如果用100元钱呢?本套教材前面已安排过商品促销的内容,现实生活中学生也有一些生活经验,本节课集中安排两个事例并以“学会购物”为主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消费意识,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购物问题。在两个事例中,有奖促销学生比较熟悉,教学中重点放在对广告内容的理解和问题的讨论。商品促销学生第一次接触,并且促销的优惠也因零买、整买而不同,讨论和解答具体的购买问题时需要认真思考、计算。教学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广告的内容。以“每箱(8听)30元,买一箱赠2听”这一广告内容为例,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买一箱30元,按8听算,每听3元多。如果加上赠的2听是10听饮料,每听饮料平均3元钱。第二,“议一议”中的两个问题,要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应该怎样买合适。如问题(2),买2箱是20听,再买5听赠1听是6听,还差1听。所以需要买2箱加6听,加上赠的5听,一共是27听,要花84元。第三,解决问题中的3个问题,要给学生充分自主解决的时间和展示交流算法的空间。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作必要提示。(三)目标评价建议目标1的评价。一方面通过课堂活动进行,看学生能否举出生活中的大数,能否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否说出万以内数的组成,能否用语言和符号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课本上有关练习考查。如果需要,教师还可以补充相关题目进行书面测试。目标2、3的评价。一方面通过课堂活动进行,看学生是否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是否理解近似数的意义;能否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能否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合适的近似数,解决加、减法的估算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课本相关练习来考查。目标4的评价。主要通过估算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首先要给学生创造运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交流自己想法的机会,考查学生是否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否获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是否获得了估算、学会购物的生活经验。目标5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活动进行。一方面看学生能否理解用数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用数表示数量的不同含义,是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用到数。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交流解答方法的过程中,看学生是否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尝试给他人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